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拟研究中国蜂胶水提取物(Chinese propolis water extract,简称CPWE)及其分离纯化的11种化学成分(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短叶松素、咖啡酸苄酯、咖啡酸苯乙酯、芹菜素、松属素、白杨素、高良姜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和U172)的细胞毒性。将正常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细胞(U87和U172)经不同浓度的蜂胶提取物(25、50、100 mg/L)及其分离纯化的11种化学成分(40、80、160μmol/L)分别处理24、48 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简称SRB)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表明,咖啡酸、阿魏酸、异阿魏酸、3,4-二甲氧基肉桂酸对神经胶质瘤细胞均没有细胞毒性;短叶松素、咖啡酸苄酯、咖啡酸苯乙酯、芹菜素、松属素、白杨素、高良姜素明显抑制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由结果可知,中国蜂胶水提物的抗肿瘤功效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蜂胶中4种黄酮成分(高良姜素、短叶松素、松属素、柯因)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通过高浓度胰岛素诱导的方式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高良姜素处理组、短叶松素处理组、松属素处理组、柯因处理组,测定各试验组对HepG2细胞增殖、葡萄糖消耗量、糖原含量、已糖激酶(hexokinase,H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黄酮成分在有效浓度范围内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0.05);柯因、短叶松素作用效果不明显(P0.05);高良姜素和松属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IR-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glucose consumption,GC)、肝糖原含量、HK和PK活力(P0.05)。上述结果表明蜂胶中高良姜素和松属素能较好地调节IR-HepG2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为蜂胶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蜂胶和杨树胶的化学组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共鉴定出75种物质。初步确定两种样品中2,6-二羟基-4-甲氧基查耳酮、高良姜素和柚木柯因的含量有明显差异,而且仅在杨树胶中发现了愈创木醇、1-甲基-4-(6-甲基-5-庚烯-2-基)苯、2-苯基苯并咪唑。结果表明,可将上述物质作为蜂胶中的标志性物质进行检测与辨别。  相似文献   

4.
比较研究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异鼠李素、槲皮素、异槲皮苷、木樨草素、芹菜素的体外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运用MTT试验,检测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对Hep G2和Hela肿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运用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检测中华补血草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可知,5种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均显示一定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但其活性强弱存在差异。本试验条件下其抗肿瘤活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木樨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体外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槲皮素>木樨草素>异鼠李素>芹菜素>异槲皮苷。结果表明,中华补血草黄酮类化合物木樨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芹菜素等为中华补血草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活性成分,抗肿瘤作用与其抗氧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在线二维反相液相色谱法分离芹菜中芹菜素的方法。【方法】干燥研磨后的芹菜粉经反复醇提后蒸发浓缩,得到芹菜粗提样品;再与C4粉混匀,制备出干燥粉末的芹菜样品。将芹菜样品通过二维高通量分离制备色谱系统,以甲醇、乙腈、水为流动相,对芹菜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选择以色谱峰触发模式,将同一色谱峰对应的馏分进行单独收集,共收集到84个芹菜的精细组分。以高效液相色谱的方式将所有馏分和芹菜素标准品进行对照,确认19号样品为芹菜素;并以19号样品为例,进行核磁和质谱的检测。确定19号样品的化学组分与结构及色谱图,验证本研究的准确性。【结果】该复合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离纯化效果,能够快速、高效从芹菜当中分离出纯度较高的单一芹菜素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核磁与质谱检测结果均表明分离出的芹菜素样品成分与芹菜素标准品相一致。【结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芹菜当中芹菜素的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与质谱均验证、鉴定样品的成分。对于成分复杂的植物样品的分离纯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综述了芹菜中所含有的生理活性成分,以及这些活性物质的医药、保健作用和功效的研究进展,为芹菜的合理食用和正确的药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乙醇提取、液液萃取结合柱层析分离得到河南蜂胶和杨树胶中不同极性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判定分离效果、确定分离成分;采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筛选模型评价各分离组分的体外降血糖活性;通过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小鼠高血糖模型进行口服糖耐量实验,评价该分离组分体内抑制肠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功效。结果显示,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效果最优,IC50值分别为39.03±2.76和28.28±3.79μg/mL,并能有效抑制糖尿病小鼠肠内α-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餐后血糖水平,有利于血糖水平恢复和保持血糖稳定;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发现,蜂胶及其同源杨树胶的50%乙醇洗脱组分中皆含有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芹菜素、白杨素和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out screening,HTS)技术,以高胆固醇症细胞模型LXR(肝脏X受体)和代谢综合症细胞模型FXR(胆汁酸受体)、肝癌细胞株HepG2、白血病细胞株HL-60为对象,研究了芹菜素、芹菜苷、3′-甲氧基芹菜苷、芹菜醇提物、芹菜粗黄酮等芹菜黄酮类物质对治疗代谢综合症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表明:活性筛选药物的添加浓度为10μg/mL时,在肝脏X受体模型上芹菜素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同时也表现出有利于提高胆汁酸受体模型敏感性的作用;芹菜素和芹菜醇提物样品对HepG2和HL-60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芹菜素和芹菜醇提物抑制HepG2的GI50值分别为3.31μg/mL和66.07μg/mL,抑制HL-60的GI50值分别为1.62μg/mL和44.67μg/mL。  相似文献   

