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垦啤麦6号(原代号红99410)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以Ant902×红日1号选育而成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于2004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垦啤麦6号株高90~95cm,生育日数78~80d,属早熟二棱啤酒大麦品种。子粒皮薄,色浅黄,饱满度95%以上,千粒重45~48g。  相似文献   

2.
如东3号大麦原代号86-703,系江苏省如东县农业批广中心,用331-121×8-7957杂交选育而成,1993年4月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春性二棱长芒皮大麦.幼苗半匍匐,叶片淡绿狭长,耐寒性较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型较大,长方形,每穗结实26粒,着粒密度中等,籽粒卵圆形,黄色,千粒重35g,蛋白质含量10.48%.株高85cm,耐肥、抗倒性能较好,全生育期192天左右.2.产量水平:1986~1987年在黄花叶病区鉴定,折亩产416.5kg,比早熟3号、苏啤1号、沪麦10号分别增产88.38%、54.00%、  相似文献   

3.
垦鉴啤麦2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科研所1987~1999年采用有性杂交及系谱选择法育成,2000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4.
"淮麦18"是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场1997年引进.为探讨"淮麦18"最佳密度和施肥量的结合点,笔者于1999~2000年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5.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 选育经过扬饲麦 1号 (原名 690 7品系 )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从西引 2号×菲特组合中于1995年选育而成。 1995~ 1997年参加江苏省大麦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为 4 2 3.9kg ,比对照苏引麦 2号增产 3.2 7% ,居全省参试品系首位。 1997~ 1998年参加江苏省大麦生产试验 ,5个点均比对照西引 2号增产 ,平均亩产为 385.4kg ,比西引 2号增产11.51% ,增产幅度为 8.39%~ 14.0 1%。1998年 11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定名为扬饲麦 1号。我省麦区均可种植 ,尤其适宜于沿海和淮北中高肥地区种植。 1998~ 1999年度在临海农场…  相似文献   

6.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优质高产啤酒大麦新品种陇啤1号是从匈牙利品种Jaxana中选择优异的变异单株培育而成。在2008—2009年甘肃省多点试验中,陇啤1号折合平均产量8 663.89 kg/hm2,较对照品种甘啤4号和甘啤5号平均增产825.79kg/hm2,增产率达10.54%,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该品种为二棱皮大麦,春性,生育期110 d左右,株高70~85 cm,穗长7.7cm左右;穗粒数22粒左右,绝干千粒重43~45 g,绝干蛋白质含量9.7%~11.0%,2.5 mm筛选率在91%以上,浸出物(以干基计)达到81.8%,α-氨基氮为160 mg/100 g,糖化力为355.5 WK,库尔巴哈值为42.4%。具有丰产、抗逆、优质和广适等特点,适宜甘肃省河西、沿黄、引大灌区和中南部雨养旱作区及北方同类大麦种植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苏种 《农家致富》2010,(11):28-29
一、扬农啤7号鉴定编号:苏鉴大麦201001。来源与类型:原名苏B0505,由扬州大学农学院以扬农啤2号/甘木二条,于2005年育成,属弱春性早熟二棱皮大麦品种,适宜江苏省各大麦区种植。1.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1)产量水平。2006~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鉴定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2.9  相似文献   

8.
垦啤麦5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于200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龙啤麦2号及龙08D26和甘啤麦4号3个啤酒大麦新品种不同栽培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种植龙啤麦2号及龙08D26和甘啤麦4号啤酒大麦新品种密度水平在500万/hm2左右,在平年条件产量可达5000~6000kg/hm2.  相似文献   

10.
"淮麦19"由江苏省淮阴市农科所育成.2001年8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大麦新品种蒙啤麦5号生产应用价值,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有利数据支撑。【方法】利用蒙啤麦5号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数据,采用比较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基因型分组法以及适应性参数法分析其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并结合产量相关性状通径分析研究产量要素间相关关系。【结果】在生产示范中,蒙啤麦5号平均产量4 395.2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19.5%,增产点率达87.5%;在两年区域试验中,高稳系数最大,变异系数最小,适应性参数小于1,千粒重为53.8 g,饱满粒93.45%,发芽率为98%,麦芽浸出物80%,库尔巴哈值40.5%,糖化力435 WK,α-氨基酸153 mg/100g;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粒数(0.667)对产量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效穗数(0.543)及千粒重(-0.41),单株粒数及有效穗数对蒙啤麦5号产量形成具有正向效应,而千粒重对产量形成具有负向效应。【结论】蒙啤麦5号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优质啤酒大麦标准,适宜在内蒙古中东西部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春麦区推广种植,生产应用中应尽量增加基本苗,但要注意栽培密度以防倒伏...  相似文献   

12.
扬麦10号原名扬93-111,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与南京农业大学细胞遗传所合作,采用滚动回交与分子标记抗性鉴定技术相结合育成的抗白粉病、优质面条小麦新品种.其组合为(Yuma/8Cc//扬麦5号/3/4×85-85/4/扬麦1582),1995~1998年通过江苏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99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扬麦10号.  相似文献   

13.
刘彪 《农家致富》2007,(20):41-41
啤麦的种植,一般生育期在200天左右,较小麦及半冬性饲用大麦腾茬早,适宜水旱轮作及植养双项高效。另外,啤麦种植成本较小麦及其他冬作物要低,根据江苏省射阳县千秋镇近年来的种养经验而得:南美白对虾与啤麦轮养轮植,可有效的提高农田产出效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垦啤麦7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育成的啤酒大麦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经过3年的推广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是麦芽生产上所需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高产稳产多抗小麦新品种淮麦21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淮麦21号(淮麦0320)是用淮麦17号和豫麦54号进行有性杂交,经过连续单株选择选育而成.2006年9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育种目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啤酒大麦新品种垦啤麦10号的最佳施肥量,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垦啤麦10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垦啤麦10号的最佳施肥水平为270kg·hm-2,即磷酸二铵135kg·hm-2,尿素135kg·hm-2。此时,垦啤麦10号的小区产量最高,为5.835 3kg,蛋白含量最佳,为12.5%。  相似文献   

17.
宁麦资126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江苏省淮南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比对照扬麦20增产4.60%、4.19%。宁麦资126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株高85 cm左右,分蘖力中等,成穗率高,结实性好,千粒质量较高,产量三因素协调,丰产性好,综合抗病性较强,品质属中强筋。适宜在江苏淮南麦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垦啤麦9号(原代号红04—45)是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学研究所以红98—302为母本、红94—7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于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扬麦14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小麦品种,2004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0404)。2010年秋引入建德市多点试种,表现比浙麦1号增产20%以上。总结小麦扬麦14在建德市种植的生育特性表现及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淮麦21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809 品种来源:淮麦17/豫麦54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