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大斑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133-136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连年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给抗玉米大斑病育种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从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与危害、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的分化、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和抗性材料的筛选等方面阐述了关于玉米大斑病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斑病可以引起玉米严重减产,为此抗病育种已成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单基因抗性与多基因抗性相结合,是当前国内外抗病育种的主攻方向。玉米抗大斑病的特性主要来于多基因抗性,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具有不同抗大斑病单基因抗性材料,如Ht1、Ht2、Ht3、HtN等。如何把单基因抗性与多基因抗性结合起来应用,就成为当前玉米抗病育种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东北及华北春玉米骨干品种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国  程高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0):2001-2003
通过对东北及华北春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35个骨干品种田间接种玉米大斑病菌,进行品种抗性分析,以明确品种抗病性差异,为品种合理应用、病害防治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玉米大斑病存在着一定的抗病性差异,不同地区提供的相同品种表现出不同抗性,供试玉米品种整体上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对大斑病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质材料。[方法]利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技术方法,对434份国内玉米种质进行了玉米大斑病抗性鉴定与评价。[结果]玉米种质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水平较高。高感病种质(HS)占0.5%,感病(S)种质占18.9%,中抗(MR)种质占43.1%,抗病(R)种质占35.7%,高抗(HR)种质占1.8%。鉴定筛选出抗病(高抗-中抗)种质320份,占总数73.7%。[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玉米大斑病抗病育种提供了抗性种质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玉米抗病虫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甘肃省玉米丝黑穗病,大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及亚洲斑米螟等危害玉米的主要病虫害,对其国内近几年玉米的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的进展了综述了为我省开展玉米抗病育种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病害,开展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对玉米抗病育种有重要的意义.以热带种质的抗病自交系CIMBL29为供体亲本,感病自交系GEMS41为轮回亲本,构建了含有179个家系的BC2 F4群体.对该群体和亲本进行了2个环境的抗性表型鉴定,并结合高密度的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大斑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抗性在群体家系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在2个环境条件下共鉴定了9个大斑病抗病QTL,分别位于第1、第2、第4、第5、第7、第9染色体上,可以解释5.2%~16.2%的抗性遗传变异.其中位于第1和第5染色体上的位点(qNLB1-1和qNLB5)在2个环境条件下均可以被检测到,可以认为是稳定的抗病位点.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抗性分析及育种目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2006-2010年间审定的109个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了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在抗性水平上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对全部病虫害的抗性鉴定结果大多数表现为中抗水平,对河南省普遍发生且危害较大的玉米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茎腐病在抗性鉴定方面进行了高标准严格控制,河南省局部发生且危害较小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审定标准相对宽松.优良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与抗病分子辅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结合是实现抗性育种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为抗病玉米育种奠定基础。【方法】同时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和自然发病两种方法,对70份外引改良玉米种质材料进行南方锈病、纹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抗性鉴定。【结果】通过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筛选出高抗南方玉米锈病材料5份、纹枯病材料11份、大斑病材料4份和小斑病材料6份,中抗4种病害材料1份,高抗大、小斑病和纹枯病材料2份以及兼抗3种病害材料22份。【结论】参试的种质材料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较丰富,其中一些材料具有多抗性。这些多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对广西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可拓宽抗性基因遗传基础,是今后开展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生产实践都证明种植抗病杂交种是防治玉米大斑病经济有效的措施。近年来由于长期、大面积种植单一杂交种,致使种质过于狭窄,加之迂到适合的温度、水分条件,玉米大斑病又有加重危害的趋势。为了控制玉米斑病的为害,必须进一步改进与加强玉米的抗病育种。本文总结了利用遗传改进转育单基因与多基因抗性的过程,并使二者结合起来,以增强玉米抗性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在2006—2010年间通过审定的玉米品种共计109个,通过对近年审定品种的抗性鉴定结果分析。从中总结出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在抗性水平上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河南省近年审定玉米品种对全部病虫害的抗性鉴定结果大多数表现为综合中抗水平,对河南省普遍发生且危害较大的玉米螟、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玉米茎腐病在抗性审定上进行了高标准严格控制,对河南省局部发生且危害较小的玉米瘤黑粉病的抗性审定标准相对降低。实现抗性育种目标的基础是优良抗性种质材料的筛选结合抗病分子辅助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西南高原生态区玉米地方品种的抗病性,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90份玉米地方品种进行大斑病、小斑病和锈病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具有丰富的抗病资源,高抗锈病的有5份,高抗小斑病的有13份,抗大斑病的有26份,兼抗(含高抗、抗和中抗)3种病害的有32份。可见,西南玉米地方品种有大量抗病种质资源,值得进一步改良利用。  相似文献   

12.
