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了研究N-氨甲酰谷氨酸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和脏器指标的影响,选取6窝7日龄胎次相近、体重(2.63±0.38)kg的"杜×(长×大)"哺乳仔猪,每窝5头,随机分在5个处理组中,每组给予不同量的N-氨甲酰谷氨酸,分别为每千克体重每天添加0(对照组),100,150,200和250 mg。结果表明:灌服100和150 mg/kg的N-氨甲酰谷氨酸能显著提高仔猪体重10.5%和14.6%,提高日增重14.8%和20.1%(P<0.05);而且补充N-氨甲酰谷氨酸能够显著提高脏器指数(P<0.05)。  相似文献   

2.
将"棘防E号"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76(1/16 LD50),352(1/8 LD50),702(1/4 LD50)和1 404 mg(1/2 LD50)剂量给小鼠灌服,研究其对雄鼠精子的损害作用。结果表明:1/2 LD50组、1/4 LD50组的精子畸形率是阴性对照组(蒸馏水)的5.4倍和2.6倍,且各剂量之间和精子畸形率呈明显线性相关(r=0.9979)。说明当"棘防E号"的剂量达到每千克体重702 mg时,对小白鼠的精子具有明显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阿维菌素对小鼠初级精母细胞致突变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小鼠初级精母细胞染色畸变分析方法研究阿维菌素(Avermectin)对小鼠雄性生殖细胞的诱变性。将昆明系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3组为阿维菌素高、中和低剂是组,分别为9.60、4.80和1.92mg/kg体重(相当于1/2、1/4和1/10LD50)剂量的阿维菌素与1,2-丙二醇 1次灌胃;第4组为阳性对照组,以60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1次腹腔注射;第5组为阴性对照组,仅灌服溶剂,于给药后第12d和13d每组取5只小鼠,每只按2mg/kg体重剂量腹腔注射秋水仙素2h后取材。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检药后第12d和13d,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极显著(P<0.01),阿维菌素高、中和低3个剂量组与相应阴性对照相比,其差异均不显著(P>0.05),证明阿维菌素对初级精母细胞不具诱变性。  相似文献   

4.
清宫液2号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清宫液2号的急性毒性,先经预试验确定最小致死量(Dn)和全致死量(Dm),根据结果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清宫液2号每千克体重16500 mg、20000 mg、24000 mg和30000 mg剂量组和生理盐水每千克体重60 mL剂量组,采用改良寇氏法,腹腔注射给药后连续观察7 d,确定清宫液2号的急性毒性,并测定清宫液2号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结果表明,小鼠腹腔注射清宫液2号的LD50为(23248.77±692.60)mg/kg,该值大于5000 mg/kg,所以清宫液2号为实际无毒物质,对小鼠腹腔注射无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预试验基础上,选用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紫锥菊提取物经口服灌药的剂量分别为2500、1250、625 mg/kg,另设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与0.9%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第二次给药后24 h处死小鼠,取胸骨脊髓做切片,在油镜下观察微核,计算微核率。试验结果表明,紫锥菊提取物对小鼠骨髓细胞的微核率无影响,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三氟氯氰菊酯对小鼠的骨髓细胞微核及精子畸形和蓄积毒性影响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三氟氯氰菊酯的毒理作用。选取健康成年小鼠50只,随机分为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给药组分别以三氟氯氰菊酯水溶液9.18、4.59、2.29 mg/kg体重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4 d;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80 mg/kg体重腹腔注射1次;评价三氟氯氰菊酯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另取健康成年雄性小鼠50只,随机分为给药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给药组分别以三氟氯氰菊酯水溶液9.18、4.59、2.29 mg/kg体重灌胃;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80 mg/kg灌胃,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5 d,计算精子畸形率。选择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20只为蓄积毒性试验组,20只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剂量递增连续染毒法来评价三氟氯氰菊酯的蓄积毒性,计算累积系数,按累积系数的评价标准评价蓄积毒性。