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明华 《农业考古》2002,23(1):182-186
在早期文明时期,生产工具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具的质地是青铜铸造的,二是工具具有实用性,三是使用的广泛性,而滇人的生产工具均具这三个特点。首先是出土面广,考古发现几乎所有滇文化遗存中均有农具出土,大到滇王族墓地的晋宁石寨山,小至一般贫民墓地安宁太极山,也有生产工具出土,如滇王墓中出土农具8件,小的如天子庙五号墓也出土农具2件。其次是出土数量多,滇文化遗存出土文物中,……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来,不少乡镇办的农具厂片面追求利润,纷纷转产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等产品,而农民要添置一些中小型农具却伤透了脑筋。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农具厂是生产、维修农具的企业,其根本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满足农民对各种中小农具的需要。当然,农具厂生产一些盈利高的民用产品并非不可,但应在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不可单纯为追求盈利而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推卸服务农业的重任。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中小农具的需求量虽然逐年减少,但中小农具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中小农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历经过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古代劳动能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我国有着悠久农耕文化,古代劳动人民在新石器时期就以开始使用了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种植农作物。在生产劳过和中不断地创造新农具,革新农具,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古代农机器的改进、创新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西是世界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宋代是江西农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最能代表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创新及先进生产工具的推广和普及,曾之谨专门论述农具的著作《农器谱》正是这一时期江西农耕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结晶。《农器谱》是一部最早系统记述各种农具的专著,对当时江西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诗池 《农业考古》1990,(1):247-259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中,山东地区考古工作有很大发展,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现仅就有关农业用具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并就其所反映的某些问题谈点浅见。(一)农具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对农具发展史的研究,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出土的农具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农具发展史提供了一批极为重要的资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化肥供给量短缺、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较快地恢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广使用新式农具是当时我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围绕着新农具推广运动,我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支援与普及网络;实施积极的农业补贴与小额农业金融贷款政策;实现多户贫农共用农业生产资料以改造小农经济等一系列措施,并且随着新农具推广运动的展开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经验、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使得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障碍。最终,新式农具推广运动这一新中国农业技术改良运动的先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建国初期开展的新式农具推广运动依然为此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改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青铜器是红铜和锡的合金(并含有少量的铅),它曾在世界各地普遍出现,属于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我国的青铜冶铸行为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已经开始了,后来经过数百年的演进和发展,到距今约3500年前的商代,又出现了青铜农具的制造活动。历经西周、春秋战国(战国后  相似文献   

8.
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大跃进和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农具改革运动一种面向广大农村,协助广大农民做到互通声气、互相学习、交流经验、总结提高的综合性技术理论指导刊物“农业机械”杂志将在7月15日出刊,以后每半月出版一期。刊物将在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大闹技术革命,把全国各地有关农具改良以及农业机械各有关方面的创  相似文献   

9.
龚世扬 《农业考古》2012,(6):119-124
农具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工具。自从人类有了农业活动,农具就诞生了。从古至今,农具都在不断地发展、革新和变化,每一类农具的创制都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因此,分析农具的变化情况可以揭示出农业科技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就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了解农具变迁,探讨其规律,有利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推广新式农具是逐步实现农业技术改造和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在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了农具推广工作.虽然一些地区没有根据农村实际情况,盲目推广农具,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农具推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总的说来,这一时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农具的推广,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