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用糯玉米品种筛选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筑糯5号等6个糯玉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和经济产值都以筑糯5号最高,其余依次为黔西黄糯、水晶6号、黔西白糯、水晶1号、大方黄糯.选用黔西黄糯进行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设置密度和玉米专用复合肥用量两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鲜果穗产量500-600 kg/667m^2,平均564.28 kg/667m^2的生产方案为:种植密度3 063-3 214株/667 m^2,施玉米专用复合肥19.94-25.26 kg作底肥;鲜果穗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平均618.45 kg/667m^2的生产方案为:种植密度3 532-3 712株/667m^2,施玉米专用复合肥34.69-37.00 kg作底肥.  相似文献   

2.
鲜食糯玉米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6年国家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品种9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与理想品种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周糯1号、西星白糯2、莱农糯6号、苏试81501、金甜糯628、渝糯408、郑黄糯2号、珏糯1号、YA30142、苏糯632、黄糯7号、宿糯1号、银糯1号、郑彩糯1号、郑白糯7号、苏玉糯1号、科泰糯2号、L3—1和西星红宝玉。  相似文献   

3.
"烟紫糯3号"玉米是于2003年笔者采用PZ-2-2-2-2-1自交系作母本,1241紫-8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紫色糯质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果穗大、丰产性好的特点,目前已在生产上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黄碧光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17):3501-3507
 【目的】研究糯麦和紫粒麦中糯性和紫粒性状的遗传特性,为培育紫糯小麦新种质提供指导。【方法】以糯小麦C75与紫粒小麦03初3为材料,通过正反杂交,并与糯小麦C75回交,根据后代表型,分析糯性和粒色性状的遗传特性并选育紫糯小麦。【结果】紫粒为母性影响遗传,紫色基因具有剂量效应;在F2:3中,紫色与红色籽粒株的比例符合9﹕7,在BC1F2中,该比例为1﹕3,说明紫粒受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杂交组合F2:3 的籽粒非糯株与糯株的分离比例符合63﹕1,测交组合BC1F2中,该比例为7﹕1,表明糯性性状受3对相互独立重叠互作的隐性基因控制,非糯为显性性状;控制紫色性状与控制糯性的基因相互独立;经过自交纯化,共收获了5个糯性基因和紫粒基因皆纯合的紫糯小麦新种质。【结论】紫粒呈2对显性互补基因控制的母性影响遗传,隐性性状糯性受3对独立重叠基因控制,采用恰当的杂交育种策略可获得紫糯小麦新种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育和利用优质、高产杂交糯稻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优质糯米日益增长的需求。【方法】采用350Gy60Co-γ射线辐照恢复系9311和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干种子,借助淀粉遇碘粉碘化钾溶液的显色反应原理,在其M2带胚糙米群体获得相应系糯质基因突变体。经福建、海南异地种植鉴定,育成糯质9311恢复系(命名为嘉糯恢7号)和糯质广占63-4S不育系(命名为闽糯1S)。用闽糯1S和嘉糯恢7号分别作母本和父本配制杂交糯稻"糯两优7号",2017年推荐该组合参加国家区试。【结果】糯两优7号表现优质、高产,于2019年10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简要阐述"糯两优7号"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高产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糯玉米航天搭载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个糯玉米材料的卫星搭载、南繁北育试验,初步了解了一些玉米航天搭载的变异情况,并培育出4个优质糯玉米航天材料N1-5,N1-6(黄糯)和N4-2,N4-7(白糯),为选育优良糯玉米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6a生春艳和特早红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化学疏花疏果剂TMN -6对桃的疏花疏果效应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MN -6具有显著的疏花疏果效果,1mg/LTMN -6处理春艳和特早红桃的坐果率分别为29.41%和31.55%,可满足生产中对疏花疏果的要求.随着TMN -6质量浓度的提高,疏除效应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德糯 2号是德宏州农科所水稻研究室 1992年用德农 2 11作母本 ,[滇瑞 30 6× (毫糯秕×IR2 2 ) ]× (云香糯×盈选 5 5 )作父本进行杂交 ,经过连续 7年的系统选育成的一个优质糯谷新品种。该品种于 1998年育成稳定株系 ,1999~ 2 0 0 0年参加德宏州优质稻区试 ,2 0 0 1~ 2 0 0  相似文献   

