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摸清有机水溶肥料的肥效,以番茄为试验对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探讨喷施有机水溶肥料对番茄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有机水溶肥料能明显改善番茄的生育性状,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田间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对黄瓜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可以明显改善黄瓜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表现为黄瓜株高、单果质量、单株果数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28%~9.73%。  相似文献   

3.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作为新型肥料品种逐渐进入肥料市场。为摸清其在黄瓜上的肥效,在彰武和黑山两县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与常规施肥相比,能明显改善黄瓜生育性状,提高单果质量和结果量,减少病株数,具有明显增产作用。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料与含腐殖酸水溶肥料相比,对黄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生物有机肥作为新型肥料品种逐渐进入肥料市场。为摸清其在番茄上的肥效,在番茄上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明显改善番茄的生育性状,比常规施肥增产4.3%~8.8%,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小麦齐穗扬花初期"药肥混喷"同力牌含腐植酸水溶肥料能够改善小麦的生物学性状,主要表现为增加千粒重、实粒数、结实率,提高小麦产量,每667 m~2用量80~100 mL,与单用药剂(CK1)相比可增产9.10%~12.26%,增收85.48~93.08元;与清水(CK2)相比可增产14.26%~17.56%,增收98.64~106.24元,小麦穗期"药肥混喷"防病增产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6.
研究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番茄上施用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明显促进其生长发育,改善果实品质;平均增产328 kg/667 m2,增产率为6.2%;增加收益764元/667 m2。  相似文献   

7.
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讨中量元素水溶肥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番茄植株的生育性状,表现为叶色浓绿、叶片增厚、茎粗增加、果型大小均匀;产量达4942.5kg/667㎡,比当地常规施肥增产313.6 kg/667㎡,增产率6.8%,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水溶肥作为基肥对油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对武威清源镇井水灌溉区的油白菜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基施水溶肥(含Ca+Mg)可改善油白菜的株高、开展度、莲座直径、单株叶片数、叶片性状和叶绿色等性状,较空白对照组可增产108.1%,较常规施肥可增产12.1%,肥料投入产值比为1∶23.3,且施肥经济效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基施水溶性肥对其他作物增产增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试验对大量元素水溶肥在西瓜上施用的增产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作物生育性状,比常规施肥处理西瓜平均增产227.89 kg/667 m~2,增产率为6.60%。  相似文献   

10.
为摸清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小白菜上的肥效,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探讨某大量元素水溶肥对小白菜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能明显改善小白菜的生育性状,促进小白菜生长,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增产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大量元素水溶肥在黄瓜上的肥效,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大量元素水溶肥对黄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使黄瓜增产明显,增产262 kg/667 m~2,增产幅度达7.1%。  相似文献   

12.
水肥减量对土壤硝态氮和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水肥一体化下水肥施用过量问题,合理调控土壤硝态氮积累量,保证番茄产量品质为目标,寻找适宜的水肥投入减量。【方法】采用日光温室小区试验,以当地农户水肥的平均投入量为对照(CK),设置了3个不同的水肥同步减量处理(H:80%CK、M:60%CK、L:50%CK),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梯度的水肥投入减量处理对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番茄果实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全生育期0~20 cm和20~50cm间土壤含水率和0~50 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呈现为CK>H处理>M处理>L处理;番茄产量表现为:CK>H处理>M处理>L处理,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各处理水肥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其中,H处理0~50 cm土壤层硝态氮积累量和番茄果实产量与CK差异显著,分别为71%CK和83%CK,H处理的水肥利用效率显著高于CK(p<0.05),H处理的糖酸比为CK的1.18倍。在当地水肥管理条件下,水肥减量20%时,土壤含水率较高,可显著减小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番茄减产最少(M和L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为72%CK和67%CK)同时还可小幅改善番茄风味品质,显著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结论】综合以上分析,建议水肥减量小于20%为宜,否则可能造成大幅的番茄产量减产。  相似文献   

