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单诺沙星等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大肠杆菌 (O78)、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力。结果表明 6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鸡 4种常见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单诺沙星的作用最强 ,可作为防治鸡细菌性疾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11):120-123
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广泛用于细菌所致疾病的治疗,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药物对细菌选择性压力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尽管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会对细菌的毒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细菌对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后对毒力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抗菌剂,该药对临床分离的几株致病性气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为0.0049-0.0098μg/ml。人工感染治疗试验表明,该药以1mg(kg.d)剂量灌服,边在,能有效控制鲫鱼败血症的暴发。  相似文献   

4.
奥比沙星对水生生物病原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纸片法和二倍试管稀释法研究了动物专用药物奥比沙星对6种水生生物病原菌(大肠埃希菌、嗜水气单胞菌、产酸克雷伯菌、鱼害黏球菌、荧光假单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果和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奥比沙星对这几种水生生物病原菌表现为中度和高度敏感,MIC最低可低于0.125μg/mL。奥比沙星对上述病原菌抑菌效果好,通过进一步的临床疗效研究,可望作为治疗水生生物细菌性疾病的抗菌新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对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的体外抗生素后效应(PAE),本研究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加替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5种喹诺酮类药物对A.veronii TH0426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5种抗生素的PAE值。结果显示:5种喹诺酮类药物在1、2、4、8倍MIC时,对A.veronii TH0426的PAE值分别为0.50±0.23、0.80±0.25、1.30±0.21和1.40±0.13(加替沙星);0.30±0.20、0.70±0.12、1.30±0.19和2.20±0.22(盐酸环丙沙星);0.40±0.10、1.00±0.23、2.20±0.15和2.50±0.17(盐酸左氧氟沙星);0.20±0.11、0.20±0.14、0.40±0.18和0.80±0.15(诺氟沙星);0.50±0.20、1.00±0.22、1.40±0.11和1.90±0.12(依诺沙星)。结果表明5种喹诺酮类药物对A.veronii均产生PAE,并且与药物浓度具有明显剂量依赖性。本研究为水产动物合理给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的体外药效学,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了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在此基础上探究在温和气单胞菌的不同生长时期加入乳酸恩诺沙星后对其生长的影响,研究乳酸恩诺沙星不同药物浓度(2×MIC、4×MIC、8×MIC)作用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杀菌动力学和抗菌后效应(PAE)。结果显示,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μg/mL和1.56μg/mL,乳酸恩诺沙星对温和气单胞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其PAE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防治禽细菌和霉形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续)曾振灵(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四、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防治家禽的各种细菌性疾病及霉形体感染,推荐的给药途径是内服(包括饮水或混饲)。例如50ppm乙基环丙沙星饮水相当于每天...  相似文献   

8.
<正> 亲水产气单胞菌病(Aeromonas hy-drophila disease)过去被认为是鱼类的一种重要传染病,但近年来人类和动物发生本病的报道日见增多,已构成严重威胁.一、病原体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简称Ah,下同)是引起本病的病原菌.该菌隶属干弧菌科气单胞菌属,是一种两端钝圆、单鞭毛、有动力、直形或略弯、单个或偶成短链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广泛存在于水、土等自然环境中,其致病菌株产有肠毒素和溶血素,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肠炎与败血症.  相似文献   

9.
氟喹诺酮类药物对草鱼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有效治疗草鱼常见细菌性疾病,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本试验选用了氟喹诺酮药物乳酸诺氟沙星、盐酸环丙沙星、甲磺酸培氟沙星进行了对草鱼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3 种氟喹诺酮药对荧光假单孢菌和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5、1.25、1.25μg/m l和5、1.25、1.25μg/m l,而对照药硫酸链霉素的MIC 均大于1000μg/m l。结果表明了氟喹诺酮药物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与硫酸链霉素相比抗菌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几种动物专用抗菌新药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菌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物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 ,动物专用的抗菌新药不断问世 ,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麻保沙星、替米考星、氟甲砜霉素和头孢噻呋。本文从抗菌活性、药动学特征、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方面对这几种药物的研究情况加以简介。1麻保沙星麻保沙星(Marbofloxacin ,MBF)是动物专用的新氟喹诺酮类药物 ,由瑞士罗氏公司研制 ,Ve’to quinol公司进一步开发 ,并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正式上市。1 .1抗菌活性MBF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征 ,对G 、G - 菌、厌氧菌及支原体都有很…  相似文献   