结果表明,三氟氯氰菊酯为明显蓄积物质,对小鼠生长造成严重损害;三氟氯氰菊酯高剂量组精子畸形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三氟氯氰菊酯高剂量组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因此,三氟氯氰菊酯为明显蓄积物质,且具有极强的致畸、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微核试验观察“棘防E号”对小鼠骨髓细胞遗传毒性作用和量效关系。结果表明,“棘防E号”剂量为1/2 LD50(1 404 mg/kg)、1/4LD50(702 mg/kg)、1/8 LD50(352 mg/kg)时微核率分别为(140.27±4.71)%、(64.04±3.07)%、(42.01±1.99)%。其中1/2 LD50(1 404mg/kg)剂量组的微核率是阴性对照组的3.2倍,说明“棘防E号”的剂量超过1/2 LD50以上时对小白鼠骨髓细胞有一定的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对三黄鸡养分代谢率、屠宰性能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分别饲喂N-氨甲酰谷氨酸添加量为0.4%、0.5%、0.6%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1)N-氨甲酰谷氨酸可以提高粗蛋白质、钙、磷代谢率,其中,添加0.4%、0.5%N-氨甲酰谷氨酸组粗蛋白质代谢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6.95%、7.04%(P0.05);添加0.4%、0.5%N-氨甲酰谷氨酸组磷代谢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38%、2.80%(P0.05)。(2)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可以显著提高全净膛重、胸肌率、腿肌率、肝脏和肾脏重量(P0.05)。添加0.4%、0.5%组屠宰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9.57%、8.82%(P0.05)。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组胸肌率、腿肌率、肝脏重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46%、6.08%、9.81%(P0.05)。(3)添加0.4%、0.6%N-氨甲酰谷氨酸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7.65%、5.88%(P0.05)。添加0.4%、0.5%N-氨甲酰谷氨酸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96%、28.30%(P0.05)。添加0.4%、0.6%N-氨甲酰谷氨酸组免疫球蛋白M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5%、12.5%(P0.05)。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可知,N-氨甲酰谷氨酸添加的比例在0.4%时能很好的改善三黄鸡养分代谢率和屠宰性能,增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剂量的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对人工致炎小鼠的抗炎作用。选用50只昆明系SPF级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予0.9%生理盐水0.5 m L灌服,每天1次,连续5 d;第2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每只小鼠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25 mg/kg体重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第3、4、5组分别给予辣蓼黄酮150 (FNB高剂量组)、100 (FNB中剂量组)、50 mg/kg (FNB低剂量组)灌服,每天1次,连续5 d。于最后一次给药后1 h,分别给小鼠左耳两面涂抹0.05 mL二甲苯致炎,右耳作为对照。20 min后采样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FNB高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显著减轻(P0.05),FNB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小鼠耳肿胀程度极显著减轻(P0.01)。小鼠体内抗炎试验结果表明,辣蓼黄酮正丁醇部分(FNB)对小鼠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鼠镉的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140只,做急性毒性和蓄积性毒性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得出Cd LD50为94.1 mg/kg体重。蓄积性毒性试验中,试验组小鼠每日灌胃染毒1次,Ⅰ组,1/10 LD50(Cd 9.41 mg/kg体重);Ⅱ组,1/5 LD50(Cd 18.82 mg/kg体重);Ⅲ组,1/3 LD50(Cd 31.36 mg/kg体重);对照组Cd为 0 mg/kg体重,试验期4周。结果显示,染镉组小鼠生长发育落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组织镉残留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脾脏瘀血,并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萍  王加才 《饲料工业》2007,28(16):34-36
