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南京市城区坡面绿化的植物种类及绿化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南京市坡面绿化常用植物有71种,隶属于40科61属。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南京市坡面绿化中存在的植物选择、植物配置、养护管理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式墙面绿化在广州和深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式墙面绿化对日益缩减的城市绿化环境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查广州和深圳30个新式墙面绿化场所,分析其种植形式、植物种类、植物配置与景观效果,总结出深圳和广州新式墙面绿化的植物应用现状和景观效果,并讨论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适益于北方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技法,对保定市东方家园小区的植物配置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分析,归纳了居住区的植物选择特点和配置方式,并就居住区在植物种类的选择、配置方式、造景技法、养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北方居住区植物造景上应大量运用乡土植物、适当增加新优品种、增加特色植物景观营造、加强养护管理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藤县鸡谷山公园的植物景观造景情况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公园内园林植物的科属种类、生活型、生长情况等内容,从种植养护、绿化管理的方面对园内园林植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鸡谷山公园的植物景观具有:(1)以常绿植物以及观花类植物为主;(2)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为6∶1;(3)整体生长情况趋优良的特点。并指出了存在移栽工作细致但后续管理意识薄弱的问题,对此提出了:(1)注意人工与自然植被的生态协调;(2)"因材施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植物制定不同管理的方法;(3)加强植物在时间上的监查;(4)软保护措施的完善,4点优化建议,以期为县域内其他公园绿地的园林植物应用及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野外调查方法,研究了上海市郊绿地建设中的色叶植物种类、类型和造景方式,结果表明上海市目前绿地中应用的色叶植物有72种;类型上以季节型为主,占60%以上;色彩上以紫红、鲜红和红色为第一大色彩;丛植、色块和基础种植是色叶植物造景的主要方式;城区与郊区、新建居民区与旧居民区之间色叶植物应用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6.
观赏草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植物造景材料。其种类繁多,养护管理较简易,景观效果自然、质朴,在植物造景中具有独特作用。该文分析了观赏草的观赏类型以及应用,整理了73种(品种)中国常用观赏草的生长习性、观赏特性与分布,并提出观赏草后续发展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济与技术的日益发展,墙体绿化不再是简单地在墙面上种植爬山虎一类的攀缘植物来绿化美化建筑墙体。通过对植物种植载体、浇灌技术、景观效果等方面的创新,可研制开发出多种墙体绿化应用形式。模块式墙体绿化。将带有种植容器的模块化构件安装到墙体上,在模块中种植植物实现墙体绿化的一种方式。在这些特定的单体模块上栽植植物,等待植物经过一定时间的正常生长后,按美学原理及植物种植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藤本植物在提高城市的绿化美化程度、提升景观的多样性、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临沂市主城区5种绿地类型11个样地的藤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踏查与资料查阅相结合,对其植物种类和配植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应用于临沂市主城区园林绿地的主要藤本植物有14种,隶属于13科13属,其中应用最广泛的种为紫藤、藤本月季和枸杞,在9个样地有分布。从攀援习性看,吸附类和缠绕类植物应用最多,分别占全部类型的42.9%和35.7%。调查区内藤本植物的配植方式共有11种,以棚架绿化应用最广泛,其次为篱垣绿化和立柱绿化。建议推广种植金银花、枸杞,同时建议丰富配植方式、强化养护管理,以提升藤本植物的观赏绿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地植物种类及生长情况,对重庆市主城区道路绿化植物种类、分布与应用情况、景观效果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道路绿化常见树种有210种,分属于72科;常见草本植物110种,分属于54科。道路绿地植物群落中,超过95%的树种生长发育处于良好及以上水平。但在配置与应用方面,存在树种资源开发不够、景观效果不够理想、植物配置缺乏特色、养护管理欠妥以及道路绿化乔木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地调查培正中学校园绿化植物种类、频度以及配置形式,共记录了维管植物84科161属194种。其中校园绿化用园林植物60科123种,依据景观应用分类统计得出:乔木47种,占总数38%;灌木50种,占41%;地被植物26种,占21%。总结得出:培正中学校园植物景观具有物种丰富、植物景观丰富、造景形式新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