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良桉树无性系,本文通过对尾巨桉DH32-29无性系林多年的测定,利用Logistic模型对该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蓄积量进行拟合,确定3个性状的Logistic模型的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速生期,为该无性系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等抚育措施及确定其合理的采伐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闽南山地开展巨桉无性系中试,并以尾巨桉DH32-29为对照,通过对参试无性系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形质性状和木材密度的调查测定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无性系在闽南山地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干型良好、材性优良。其中综合性状表现相对较好的无性系有巨桉A3、A6和A4,3.5年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5.56~17.12m、14.52~16.71cm和0.1315~0.1905m3,年均树高、胸径分别达4.45~4.89m和4.15~4.77cm,其速生性超过或与DH32-29相当,且材性优良,作为大径材培育比DH32-29更有优势。可以认为这3个无性系为速生、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材质优的无性系,适合在闽南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桉树无性系造林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个桉树无性系3年生林分生长量测定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无性系间树高和胸径生长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DH32-29、DH32-28的胸径分别为9.81 cm和9.76 cm、树高分别为13.50 m和13.75 m,处于本试验无性系中较高水平.DH32-29、DH32-28单位面积蓄积量比其他无性系高55.5%~56.6%.因而,在类似港北区奇石乡兴中村的地理环境、气候及立地条件的地区种植桉树,选择DH32-29和DH32-28能获取较高的木材生长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广西南宁巨尾桉(DH32-28)植苗林各调查因子间的关系。[方法]对在广西南宁树木园新塘和横县林区内生长正常的巨尾桉(DH32-28)植苗林进行调查,分别测定每株树的胸径、树高、年龄等树木调查因子,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建立胸径与造林时间、树高与造林时间、胸径与树高等因子之间的一系列数学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实用性和精度检验。[结果]胸径、树高与造林时间的对数函数关系比较密切,树高与胸径的二次函数模型关系比较密切。胸径与造林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函数模型y=-3.310+4.132lnx来反映,树高与造林时间的关系可以用对数函数模型y=-15.881+8.816lnx来反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以用二次函数模型y=0.635+0.822x+0.042x~2来反映。[结论]模型揭示了广西南宁巨尾桉(DH32-28)植苗林各调查因子之间的生长规律性,同时还可以用于桉树人工林林分生长预估中单株树木潜在的生长分析,对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利用和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桉树无性系生长对比及造林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大径级桉树用材的培育技术和方法,对3个8年生桉树无性系(尾巨桉30-1、尾巨桉3229、尾叶桉U6)进行生长对比和造林效益评价.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在前3年处于高生长期,第2年后树高、胸径、蓄积生长总体上差异显著,且均与林龄呈正相关,以3229生长最好,30-1次之,U6生长最差;采用3个无性系造林均可实现赢利,但3229的造林优势较30-1、U6明显;3个无性系的最佳经济轮伐期均在第7年,以3229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6.
柳窿桉9号的适应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柳窿桉9号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柳窿桉9号适应性和速生性较强,在Ⅲ类地上,其速生性虽略比尾巨桉DH32—29差,但1a生年平均树高可达2.0m以上,2a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5.0m和5.0cm以上,尤其在低海拔山地不受冻或轻微受冻的情况下,其速生性较为明显且树干通直、径粗,抗风性较强。但柳窿桉9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其耐寒性与尾巨桉DH32-29相当,可耐-2℃左右的低温,适合在闽东南沿海海拔300m以下的山地栽培。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3种桉树苗木耗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3种桉树Eucalyptus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耗水特征及能力差异,为苗木高效定向培育打下基础.【方法】以2种尾巨桉E.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3-27和DH32-29)和巨桉E.grandis无性系(H1)为对象,在不同土壤体积含水量情况下,通过盆栽试验测定3种苗木的耗水量和耗水速率,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分析系统测定相应时期各苗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DH33-27具有较高的耗水量[(162.56±8.71)g·株-1],但受到干旱胁迫时,其耗水量大幅下降,严重干旱胁迫时期,耗水量降至(10.83±1.01)g·株-1,为3个品系中最低;耗水速率与耗水量的变化趋势相近,表现为在水分充足条件下,尾巨桉2种无性系具有较高的耗水速率,当受到干旱胁迫时,耗水速率大幅下降,此时巨桉H1的白天平均耗水速率仍保持较高的水平.不同时期,3种桉树品系的耗水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水分利用效率由大到小依次为:尾巨桉DH33-27尾巨桉DH32-29巨桉H1.综上所述,相比尾巨桉DH33-29和巨桉H1,尾巨桉DH33-27是高水分利用效率的品系,不仅适宜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大面积推广,也适宜在水分严重亏缺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武平县尾叶桉U6、巨尾桉DH3229 2个桉树品种前期(1、2和3年)生长及抗冻害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年生尾叶桉U6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巨尾桉DH3229;2年生巨尾桉DH3229抗冻害能力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3年生巨尾桉DH3229的胸径、树高均极显著地大于尾叶桉U6。