为提供硫代甜菜碱的安全性评价资料,进行了硫代甜菜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采用改良Karber法测得硫代甜菜碱对小鼠的口服急性毒性LD50为(每千克体重)3739.4mg,LD50的95%可信限为(每千克体重)3449.1~4054.2mg,属低毒;采用经口灌胃法对小鼠连续给药30d,30d后对各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硫代甜菜碱在使用剂量范围内对小鼠的行为、体重、饮食状况、生理和生化指标均无不良影响。由此可知:硫代甜菜碱毒性极低,在临床使用剂量下,作为饲料添加剂长期使用不会引起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旨在观察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及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断奶羔羊肠道免疫能力的影响.选用15只体况良好,体重为25.00 kg±3.39 kg的5月龄半同胞鄂尔多斯断奶羯羔羊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1组)、瘤胃保护性精氨酸Arg-1.5组(2组)、瘤胃保护性精氨酸Arg-2组(3组)、瘤胃保护性N-氨甲酰谷氨酸NCG-0.15组(4组)、瘤胃保护性N-氨甲酰谷氨酸NCG-0.20组(5组).在45 d试验期以后,每组分别选取一只试验羊,空腹12h后,用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进行屠杀,迅速屠宰后,采取肠粘膜样品来检测小肠的白细胞介素-2(IL-2)、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酶(TNOS与iNOS)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组的IL-2浓度和SIgA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对于NO,TNOS和iNOS只有NCG-0.15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含量比对照组较高.其他处理组与1组均差异显著(P<0.05).综合得出NCG-0.20,Arg-2.0与Arg-1.5对肠道免疫力的影响较大,其中Arg-1.5影响最大(P<0.05).结果提示,日粮添加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及N-氨甲酰谷氨酸对肠道免疫力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新型抗球虫化合物纳川珠利的一般毒理学特性,选用昆明小鼠进行经口给药的急性毒性试验,以剂量递增法计算蓄积系数(K),于连续给药后第21天一次灌服1个LD50剂量,观察各组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结果显示,该化合物采用寇氏改良法计算的LD50为768 mg/kg,95%可信限为644~916 mg/kg;采用机率单位加权回归法(Bliss法)计算的LD50为769 mg/kg,95%可信限为615~960 mg/kg;计算的蓄积系数为4.26,中度蓄积;耐受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对化合物的耐受性无明显变化。可初步认为该新化合物的毒性较低,在临床上应用相对安全,具有较好的成药性基础。  相似文献   

14.
《饲料工业》2017,(4):49-54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对三黄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选取21日龄体重相近的三黄鸡1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2、3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4%、0.5%、0.6%N-氨甲酰谷氨酸的试验饲粮。试验期28 d。试验结果显示,1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8~56日龄添加0.4%、0.5%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组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组球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4%N-氨甲酰谷氨酸组可以显著提高精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含量(P0.05)。综合上述各项指标可知,饲粮中N-氨甲酰谷氨酸添加的比例在0.4%时能很好地促进三黄鸡的生长发育,改善血液指标,增加血清部分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观察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经口给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每千克体重5 000 mg的剂量口服重组溶葡萄球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长期毒性试验中,大鼠以每天每千克体重口服72,360,1 800 mg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连续给药180 d,观察给药后45 d、90 d、135 d和180 d时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口服对大鼠的LD50大于5 000 mg/kg,长期毒性试验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说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规定剂量下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1~41日龄哺乳山羊羔羊灌服N-氨甲酰谷氨酸(NCG)对其生长性能、血液参数及器官重的影响。选取1日龄体重[(3.1±0.3)kg]相近的哺乳山羊羔羊32只,随机分在2个组中(每组16只),按每天分别灌服0(对照)、100 mg/kg BW的NCG。于羔羊41日龄时进行屠宰。