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赣秋葵2号是从萍乡本地农家种植黄秋葵品种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黄秋葵品种。本文阐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品种特性,同时介绍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该品种宜密植栽培,一般667m2产嫩果2300kg,适于各黄秋葵生产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黄秋葵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黄秋葵品种,其生育期、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单位面积的产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综合看广东黄秋葵表现最好,五福、北京黄秋葵与红秋葵次之,可以在本地区作为黄秋葵生产推广品种;而绿秋葵表现比较差,产量低,成熟晚,不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个黄秋葵品种进行生产栽培并作品比试验,观察生育期,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抗逆性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各品种的各项特征指标,筛选出适合成都地区种植推广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中国瓜菜》2016,(11):14-18
为了探究栽培环境对黄秋葵数量性状的影响程度,笔者以海南露地栽培环境为对照,以3种不同类型的6个黄秋葵栽培种为材料,分析大棚和露地2种栽培环境下黄秋葵叶片、果实等14个数量性状的表达结果。结果表明,黄秋葵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第一果实着生高度3个性状受栽培环境影响较明显,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实长度、果实横径4个性状受环境影响程度与黄秋葵品种类型有关,其中绿秋葵果柄长度与果柄粗度受环境影响程度存在正相关性;五角黄秋葵心室数表达最稳定,多角形黄秋葵心室数易受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产量、抗性、适应性优良的秋葵品种,广泛筛选江西当地种植的黄秋葵品种的优良变异株,采用多代单株选择提纯的方法,选育出黄秋葵优良新品种赣葵1号。植株生长势强,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适应性广,对病毒病等病害的抗性较强,品质优,丰产性好,一般667 m~2产嫩果2 800 kg,属于高产、稳产品种,可在全国各黄秋葵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和栽植密度及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五福"、"绿羊角"、"红羊角"和"广西黄秋葵"4个黄秋葵品种为试材,采用L8(4×24)混合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黄秋葵品种、栽植密度和整枝方式对黄秋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黄秋葵产量的关键因素是品种,其次是栽植密度,整枝方式对产量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分别从江苏、湖南及江西依次引进黄秋葵,并以五角绿秋葵作对照进行对比试验,对生育期、主要性状及产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黄秋葵品种均表现良好,其中湖南绿秋葵植株强壮、果形好、色艳丽、产量高,综合表现性状尤为突出,适合在东北地区栽种,有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施雅娣 《蔬菜》2016,(10):9-12
对引进的8个黄秋葵品种进行试种,同时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其植物学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结果表明:黄秋葵品种绿④株型中等,茎秆粗壮,侧枝少,果实外观漂亮,抗性好,采收期长,为最佳品种;红秋葵品种红①株高中等,果面光滑,色泽漂亮,商品性好,抗性强,为最适宜品种.生产中可选择以上2个品种进一步试种后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引进欧凯尔、福星434、苏瑞奇等14个黄秋葵品种在福建省莆田地区试种,对其生育期、形态特征、荚果产量及品质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4个黄秋葵品种均表现良好,其中欧凯尔早熟、植株健壮、产量高,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福星434,这2个品种适宜在莆田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0.
割茎再生技术对黄秋葵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割茎再生技术,研究其对台湾五福、绿羊角、东京五角、早生五角、黄秋葵1号、黄秋葵2号等6种冬种黄秋葵品种的果实性状、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割茎再生技术可以使黄秋葵的采摘期提前40d左右,采收期延长30d左右;割茎再生技术可以在冬种黄秋葵种植采收末期应用,黄秋葵果实可作越夏蔬菜供应;割茎再生后的台湾五福黄秋葵的果实性状、品质及经济效益最好,每667m2纯收益增加8800~9750元,日均收益达62.0~68.7元,是最适宜在海南省三亚市进行割茎再生栽培的黄秋葵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黄秋葵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各类维生素和磷、铁、钾、钙等矿质元素及由果胶和多糖等组成的粘性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由于人们追求饮食的健康、营养和多样化,黄秋葵发展势头迅猛,从当初仅在高档宾馆才有供应发展到如今各农贸市场都可买到,用了不到2年时间。常熟市目前虽然没有大的黄秋葵连片种植基地,但各乡镇均有农户小面积种植,而栽培的黄秋葵品种杂而乱,种植技术也参差不齐,种植效益相差较大。为促进黄秋葵这一特色保健蔬菜的发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萍乡地区种植的黄秋葵优良品种,为黄秋葵的进一步应用奠定资源基础,对10个黄秋葵品种进行了品种综合性状鉴定。结果表明:赣葵1号、赣葵3号、赣葵4号、枫桥秋葵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产量较高,2年平均667 m~2产量均在1 800 kg以上,可以大面积推广。赣葵4号、萍乡红葵的果实颜色鲜艳,可兼作观赏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三个黄秋葵品种开花结果生物学性状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来自不同地区的黄秋葵品种绿秋葵、红秋葵、广东黄秋葵,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其开花、结果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为黄秋葵杂交育种和生产提供部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7,(11):48-49
针对黄秋葵露地直播栽培的技术需求,在多年多点试验基础上,制定了河北省黄秋葵露地直播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品种选择、整地作畦、播种定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该项规程可为河北省黄秋葵露地直播栽培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陈加川 《蔬菜》2017,(2):48-49
黄秋葵蒴果肉质润滑,富含多糖和果胶,具有加工产品丰富及保肝强肾功效特点,近年来在龙海市得到快速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其新优品种及保健蔬菜的强大市场优势,特总结出黄秋葵在当地成功种植经验,即:选址整地、品种选择、栽培季节、播种育苗、田间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以期黄秋葵栽培能给当地农户带来更高产值和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11个秋葵品种生育特性、植株形态、果实和产量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级五角、广西黄秋葵、台湾五福、重庆黄秋葵的熟期、植株外形、嫩荚外观、产量等综合性状较好,可在江苏沿海地区作为特色品种引进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以9个黄秋葵品种为基本材料,通过连续多代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分析和比较了各个自交系的性状特点,选择了8个性状较为优良的自交系作为亲本进行配对,制成了14个单交种材料,同时,首次尝试将黄秋葵与红秋葵进行杂交,获得了果实颜色介于两亲本之间的中间类型。通过调查和比较,筛选出2个具有产量优势的杂交组合。在杂交育种过程中,也发现了可利用叶柄颜色作为标记性状来生产杂交黄秋葵种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黄秋葵又名羊角豆、黄葵等 ,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黄秋葵主要以嫩果供食用 ,其营养价值丰富 ,具有健脾利胃之功效。近几年来 ,黄秋葵作为一种稀特蔬菜在我市发展较快 ,面积已达200hm2 ,成为我市出口创汇蔬菜的主要品种之一。根据出口要求 ,我们总结推广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出口黄秋葵的栽培品种一般由外商直接提供 ,或从国外引进。目前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五龙1号、新东京五号和五福等。2整地施肥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 ,以排灌水方便 ,土层深厚 ,保肥保水性能强的壤土种植较好。一般667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氮、磷、钾…  相似文献   

19.
黄秋葵富含锌、硒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一种适宜补肾的保健蔬菜。福建西部地区气候适宜黄秋葵栽种,为满足市场及消费者需求,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统计的方法,对福建西部地区黄秋葵种植概况作了初步分析,并从品种选用、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黄秋葵高效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有关黄秋葵种质资源特性、营养特性、药用特性、开发利用、养分需求、栽培管理以及品种选育等进行论述,以期为黄秋葵的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