综合2个桉树品种前期生长及抗冻害情况,武平县发展桉树速丰林宜选择巨尾桉DH3229。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出一批产量高、抗性强、适合闽南山地栽植的桉树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对闽南山地22个桉树杂种子代家系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杂种子代家系间的树高均存在显著到极显著的差异,在8.5年生和10年生时,胸径表现出显著到极显著的差异,单株材积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10年生时,各个家系树高范围为15.61-23.79 m,胸径范围为13.13-20.99 cm,单株材积范围为0.1087-0.4021 m3。通过试验选出21号和5号2个杂交子代家系为优良家系,优良家系入选率为9.1%。通过对6个父本类型的子代生长表现进行比较,初步判断以尾叶桉为母本与以巨桉或巨尾桉为父本进行杂交,其子代在闽南地区表现突出。同时,通过试验选出了7株优于尾巨桉无性系-DH32-29的优良单株,其中21号家系中有4株,其单株材积范围为0.4761-1.6333 m3,比尾巨桉无性系-DH32-29高出22.42%-319.98%,家系内平均现实增益118.95%;5号家系中有3株,单株材积范围为0.4107-0.6864 m3,比尾巨桉无性系-DH32-29高出5.61%-76.50%,家系内平均现实增益75.49%。  相似文献   

10.
梁国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12-213,248
在福建永春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域开展巨桉、韦赤桉、邓恩桉等耐寒桉树品系造林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系的适应性和抗逆性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巨桉无性系Eg5和韦赤桉无性系(广3)不但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而且速生,造株成活率可达90%以上,第2a后存活率可在82%以上。1a生树高可达3.0~4.0m,2a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8.4~9.7m和8.2~9.0cm,3a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14.4~14.9m、13.4~14.7cm,年均生长量树高达5.0m,胸径达4.4~5.0cm,为该区适宜推广的优良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区11个杨树新无性系的生长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出更多适合在洞庭湖区造林的优良杨树无性系,对引进的11个杨树新无性系与南林-95和南林-895在洞庭湖区进行了造林对比试验.对7年生杨树无性系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11个无性系中,有4-6、7-40、1-20、7-45、2-2无性系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量超过了南林-95和南林-895.其中无性系4-6最具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微量元素B和Zn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严重缺乏这2种元素,会导致桉树生长受到抑制,出现生理性病害等。通过施用B和Zn育苗试验,为桉树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B、Zn各设5个处理:0(缺乏该元素,作为CK)、0.5(低量,完全营养液中该元素浓度的50%)、1.0(完全营养液)、2.0(过量,完全营养液中该元素浓度的2倍)、4.0(过量,完全营养液中该元素浓度的4倍),分别进行尾巨桉DH32-29育苗试验。测定试验60 d后尾巨桉DH32-29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结果]施用微量元素B或Zn都能促进桉树苗木的生长,其中2.0 B处理可提高苗高生长量45.7%,地径增加42.4%,单株生物量增加45.2%;2.0 Zn处理可提高苗高生长量39.4%,地径增加40.0%,单株生物量增加41.6%。[结论]以2倍完全溶液中的B、Zn对尾巨桉DH32-29的生长促进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对174个桉树无性系在黔西南的生长进行研究,测定性状包括7月生树高以及20月生和34月生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差异在各生长性状上均达极显著水平;性状广义遗传力为0.21~0.46,表明早期生长受低到中等程度的遗传控制;生长性状间表型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初选出6个优良的尾叶桉×细叶桉杂种无性系,34月生保存率和平均单株材积均不低于对照DH32—29,为当地无性系中试提供了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引种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在广西自治区融水县的生长特性,为杉木连栽迹地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西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杉木采伐迹地的鹅掌楸和杉木人工林的生长特性进行了5年的定位监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在相似立地条件下,1~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蓄积量均明显高于杉木人工林,其中,5年生杉木人工林年均胸径生长量为1.43 cm,年均树高生长量为1.23 m,年平均蓄积量为17.02 m3/hm2,而5年生鹅掌楸人工林的上述3个数据分别为2.19 cm、1.78 m和31.80 m3/hm2,是杉木人工林的1.53、1.45和1.87倍。[结论]鹅掌楸是一种早期速生树种,其生长速度比杉木快,成材比杉木早,可以作为杉木的替代轮作树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4个杉木无性系的进一步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杉木无性系平均树高为10.41m,平均胸径为12.65cm,平均材积为0.075 9m3,林分保存情况良好,且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对4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表现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了表现最优的2号无性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0.75m、15.56cm和0.112 7m3;估算重复力,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63、0.572和0.667,说明该批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受较高的遗传力控制,遗传稳定性很好,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选择,选择的效果会比较好;本试验按25%的入选率来估算遗传增益,其中树高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8.5%,胸径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14.6%,材积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51.2%。  相似文献   

16.