9.
王丽  马远  陈随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47-21649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结果]牡荆素在0.056~0.4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1.808~4.0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8%。[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构树叶质量标准的制订。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韭菜干粉及其提取物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作用,将韭菜干粉以土壤质量的2%添加到接种有棉花黄萎菌不同菌量密度的土壤中,开展对棉花黄萎病防治效果及土壤中棉花黄萎菌存活影响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接菌量土壤中添加韭菜干粉,均可显著减少土壤中棉花黄萎菌的数量,降低棉花黄萎病的发生程度。韭菜干粉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成分存在于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中,两种萃取物合并后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共得到21个馏分,其中有9个馏分的抑菌率达到100%,经GC-MS检测出的活性物质主要为含硫化合物、烯醛醇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阿魏酸衍生物和角鲨烯。其中,角鲨烯和阿魏酸甲酯是首次从韭菜中检测出的抑菌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1.
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是三种结构相似的酚酸类化合物,本研究建立了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中草药中的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的分析方法,以pH=8.7的150 mmol/L硼酸为缓冲溶液,在0.5 psi进样8 s,分离电压23 kV,检测波长320 nm,温度25℃的条件下进行测定。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的浓度在0.01~0.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97和0.999,其检出限分别为0.2μg/mL、0.4μg/mL和0.2μg/mL(信噪比为3∶1)。该方法用于金银花、蒲公英、蜂胶、感冒止咳颗粒等药物中阿魏酸、绿原酸、咖啡酸含量的测定,其样品平均回收率在96.0%~100.4%之间,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岳红坤  贾会珍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18-7320,7333
[目的]优选出当归[Angelica sinensin(Oliv.)Diels]中阿魏酸的最佳萃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当归中的有效成分,考察当归的粉碎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温度对挥发油及阿魏酸萃取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当归挥发油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当归的粉碎粒度30目,萃取压力28MPa,萃取温度35℃,分离釜Ⅰ温度45℃,分离釜Ⅰ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45℃,分离釜Ⅱ压力6MPa,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2h;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当归中阿魏酸的优化工艺参数为:当归的粉碎粒度10目,萃取压力22MPa,萃取温度35℃,分离釜Ⅰ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6MPa,分离釜Ⅱ温度40℃,分离釜Ⅱ压力6MPa,CO2流量20L/h,萃取时间2.0h。[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对当归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萃取率,较好地保留了药效成分。  相似文献   

13.
张筱岚  周浓  段云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334-8335,8338
目的]测定不同采收期川楝子中阿魏酸的含量,并考察阿魏酸在采收期内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UltrasphereTM-ODS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2nm,柱温为25℃。[结果]不同采收期川楝子药材中阿魏酸含量无显著变化,以1月份采集的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为川楝子确定最佳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章洪  李振国  张翠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410-5412,5415
[目的]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类组分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工艺;以树脂类型、上样量、除杂溶剂、洗脱溶剂等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为测定指标,优化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工艺。[结果]确定川芎中阿魏酸类组分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g/m1),乙醇浓度70%,提取3次,每次0.5h;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树脂为HP3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5:1(川芎:树脂),2Bv水除杂,2BV浓度50%乙醇洗脱,回收溶剂、真空干燥,纯化物中阿魏酸和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9.71%和18.69%。[结论]所优化的提取纯化条件为川芎效应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魏岚  颜振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693+13728
[目的]建立HPLC测定小麦中阿魏酸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clone BDS C18柱(150 mm×4.60 mm×5μm,phe-nomenex);流动相为甲醇酸性水溶液(V甲醇∶V水∶V冰乙酸=25∶75∶0.7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20μl;检测波长为320 nm;柱温为30℃。[结果]阿魏酸进样浓度在80.8~242.4μg/ml范围内;在选定色谱条件下阿魏酸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样品出峰时间较其他方法快,可应用于小麦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烟草木质素合成途径几个中间代谢物HPLC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建立了烟草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几个中间代谢物咖啡酸(CA)、4 香豆酸(PA)和阿魏酸(FA)的RP-HPLC分析方法.用ODS-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波长扫描检测器检测,并确定320 nm为最佳检测波长;V(甲醇)∶V(水)(含1.5%乙酸)为20∶80,是最理想的流动相.该方法对CA、PA和FA的回收率分别为95.59%、93.67%、97.32%,相关系数(R[[sup]]2[[/sup]])分别为0.994 6、0.994 6、0.994 5,满足定量分析要求.经测定,发现转基因烟草CA、PA和FA含量分别为未转化烟草的2.6~3.0、3.4~4.1和7.1~8.2倍.   相似文献   

17.
18.
中药成分与新城疫病毒感作后对病毒感染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5种浓度的当归多糖、黄芪多糖、板蓝根多糖、淫羊藿多糖、蜂胶多糖、淫羊藿黄酮、蜂胶黄酮、黄芪皂苷和人参皂苷分别与新城疫病毒La Sota株混合感作144 h和272 h后,加到已培养36 h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继续培养72h,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测定CEF增殖变化,判定中药成分对病毒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中药成分几乎所有浓度均影响或显抑制病毒的感染活性,且与感作时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荧光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一定条件下阿魏酸的相对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在3.0×10^-7到5.0×10^6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起一种荧光法测定阿魏酸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的检测限为9×10^9 mol/L,同时测定1.0×10^-6 mol/L阿魏酸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法操作简便,灵敏,迅速,用于当归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