选用黑龙江省常用的35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进行了大斑病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大斑病有抗性的材料只占供试材料的38.57%,感病材料占61.43%,说明黑龙江省现在常用的自交系对大斑病抗性较差,今后应加强抗病自交系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玉米新品种(系)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1994年在人工接菌条件下,对116份玉米杂交种(组合)和84份自交系进行了抗大、小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鉴定与评价。筛选出抗玉米大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小斑病品种(系)26个;抗玉米丝黑穗病品种(系)106个;兼抗上述3种病害的品种(系)21个。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育种效率,实现玉米育种的持续性和规范化发展,2008年将25个俄罗斯早熟玉米群体与4个我国主要种质类群的代表自交系按照NCⅡ设计组配100个测交组合,2009和2010年对100个杂交组合进行鉴定试验,对25个外引改良系进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和抗病鉴定。结果表明:25份外引改良系中黑育e1、黑育e4、黑育e11和黑育e21的单株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等性状表现相对较好。中抗丝黑穗病材料占80%,无高感材料。抗和中抗大斑病的材料共有13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52%,48%的材料表现为感病或高感,总体上对大斑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机理、发病规律、防治策略及纹枯病抗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以期为玉米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夏播玉米单产低而不稳,抗病性、抗逆性降低,选育玉米新品种,应以多抗、广适、稳产、高产为育种目标。咸阳市农科所通过种质改良和系统选择,选育成功玉米杂交种隆玉五号。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5~98天。高抗大小斑病、穗粒腐病,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黑粉病。籽粒含粗蛋白10.0%,淀粉71.0%,粗脂肪4.1%,赖氨酸0.258%,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抗倒伏、中早熟、适应性广,成熟时保绿性好。属于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盆栽试验接种串珠镰刀菌,利用建立的玉米抗苗枯病鉴定指标体系,进行玉米苗枯病抗性鉴定,从47份玉米自交系和21份玉米杂交(种)组合中分别筛选出了2份高抗自交系和3份高抗杂交种,15份抗病自交系和7份抗病杂交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玉米种植新区主栽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潜力,以黑龙江省讷河市为玉米新区代表,对该地区推广的16个玉米品种抗大斑病特性及产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显著差异,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4.81~36.30。玉米抗大斑病表现好的品种(病指≤15)为众单1号、齐山2号、龙单39等;中等抗病表现的品种(15病指≤30)为德美亚2号和龙单29;抗性表现较差的品种(病指30)为绥玉19;不同玉米品种按产量大致可分三个等级,即高产品种为齐山2号、海玉11号和甘玉2号等;中产品种为克单14、众单1号和哈丰3号等;低产品种为德美亚2号和绥玉13。从抗大斑病和产量水平综合分析,供试的16个玉米品种中齐山2号、海玉11和甘玉2号3个品种表现最佳,德美亚2号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9.
玉米轮选系产量配合力和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东农群体—1的第一轮选出的自交系和组成该群体的较好原始亲本的产量配合力和抗大斑病能力.结果表明,轮选系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抗大斑病能力均优于较好原始亲本,且差异达到0.05的显著水平.也证明了用轮回选择法提高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抗病能力很有效。  相似文献   

20.
优质高产玉米杂交种湘康玉1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康玉1号湖南省作物研究所以自选自交系临1为母本,自选自交系冀丰51—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湘康玉1号综合性状优良,品质优,全籽粒含蛋白质11.98%;产量高,2007~2008年参加湖南省杂交玉米区试,平均产量529.9kg,667m2,比CK临奥1号增产9.88%;抗病,抗性鉴定大斑病(3级)抗,小斑病(1级)高抗,茎腐病(病株率4.4%)抗,纹枯病(3级)抗;株型半紧凑,抗倒伏、倒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