桉树无性系在华南6种立地条件下的适生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科学评价桉树无性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抗性和适生性,为桉树"适地适树"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成活率、树高、胸径、发病率、风害率以及材积等方面,在广东、广西6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了目前主要推广种植的10个桉树无性系的适生性对比试验。【结果】杂交桉树无性系仍然保持着其适应性强的优良特性,成活率除LH9224为93.7%以外,其余全部在95.0%以上。不同立地条件下各无性系的抗病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无性系中以LH9224发病率最高,平均超过6.7%,LH9211没有病株,抗病性最强;立地类型中的黏重土壤发病率最高,平均为3.63%,轻质砂壤土为0。各无性系间的抗风性存在显著差异,在平均风力为9级时,1.5年生幼林的风害率为5%~64%,DH3327和DH3226的抗风性最差,风害率大于60%,LH9211、LH9224和Sh1的抗风性最强,风害率小于10%;6年生成林则以M1和DH2012的风折情况较为严重,遇11级大风时,风折率12%。各无性系间的速生性也存在极显著差异,8.5年生时年均出材量(MAI)为17.19~38.87 m3·hm~(-2)·a~(-1),其中以钦廉试验地的DH3213表现最好,U6表现最差,6种立地条件下6.5年生时,10个桉树无性系的平均MAI为12.24~26.97m3·hm~(-2)·a~(-1)。【结论】台风频发地区可多种植抗风性强的尾细桉E.urophylla×E.tereticornis系列的LH9224无性系,而在内陆少有风害的地区,DH3213和DH3327是较为理想的种植品系,对于成活率最差和发病率最高的唐家等地区,适宜选择成活率最高的M1和抗病性较好的LH9211,而对于出材率较差的吴川和遂溪等地区,适宜选择速生性最佳的DH32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预测黄竹人工林林分结构与产量。[方法]以广西田东县黄竹人工林为调查对象,通过采伐老竹、每竹检尺、单株称重,分析单株竹秆鲜重与胸径、高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年生林分立竹量9 779株/hm2,竹材鲜重18.1~32.7 t/hm2,平均23.5 t/hm2,立竹平均胸径3.9 cm,平均高度7.7 m。单株竹秆鲜重(W)与胸径(D)、高度(H)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35DH+0.001(DH)2,R2=0.969;单株鲜重与胸径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0.153D+0.325D2,R2=0.955。[结论]在竹林生产经营中可利用胸径、高度及采伐株数进行竹林产量预测,在竹子高度测定困难时,也可利用胸径和采伐株数进行测产。  相似文献   

18.
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生长及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系列固定标准地测定方法,对广西选育出来推广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DH32—28和DH32—29,巨尾桉E.grandis×E.urophylla无性系GL-9和引种自广东省的尾叶桉E.urophylla无性系U6进行造林生长对比及经营效益测算。结果表明,无性系DH32—28,GL-9和DH32—29比U6在单位面积蓄积量、木材收入及经营利润上具明显优势。优先推广前3个无性系,将是桉树林发展的更好选择。表7参1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桉树优良杂交组合。[方法]从东门林场矮化种子园中选取15个无性系作母本,从第一代种子园中选取21个桉树家系作父本,采用巢式遗传交配设计方式进行人工控制授粉,获得的杂交种子育苗建立试验,对桉树巢式交配2.5年生杂交子代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3个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异在母本间、母本内父本间都达到显著水平;母本间一般配合力有差异,表现较好的有5个,最好的是无性系DH33—27,其胸径、树高、材积的GCA效应值分别为1.220、0.870、0.011,其次为DH207—3、DH107—1、DH86—1、DH187—10;杂交组合SCA也有差异,说明GCA与SCA有一定的关联又相对独立。[结论]以单株材积为选择目标,根据单株材积GCA、SCA2个效应值分析,优选出6个组合,分别为519、473、447、442、526、497。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坡向对华北落叶松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北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调查资料,选择平均木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坡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以及材积的变化规律。[结果]阴坡和阳坡林分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变化趋势大体一致,阴坡立地条件下胸径、树高和材积均高于阳坡;总体来看阴坡对华北落叶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材积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影响较大,两者在35、30 a时差异最大,最大差值分别为0.001 4、0.003 2 m3。[结论]处于阴坡的华北落叶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较阳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