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4~2015年在大兴、通州等地对从中国农科院等育种单位引进的13个冬小麦新品种进行了筛选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多点田间试验和专项鉴定,田间试验要求全生育期只浇1次冻水,专项鉴定有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鉴定及品质检测.结果表明:京农12-79抗旱性、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航麦501、轮选117、CA12003、中麦3284四个品种节水,丰产稳产性好;农大6439为优质、节水品种.由于小麦是主要农作物,这些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以确定其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种子》2011,(5)
北京市平谷区种业服务中心成立于1978年,隶属于平谷区国资委,是集繁育、加工、经营为一体的国营种子公司。多年来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繁育小麦良种,并于2010年在北京种子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农作物品种转让拍卖会上取得中国农科院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中麦533独家生产经营权。  相似文献   

3.
不同降水年型节水小麦产量构成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3~2006年间3个不同降水年型,以2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只浇冻水一水的节水措施,比较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和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与常规灌溉管理小麦在产量水平、产量相关性状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从产量水平看,参试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节水栽培条件下,各品种产量水平与不同降水年型生长期降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2)初步认为“京农02-2”、“中麦326”、“北农9580”、“中麦12”、“京农04-133”和“京冬8”六个品种在参试品种中具有较好的抗旱性,其中“中麦326”在丰水年和平水年2个不同年度表现出较好的对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3)干旱条件下,小麦分蘖成穗过程受影响最大,分蘖成穗率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鉴定的较早期指标。(4)在丰水年和平水年大面积推广抗旱性好的小麦品种和节水型栽培技术,可以明显改善本区水资源亏空的状况。但枯水年只灌溉一次冻水难以满足小麦正常生长需要,比正常灌溉小麦产量降低48.89%以上。  相似文献   

4.
2011-2012年度对引种的23个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周麦2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嵩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良星66、周麦23、丰德存麦1号、新麦21、舜麦1718、洲元9369、太学7号、中育12、开麦20等小麦新品种,在试验中产量突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在继续试验的同时,扩大示范推广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研究和选育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基于‘洛夫林10号’种质育成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方法、系谱和代表性品种的优良特性进行分析。详细解析了我院多年节水育种实践提出的"前水后旱、同一世代水旱复合选择"节水高产育种方法,以及在此方法基础上以‘洛夫林10号’种质为原初材料培育出19个石麦系列节水高产小麦品种。依据‘石4185’和‘石家庄8号’代表性品种不同灌水制度下多年产量结果,指出冀中南节水灌溉下小麦丰产依赖于穗数和水分利用效率。随着育种年代的推进,2008年后育成石麦系列品种白粉病和锈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指出今后河北育种工作中注重节水高产的同时加强抗病基因的引入。  相似文献   

6.
郧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合湖北省郧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特安排此次试验,以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我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下的特征特性、适应性、抗病性和丰产性等表现,进行综合性状比较。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的小麦品种有我县已大面积种植的郑麦9023、鄂麦23和绵阳28,新引进的品种是科麦9号、绵杂麦168和绵杂麦168一代,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麦175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的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原代号:CA0175),其系谱号为CA95W92-1-2-0-5。2007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2007001。  相似文献   

8.
杜永 《中国种业》2016,(10):45-46
对连云港市13个主要小麦品种作为稻茬小麦进行种植,测定了它们的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淮麦33、连麦7号、连麦8号、连麦6号等小麦品种产量较高,烟农19、连麦7号、济麦22、徐麦33等小麦品种品质较优,达到了优质强筋小麦标准。结合产量、主要品质性状、抗冻性等综合指标考虑,连云港市目前生产应选择应用连麦7号、烟农19、济麦22、淮麦33等小麦品种,以达到小麦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9.
渝麦11号系原重庆市作物研究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特色作物研究所)以PH82-2-2为母本,以重庆面包麦为父本杂交组配,经重庆、昆明两地5年7代系谱选育而成。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强,稳产性高,抗条锈性强,品质较优,是中筋小麦品种,对该地区小麦育种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满足了重庆市粮油结构调整对小麦品种的需求,适应重庆市及相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高产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镇麦16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麦168(原名镇麦02168)系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2年以苏麦6号,97G59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示范表明,该品种表现产量高、品质优、农艺性状好、综合抗性强等特征.属国家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是江苏省首个适合淮南麦区种植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2004-2007年分别参加江苏省和国家长江中下游小麦区域试验.综合表现较好.于2007年8月和10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701、国审麦2007004,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盐胁迫下小麦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以不同品种在不同盐浓度下的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盐胁迫下小麦的耐盐性、筛选耐盐品种,选用本地区生产上常用的18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用0 mmol/L NaCl和150 mmol/L NaCl处理小麦,测定小麦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膜透性变化;结果表明:在盐溶液的胁迫下,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对NaCl胁迫的反应不同‘沧麦6005秃’、‘6005诱-1’、‘沧麦6005诱-2’、‘沧麦6005诱-3’四个品系的耐盐性较好,‘沧麦6005秃’、 ‘沧麦6005诱-1’耐盐性最好。可见盐处理后小麦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与其抗盐性密切相关,这将为研究小麦盐渍逆境下的小麦育种及鉴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北京市植物保护站根据病虫越冬基数、品种布局、历史虫情和气象预报资料等综合分析,预计2018年北京市粮经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为偏轻发生,虫害重于病害,发生总面积约389万亩次。受种植结构调整的影响,小麦病虫发生面积明显减少。一、小麦病虫总体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为32万亩次,虫害重于病害,主要病虫害种类有小麦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等。1.白粉病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3.4万亩。主要发生区为房山、顺义、大兴、通州、密云等区,其中农大211、农大175、京9428等品种易感病。  相似文献   

