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针对目前穴播机械的现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联合作业穴播机,能够集土壤整平、覆膜、打穴播种、膜上覆土于一体.穴播器、整平机构、覆膜机构均具有创新性,并分析了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实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适用范围广泛,可满足棉花、花生、玉米、小麦等大粒和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成穴器后开式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穴播机械的堵土问题.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覆膜穴播机,能够集土壤整平、覆膜、打穴播种、膜上覆土于一体,实现联合作业.其关键部件穴播器、仿形整平器、排种系统和覆土机构均具有创新性,并分析了其具体的结构设计方案.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各项作业指标均符合标准要求,能够适用于小麦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解决了传统轮式播种机的堵土问题.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国内覆膜穴播机械现状覆膜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如功能结构较单一,实现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装备较少);分析了发展覆膜穴播联合机械化作业的迫切性和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必须探索新的农艺方案并研制新型的覆膜穴播联合作业机械的发展措施;指出覆膜穴播技术在我国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齿轮齿条式膜上打孔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辽宁省大面积推广应用膜下滴灌节水技术,现有机械化覆膜播种技术中大多采用穴播轮进行打孔播种作业。针对穴播轮打孔机构不能同时满足垂直入土、垂直出土和开口器主动打开作业要求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齿轮齿条式膜上打孔机构,并对该机构的原理、工作过程和运行轨迹进行阐述与分析,为机械化膜上打孔播种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机具推介     
2BML-2、4、6、8型铺膜播种联合作业机主要用于玉米、大豆及蔬菜等作物的铺膜播种作业。可一次完成平土整形(刮去表面干土)、膜床镇压、侧深施肥、铺膜、穴播、覆土等多项作业,也可单独完成施肥、铺膜、穴播或两项联合作业。  相似文献   

6.
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适应我国西北地区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需求,解决传统膜上播种机具作业存在挑膜、撕膜、种穴与幼苗错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玉米全膜双垄沟直插式精量穴播机。该机采用凸轮-曲柄滑块机构、运动放大机构实现了成穴器的投种控制与定点强制开启。仿真分析与田间验证试验表明,直插式精量穴播机在覆膜垄沟播种作业时,成穴器位于播种段与出土段的水平分速为零,播种株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穴孔布置、成穴器运动轨迹均合理,满足玉米全膜双垄沟播作业的农艺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农业生产机械化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提出了覆膜、穴播、施肥联合作业设备的设计,完成了在联合农机设备整体结构的设计,解决各步骤协同作业的难题。并解决各主要机械结构的设计难题。  相似文献   

8.
库尔勒市包头湖农场于2001年春,把已有的30台一膜四行棉花播种机改装成一膜五行棉花高密度半精量覆膜播种机。一是改进播种机的播种密度,主要以增加行数,二是将原滚筒内棉花勺式取种器拆除,换装成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研制的专利产品棉花半精量可调式排种器,2001年春播种棉花833hm2,收到了良好效果。1 高密度半精量覆膜播种机的结构特点高密度半精量覆膜播种机主要由机架、平地、开沟、施肥、铺膜、膜上穴播、覆土镇压等工作部件组成。平地镇压机构是由平土器、镇压器组成,作业时“A”形平土器将地表层干土及土块推向苗床外,镇压辊压…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但在棉花的生产上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作业环节多,用工多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采用机械覆膜穴播技术可以一次完成膜床刮平、施肥、喷药、覆膜、覆土、打孔播种、镇压作业,极大的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棉花种植的机械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旱作农田的抗旱保墒节水作业,设计一种多功能覆膜播种施肥机具.介绍该机具的工作原理、整体结构设计及主要技术参数,详细说明其主要工作部件——铺膜装置、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的设计及工作过程,以期为该机具的推广应用与性能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全膜面覆土式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实现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上覆土自然破膜出苗机械化栽培,设计了一种可实现施肥、播种、起垄、覆膜和全膜面覆土一体化作业的全膜面覆土式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其排肥系统、链勺式排种系统工作参数,同时分析了提土-膜面覆土装置作业过程,得到满足膜顶覆土厚度的必要作业条件。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1.8~2.0 km/h时,重种指数为4.9%,漏种指数为6.6%,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5.2%,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90.1%,膜顶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8.8%,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6.5%,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为5.1%,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2.
改进设计了1MLQS―40/70起垄全铺膜联合作业机,解决了在土壤含水率较大时作业故障率高的问题。分析和确定了改进后开沟器的结构参数、土壤升运装置的工作速度。改进设计后的机具能一次性完成开沟、起垄、整形、铺膜、覆土、压膜等多项作业,生产效率高、工作可靠、故障率低。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新疆酿酒葡萄人工埋藤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针对酿酒葡萄免埋土越冬的埋藤方式,设计了一种适合新疆酿酒葡萄种植模式的覆膜埋藤机。阐述了该埋藤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对埋藤机的铺膜装置、旋耕输送覆土装置进行了设计。通过对覆土圆盘进行受力分析,验证了其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并对刮板输送带进行输土性能分析,确定了刮板输土量的影响因素。该研究为解决新疆酿酒葡萄机械化埋藤作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管燕燕 《农业工程》2020,10(5):90-93
针对传统地膜覆盖需要人工放苗、出苗错位、容易板结及出苗率低等问题,研制一种农艺农机相结合的膜下播种机械。分别采用膜上滚筒播种、播种铺膜不打孔及播种铺膜破膜3种种植模式进行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播种后铺膜破膜方式种植的玉米相对出苗率最高,达90%以上。各试验因素中,膜下覆土厚度和膜上覆土厚度对出苗率影响最大,膜下覆土厚度2 cm、膜上覆土厚度2 cm时玉米的出苗效果最好。结合当地降水量进行喷淋试验,在相同雨量的情况下,膜下播种抗板结能力远超传统地膜覆盖。   相似文献   

