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范志业  吴春西  宋小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9-10640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省级审定情况。[方法]结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01~2005年小麦新品种的审定情况,从审定品种数量、育种单位、地区分布等方面进行浅析。[结果]2001~2005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共审定小麦新品种61个,53个适合水地种植,3个适合旱地种植,2个适合信阳麦区,3个适合南阳地区。科研院所育成品种有48个通过审定,公司、农场、农技站有13个品种通过审定。18个科研院所育成小麦新品种通过河南省审定,11个种业公司育成的小麦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29个半冬性品种和31个弱春性品种通过省级审定。通过省级审定的中筋、强筋、弱筋小麦品种分别为534、、4个。[结论]河南省不同小麦生态区均有审定品种,不同类型育种单位之间审定品种数量差异较大,审定品种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一、合理选择品种(一)根据品种的审定区域进行选择选用已通过国家或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且适宜河南省旱作麦作区种植的小麦品种。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审定区域,在审定区域内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强、抗性较好,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在审定区域外种植,小麦适应性较差、抗性较低,不能取得较高的产量,甚至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赛德麦8号小麦系河南赛德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培育的小麦新品种,品种来源为矮抗58/周优102/郑麦366。经过国家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该品种符合河南省小麦品种审定标准,于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04。适宜河南省(南部长江中下游麦区除外)早中茬地种植。  相似文献   

4.
小麦新品种洛麦22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得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并已成为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主要特点及对小麦育种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9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和选择利用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并对河南省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新近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洛麦22由洛阳农林科学院选育,具有高产、广适、品质优良、商品性好等特点,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得到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并已成为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为了做好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文章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提出其关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国审小麦新品种偃展4110是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农民育种家徐才智同志培育的.2003年河南省审定.2004年国家审定,是近几年来黄淮麦区审定的表现较优异的弱春性品种之一.2005年至今作为河南省中北部春水组区试的对照品种。目前在河南省中南部、安徽阜阳、江苏盐城和湖北北部种植集中,稳定在较大面积。该品种是我市小麦的主导品种,也是河南省良种补贴品种之一,更是唯一连续多年在河南小麦生产中推广面积大、高产稳产优质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 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麦 98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广适性、抗倒小麦新品种, 2002年 9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予以审定.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河南省传统栽培作物。据统计,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已达5.33×106h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总产量占全国总产的25%左右,商品量占全国的30%左右,已多年保持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收购量全国第一[1]。研究及生产实践均证明[2-5],选好、用好小麦品种,使品种的增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是确保小麦稳定增产的前提。而河南省主要推广的小麦品种是通过河南省小麦区试推荐审定的品种。近年来随着气候逐渐变暖,秋暖冬寒和春季倒春寒频繁发生,造成小麦冻害时常发生,对小麦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6-9]。冻害的主要原因就是品种选择不当[10],每年都存在不了解品种冬春性,选用春性品种早播,出现一定面积的春性品种早播麦田,因此,品种审定前对其进行冬春性鉴定,为小麦品种审定、合理布局和推有重要意义。为此,作者采用春播鉴定法对2020-2021年度河南省区试95份小麦新品种进行冬春性鉴定,以期为小麦品种审定和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河南省安阳市夏谷产量和相应的气象资料,分析了2003~2012年降水量对豫北优质夏谷新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7月份降水量对夏谷产量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R=0.982 04(R2=0.964 4),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回归方程Y=0.738 8X+159.991 0,该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当地气象条件、选育优质夏谷品种及其优质丰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工作的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通过分析,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了总结。1983年以来,河南省共鉴定油菜品种150多个,其中有47个品种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油菜品种的更新换代。从试验设计、队伍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进行改善,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质量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对1996~2009年河南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和河南省油菜生产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建议育种家们不但要选育出优良的油菜品种,还要研究和推广其高产栽培技术,良种良法配套,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14.
棉花数量性状的因子分析与品种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河南省2006年10个春棉区试品种的植株、产量因素和纤维品质共18个数量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公因子对所考察性状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20%,反映了所有性状绝大部分信息;根据各品种在各公因子上的得分值,将10个供试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聚为5大类;在各类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多元方差分析中探讨其改良目标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5.
首次对河南彩叶木本植物种、变种、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河南木本彩叶植物(种、变种、变型、品种)逾150种。现对其中54个新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和产地进行了介绍,并且分析了彩叶树木新植物的开发利用价值,以期丰富河南省园林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国内外10个紫花苜蓿品种的主要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国外苜蓿品种在我国河南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产性能一般优于我国地方品种,在10个苜蓿品种中,以78的生产性能最好,其次是赛特、意大利苜蓿、MHA1、内蒙古苜蓿和78-1,这些品种可以在我国河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区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各地区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特点,本研究选用江苏、山东等9个省份(自治区)共190份花生品种,对其植株性状、荚果籽仁性状及产量性状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福建、江苏、河南、河北品种的植株较高,第一对侧枝较长;河南、江苏、山东品种的分枝数较多,辽宁、广西品种的植株较矮,分枝数较少。江苏品种的荚果最长,达39.7 mm,显著或极显著长于除河北以外的其他地区品种;河北品种籽仁长21.1 mm,籽仁宽9.7mm,均位于各地区品种之首;广西品种的荚果和籽仁都较小。在产量性状上,江苏、辽宁和河南品种的百果重、百仁重较重,四川、广西品种的百果重较轻;不同地区品种的出仁率差异较小,极差仅为4.0%。福建品种的单株结果数最少,为12.7个,山东品种最多,达16.9个。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新品种(系)利用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2012年度的气候特点及其对小麦生产的影响,针对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品种利用应遵循的原则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主导品种的发展趋势。对部分新审定优异品种和在中间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系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运用K-06型全自动定氮仪目的用于测定豫南稻区大面积推广的13个籼稻品种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结果均低于9.0%的大米蛋白质含量水平。研究得出,豫南稻区当前大面积推广的13个水稻品种食味品质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