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林晓娟 《福建茶叶》2016,(5):329-330
英国文学作品和英国茶文化历来是密不可分的。在英国,茶文化不仅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英国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许多英国文学大师亦受到茶文化的熏陶,在其作品中大量展现了茶的魅力。本文主要从英国茶文化的内容和内涵中入手,分析了英国茶文化的成长和演变历程,再过渡到英国文学作品中,通过探讨茶文化对英国文学作家的影响,进一步展示了茶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精彩演绎。  相似文献   

2.
李坤  董威  李晶 《福建茶叶》2016,(6):371-372
文学作品是同时期茶文化的载体,通过研究有关茶文学作品的观点和内涵,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整体认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随着我们对茶文化和文学作品关系研究不断加深,可以发现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形成和特点之间有着直接关联,可以说英国茶文化就是整个文学体系内容发展的风向标。因此深入研究英国茶文化对我们了解英国文学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本文拟从英国茶文化内容的体系化阐述入手,结合对英国茶文化的价值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探讨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发展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3.
胡迎春 《福建茶叶》2016,(6):326-327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而英国在短短200多年的社会积淀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成为西方茶文化的代表。英国茶文化大都是从传教士的游记、文学作品中挖掘整理而来。因此,本文选取英国文学中的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以英国文学为背景,分析英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另一方面突出中国茶文化对英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自十七世纪中国茶叶传入英国之后,英国人就十分喜爱茶叶,英国也成为世界茶叶进口大国之一,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茶不仅影响着英国人民的生活,也同时影响着英国的文学作品,许多英国文学作品中都涉及到有关茶文化的内容,如对茶会的描述、对茶叶冲泡的描写、对饮茶情节的勾勒等。研究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不仅可以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也可以再现英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对于英国茶文化的继续传播有着积极的作用。英国的诗歌、散文、小说等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对于茶文化都有较多的描述,本文主要研究了英国散文中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5.
英国文学是世界文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进入近现代社会以来,英国的作家们撰写了不少与茶文化密切相关的文学作品。如何有效地把握和解析这些作品中体现的茶文化及其内涵,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笔者尝试着从多个方面解读和分析近现代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内涵,探讨这些茶文化内容在相关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期能更有效地欣赏受茶文化浸染的英国文学作品的庄重与雅致。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外贸易活动的频繁,世界各国文化不断进行着深层次的交流,而茶文化起源于中国,随后逐渐流入到中西方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英国是受到茶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国家。英国人不仅将茶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而且更是将茶文化渗透到英国的文学作品当中,形成了独具英国特色的风格。为此,本文从英国文学作品入手,探讨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更好的理解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化记载了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和衍变过程,在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成为了人类文明的内容之一,在茶文化与英国文学作品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在英国这个相对传统的国度,茶文化所展示的文化魅力和对时尚生活的追求。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对于茶文化有较多的描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英国茶文化的饮茶礼仪,也在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中看到英国的绅士风度,从英国文学作品中对茶文化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茶的热爱。  相似文献   

8.
在英国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英国茶会的描述。这些形式各异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体现了英国与众不同的茶文化。本文通过茶叶在英国传播历史的归纳,对不同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差异进行了更加透彻的辨析,希望能够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掌握这些文化内涵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谈到茶,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国,脑海中涌现出东方的茶艺,但是茶文化并没有止步于东方,它在遥远的英国也有着很好的发扬。现如今,英国的茶文化已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茶也成为了人们必要的饮品。在很多英国的文学作品中,都包含有与茶文化有关的内容,这也说明了英国与茶文化的联系和发展。本文对英国文学作品中的茶艺语言风格特点进行了着重的分析,并且介绍了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衍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人如茶,芬芳优雅,女人是水,柔和温润。这些女性特点,在英国茶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茶文化源于中国,但是随着茶叶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很多西方国家中也开始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茶文化体系,其中以英国为代表,英国茶文化在从兴趣到发展十分快速,并极具西方色彩。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交相辉映,在世界茶文化长廊中,绽放着绚烂的光彩。可见,英国茶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为如此,英国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在英国文学作品中,包含了大量有关茶文化的描述,而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文学作品中与茶文化相关的内容,都与英国女性密切相关,可以说,英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一直到繁荣的过程中,女性同胞功不可没。本文就从文学的视角,研究英国作品中的女胜形象与茶文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将有助于保障我国油料供给安全。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滑,国外进口油料冲击十分突出,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2018年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专家组的大量调研数据,通过广泛收集一手资料,结合国内外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对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以及潜力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促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油料产业供给安全、更有效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完善的实验室能力验证体系是确保真菌毒素检测机构出具准确检测结果的重要前提。本文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真菌毒素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现状,详细介绍了在真菌毒素能力验证中使用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以Z比分数法评价由比利时联邦药物和农业化学研究中心(CODA-CERVA)组织的粮油多种真菌毒素含量测定的国际比对结果,分析粮油样品中多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情况。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新型吡啶类和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复配制剂对油菜田杂草的防控效果,指导新型除草剂在油菜田的合理使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油菜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杂草防除后对田间光照和杂草氮、磷、钾及水分累积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效果显著,对菵草、大巢菜、看麦娘、牛繁缕等单双子叶杂草均有良好防效,总草鲜重防效可达88. 7%~98. 0%,显著优于两种对照药剂。杂草防除后,显著降低了杂草对田间氮、磷、钾和水分的消耗,有效地改善了田间光照和水肥条件。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处理的油菜产量达到2 626. 26~2 836. 26kg/hm^2,增产效果显著,产量较空白对照增加18. 2%~27. 9%,增收2 173. 5~3 307. 5元/hm^2。研究结果表明,20%氨氯吡啶酸·二氯吡啶酸·烯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在油菜田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推荐剂量为每公顷使用有效成分225~300g。  相似文献   