11.
氟喹诺酮类药是在喹诺酮类药物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或正开发应用于治疗畜禽疾病,包括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沙拉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畜禽病临诊上一般用于治疗支原体病、大肠杆菌病、伤寒、副伤寒、霍乱等。有报道用100mg/kg浓度氧氟沙星治疗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病,其治愈率达98%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内服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体内分布广泛、组织浓度高及维持时间长等优点,但畜禽不宜长时间使用。此类药物抗菌性能较强,对肠道菌群的破坏性比较大,短期治疗使用,能消除有害菌及其分…  相似文献   

12.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名湖蟹,是中国的一种名贵淡水养殖品种,随着养殖规模化,人们已从发病的湖蟹中分离到各种气单胞菌。气单胞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以从淡水、盐水、废水、蔬菜、肉、鸡和各种鱼中分离到。单胞菌可以引起儿童、老年人消化道疾病和疮口的感染。近年来,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迅速发展,抗生素广泛应用于水生动物疾病防  相似文献   

13.
环丙沙星是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抗菌活性较强的一种,目前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医和兽医的临床实践,而且也被用作治疗水生动物全身性细菌感染的药物,考虑到环丙沙星应用于水生动物的疾病防治后,可能会诱导水中或者水生动物体内的一些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对该药产生耐药性,造成该药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的失败,2002年我国农业部已将该药列为水产养殖禁用药物。  相似文献   

14.
24种抗菌药物对鳖气单胞菌的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北京市某养殖基地发病死亡的鳖内脏组织中,分离到20株气单胞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7株,温和气单胞菌12株,豚鼠气单胞菌1株,用24种抗菌药物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头孢呋新和头孢哌酮对该菌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鮰套肠病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疑似细菌感染的斑点叉尾鮰病原,本试验对临床病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物化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动物回归试验和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形态和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相符;16S rDNA检测与测序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分离菌确为嗜水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显示,分离菌能引起与临床自然病例相似的症状;药敏试验显示,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敏感,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结果表明,疑似细菌感染斑点叉尾鮰病例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可选择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例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气单胞菌的体内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试管法测定了大蒜素对常见4株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该药对这类致病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其中对U1、J501、J50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5.6mg/ml,对P502MIC为31.2mg/ml。对鲫鱼人工感染温和气单胞菌U1试验结果表明,大蒜素微囊按50mg/(kg·d)连用3d,对治疗鲫鱼气单胞菌感染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喹诺酮类药物(FQNs)是一类化学合成的具有喹诺酮环基本结构的杀菌性抗菌药,现共有四代喹诺酮类药物。第一、二代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窄,内服吸收差,不良反应多,已基本淘汰。第三代又名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喹诺酮环上加入氟原子增强了抗菌活性和生物利用度,不良反应少。近年来研究发现,氟喹诺酮也出现了抗药性,为降低抗药性风险,6,7位去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如加雷沙星、奈诺沙星等抗菌谱广,对耐药菌株有效且不良反  相似文献   

18.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可致人、家畜和水生动物的多种疾病,已成为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菌。从甲鱼的红脖子、烂甲板病中分离到一株嗜水气单胞菌,试验旨在探究这株细菌的血凝特性以及用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来检测这类细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氟喹诺酮类药物(FQS)是第3代喹诺酮类药物,是一族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的总称。自20世纪80年代上市以来,氟喹诺酮类药物因为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成为目前临床上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常用药物。随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断开发应用,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对该类药物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检测研究以及细菌耐药性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情况。1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菌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吉林省内12个水域采集和送检的66尾病鱼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共检出46株嗜水气单胞菌疑似菌,通过生化试验结合PCR扩增气溶素基因Aer,确定其中22株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进一步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双倍稀释法测定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其中有4株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并且为交叉耐药,耐药菌检出率为18.2%,纸片扩散法检测其对喹诺酮类药物的抑菌圈均小于19mm。将病料中分离的8株嗜水气单胞菌负染后电镜观察,耐药菌表面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球形结构,而敏感菌表面则为细丝状菌毛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