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灌服NCG显著提高了1~41日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了腹泻率(P0.05);2)灌服NCG显著提高了41日龄羔羊血浆中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5),而显著降低了21和41日龄羔羊血浆氨和尿素氮含量(P0.05);3)灌服NCG显著提高了21和41日龄羔羊血浆胰岛素、生长激素及一氧化氮含量(P0.05);4)灌服NCG显著提高了41日龄羔羊血浆精氨酸、鸟氨酸和瓜氨酸含量(P0.05)。5)灌服NCG显著提高了羔羊脾脏、小肠及大肠相对重量(P0.05)。结果提示,灌服NCG促进哺乳山羊羔羊的生长发育及内源精氨酸合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烟酸阿莫西林可溶性粉的安全性,选用100只小鼠和40只大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式法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小鼠以5000 mg/kg.bw灌胃给药时,死亡率为0,测不出LD50,故进行最大给药量试验。最大给药量试验中小鼠一次性灌胃5000 mg/kg.bw,连续观察7d。结果:小鼠无死亡,无明显毒性反应。表明该药毒性低;亚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8d,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服4800mg/kg.bw、2400mg/kg.bw、1200mg/kg.bw的药液,对照组灌服蒸馏水。试验结束时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并剖解观察各脏器形状、颜色、大小等组织病变情况。取肝、双肾称重,计算脏器系数(脏器重量g/g),并进行肝、肾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检查。结果:试验组所有大鼠全部健活,口、鼻、眼均无异常分泌物,且生长良好,活动、饮食和排便均为正常,且心、肝、脾、肺、肾、胃和肠的形态、颜色、质地等均未见异常;各试验组体重变化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高剂量组白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中剂量组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总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指标各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停药10d时,试验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长时间大剂量用药,对肝、肾有一定的损伤,但这种损伤可以通过机体自身恢复。建议临床使用时注意控制药物的使用时间和剂量。  相似文献   

18.
喹胺醇对小白鼠精子致畸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昆明小白鼠为靶动物,进行了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研究以喹胺醇的致畸作用。选择成年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30只(体重28-32g),随机分成6组。喹胺醇分为450mg/kg(1/20LD50),750mg/kg(1/12LD50),1000mg/kg(1/9LD50)和1500mg/kg(1/6LD50)4个剂量组,用2%吐温-80配成混悬液灌胃,阴性对照组2%吐温-80灌胃,阳性对照组用环磷酰胺(40mg/kg)腹腔注射,连续5d。结果表明,喹胺醇对小白鼠精子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6,(2):298-304
本研究确定伐昔洛韦的体外和体内抗猪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确定伐昔洛韦对Vero细胞的最大无毒质量浓度为4g/L,抑制PRV野毒在Vero细胞中复制的最低有效质量浓度为3g/L。用1个LD50的PRV对小鼠进行攻毒,在攻毒后48h给服不同剂量的伐昔洛韦,确定了伐昔洛韦能够为小鼠提供完全保护的最低剂量为3 mg/只。PRV攻毒后,未给服伐昔洛韦组小鼠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并全部死亡,而给药组小鼠临床健康并全部存活。与给药组小鼠相比,未给药组小鼠脑、肺组织中的PRV病毒载量明显高于给药组小鼠,且随时间延长一直增加。脑、肺组织呈现PRV感染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伐昔洛韦给药组小鼠相应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和脾脏T淋巴细胞分泌PRV特异性Th1型细胞因子水平在攻毒后72h逐渐降低。试验结果显示,伐昔洛韦无论在体内、体外均能够有效抑制PRV的复制。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4,(8):21-24
对健康雌性小鼠灌服不同剂量淫羊藿多糖,研究淫羊藿多糖对卵泡发育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灌服7 d淫羊藿多糖后,高剂量组(6 mg/0.2 mL),中剂量组(4 mg/0.2 mL)与对照组子宫卵巢系数分别为0.403%,0.245%和0.146%,差异显著(P<0.05)。灌服淫羊藿多糖后小鼠卵巢卵泡个数和直径均有所提高。卵巢组织学分析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有腔卵泡的数量也有增加,中、高剂量组卵巢上出现黄体。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表明,中、高剂量组所获GVBD卵母细胞百分率(61.4%和73.0%)与对照组相比(50.0%)均有显著提高(P<0.05)。本研究表明,小鼠每天灌服淫羊藿多糖46 mg,连续1周后可明显促进卵泡发育,并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