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利用已发表的与辣椒抗细菌性疮痂病Bs2、Bs3基因,抗根结线虫Me1、Me3/Me4基因,抗病毒病L4、Pvr4、Tsw基因,抗白粉病PMR1基因,抗疫病Phyto5.2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对209份辣椒种质进行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209份辣椒种质中携带Bs2基因的种质1份、携带Bs3基因的种质4份;携带Me1基因连锁标记16880-1-V2片段的纯合位点种质48份、杂合位点种质12份,携带Me3/Me4基因连锁标记片段SCAR_B94的种质1份;携带抗TMV L~4/L~4基因型的纯合抗病材料11份,L~4/L~0基因型的杂合抗病材料1份;携带抗PVY Pvr4基因连锁标记CSO片段的纯合位点种质30份,杂合位点种质8份;携带抗TSWV Tsw位点连锁标记SCAC_(568)片段的种质4份;携带PMR1基因连锁标记ZL1_1826片段的种质3份;携带Phyto5.2位点连锁标记OpD04.717片段的种质38份,初步明确了209份供试辣椒种质的抗性基因型,为辣椒抗病育种提供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2.
秦蕾  梁燕  默宁  张洋  赵贵叶 《中国蔬菜》2017,1(10):44-50
对来源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的51份辣椒种质资源进行烟草花叶病毒(TMV)的田间抗性调查。结果显示,各种质病情指数在17.04~75.56之间,有14份种质田间表现出了TMV抗性。各种质抗性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略向感病区域偏离。将筛选出的14份抗病材料和7份感病材料进行TMV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21份种质的病情指数在6.28~65.48之间,获得抗病材料15份。相关分析结果表明,TMV田间成株自然发病病情指数与苗期人工接种鉴定病情指数的相关系数r=0.789,呈极显著相关。结合田间抗性调查和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利用12对与L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对13份TMV抗病种质进行分子鉴定,6份材料中共检测到6个抗性分子标记。抗TMV辣椒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出一定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为快速有效筛选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加快抗病毒新品种的选育进程,本试验对引自美国的9个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杂交组合后代进行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并通过PVY人工接种鉴定评价分子标记预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检测的9个杂交组合852个株系中,共有4个组合163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adg分子标记RYSC3,占比19.13%;7个组合330个株系中含有抗性基因Rysto分子标记YES3-3A,占比38.73%。其中,2个组合42个株系中同时检测到2种分子标记。人工接种PVY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抗PVY的比例为92.73%;不含有分子标记的株系接种后表现为感PVY的比例为28.57%。PVY抗性基因分子标记RYSC3和YES3-3A能够较准确地鉴定马铃薯PVY抗性资源,有助于早期选育抗马铃薯Y病毒种质资源。同时,本试验筛选获得10份高产、稳产的抗PVY薯条加工型马铃薯资源,可以为薯条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具有PVY抗性和适于薯条加工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4.
病害是西瓜生产中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的关键因素。利用已报道的西瓜抗枯萎病、炭疽病和白粉病分子标记对230份西瓜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鉴定,分别筛选出相应的抗性种质60份、20份和35份,其中兼抗枯萎病和炭疽病的资源6份,兼抗枯萎病和白粉病的资源8份,兼抗炭疽病和白粉病的资源6份。对其中23份种质进行抗枯萎病人工接种鉴定,筛选出8份高抗西瓜种质,为西瓜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性状调查和人工接种鉴定,对从国外引进的53份辣椒种质进行了农艺性状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53份辣椒种质在调查的21个农艺性状中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类型;通过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能够将上述材料划分为两类,分别为栽培辣椒种和茸毛辣椒种;对53份辣椒材料抗疮痂病小种P0、抗疫病、抗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性状进行鉴定,共筛选出抗疫病材料1份、中抗疫病材料4份,中抗CMV辣椒材料6份。  相似文献   

6.