9.
利用40对玉米SSR核心引物对2个供试品种进行DNA指纹鉴定,确定‘沪玉糯3号’的真实性。通过在‘沪玉糯3号’及其双亲间扩增,发现SSR标记umc2007y4、bnlg1940k7、bnlg2305k4、bnlg1702k1、umc1125y3、phi080k15能在样品与‘沪玉糯3号’间扩增出清晰稳定的多态条带,因此,认为这6对SSR引物可用于‘沪玉糯3号’品种真实性的快速鉴定。此外,筛选出6对共显性SSR核心引物(bnlg1940k7、bnlg2305k4、umc1536k9、bnlg249k2、bnlg2235y5和phi233376y1),可用于‘沪玉糯3号’的纯度鉴定。SSR标记bnlg1940k7和bnlg2305k4作为首选,可同时对‘沪玉糯3号’种子进行真实性和纯度鉴定。为加强‘沪玉糯3号’的产权保护及种子质量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优质糯玉米品种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糯玉米新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2个糯玉米新品种及目前在冀西北地区重点推广的6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果穗性状、食用品质及产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万粘3号、彩糯1号属早熟品种,垦粘1号、中玉糯2号、中糯2号为中熟品种,中糯1号、万糯1号、05NB104为晚熟品种。8个品种的食用品质均达二级标准,且05NB104籽粒饱满、粘软香甜、皮薄渣少、柔嫩适口,接近一级标准。中糯2号的单穗鲜重和产量最高。在农艺性状、果穗性状方面,万糯1号排第1位,05NB104、中玉糯2号分别排第4、7位。[结论]糯玉米新品种05NB104、中玉糯2号均适宜在冀西北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1.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3个新品种扬糯1号、晶糯3号、万糯6号均比本地现行推广品种中糯2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万糯6号增产幅度最大,为9.5%。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7个特用玉米品种为材料,选用38对玉米SSR引物进行纯度检测。共筛选差异性引物23对,其中,umc1125y3,bnlg1520K1,phi233376y1,phi041y6等引物在多个品种中表现多态性。经SSR检测7个特用玉米品种超甜3号、超甜4号、浙甜6号、浙甜8号、浙糯玉1号、浙糯玉3号、浙糯玉4号的纯度分别为87.0%,96.8%,96.5%,98.9%,89.3%,95.8%和99.0%。  相似文献   

13.
限制籼糯品种高产的内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超高产籼糯育种滞后原因,以超高产籼稻满仓515为对照,对鄂荆糯6号、闽岩糯、越糯3号3个国家审定的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3个常规高产籼糯品种的穗数比满仓515多28.3%~56.3%.但总颖花数和库容量分别比满仓515少7.7%~20.6%和14.8%~30.4%,最终产量水平比满仓515低15.4%~22.1%。说明,常规高产籼糯每穗粒数少和生物产量低是其产量比高产籼稻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浙白5号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苗用型大白菜一代杂种,由强自交不亲和系S05-676-1-1-3-11-8-2为母本,弱自交不亲和系H2-3-1-10-18-3-6 为父本配制而成。适宜夏季作苗用型大白菜(又名小白菜)栽培,高温干旱条件下不易发生干烧心病(俗称焦叶);叶色浅绿,叶面光滑、无毛、有光泽;口感糯、品质优良;耐热性强,商品性佳,产量高;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  相似文献   

