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母种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用试管作培养容器,装入培养液并经过高压灭菌后摆成斜面,所以又称试管斜面培养基,常用于母种扩大培养及菌种保存。1.1生产母种配方1.1.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1.1.2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蛋白胨1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相似文献   

2.
平菇在自然条件下一般簇生于多种阔叶树枯木上.笔者认为,在配制培养基时尽量接近它在自然条件下的营养成份,能使菌丝生长良好.为探索不同培养基对平菇母种菌丝生长影响,我们进行了试验.(一)培养基配方:A.马铃薯200克,葡萄糖和琼脂各20克,桑枝200克;B.马铃薯200克,葡萄糖和琼脂各20克,榆树枝200克;C.马铃薯200克,葡萄糖和琼脂各20克,杂木屑200克;D.葡萄糖、琼脂各20克,胡罗卜100克;E.葡萄糖、琼脂各20克,麦芽200克;对照为PDA.  相似文献   

3.
答:食用菌菌种一般分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母种是直接从子实体(组织或孢子)、菇木(耳木)分离得到的菌种。培养基常采用营养丰富、较易吸收的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又称PDA培养基,其成份: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为了便于保藏、运输和防止杂菌污染,一般采用试管里培养,故又称“试管菌种”。原种是将培养好的母种接种到木屑、麦草等培养基中得到的菌种。一般一支母种可接原种3~5瓶。常用的培养基有木腐菌和草腐菌两种。木腐菌(如银耳、香菇、灵芝等)  相似文献   

4.
竹荪生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竹菌、网纱菇,是名贵的食用菌。长期以来都为野生,近年来人工驯化栽培有了较大进展,但在制种、栽培技术上仍有很多难题。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在竹荪制栽培种和生料栽培技术上有所突破,此法制种方便,不用蒸汽灭菌,节约成本,成功率达95%以上,现简介如下:(一)母种的制作: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克、琼脂20克、葡萄糖1克、硫酸镁0.5克,15%的松针水200克,pH 值6,制作试管斜面。按常规法进行组织分离,于20—22℃下培养约20天即可长满斜面。  相似文献   

5.
为了大力发展灵芝生产,提高灵芝产量,本文对灵芝菌种培养基质进行研究,并提出高产管理要点供读者参考。一、材料和方法 (一)菌种:由南京药科大学生物系植物园微生物组引进。 (二)菌种培养基配方 1.母种培养基配方:(1)PDA培养基(ck):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2)马铃薯200克(煮汁),葡萄糖20克,MgSO_41.5克,KH_2PO_4 3克,维生素B_1 1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3)马铃薯  相似文献   

6.
PDA 是指由马铃薯,蔗糖和琼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常规配制法,马铃薯必须削皮。然而,作者发现用不削皮马铃薯制作的培养基对菌种萌发生长有利,为证实这个问题,作了如下试验。(一)培养基A.常规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取熬汁),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B.试验培养基:去皮马铃薯100克,马铃薯皮100克(取熬汁)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  相似文献   

7.
原生质体再生率的高低,是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高产优质菌种成败的关键,所以首先必须对每种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制备方法与高频率再生培养条件进行研究。有关这方面的内容目前国内外均有报道,但原生质体再生率一般都很低,如W.C.Lua 等人报道的凤尾菇原生质体再生率仅为4~5%。本文仅就凤尾菇原生质体高频率再生培养条件进行探索,现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一)固体培养基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4克,水1000毫升,pH6.5(简称1号)。(二)液体培养基①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1克,VB_110毫克,水1000毫升,pH6.5(简称2号)。②马铃薯200克,麦芽糖20克,蛋白(?)和酵母膏各2克,硫酸镁0.5克,磷酸  相似文献   

