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对危重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间符合诊断标准的94例新生儿SIRS患儿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次加用小剂量肝素(5u/kg)皮下注射,每6h 1次,连用3d,观察两组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D-D)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SIRS持续时间>3d者16例(33.3%),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8例(60.9%),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0.4%、4.2%vs34.8%、17.4%)(P<0.01或0.05);两组治疗后的PLT、CRP及D-D水平均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使用肝素后凝血指标均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肝素可有效缩短SIRS持续时间,MODS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和杰  李雪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5):475-475,47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另将 2 0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由专人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 ,同时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组患儿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无出血倾向。结论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缩短疗程 ,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AMI82例,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应用恒速泵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750U/h),持续48h后,予速避凝0.4mL于腹壁皮下注射,1次/12h,持续5—7d,注射小剂量肝素的同时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持续3d;对照组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持续3d。结果:治疗组住院期间的心性死亡、并发症(患性心梗后再梗死、心律失常、泵衰)较少(P<0.05);治疗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至对照的1.5—2.5倍(P<0.01),出血情况少,治疗组无l例出现过敏反应及血小板明显减少。结论:普通肝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治疗AMI,效果肯定,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沐舒坦佐治婴幼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7.5 mg,静滴,2次/d,连续5 d,观察患儿婴幼儿肺炎相关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 50例肺炎经沐舒坦辅佐治疗5 d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50例)显效25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6.0%;对照组(46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67.4%.2 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沐舒坦佐治婴幼儿肺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反复性流产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反复性流产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早产成活率、足月生产率以及分娩孕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率为30%,对照组为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反复性流产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秋冬季腹泻主要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病毒性肠炎 [1 ] ,患儿腹泻时间较长 ,病程容易反复 ,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药物 ,临床上应用抗生等治疗疗效较差 ,以对症治疗为主。我院于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8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冬季腹泻 12 8例 ,收到较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象为急性腹泻患儿 ,病程在 7d内、腹泻次数 5~ 2 0次 /天不等 ,大便呈黄色或乳白色水样便者 (粘冻状或脓血便者不作观察对象 ) 2 5 0例 ,男 14 2例 ,女 10 8例 ,年龄 <6个月 84例 ,~ 1岁 94例 ,~ 2岁 72例。轻~中度失水 …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治疗婴儿肺炎的效果。方法:将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雾化吸入配合吸痰)和对照组(雾化吸入)各42例,两组均予抗感染、抗病毒、退热及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拍背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治愈天数。结果: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14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2、16、14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c=6.185,P<0.05)。观察组的治愈天数为(6.82±1.74)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9.24±2.62)d(P<0.01)。结论:雾化吸入配合拍背吸痰对婴幼儿肺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反复呼吸道感染 (RRI)在小儿较为常见 ,严重危害着小儿的健康。为观察维生素 A辅助治疗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我科用维生素 A治疗 4 2例RRI,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符合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1 ] 的患儿 82例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0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7例 ,年龄 0 .4~ 3岁 ,平均 (1.8± 0 .6 )岁 ;对照组 4 2例 ,其中男 2 2例 ,女 2 0例 ,年龄 0 .6~ 3岁 ,平均 (1.9± 0 .6 )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具可比性。1.2 …  相似文献   

9.
