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条纹叶枯病主要是靠稻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被称为水稻“癌症”。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几年,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和种植结构调整。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病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004~2007年在辽宁省几个大城市发生。2006~2007年铁岭县凡河镇大莲花村也有发生。水稻条纹叶枯病表现为来势猛、危害重、损失大,发病田块减产幅度一般在20%~30%,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产量损失较大。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靠介体昆虫(主要是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原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属水稻条纹病毒组(或柔线病毒组)病毒.近年来,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2004年为特大发生年份,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今年灰飞虱冬后残留基数为:麦田平均2.62万头,油菜田平均1.36万头,冬闲田平均1.63万头,与去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发生的灰飞虱基数相仿,预计今年我市水稻条纹叶枯病仍将达到大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水稻纹叶枯病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毒引起发病的水稻病毒病。近年来,辽宁省水稻条纹叶枯病传播速度较快,危害面较大,成为水稻生产又一重大病害。据调查,2004年和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辽宁省丹东、营口、鞍山等地零星发生,2006年发生面几乎遍布全省水稻产区。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省已有11个市、20个县区、60余个乡镇发生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88666.7hm^2,  相似文献   

4.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病,病原为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危害严重,水稻得病后一般减产20%~50%,严重田块几乎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5.
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靖江市暴发流行,发病面积达24.69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6.35%,病株率达0.2%~78.3%,平均12.55%,部分早播田及秧田未用药防治灰飞虱的田块发病较重,田间普遍出现死苗现象,严重田块甚至失收。为摸清现有栽培条件下,水稻条纹叶枯病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我们对本市大量种植的感病品种“9998-3”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产量损失进行了测定,病株率对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以及病株率与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灰飞虱传小麦病毒病发生原因及农业控病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丰市常年种植小麦近3万hm^2。近年来,灰飞虱传播的小麦病毒病呈发生种类增多、发生范围扩大、发生程度加重的态势发展和蔓延。2004~2005年连续2年不仅水稻条纹叶枯病特大流行,小麦条纹叶枯病在稻麦连作田也己发现,稻、麦黑条矮缩病在局部地区也出现重发田块,小麦丛矮瘸年年都少量发生,病毒病对大丰市小麦生产己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7.
2004年我镇发生条纹叶枯病的稻田发病率达到全镇水稻面积的60%以上.实为历史所罕见。发病重的原因主要有暖冬天气的影响,种植的部分水稻品种抗病性弱,有部分农户未能适时进行综合防治等。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重点要抓好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2.水稻病虫害偏重至大发生(1)条纹叶枯病。传毒介体灰飞虱冬前虫量高.显著高于常年:带毒率仍将超过12%大流行的指标:2008年水稻品种仍以感病品种为主,种植比例大.栽培方式复杂。预计2008年发生程度为5级.流行面积达2100万亩,均与2007年相近。  相似文献   

9.
用斑点免疫法鉴定丹东东港市孤山镇灰飞虱带毒率为17.8%。将筛选到的带毒率为100%灰飞虱以群接法接种辽宁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稻区的26个主栽品种,结果显示: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高抗的品种占0%;抗病品种占15.38%;中抗品种占11.54%;而表现中感和感病的品种占参试品种的73.08%,表明目前辽宁省大部分水稻品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秋播江苏省建湖县因稻田套播麦面积占三麦面积的80%以上,麦田灰飞虱发生量大,带毒率高,造成2005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冬后调查,越冬代灰飞虱麦田平均16.05万头/667m^2,5月中旬普查,一代虫量4.9万-2094万头/667m^2,平均304.4万头/667m^2;测定带毒率,冬前五代为41%,冬后越冬代为46%,一代为48%-54%。感病品种武育粳3号秧田期条纹叶枯病自然病株率38%,剔除病株后移栽大田,7月中旬自然病株率100%,全部死苗。露天旱秧秧田用药防治,条纹叶枯病和秧苗矮缩病大田期徐稻3号病株率分别为0.67%和1.9%,扬粳9538分别为0.89%和2.8%,武育粳3号分别为2.53%和1.97%。  相似文献   