8.
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灰树花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灰树花在马铃薯麸皮培养基和马铃薯综合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DA培养基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9.
草菇低温菌株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在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指导下,我们进行了草菇低温菌株的驯化筛选〔1〕。选出的V42-18菌株,比原菌株降低了菌丝生长和出菇温度,产量较好,是适合北方地区栽培的较优生产菌株。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STCV42,由香港中文大学真菌遗传室提供。 2、培养基:(1)完全培养基(CM):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维生素B_1 0.5毫克,蒸馏水1000毫升,(2)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马铃薯(去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平板培养方法研究了碳源、氮源对绣球菌(Sparassis crispa)菌丝生长的影响,并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实验对绣球菌的母种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绣球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鱼粉蛋白胨,优化后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葡萄糖2.10%,鱼粉蛋白胨0.32%,琼脂2%.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2020,(5)
紫陀螺菌是一种珍稀野生食用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为探索紫陀螺菌菌丝体的生长条件及生长特性,试验采用8种不同的平板培养基培养紫陀螺菌菌丝体。结果表明:紫陀螺菌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有差异,但生长规律基本相同。即接种后1~10 d内长速较慢,11~30 d长速明显加快,其中21~30 d长速最快,30 d以后长速明显变慢。综合紫陀螺菌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8种供试培养基中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去皮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3 g,硫酸镁1.5 g,蛋白胨2 g,琼脂20 g,加纯净水1 000 mL,pH5.5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灰树花菌株为试材,对灰树花母种及原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以期为人工栽培灰树花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灰树花母种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Ⅱ上茵丝长势好,生长速度快;3种原种培养基配方中,灰树花在木屑、麦麸的培养基上茵丝生长速度快,可作为灰树花原种的最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干巴菌分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源  张玲琪 《食用菌》1998,20(1):16-17
野生干巴菌(Thelephora ganbajun)产量有限,探索其人工或半人工栽培方法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干巴菌菌种的分离则是研究其生活史及人工栽培的前提条件之一,对干巴菌繁殖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在于探索分离干巴菌菌种的合适方法。 1 试验材料 1.1 子实体 采集于昆明小哨的成熟新鲜子实体(灰白或褐色,帚状小分枝明显,顶端小枝片达5cm以上)和幼嫩子实体(鲜黄色,未见珊瑚状分枝,直径0.5~2cm)。 1.2 培养基 斜面培养基为马铃薯20g,葡萄糖20g,硫酸镁0.5g,磷酸二氢钾0.25g,硫胺素30μg,琼脂20g,水1000mL,121℃灭菌30分钟制成斜面。A培养基:将上述灭菌培养基熔化,稍冷却后在无菌室内加链霉素50μg/mL,摇匀,倒入灭菌培养皿,每皿1O~15mL,厚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2017,(3)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深层发酵得胞外多糖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适于灰树花发酵的碳源为马铃薯+葡萄糖,氮源为豆饼粉;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25 g/L,葡萄糖25 g/L,豆饼粉6 g/L,麸皮20 g/L(浸提液),KH_2PO_41 g/L,CaCl_21 g/L,MgSO_4 2 g/L,VB_10.2 g/L,pH 6.5。  相似文献   

15.
血耳(Fremella sp)是一种可食的野生真菌,又能治疗一些妇科病。常见于秋季密林到木上,较易采到。1978年我们在麻栎上采到血耳的子实体和耳木,并对耳木进行了分葛和结耳试验。培养方法 (一) 分离培养基:①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即PDA培养基);②松针叶培养基——松针叶(去稍200克,水煮取汁)800毫升,葡萄糖10克,蛋白胨5克,K_2HPO_41克,MgSO_47H_2O0.5克,0.2%KMnO_4水溶液20毫升,琼脂18克,水200毫升,pH6~6.5;③黄豆饼粉培养基——黄豆饼粉40克,蔗糖20克,KH_2PO_41.5克,MgSO_4·7H_2O0.75克,琼  相似文献   

16.
美国波兰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年来 《食用菌》1996,18(1):27-27
大球盖菇的特征特性已在1995年第6期《食用菌》上刊登了,本文主要介绍美国、波兰等国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 一、菌种制作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方法和蘑菇、草菇菌种生产方法基本相同。 (一)母种制作 可用以下三种培养基:①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MYA),大豆蛋白陈(豆胨)1g,酵母2g,麦芽糖20g,琼脂20g,水1000ml。②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YA),马铃薯300g(加水2000~3000ml,煮2小时),酵母2g,豆胨1g,葡萄糖10g,琼脂20g,水加至1000ml。③燕麦粉麦芽糖酵母琼脂培养基(DMYA),燕麦粉80g,麦芽糖10g,酵母2g,琼脂20g,水1000ml。培养基的配制、分装、灭菌、接种和培养均按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灰树花母种培养基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灰树花母种培养基进行了筛选研究。经过初筛、复筛,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木屑培养基上灰树花菌丝生长速度快,而且浓密、粗壮。  相似文献   

18.
灰树花昧香肉脆,形如珊瑚状,是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营养丰富,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很有发展前途。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根据我县野生灰树花一年采收两次的生长条件,在海拔500m以下地区,春季安排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接种,秋季在8月中下旬接种;500m以上地区,则相对延迟和提早接种时间。原则是使灰树花的发生与生长处于15~22℃的适温期内。 2 菌种生产母种培养:配方为马铃薯200g,蔗糖20g,磷酸氢二钾2g,硫酸镁1g,蛋白胨2g,VB_120m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接种后在25±1℃下培养,菌丝生长快,日长速可达8mm。原  相似文献   

19.
培养基优化提高灰树花菌丝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缩短灰树花菌种扩培的时间,缩短灰树花的培养周期,以马铃薯、葡萄糖、蛋白胨、KH2PO4、VB1为因素,设计L16(45)正交实验,对灰树花液体菌种的最优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液体菌种制作的培养基为(g/L):马铃薯200,葡萄糖24,蛋白胨2.5,KH2PO41,VB1 0.005;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灰树花菌丝干重由原始培养基的26 g/L提高到35.4 g/L。  相似文献   

20.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以常规PDA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使用6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白肉灵芝液体菌种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Y3配方(麦麸2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和Y5配方(马铃薯200 g,麦芽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培养的菌液中菌球均匀且数量多,菌球不易自溶,培养周期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