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鹅霍乱的病原体,给我国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试验对吉林地区分离的巴氏杆菌分离株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致病性、药敏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为生化特性符合巴氏杆菌特性;1:10000稀释的百毒杀和1:5000稀释的过氧乙酸可有效杀灭该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敏感,这将为研制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鹅霍乱的病原体,给我国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试验对吉林地区分离的巴氏杆菌分离株的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对化学消毒剂的敏感性、致病性、药敏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为生化特性符合巴氏杆菌特性;1∶10 000稀释的百毒杀和1∶5 000稀释的过氧乙酸可有效杀灭该菌;对小鼠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氟苯尼考、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敏感,这将为研制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起牛巴氏杆菌病的细菌分离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发病牛场11头患病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对1头病死牛进行病理剖检,取喉头组织液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培养、涂片镜检、生化特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对分离的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巴氏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唑肟、阿莫西林等高敏,对妥布霉素、红霉素等耐药。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诊某猪场患病猪的病原菌,找到防控办法,对死亡猪肺脏、气管液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经过生化试验、药敏试验、体外抑菌试验、动物试验等,得知:分离菌培养特性、生化反应特性与巴氏杆菌基本一致;分离菌高敏药物为头孢氨苄、头孢曲松等,低敏药物为青霉素G、林可霉素等;乳酸菌对巴氏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攻毒小白鼠48 h内全部死亡。结论:分离菌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该病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巴氏杆菌病,乳酸菌配合高敏药物能防治该病。  相似文献   

5.
从病死母猪肺脏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用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PCR鉴定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引物对分离株的荚膜血清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本菌为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多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PCR扩增16SrDNA基因获得1415bp片段,分离株的16SrDNA核苷酸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Y078999)的同源性为99%,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致病性巴氏杆菌,命名为YN20110122株;本菌分离株为荚膜A型血清型多杀性巴氏杆菌。  相似文献   

6.
对山东东营某牛场送检的牛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本试验成功分离到一株荚膜血清B型巴氏杆菌,命名为DY株,为巴氏杆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诊断试剂研制及自家灭活菌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细菌分离鉴定、生化试验、PCR检测、动物回归试验对1例灰天鹅巴氏杆菌病进行了确诊。用临床上常用的12种抗菌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株巴氏杆菌对头孢噻吩、头孢他定、氟苯尼考等敏感,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很好地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8.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河南省猪高热综合征发生期间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感染有全面了解,从2006-2010年河南省发生猪高热综合征的245家规模化猪场568份病料中分离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通过培养特性试验、生化试验和PCR试验分离鉴定到35株。对分离菌进行毒力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所分离的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小鼠均有毒力,对头孢噻呋、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氟苯尼考敏感。  相似文献   

9.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江苏及其周边地区近期引起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对送检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使用PCR方法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暴发禽霍乱病例中分离出的12株细菌,皆为荚膜血清型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序列型为ST-129。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但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引起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暴发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型为ST-129,给禽类免疫全价细菌灭活苗可能是较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18年9月广西某羊场部分山羊发生流涕、咳嗽、呼吸困难和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的疾病,为确诊发病原因并提供治疗方案,采用病原分离培养、PCR扩增鉴定的方法进行诊断,并对分离菌进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病料在血平板有圆形的小菌落生长,革兰阴性小球短杆菌,而在PPLO培养基上不生长;病料的PCR扩增结果显示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为阳性;所分离到的病原菌经生化鉴定,该菌符合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种属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特异性引物扩增为阳性;致病性试验显示该菌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强力霉素、红霉素、青霉素为耐药。结果表明该病是由绵羊肺炎支原体和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