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禺斤 《农业考古》2003,(1):145-151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物质生产活动是处于第一位的最基本的活动。相应地 ,任何一种技术首先应是一种解决、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矛盾的生产技术 ,而生产工具便是进行这种解决和协调的最重要的媒介 ,它直接体现了技术文明的本质属性。显然 ,古代生产工具应是技术文明的基础和主体。在生产工具中 ,农具 ,尤其是铁制农具则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在战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并逐渐普及 ,进而最终将石和青铜农具从生产领域中排斥出去 ,使生产工具发生了第一次革命性变革 ,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时代 ,在我国长达二千三…  相似文献   

2.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创造和改进了多种多样的农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山东省即墨市出土的2件铜铧犁,便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耦耕新事     
周昕 《农业考古》2000,(1):202-202
“耦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按农艺需要而适当结合的耕作方法,由于它结合的前提必须是两人或两件农具,因而产生了“耦耕”这个名称。这种耕作方式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而出现不同的形式。所以“耦耕”耕作方式,从一开始它就不是只有一种形式,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可能会变换为不同的农具、不同的协作形式。直到近代和当代仍可见到各种耦耕方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变化,农业机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常期以来,耕地、播种、收割不能…  相似文献   

4.
农具诗产生于北宋,并且在当时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北宋规模较大的农具诗创作主要有两次,其一是孙端、梅尧臣、王安石等人的组诗创作,其二是满执中与王令的组诗创作。北宋的农具诗中,吟咏水车的数量较多,诗中描摹水车形象、突显水车功用和引发对汉阴丈人的评价这样几个方面的内容,代表了农具诗的基本特点。农具诗在北宋的产生和发展,跟“宋诗”的演化、中国咏物诗的发展以及“耕读传家”文化传统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宋的农具诗不仅推动了“宋诗”的生活化,推动了后世农具诗的发展,即使对当代农具诗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健民 《农业考古》2005,(1):194-196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农业就是社会经济的命脉。农具则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起着关键的作用。史前时期农具的质料为石、木、蚌、骨等。夏、商、西周时期虽己进入青铜时代,但是因为铜料珍贵,主要应用于礼器和武器的制作,青铜农具所占比例不大,农具的制作仍以传统的质料为主。西周晚期开始出现人工冶铁术。春秋时期冶铁术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6.
史晓雷 《古今农业》2013,(3):112-115
摆在案头的这部皇皇巨著《中国农具通史》(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版),是周昕先生在其《中国农具发展史》的基础上增补完成的。这部著作,对任何一位欲研究或者了解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历史的学者或普通读者,已经成了一座不得不逾越的高山。只有登在她的山巅,才能饱览我国农具发展的历史全貌与源流脉络。  相似文献   

7.
王爱民 《农业考古》2022,(4):143-152
皖南地区出土的青铜时代农具主要为石质农具和青铜农具,依据功能可分为耕作农具、收割农具两类。因为文化属性不同,农具的型式存在一定区域差异。与邻近的宁镇、太湖及江淮地区比较,皖南出土农具数量偏少,收割类农具比例较低,犁耕尚未出现,表明皖南农业生产较周边地区落后。在不同时期,皖南农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各不相同。夏商时期,皖南处于...  相似文献   

8.
<正>古代标准化和人类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它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的一套标准或模式,它的历史的进程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同步的。我国历史悠久,标准化历史也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规格一致,构造协调干栏式的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9.
<正> 近几年来,不少乡镇办的农具厂片面追求利润,纷纷转产家用电器、高档家具等产品,而农民要添置一些中小型农具却伤透了脑筋。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农具厂是生产、维修农具的企业,其根本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服务,满足农民对各种中小农具的需要。当然,农具厂生产一些盈利高的民用产品并非不可,但应在做好为农服务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不可单纯为追求盈利而置社会效益于不顾,推卸服务农业的重任。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民对中小农具的需求量虽然逐年减少,但中小农具在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发展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中小农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初期,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农业劳动力不足、化肥供给量短缺、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低下等诸多困难。为较快地恢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我国政府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推广使用新式农具是当时我国提高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措施。围绕着新农具推广运动,我国政府在广大农村建立了以农业技术推广站为核心的农业技术支援与普及网络;实施积极的农业补贴与小额农业金融贷款政策;实现多户贫农共用农业生产资料以改造小农经济等一系列措施,并且随着新农具推广运动的展开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缺乏技术经验、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等诸多问题,使得新式农具推广工作从一开始就遇到了巨大障碍。最终,新式农具推广运动这一新中国农业技术改良运动的先声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但建国初期开展的新式农具推广运动依然为此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技术改良积累了宝贵经验,为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农居文化,俄罗斯也不例外。我们之所以研究农居文化,是 因为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一个时代与社会的缩影。我们通 过对木屋结构、所用农具器皿等的分析,品味俄式木屋文化,从中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气候 特点、甚至宗教观念。它是一段历史中诞生出的独特文化形象,是淳朴直观的民族符号。  相似文献   

