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传染性高。该病主要危害育成鸡和产蛋鸡群。该病的死亡率虽然不高,但是会影响到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使产蛋率下降。另外,该病还会蛋鸡产沙皮蛋、软壳蛋以及畸形蛋的数量增加,蛋鸡的淘汰率增加,对蛋鸡养殖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与流行该病病原是鸡副嗜血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运动性,易形成丝状小杆菌。该病发病率较高,可高达70%。任何  相似文献   

2.
正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鸡鼻腔、窦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明显特征是鼻腔和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面部水肿、结膜炎和食欲不振等。该病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死亡率一般在5%~20%。小鸡感染后,一般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或者停滞,而大鸡相比小鸡更容易感染该病,且感染后导致蛋鸡产蛋量大幅下降,肉鸡的淘汰率明显增加,甚至并发其他如鸡支原体病  相似文献   

3.
蛋鸡传染性鼻炎是因感染鸡副嗜血杆菌而发生的一种亚急性或者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病鸡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黏膜发炎、流泪、眼睑肿胀等临床病变.一般情况下,产蛋鸡和育成鸡容易感染发病,造成产蛋率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缓慢、体成熟和性成熟延后,开产延迟等非正常生理现象.病鸡因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极易继发其它传染...  相似文献   

4.
正传染性鼻炎又称副鸡嗜血杆菌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以鼻炎、鼻窦炎、结膜炎、颜面部肿胀、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等症状为特征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1病原特点副鸡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两端染色,无芽孢;有A、B、C三种血清型,在实际生产中极易产生耐药性。2诊断要点2.1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各个日龄蛋鸡均可发生,但多以2月龄以上的鸡发病居多,发病鸡和带菌鸡为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上呼吸道传染病,以咳嗽、流鼻涕和脸部肿胀为主要临床特征.该病潜伏期短,一旦传入可迅速波及全群,引起生长发育停滞,蛋鸡产蛋率下降,淘汰率增加,给养殖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蛋鸡传染性鼻炎是由于感染鸡副嗜血杆菌而发生的一种亚急性或者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病鸡主要症状是流鼻涕、鼻黏膜发炎、打喷嚏、流泪、眼睑肿胀等。通常是育成鸡和产蛋鸡易发,导致育成鸡生长发育迟缓,延迟开产期,产蛋量降低,且往往由于抵抗力降低容易继发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以及大肠杆菌病等,造成鸡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严重损害养鸡户的经济效益。现概述蛋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措施,为蛋鸡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副鸡嗜血杆菌污染的空气、饮水和器具而传染.病死率虽很低,但发病率高达70%左右,对鸡场危害较大. 本病多呈地方流行或散发,常侵害青年鸡和刚开产不久的蛋鸡,对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目前该病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生和流行。病鸡主要有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等临床症状,后期鼻子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性分泌物,最终导致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该病发生后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临床以喷嚏、结膜发炎、眼鼻分泌物增加、眼窝下窦肿胀、睑部水肿为特征。该病是养殖场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蛋鸡和种鸡,育成期和产蛋期多发,感染传染性鼻炎的产蛋鸡,产蛋量减少10%~40%,生长鸡增重停滞及淘汰鸡数增加,常对养  相似文献   

10.
混合感染中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冀南地区某养鸡场患呼吸道疾病的病鸡群采集5份样品(气管和眶下窦分泌物)中,同时分离到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两种病原体。通过病原的分离培养、细菌L型检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等鉴定,证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与国际标准株S6的血清型一致,副鸡嗜血杆菌的血清型为A型,动物试验表明,分离的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均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说明该病鸡群同时混合感染了鸡毒支原体和副鸡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11.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也称革拉泽氏病,该病曾一度被认为是由应激引起的散发性疾病,后来通过SPF猪的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是由副猪嗜血杆菌所致.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规模化猪场日趋流行,危害日渐严重,常与病毒、细菌性疾病协同感染. 副猪嗜血杆菌病通常只感染猪,主要在断奶后和保育阶段发病,发病率一般在10%~15%,死亡率可达50%.现将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作以下报告.  相似文献   