11.
基于传毒媒介灰飞虱种群积累,辽宁省及邻近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零星发生、局部受害的现象,刘兴远等(2005)预警了该病害近年发生危害加重的态势。不幸的是,2006年,辽宁省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更普遍,20.3%的田块可见为害状,局部地区部分田块水稻严重受害,甚至绝收。本文通过代表性地区的系统观测,结合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分析了辽宁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暴发的原因与机制,提出可行的防治策略与技术。  相似文献   

12.
虫传接毒鉴定表明,水稻品种(系)武育粳3号和KT95-418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差异明显.以这2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脱落酸(ABA)在水稻与水稻条纹病毒(rtsv)互作中的作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水稻受RSV侵染后内源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武育粳3号和KT95-418ABA含量均先迅速升高,分别是未接种的3.7和5.7倍,后下降至与健株一致.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表明,外施ABA处理后武育粳3号中CP基因转录水平表达量下调比率为2.8,KT95-418中CP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相比未发生明显变化;ABA合成抑制剂norflurazon处理未引起武育粳3号和KT95-418中CP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武育粳3号外施ABA处理后,水稻显症期推迟,症状减轻,条纹叶枯病的发病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市特别是楚州区近年来危害严重的病害,已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据调查,2003年水稻条纹叶枯病在重发地区病穴率达40%~60%,重病田块病穴率达80%以上,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2004年,我地水稻条纹叶枯病明显呈现出发病早、病情重、受灾范围广的特点。为明确不同药剂不同施用方法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效果,2004年我们做了相关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Rice Strip Virus,RSV)在我县发生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2001年我县双楼镇约4hm^2水稻发病,产量损失达70%;2003年胡集镇约2hm^2水稻发病,受害程度达40%以上;2006年更是大暴发年份,我镇发病面积猛增到近100ha,绝收田块占30%以上。现已查明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水稻病毒病。它不仅危害水稻,还危害玉米等作物,造成玉米矮缩病的蔓延,给我镇粮食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当前制约我镇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如何挖掘RSV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其危害,努力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工作者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嘉兴市不同水稻品种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稳定性,对当地主栽品种及一批新育成品种(系)秧田期、本田期条纹叶枯病发病率进行调查,并比较不同年份间一系列品种(系)条纹叶枯病发病率的高低。结果表明,在自然发病条件下,秧田期表现抗性的品种,本田期发病率也较低,如HZ586、春江051、嘉禾218和嘉禾优555秧田期和本田期发病均较轻,水稻品种在秧田期、本田期对条纹叶枯病抗性高低保持一致。同一品种不同年份间发病率有差异,但从总体趋势看,抗性强弱保持一致,其中浙粳18 2a发病均最轻,2010年和2011年发病率分别仅为0.87%、0.36%。可见,水稻品种在不同生长期、不同年份间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6.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制约如东县水稻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系)对条纹叶枯病的抗性,筛选出适合如东地区的水稻新品种,笔者组织开展了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如东县地区的抗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有“南粳44”、“宁粳1号”、“宁粳3号”。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浙地区和上海部分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已呈逐年上升态势,局部已发病成灾,对水稻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浦东新区2004年仅在机场镇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为40亩,到2005年全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面积迅速上升到1906亩,其中发病率20%以上的面积有310亩,部分田块病株率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水稻播种期对灰飞虱及其传播的条纹叶枯病发生流行的影响。【方法】2006~2007年2年田间设置4个播种期,调查分析水稻灰飞虱种群动态和条纹叶枯病发病的程度。【结果】播种期是影响条纹叶枯病的重要因子。在浙江北部,单季晚稻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病情递减;秧田期株发病率与播种期的关系可以Weibull方程来描述、与秧田期灰飞虱种群动态曲线下面积(AUCPD,即累计虫日)或高峰期密度则呈Logistic关系;本田稳定期发病率则可以以播种期、秧田期灰飞虱高峰期密度、秧田末期的株发病率来描述,而本田期的AUCPD并不是描述该阶段的发病率的必要变量。【结论】在综合治理中,适期播种是控制该病害流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在浙江北部单季粳稻移栽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底~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市发生逐渐加重,为寻找防治该病有效方法,2004年我们选用可防治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的新药——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结合常规药刺防治灰飞虱进行田间试验。验证该药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预防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研究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对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浸种,能有效控制水稻苗期灰飞虱发生量,从而达到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生的目的;且对水稻安全,在生产上推荐使用剂量为7.50-15.00g.ai/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