13.
施肥胁迫对温室番茄不同生长期表型数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肥策略对温室番茄长势的影响,试验选择常见的适合温室种植的小番茄(彩玉)为研究对象,以不同配比的水溶性肥,设置了4种施水肥水平。试验过程中,分别采集4种水肥条件下的番茄株高、株径、茎节数、花序数和果实参数等表型数据。采用ANOVA单因素分析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水肥对番茄长势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高施肥水平(Ⅳ)能够得到最佳产量。而中等水肥(Ⅲ)长势最佳,具有最大单果质量,且与不施肥和较少量施肥相比,其长势和果实产量优势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对果实数、株高、茎节数、花序数和产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决定系数R2为0.965,其差异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果实数、株高、茎节数和花序数。试验结果表明,中等水肥配比下,表型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能够对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设备灌溉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肥耦合对温室番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指导日光温室番茄高产节水优质的灌溉施肥,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施肥方式(总施肥量相同,施肥时间不同,其中F1:不施底肥,番茄移栽后随水追施总肥量的30%,剩余70%平分6次追肥,F2:底肥施1/2,剩余平分6次追肥,F3:全施底肥不追肥)和3种土壤水势的灌水下限(W1:-30 kPa,W2:-50 kPa,W3:-70 kPa),研究滴灌条件下水肥耦合对番茄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番茄的耗水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灌水下限对耗水量有极显著性影响,且耗水量与灌水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与产量最大处理F2W1相比,F2W2处理产量降低6.91%,但节水14.83%,水分利用效率提高8.51%;TTS质量分数与平均单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除糖酸比外其他影响品质指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综合考虑产量、WUE及TTS质量分数,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确定了温室滴灌条件下番茄节水调质的最优灌溉施肥模式为:移栽前施入底肥为总肥量的50%,移栽后灌水20 mm,进入开花坐果期以后,20 cm土层的土壤水势控制在-50 kPa以上,每次灌水定额为10 mm,剩余肥料每隔1次灌水追肥1次,将剩余50%的肥料分6次追肥.研究成果为制定日光温室番茄节水高产优质的灌溉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循环曝气地下滴灌下温室番茄生长特性与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循环曝气地下滴灌不同肥气耦合处理对作物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规律,以番茄(京鲁6335)为研究对象,利用循环曝气装置实现水肥气一体化灌溉,设置4个曝气量(高曝气O1,中曝气O2,低曝气O3,不曝气S,掺气比例分别为16.25%、14.58%、11.79%和0),3个施肥量(高肥F1,中肥F2,低肥F3),采用...  相似文献   

16.
硅元素对于水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是一种新型硅肥,通过田间试验考察该肥料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新型硅肥与常规施肥相比,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并具有一定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水肥调配施用对温室滴灌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温室滴灌条件下的番茄进行不同的灌水、施氮组合试验,分析了不同水、氮施用水平对番茄耗水量、产量构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豫北地区温室滴灌番茄的节水、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了适宜的灌水、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寻适宜于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节水高效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模式。【方法】采用大田裂区试验,研究了3种灌水量(1 200、2 100、3000 m~3/hm~2)和3种施肥模式(味丹腐殖酸肥、中化大量元素水溶肥、常规NPK肥)组成的9种水肥一体化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较基于腐殖酸肥和大量元素水溶肥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相比,基于常规NPK配施施肥模式的水肥一体化模式马铃薯全株和块茎干物质快速积累持续时间长、干物质快速积累期间积累速率快,茎、叶、块茎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多,茎叶和块茎干重平衡期适期出现,茎叶生长和块茎生长关系协调,产量分别显著增加38.95%~46.93%和35.40%~39.63%,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39.37%~42.96%和33.83%~44.25%。1 200 m~3/hm~2灌水量较2 100、3000 m~3/hm~2灌水量下水分利用效率显著增加27.63%~37.56%、49.62%~57.62%,灌水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在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相似于本试验条件的马铃薯生产中,推荐使用1 200 m~3/hm~2与常规NPK肥结合的水肥一体化施用模式,既可提高产量,也能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微润灌溉下不同施肥运筹对大棚番茄生长的影响,将番茄定植于大棚内的种植箱中,设置施肥浓度分别为200 mg/L(N1:全生育期浓度为200 mg/L)、200~400 mg/L(N2:苗期浓度为200 mg/L,结果期、成熟期为400 mg/L)、400 mg/L(N3:全生育期浓度为400 mg/L)、400~800 mg/L(N4:苗期浓度为400 mg/L,结果期、成熟期为800 mg/L)、800 mg/L(N5:全生育期浓度为800 mg/L)5组不同处理,测定番茄全生育期的含水率、茎粗、株高、叶面积、产量及灌溉水分生产率等指标。研究表明:不同施肥浓度各处理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N4、N5处理的番茄各项生长指标差异不显著且优于其余处理,说明施肥对土壤含水率影响较小,但随着施肥浓度的增加,番茄的产量及其余生长指标增长明显;施肥浓度前少后多的N4处理番茄长势及产量不弱于N5处理,因此苗期减少施肥、开花坐果期追肥与全生育期保持较高浓度施肥是微润灌溉水肥一体化种植番茄的有效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