12.
引起呼吸道症状的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 炎、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肺型鸡白痢杆菌病和曲霉菌病等,前二种由病毒 引起,传染性鼻炎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感染所 致,肺型鸡白痢杆菌病的病原为鸡白痢沙门氏杆菌,曲霉菌病的病原为烟曲霉 菌。 大多数蛋鸡呼吸道疾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但也可经消化道感染,因而传播 迅速。肺型鸡白痢杆菌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曲霉菌病则既可呼吸道感染,也可 经消化道感染。蛋鸡呼吸道疾病有类似的呼吸道症状,需仔细观察并通过剖检才 能鉴别。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鼻炎是家禽养殖产业中极容易出现的一类呼吸道疾病,该种疾病的致病原为鸡副嗜血杆菌。由于鸡副嗜血杆菌属于典型的条件致病菌,该种致病菌的致病性通常与饲养管理不当有密切联系。通常鸡副嗜血杆菌对蛋鸡和后备鸡群产生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发生后会使整个鸡群的生产能力逐渐下降,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该文主要结合一起实际案例,分析了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相似文献   

14.
对50例以打喷嚏、咳嗽、头部肿胀为主要特征的蛋鸡病例进行了病原分离,通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凝集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确诊该病是由A型、C型等副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的鸡传染性鼻炎。  相似文献   

15.
正猪副嗜血杆菌病是一种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多以继续感染的方式与其他疾病一同发生,如蓝耳病、猪流感等都可能继发该病。该病呈地方性流行特征,一旦有猪患病很可能引发大规模疫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导致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原就是猪副嗜血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巴氏杆菌科副嗜血杆菌属的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有时伴有下呼吸道的炎症。主要临床症状为颜面水肿和眶下窦肿胀.流泪.流水样乃至脓性鼻液。近些年,随着蛋鸡养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鸡传染性鼻炎对蛋鸡养殖业危害的严重性日趋显现.目前已广泛流行于商品蛋鸡中,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该病早期死亡率不高,主要是采食量下降.育成率降低,生长发育受阻,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需较长时问才能恢复或难以恢复原有的产蛋水平。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种鸡、蛋鸡生产能力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整齐度降低和淘汰率增加,肉仔鸡生长迟缓、料肉比增大和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副鸡嗜血杆菌主要引起的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严重传染病之一.病鸡主要有甩头、打喷嚏、眼结膜发炎、眼睑肿胀等临床症状,后期鼻子流出水样分泌物,继而转为浆液性分泌物;最终导致一侧或两侧颜面肿胀.本病发生后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发病时养鸡场和养殖户盲目滥用药物,不但不能根治本病,而且还造成药物浪费和抗药性的产生,致使该病越来越严重.为保护养鸡业的发展,避免滥用药物治疗而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特对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北京等省、市不同鸡场送检病料分离的30株副鸡嗜血杆菌采用纸片法对15种抗菌药物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利用高敏药物防治,均及时的控制了病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多发于阴冷潮湿季节,该病主要通过与病鸡接触或吸入被病菌污染的飞沫而迅速传播。另外,该病还可以通过被病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道传染给健康鸡。本病分布广,育雏鸡、育成鸡及产蛋期鸡均可感染发病。引起鸡群生长发育不良何产蛋量减少,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人自1998年以来累计诊治  相似文献   

20.
正鸡传染性鼻炎是副鸡嗜血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主要表现为鼻腔与鼻窦发炎(肿胀),颜面部肿胀,并出现流鼻涕和打喷嚏症状,往往造成育成鸡生长发育停滞,虽病死率不高,但淘汰率升高。如果病菌感染产蛋期的鸡,则造成产蛋率下降。1流行特点副鸡嗜血杆菌有A、B、C三个血清型,在5%~10%CO2的环境中容易存活和生长。病菌的抵抗力较低,在自然环境中容易死亡,对热和一般消毒药敏感,易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