15.
多渠道引进全国多地鲜食玉米品种52个,并进行玉米粗缩病抗性和鲜穗产量、鲜食品质、风干籽粒产量比较。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为粗缩病感病品种;以鲜食品质为主、兼顾鲜穗产量为原则,推荐糯玉米品种3个(精品超级晶糯、西星白糯2号、渝糯13号)、甜糯玉米品种2个(万糯1号、万糯十一)和甜玉米品种1个(圣园珍甜2号);以风干籽粒产量为指标,推荐西星白糯2号、西星黄糯6号、中糯309、精品超级晶糯和黄糯共5个品种作为淀粉加工型品种。  相似文献   

16.
用高产优质的荆糯6号作母本,稳定高抗稻瘟病的青谷矮3号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稻瘟病的高压胁迫选择,定向育成了高抗稻瘟病、高产优质的籼糯稻新品种恩糯1号。  相似文献   

17.
刘天朋  丁国祥  倪先林  胡炯凌  陈国民  赵甘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272-11273,11313
[目的]解决杂交糯高粱覆膜直播中品种选择和播种深度等相关技术问题,为覆膜直播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裂区区组试验设计,以覆膜直播深度为主处理(覆膜直播深度为3、6、9 cm,记为A1、A2、A3,常规育苗移栽为对照记为A0),副处理为3个高粱品种(川糯粱1号为B1、泸糯12号为B2、泸糯8号为B3)。[结果]在几个品种中泸糯12号的倒伏率最低,川糯粱1号的出苗率最高,倒伏率和出苗率均随播种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泸糯12号3 cm深度直播和川糯粱1号6 cm深度直播的出苗率高且倒伏率低。覆膜直播可使杂交糯高粱的生育期显著缩短、株高显著增高,但播种深度对其生育期和株高均无明显影响。泸糯12号和川糯粱1号的生育期均较短、株高均较矮。川糯粱1号覆膜直播的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两品种,也显著高于同期育苗移栽,但3种播种深度对产量无显著影响。[结论]川糯粱1号最适合覆膜直播,播种深度6 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崇明地区几种鲜食糯玉米品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崇明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通过试验对6个白糯品种和6个彩糯品种的产量、农艺性状和鲜食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白糯品种中的沪玉糯3号、苏玉糯6号和中糯2号,彩糯品种中的紫黑糯1号和黑凤,产量和品质均较好,适宜在崇明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岩红301、岩黑302、岩紫787、连城黑糯、岩黑305、岩黑306等6个特种稻新品系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以宜优673为对照,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各品系的农艺性状、抗病性、抗倒伏性和产量表现进行了综合考察。结果表明:岩紫787产量达7 257.45kg·hm~(-2),抗病性好,抗倒伏,在所有参试品系中表现最好,岩黑302次之,两个品系均可作进一步开发利用,连城黑糯产量6 565.05kg·hm~(-2),产量尚可,但抗病性稍差,需作进一步考察,岩黑305、岩黑306产量低、抗病性差,直接开发利用价值小,建议作为育种中间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种植密度与微量元素锌和硒对糯玉米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穗轴粗等穗部性状和鲜籽粒产量的影响,以‘陕白糯11’和‘陕彩糯1954’为材料,以种植密度为主区,设3个水平:D1 (3.75 万株·hm-2)、D2 (4.5万株·hm-2)和D3 (5.25万株·hm-2);以微量元素为副区,设置为叶面喷施锌(M1)、硒(M2)和水(CK)。结果表明,喷施锌硒有利于糯玉米穗部性状的改善和产量的提升,但效果并不显著。种植密度会显著影响糯玉米的鲜籽粒产量,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D3M2是实现‘陕白糯11’穗部性状的改善和产量提升的较优组合,在D3M2处理下,‘陕白糯11’鲜籽粒产量最高 (9 068.61 kg·hm-2),与对照相比增加8.14%;而‘陕彩糯1954’在D3M1处理下鲜籽粒产量 (7 622.46 kg·hm-2)和鲜果穗产量(10 565.61 kg·hm-2)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7.10%和7.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