间断口服小剂量铁剂治疗116例缺铁性贫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科“四病防治”的重点之一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病率仍较高。治疗缺铁性贫血通常采用每日 3次口服铁剂的方法 ,但由于给药次数多 ,胃肠道反应多 ,许多患儿和家长都难以坚持治疗 ,以致达不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我们试用小剂量、间断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择我院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保健婴幼儿 ,按 1989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 ] ,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儿 116例 ,年龄 6~ 2 4个月 ,男 6 0例 ,女 5 6例 ,均为足月儿 ,出生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明确诊断的 UAP患者 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2例 ,治疗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肝素 50 mg加入 2 50 m L的液体中静脉滴注 ,2~ 4 mg/ h,每天 1次 ,连用 7d;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 0 .6m L,腹壁皮下注射 ,每天 1次 ,连用 7d;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每天发作的次数、常规心电图 ST段压低的总和 ( ST) ,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每天 (5.1± 2 .2 )次和 (1 .3± 1 .1 )次 ,对照组为 (5.3± 2 .5)次和 (1 .4± 1 .2 )次 (均 P<0 .0 1 ) ,常规心电图 ST治疗组为 (2 .8± 1 .8) mm和 (1 .2± 1 .1 ) mm,对照组为 (3.0± 1 .9)mm和 (1 .3± 1 .1 ) mm(均 P<0 .0 1 ) ;治疗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 3例 (9.4% ) ,死亡 4例 (1 2 .5% ) ,对照组发生 AMI2例 (6.2 % ) ,死亡3例 (9.4% )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静脉滴注小剂量肝素治疗 UAP与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疗效相当 ,但前者不良反应较轻 ,且价格低廉 ,可作为 UAP的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黄凤英 《长江大学学报》2010,(1):142-142,144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肺炎患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单用雾化吸入,观察组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采用叩击引流方法辅助排痰。结果: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线病灶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加叩击引流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盐酸普萘洛尔、~(90)Sr-~(90)Y敷贴器及两者联合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6例皮肤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普萘洛尔治疗组32例、~(90)Sr-~(90)Y敷贴器治疗组32例及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90)Y敷贴器(以下简称联合治疗组)治疗组32例,比较3种方法的血管瘤治疗效果。结果:每名患儿最少进行6个月或以上随诊,联合治疗组在治疗时间及疗效上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盐酸普萘洛尔联合~(90)Sr-~(90)Y敷贴器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较之单纯应用盐酸普萘洛尔或~(90)Sr-~(90)Y敷贴器在治愈率及治疗时间上均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体位固定在婴幼儿静脉穿刺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行输液治疗的婴幼儿肺炎60例,患儿年龄1个月~3岁,采取自身前后对照,静脉输液开始3 d为对照组,输液后3 d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体位固定进行输液,对照组采用随意体位进行输液。结果实验组、对照组静脉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3.3%、74.4%,家属满意度分别为93.3%、76.6%,护士对穿刺有信心者分别为96.7%、78.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体位固定是一种简便实用、能提高婴幼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32例临床观察彭培谦(茂名市人民医院儿科,茂名525000)小剂量肝素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已有报道,但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报道很少。为总结经验,现将我科收治的32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本组共64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肺炎患儿118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2组患儿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消啰灵离子导入佐治,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佐治可迅速缓解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胃动素和胃泌素在小儿肺炎发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支气管肺炎患儿 70例 ,其中普通肺炎 (普通肺炎组 ) 4 0例 ,重症肺炎 (重症肺炎组 ) 30例。健康小儿 4 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中的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普通肺炎组 2 0例及重症肺炎组 2 2例在出院时复查了胃动素和胃泌素。结果 :重症肺炎组血中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组 (P均 <0 .0 5 )及对照组的水平 (P均 <0 .0 1 )。普通肺炎组与对照组的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胃泌素水平却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重症肺炎组中 2 2例治疗后血中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明显下降 (P均 <0 .0 1 ) ;普通肺炎组中 2 0例的胃动素及胃泌素治疗前后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血中胃泌素及胃动素浓度增高 ,支气管肺炎患儿血中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可作为病情轻重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超微剂量肝素治疗新生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SIRS的新生儿48例平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微剂量肝素钙辅助治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程持续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病程持续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微剂量肝素钙辅助治疗新生儿SIRS能明显降低MODS发生率和患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婴幼儿肺炎血清钠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姚光雄(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科,茂名525011)婴幼儿肺炎为临床常见病,但该病患儿血清电解质的变化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略。我们将1993年8月至1995年6月所收治的婴幼儿肺炎92例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该病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24头急性肺炎水牛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例)。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可以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降低水牛急性肺炎的病死率,避免养殖企业遭受过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观察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24头急性肺炎水牛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3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1例)。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与治疗效果。结果:结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兽医结合治疗水牛急性肺炎见效快、治疗效果好,可以标本兼治,从而有效降低水牛急性肺炎的病死率,避免养殖企业遭受过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