黄瓜花叶病毒(CMV)是一种严重危害辣椒生产的病毒,抗黄瓜花叶病毒育种是辣椒育种的主攻目标之一。经过多年攻关,我国筛选鉴定出一批抗病种质资源,但仍存在抗源材料遗传背景狭窄、抗性不高、转育难等问题。随着现代分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分子标记、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等手段,可以加深对抗性遗传规律的认识,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提高育种效率。从辣椒上黄瓜花叶病毒的株系划分、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抗病遗传规律和基因定位研究、抗病品种选育、病害防治方面介绍了辣椒抗黄瓜花叶病毒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辣椒抗CMV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辣椒优异种质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从中国筛选出的154份辣椒种质资源在江苏、湖南、辽宁3个不同生态区进行田间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评价,结果显示:“四川巫山小牛角”、“广西玉林羊角椒”和“云南思茅县大米椒”3份材料表现最优异,可直接用于目前辣椒生产或作为抗源材料用于辣椒抗病育种。同时鉴定15份材料抗烟草花叶病毒(TMV)、11份材料抗黄瓜花叶病毒(CMV)、7份材料抗炭疽病、17份材料抗疫病、7份材料Vc含量极高、4份材料辣椒素含量极高,这些材料可用作扩大中国辣椒抗病育种的遗传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8.
SSR标记和苗期人工接种鉴定黄瓜抗黑星病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瓜菜》2019,(3):13-17
为了获得抗黑星病黄瓜种质,为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抗源,利用与黄瓜抗黑星病基因紧密连锁的SSR标记CSWCTT02D对102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种质间抗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存在遗传变异性,明确了102份种质抗黑星病基因的标记基因型,3份种质存在抗病标记(2.94%),1份种质为杂合型(0.98%),98份种质不存在抗病标记(96.08%);苗期人工接种鉴定有高度抗病种质4份(3.92%),高度感病种质98份(96.08%)。SSR分子检测结果与苗期人工接种基本一致,有2份材料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不符。‘南9436’(华南型)接种为感病,标记为抗病;‘K92’(华南型)接种为抗病,标记为感病,符合率达98.04%。抗病材料选择应以人工接种结果为依据,因此初步鉴定出4份抗黑星病种质,分别为日本类型‘Q6’和‘NINIA’、华南型‘南9427’和‘K92’,病情指数均为0。该研究为华北型黄瓜抗黑星病品种的遗传改良奠定了技术与种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已克隆抗病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 对9 个不同抗、感疫病的辣椒种质材料基因组DNA 进行抗病基因同源性序列的特异PCR 扩增, 经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发现14 个抗病基因同源性序列(RGAs) 与辣椒抗疫病作用相关, 其中B 引物扩增的8 个RGAs 与烟草抗花叶病基因N 、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菌基因RPS2 和亚麻抗锈病基因L6 的同源性较高, 属于广谱(细菌、病毒、真菌)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C 引物扩增的6 个RGAs 与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2 和Cf9 有较高的同源性, 与抗疫病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还发现, 高感疫病的辣椒基因组中也存在抗疫病相关RGAs , 这与已报道的辣椒抗疫病微效QTLs 位点则来于感病亲本基因组的研究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了验证一种特异性标记在甜瓜白粉病抗性育种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用CTAB法提取19份甜瓜亲本材料种子总DNA,合成与甜瓜抗白粉病基因Pm-2F紧密连锁标记的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Pm-2F连锁基因,酶切验证及测序。结果表明,筛选的19份甜瓜亲本材料中有3个抗病株系,抗病株系杂合的F1代种子在田间表现为强抗性,其他材料杂合F1代均表现感病。试验室结果与田间表现一致,符合率达到100%,表明此特异性标记可以应用于甜瓜白粉病抗性育种。  相似文献   

11.
利用SCAR引物862对288份黄瓜自交系进行黑斑病抗性检测,结果有32份资源抗病.通过对36份资源与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结果相比较,二者的符合率达94.44%;对76份田间表现感病的材料进行标记检测,4份材料具有抗病带,符合率达94.74%.在育种应用中,可先通过标记初步进行大量材料的抗性检测,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做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种质资源抗性筛选的效率.抗黑斑病资源的获得,为进行抗黑斑病黄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番茄抗病材料CLN32120a-23(含ty-5基因)和感病材料Moneymaker(不含抗病基因)为试材,通过杂交、自交获得的F1、F2代,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了1个与抗病性状共分离的共显性SSR标记。结果表明:该标记在CLN32120a-23中可以扩增出550bp的条带,在Moneymaker中可以扩增出780bp的条带,在F1中可以扩增出上述2条条带,标记结果与田间鉴定基本一致,证明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对27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鉴定出有15份材料基因型为ty-5/ty-5,分子标记检测与田间检测结果吻合率达80%。该标记可用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ty-5基因的PCR快速检测,同时为ty-5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甜瓜白粉病的抗病基因、鉴定寄主及种质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德佩 《中国瓜菜》2011,24(4):43-45,71
综合了当前有关甜瓜白粉病抗病基因、病原菌种和生理小种及其载体种质资源的研究成果,同时介绍了抗白粉病种质资源在生理小种鉴定中的应用及13份甜瓜抗病种质的性状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4.