14.
COR413(cold- regulated 413)是植物响应低温与冷害胁迫的重要基因家族,为深入解析油菜耐寒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甘蓝型油菜、白菜和甘蓝基因组中分别筛选和鉴定到11、6和6个COR413基因,它们大部分定位在质膜和叶绿体膜上。COR413家族蛋白高度保守,具疏水性,较稳定,含有COR大家族其它类型蛋白所没有的色氨酸,不含信号肽。拟南芥、白菜和甘蓝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发现,亚家族I中的基因大部分在根和叶中有较高的表达量,亚家族II中的基因在茎和叶中有高表达。  相似文献   

15.
WRKY转录因子是近年来在植物中发现的一类重要转录因子,在植物抗逆相关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野生大豆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从野生大豆中克隆得到GsWRKY57基因的CDS序列。该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03bp,编码300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34.23kD,等电点为5.88。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该蛋白含有一个WRKY保守结构域,属于III类WRKY转录因子。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蛋白与栽培大豆同源性最高、其次是赤豆、木豆。启动子作用元件分析预测显示该基因可能存在多种非生物胁迫作用元件。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大豆叶片中高丰度表达,然后依次是茎、花、荚、根。GsWRKY57基因表达受茉莉酸、水杨酸、脱落酸、干旱等植物逆境诱导。过表达GsWRKY57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植株相对于野生型耐旱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6.
亚麻籽除了富含植物来源n-3多不饱和脂肪酸ɑ-亚麻酸外,也是木酚素、酚酸等功能性植物化合物的重要来源。本文重点综述了品种和种植区域、成熟过程、不同预处理(萌动、烘烤/焙炒、微波)及制油工艺(压榨法、溶剂法)对亚麻籽典型酚类化合物丰度、存在形态、抗氧化及油相迁移特性的影响,以期为亚麻籽油的提质制取及高值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了解特色稻品种冷水红的农艺性状,对冷水红的株高、分蘖、叶片数、每穗粒数、粒形、千粒重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糙米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冷水红的株高168.5 cm,分蘖数为4.2个,叶片数为13.1片,每穗粒数120粒,粒长8 mm,粒宽3.4 mm,粒厚2.2 mm,千粒重30.4g;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分别高22%、42%、45%,存在显著差异;其氨基酸总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高49%。说明冷水红的营养成分丰富,价值高,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10个花生新品系,通过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两种方法进行了白绢病抗性鉴定和产量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10个新品系由白绢病造成的枯萎率为11. 0%~50. 0%,其中7个品系白绢病枯萎率低于30. 0%;白绢病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呈显著负相关(r=-0. 73,P <0. 05)。在田间人工接种条件下,接种2周后,10个品系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为66. 1%~94. 0%,收获前的白绢病枯萎率为66. 1%~97. 4%,均为感病品系;白绢病导致的植株枯萎率与花生荚果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 85(P <0.05)。产量损失试验表明,在人工接种条件下,所有品系产量损失均超过91. 7%,严重者几乎绝产。综合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获得一份耐病品系16-A13440。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辽宁西部风沙地区花生田的昆虫种级群落,剖析花生害虫与益虫发生动态,2015年5-10月,采用马来氏网收集结合形态学鉴定、解剖鉴定、DNA条形码三种鉴定方法,对辽宁西部重要花生产区阜新花生试验田开展了昆虫系统调查,并对其主要害虫与天敌益害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获得昆虫标本15725头,鉴定为7目65科206种。其中膜翅目的茧蜂科、姬蜂科、隧蜂科、金小蜂科,半翅目的叶蝉科、蚜科,鞘翅目的叶甲科、瓢虫科为科级优势类群;优势种有膜翅目的卷叶虫绒茧蜂(11.10%)、铜色隧蜂(9.80%)、粘虫绒茧蜂(7.52%)、食蚜蝇姬蜂(7.14%)、喜马拉雅聚瘤姬蜂(7.01%)、燕蚜茧蜂(6.15%);半翅目的小绿叶蝉(44.88%)、花生蚜(14.63%)和小长蝽(11.79%);鞘翅目的双斑萤叶甲(71.68%)、龟纹瓢虫(8.90%)、异色瓢虫(8.26%);鳞翅目的小菜蛾(23.88%)、草小卷蛾(22.55%)、玉米螟(9.12%);双翅目的粘虫缺须寄蝇(30.63%)、大灰优食蚜蝇(21.77%)和夜蛾土蓝寄蝇(19.19%)等。斜纹夜蛾、花生须峭麦蛾的天敌种类分别为11种和3种;益害比分别为244.80、33.26,显示出较好的天敌控制作用;花生蚜天敌种类24种,益害比为2.39,西花蓟马天敌种类为4种,益害比为3.29,花生蚜和西花蓟马的天敌控制力较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黄淮区冬小麦主栽品种的根系性状和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变化趋势,以12个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根袋盆栽方法,研究了根系形态、吸收能力与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每年0.53%、0.38%、0.53%和0.59%,而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的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随着年代推移和品种改良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成熟期的相应指标分别每年下降0.68%、1.48%、2.26%和0.78%;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亦显著降低,而比根长则呈显著递增趋势。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随着年代推移而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增长2.09%。此外,近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势随年代推移和品种更新有增加趋势。可见,近期小麦品种比早期品种在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上更具有优势,可能与根系生长冗余的降低、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增强、根冠关系的协调优化以及硝态氮营养的增强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