12.
王小丰 《农业考古》2023,(1):136-143
明清以来,大量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配合着当地传统农具,大面积荒地得到开垦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随着农业发展,经济收入的增加,对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农具传入西辽河地区的过程中,移民入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朝廷政策的推行,以及改良后的农具与农业技术的应用,使西辽河地区粮食产量颇丰,奠定了后世农业生产格局。农具的使用带来了经济效益,但由于过度垦殖,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对西辽河地区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对古代社会乡村结构和性质进行宏观分析,指出传统乡村的聚居社会产生的原因有四:其一因为政治属性决定古代社会的基层组织必须是群居,即专制社会的基层管理;其二是生物学属性,即由于古代中国人草食与杂食特征,这种特征的人群自然会选择一种群居生活;其三,因为社会属性,在多子继承,平均分配财产的体制下,限制了兄弟分居的可能性,居住在一起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所以当人口增加时,村落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但以小家庭为主。其四是因为经济属性,弱小的小农有时难以备齐功能齐全的农具和畜力,使得他们之间必须聚居,便于抵御各种风险,从而限制个体家庭独立居住。因此传统乡村社会是一个需要合作的聚居社会。然而由于祖先崇拜的需要,多子继承制度下传宗接代并非欧洲与日本的长子负责,而是“人人有责”,强加给所有人的都很难无风险地完成的生儿育女的负担,成为吞食弱小小农高度脆弱的单一种植业经济下有限剩余的巨大的黑洞,促成血缘和地缘共同体的实际上的瓦解,表现出强烈的临时性特征,使得中国农民的生活经常性的入不敷出,也促成了乡村原子化现象特征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综述山东出土的农业生产工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诗池 《农业考古》1990,(1):247-259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在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中,山东地区考古工作有很大发展,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大量珍贵资料。现仅就有关农业用具方面的资料作一综述,并就其所反映的某些问题谈点浅见。(一)农具是衡量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尺,对农具发展史的研究,是研究农业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出土的农具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农具发展史提供了一批极为重要的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法斗争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作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植物保护科学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劳动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的基础上,法家革新、进步的政治路线和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对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和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研究历史上儒法斗争与古代植保科学的发展,对于落实毛主席提出的“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战略方针,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促进植保科学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代稻作遗存和稻作农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兴林 《农业考古》2005,(1):197-200
汉代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汉代农业考古资料的出土一直伴随着今天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是田野考古资料中的大宗。单就水稻来说,其种植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社会地位上升等等,都有充分的考占资料来说明。出土材料无疑对深化汉代稻作的研究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仅就汉代稻作考占资料的出土情况作一初步梳理,对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值得注意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以及汉代稻作的专用农具提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自孙吴东晋而始,在政治历史等各因素合力下,人口大量向南方流动,南方生产方式、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制度发生重大变化,受到北方成熟耕作的影响,适于南方水田耕作的新农具相应出现。农具发展虽与经济生产自然增长的需求直接相关,但其演变背后还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的推力。六朝时期出现了农具的机械化,这些机械农具的发明应用却是与上层宫廷文化以及大土地制度有着内在之关联。南方农具种类在六朝时期或已齐备,但是出土实物较少,推广的规模仍不甚明了。本文尝试从相关佐证文献以及后世材料中进行推断,试图勾廓出当时农具的一些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9.
叶玲 《农业考古》2012,(4):229-232
我国古代的人口大规模迁移是常见的现象,它既是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反映,也对我国古代的社会经济、政治、人口地理分布、自然环境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大量人口的迁入或外流,必然会促进或延缓某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人口迁移是了解某一地区社会经济兴衰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从凤凰山简牍看文景时期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王朝,面临着大量土地荒芜,人民大量死亡,社会经济十分衰敝的严重局面,当时广大劳动人民希望社会环境相对安定以便能够辛勤地从事生产,西汉政权为了维护和巩固其封建统治,因而在汉初的七十多年中,实行了所谓的“休养生息”政策。在农业生产方面,采取了推广牛耕、普遍使用铁农具,兴修水利和改进耕作技术等等有力措施,使社会经济逐渐地恢复和发展起来。到了文帝、景帝时期开始呈现出富庶的景象,也就是所谓的“文景之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