15.
弹齿链耙式播前残膜回收机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残膜带来的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减轻污染,不影响播种、出苗,研究设计了新型弹齿链耙式播前残膜回收机。重点介绍了该机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捡拾链耙、弹齿、脱膜机构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分析。田间试验表明:该机生产率为0.85hm2/h,残膜回收率为81%,满足残膜回收的技术要求,研究成果有利于解决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膜双垄沟双幅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升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机械化耕整作业效果与作业效率,基于全膜双垄沟种床双幅覆膜覆土农艺技术栽培模式,设计全膜双垄沟双幅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实现了全膜双垄沟种床构建过程中的旋耕、起垄、施肥、双幅覆膜覆土及镇压的一体化作业。在设定联合作业机传动系统的前提下,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确定其旋耕刀组、排肥装置、提土-种床覆土装置的工作参数与功耗,同时解析了刮板式提土装置、水平双向螺旋输土装置作业过程,得到满足双幅覆膜种床各部位覆土的必要条件。应用离散单元法对提土-种床覆土装置"提土-输土-覆土"动态作业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工作环节输土、覆土特性,对影响覆土作业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全膜双垄沟双幅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前进速度为1. 10 m/s时,采光面地膜机械破损程度为39. 8 mm/m~2、种床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4. 5%、大垄垄体中心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1. 6%、种床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7. 5%、种床起垄高度合格率为93. 2%,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田间试验工况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微垄式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微型垄全膜覆盖种床机械化高性能构建,通过融合旱地全膜覆盖微垄膜面种植农艺技术要求,设计了微垄式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该机可实现起垄、覆膜、覆土一体化作业。对样机传动系统、覆土系统及垄体整形镇压装置等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结合相关作业性能要求,完成了覆膜种床覆土量、刮板式提土装置线速度等工作参数分析,确定了试验因素及其取值范围。以联合作业机前进速度、刮板式提土装置线速度和覆土装置倾角为自变量,种床构建合格率为响应值,建立了各试验因素与种床构建合格率的数学模型,得到各因素对种床构建合格率影响的主次顺序,获得微垄式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最优工作参数为:联合作业机前进速度0. 71 m/s、刮板式提土装置线速度0. 50 m/s、覆土装置倾角68°。田间验证试验表明,联合作业机种床构建合格率均值为95. 6%,较优化前有明显提升。应用离散单元法进行微垄式覆膜覆土联合作业机在最优工作参数下的"提土-输土-覆土"动态作业过程模拟,仿真结果与田间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联合作业机工作参数优化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横腰带覆土式全膜双垄沟覆膜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全膜双垄沟覆膜种床机械化构建,针对地膜全域覆盖膜上横腰带式覆土等要求,设计了横腰带覆土式全膜双垄沟覆膜联合作业机,可实现起垄、施肥、覆膜、覆土及横腰带铺设与渗水孔打孔的一体化作业。对样机关键部件进行设计,确定其旋耕刀组功耗和提土装置、镇压打孔装置的工作参数,同时解析了输土-种床覆土装置、横腰带覆土系统的作业过程,得到满足覆膜种床各部位覆土的必要条件。田间试验表明,当作业速度为0. 50 m/s时,采光面地膜机械破损程度为38. 6 mm/m~2、种床起垄高度合格率为89. 8%、种床垄沟中心距合格率为90. 7%、种床膜边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5. 8%、横腰带覆土宽度合格率为95. 6%、种床覆土厚度合格率为95. 2%、横腰带覆土间距合格率为93. 5%、渗水孔间距合格率为97. 1%,试验指标均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要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19.
起垄栽培因其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及增加产量,已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和采用,但起垄播种装备有待进一步完善.为此,研制了一种基于高垄种植的花生播种施肥机,主要由旋耕机、起垄装置、机架、播种、施肥、喷药和覆膜装置等部分组成,可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及压膜等作业,并有效解决了起垄高度不...  相似文献   

20.
抛扬式膜际覆土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马铃薯联合播种机播深合格率较低、膜际覆土质量差等问题,结合西北旱作区马铃薯机械化覆膜播种特点及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机械种植要求,设计了一种具有仿形播种能力的集旋耕、施肥、起垄、播种、覆膜和膜际覆土的马铃薯播种联合作业机。为降低地轮行走过程中对播种深度的影响,利用连杆原理分析确定了开沟器安装于仿形架的位置;为借助EDEM软件优化链勺结构参数,进行了二因素三水平的仿真试验,当链勺最大直径为77 mm,深度为25.5 mm时,取种性能较优;为提高抛扬式膜际覆土装置的覆土质量,通过土壤相对运动计算确定了覆土量;为提高抛扬叶轮的碎土性能,通过计算得叶轮半径为230 mm,起土铲后端高度为70 mm,叶轮回转角速度为4 rad/s。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作业速度为0.69 m/s时,抛扬覆土式马铃薯联合播种机的合格指数为88.6%,漏种指数为5.3%,重播指数为6.1%,种植深度合格率为90.4%,种薯间距合格指数为89.4%,试验指标符合农业行业标准要求。膜际覆土倾角为65.3°,满足甘肃省河西走廊马铃薯种植覆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