13.
孙世彦 《中国种业》2006,(10):59-60
1品种选择经过多年的引进、示范与推广,现已筛选出比较适于淮北市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有优质强筋小麦烟农19和优质中筋小麦皖麦19,表现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综合性状好,已成为淮北市优质小麦的主栽品种,种植面积达4.7万hm^2,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绿色、高效、优质小麦产业发展需求,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以高产小麦品种扬辐麦 4 号为母本、优质抗病小麦品种镇麦 9 号为父本,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技术相结合,育成高产、多抗、中强筋小麦新品种扬辐麦 13。2017-2020 年度完成江苏省淮南组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1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 20210005)。扬辐麦 13 综合抗性强,中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抗小麦黄花叶病、高抗穗发芽、抗倒伏;品质优,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该小麦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小麦的清洁、高效生产,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新品种在推广应用过程中还需做到适期播种、优化群体结构、合理肥料运筹、综合病虫害防治并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5.
早熟小麦新品种中麦175,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育成。2007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河北省中北部、山西省中部以及北京、天津等地中高水肥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6.
漯麦6010是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省定的小麦新品种。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漯麦6010的生产特性,以 2011-2012年度湖北省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方差分析法、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法,分别对漯麦6010和对照品种郑麦9023的丰产性和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漯麦6010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适合黄淮海麦区、长江流域大面积生产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灌水次数对优质小麦品种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的影响,选用两个中、强筋小麦品种(中筋麦:中麦122;强筋麦:津农7号),在大田条件下设置3种灌水处理(W2: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1:冬水+拔节水;W0:冬水),研究了不同的灌水次数对中、强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蛋白质产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协调中强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适宜灌水次数。试验结果表明,减少灌水次数籽粒产量显著下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减少灌水同时,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8.
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多点次的优质强筋小麦品比筛选试验表明:多数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适于在许昌市(中原地区)种植,但从产量和品质两方面综合来看,产量和品质性状协调性较好、产量较高、品质较好、适应性较强的品种是新麦9408、郑麦005、郑麦9023、宛麦147,前3个品种最适宜在许昌市推广种植,宛麦147可作搭配品种示范种植,新麦9408、郑麦9023以其抗性好、成穗好、落黄好、比较稳产,最受农民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9.
以鲁麦21为母本、自育品系990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后代采用株系循环法和水旱交替法选择,育成适宜黄淮北部麦区气候特点和生产需要的耐旱节水优质小麦新品种阳光18。其主要特点是耐旱节水、综合农艺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综合抗病性强,2018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80027)。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宜黄淮麦区种植推广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强的小麦新品种,以 2021-2022 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联合体试验黄淮冬麦区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的 16 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利用变异系数法、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方法对 16 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产量、品质进行分析评价。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农艺性状中的生育期波动性最小,成穗率的波动性最大;品质性状中稳定时间波动性最大。高产稳产分析结果表明,中麦 6319 的高产稳产系数最大,新麦 77 次之,安科 2002 居第 3 位。适应度分析结果表明,新麦 9813、航麦 2088、泛麦 56 的适应性最好。经过高产、稳产与适应性综合分析,筛选出中麦 6319、安科 2002、新麦 9813、新麦 77 和泛麦 56 等 5 个品种,可为在黄淮冬麦区小麦新品种的下一步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