辣椒资源材料抗疫病鉴定及主要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屹  田晓丽 《北方园艺》2012,(14):138-141
采用灌根法对63份辣椒材料及4个品种进行了疫病抗性鉴定,并对部分辣椒材料进行了主要农艺学性状的评价。结果表明:67份辣椒材料中没有高抗病材料,11份材料对青海省辣椒疫霉菌株YYWS01表现抗病,占辣椒资源的16.42%,中抗材料35份,占辣椒资源的52.24%,感病材料21份,占辣椒资源的31.34%;通过农艺学性状观察发现,部分材料的性状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为种质的创新提供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棚、露地和温室黄瓜不同种质材料白粉病田间发生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对124份黄瓜自交系材料白粉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黄瓜材料抗病性差异明显,筛选出露地栽培高度抗病材料17份,大棚栽培高度抗病材料10份,温室栽培高度抗病材料3份,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高抗疫病的甜椒育种材料‘N1345’与高感疫病辣椒材料‘N1308’为双亲,构建了6个联合世代,运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对N1345疫病抗性进行遗传分析,并对其F2群体进行EST-SSR与SSR连锁标记分析。结果显示,N1345对疫病抗性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B-1-1),两主基因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均相等,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世代分别为63.43%、82.32%和83.46%。筛选到E73、E318等2个EST-SSR标记与疫病抗性病级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6、﹣0.5492,差异水平均为极显著(P < 0.01),表明这2个标记与对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这2个标记在22份甜辣椒材料中分离一致,有6份材料抗、感表型与标记分离不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春季大棚内,对30份南瓜种质进行了成株期白粉病抗性的田间评价。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种质南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抗病的种质为7份,感病和高感种质16份,分别占全部鉴定种质的23.3%和53.3%。通过田间自然发病鉴定,筛选获得7份抗白粉病南瓜种质。  相似文献   

18.
以27份辣椒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进行了抗疫病水平的鉴定,以期筛选抗疫病的辣椒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鉴定为高抗水平的材料共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中L151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86,其次为L19,病情指数为5.71。鉴定为抗病水平的材料共有6份,占供试材料的22%,病情指数介于10.00~30.00。中抗材料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余15份材料均为感病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6%。同时,为了评估辣椒疫霉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杀菌剂氟啶胺和氰霜唑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表明氟啶胺和氰霜唑对7株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区间范围分别为42.68%~71.85%和1.87%~55.01%;其中氰霜唑对菌株P5的抑制率最低,仅为1.87%,对菌株P1和P2的抑制率也较低,分别为22.38%和37.50%,预示着供试的部分辣椒疫霉菌菌株对氰霜唑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以抗根肿病大白菜自交系‘YM-7’和感病自交系"冠291"及其杂交F1、F2代和24份国内外引进的大白菜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和分子标记方法,研究了2对与抗根肿病基因Crr3紧密连锁分子标记的稳定性及24份新材料中Crr3基因的情况。结果表明:引物OPC11-2S在‘YM-7’中扩增出1条1.3kb片段,在"冠291"中扩增出1条1.0kb片段,在其F1代中同时扩增出1.3kb和1.0kb的片段,该分子标记在F2代中的鉴定结果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一致,利用引物OPC11-2S能准确标记出大白菜种质资源中Crr3基因,而且能够区分出Crr3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共选出2份含有杂合Crr3基因的新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番茄抗病基因Ty-1的CAPS标记及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番茄抗病基因Ty-1的分子标记,利用特异引物对3份抗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和3份感病纯合材料(基因型ty-1/ty-1)进行PCR扩增,抗病、感病材料均产生400 bp的PCR扩增片段,感病和杂合抗病材料的酶切产物存在Rs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50、50 bp以及400、350、50 bp的片段,而抗病纯合材料的扩增产物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为400 bp的片段。该标记能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及杂合抗病材料,是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基因Ty-1紧密连锁的共显性标记。利用该标记对33份番茄F1进行检测,有20份材料含有抗病基因Ty-1,13份材料不含抗病基因Ty-1。利用该标记对国内的24份番茄自交系进行检测,24份材料均不含抗病基因Ty-1。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该标记可以用于对番茄抗病基因Ty-1的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