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探究樱桃萝卜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盆栽试验开展了樱桃萝卜营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萝卜干物质积累量在出苗后40d达峰值,地上与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0.0211 g/株、0.1375g/株.樱桃萝卜对氮素吸收呈现慢—快—慢的趋势,在出苗后20d氮素积累量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樱桃萝卜对磷素和钾素的吸收态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出苗后20~40d吸收速率逐步递增.对氮、磷、钾的积累量均表现为:地下部分>地上部分.在试验条件下,在生育期为35d时收获,每生产1kg樱桃萝卜块根鲜重,需要N 4.84g,P2O5 0.54g,K2O 8.07g,即N∶P2O5∶K2O=9∶1∶15.  相似文献   

2.
对生物保鲜剂进行复配后处理樱桃,探讨不同生物保鲜剂(保鲜剂A:15 g/L壳聚糖+10 mL/L冰乙酸+20 g/L茶多酚;保鲜剂B:10 g/L普鲁兰糖+0.3 g/Lε-聚赖氨酸(ε-PL)+0.1 g/L纳他霉素+0.04 g/L乳酸链球菌素(Nisin);保鲜剂C:11.5 g/L普鲁兰糖+6 g/L海藻酸钠+6 g/L羧甲基纤维素)浸泡处理5 min对樱桃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复配生物保鲜剂均可不同程度地减缓樱桃品质的下降,其中10 g/L普鲁兰糖+0.3 g/Lε-PL+0.1 g/L纳他霉素+0.04 g/L Nisin复配可显著降低樱桃的失重率和腐烂率,减缓VC、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的下降,保持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3.
菜心转化体系中激素配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有利于菜心出芽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NAA-BAP)浓度配比,以‘油青’菜心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设置16个处理观察菜心带子叶的子叶柄出芽情况。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配比NAA-BAP对菜心出芽影响不同,菜心出芽量在各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当培养基中NAA-BAP浓度配比为0.5~1 mg/L、0.25~2 mg/L时有较高的出芽数量和出芽率,表明此浓度配比最适合菜心出芽。这为菜心的转基因研究、快速繁殖等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黄腐酸钾、腐植酸钾、生化腐植酸钾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西葫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西葫芦为试验材料,将3种腐植酸钾与3种水分处理相结合,研究西葫芦幼苗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程度水分条件下,与未添加腐植酸钾的幼苗相比,添加腐植酸钾处理的西葫芦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显著增加,且生化腐植酸钾作用最显著。在同种腐植酸钾作用下,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西葫芦幼苗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呈增加趋势,水分利用率提高,且生化腐植酸钾处理的幼苗水分利用最充分。综合分析表明,添加腐植酸钾可缓解水分胁迫对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索盐碱土中添加最佳玉米秸秆量,以‘农华101’玉米种子、收获期玉米秸秆和通辽地区典型的盐碱土为材料,用盐碱土:蒸馏水(1:5)的土壤浸出液制备0、30、40、50、60 g/L秸秆粉培养液,作为5个处理,水培玉米种子;培养期间测定培养液pH、电导率、微生物数量及玉米幼苗根系内生菌数量,统计种子发芽率,4叶期测定幼苗农艺性状及其叶片和根系生理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降低pH,降低玉米种子发芽率,但极显著增加幼苗根长、根数和株高;其中40 g/L处理对根长、根数的增加幅度最大,0 g/L处理2叶期死亡。添加秸秆极显著增加盐碱土细菌数量,除了30 g/L处理,其余处理极显著增加真菌和放线菌数量。根内生真菌和放线菌各处理无显著差异,30 g/L与40 g/L根内生细菌数显著大于50 g/L与60 g/L处理。40 g/L处理叶片POD活性极显著大于50、60 g/L处理,分别是它们的2.22倍和3.15倍;叶片MDA含量排序为60 g/L>50 g/L>3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叶片SOD活性和根系活力为40 g/L>50 g/L>60 g/L>3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根系MDA含量排序为60 g/L>30 g/L>50 g/L>40 g/L,处理间差异极显著;各处理根系POD活性规律与根系活力一致。盐碱土添加玉米秸秆可增加玉米幼苗抗盐碱胁迫能力,其中40 g/L处理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高效的组织培养体系,以甘蓝型油菜杂交品种恢复系627R、621R和616R材料田间种植植株的侧芽、花托和无菌种子实生苗下胚轴为外植体,探索不同苗龄、预培养时间、预培养基、愈伤分化培养基、诱导出芽培养基以及成苗壮苗培养基中激素配比对芽再生、成苗植株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菌苗快速繁殖体系中,发芽6 天的无菌苗下胚轴或者子叶在预培养(MS+ 2.0 mg/L 2,4-D+ 1.0 mg/L 6-BA+ 30 g/L 蔗糖+ 8 g/L 琼脂,pH 5.85)3 天后转移到分化培养基MS+ 3 mg/L 6-BA+ 1.0 mg/L NAA+5 mg/L 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或者MS+ 3 mg/L 6-BA+ 1.0 mg/L IAA+ 5 mg/LAgNO3+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可以获得较高的芽再生频率,对于田间生长到抽薹开花期植株取样的外植体,腋芽的出芽频率高于花托培养的出芽频率,但是这2 类外植体在分化培养基(MS+ 10 mg/L 6-BA+ 1 mg/L NAA+ 3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生长30 天后都有成苗的潜力,上 述外植体经过组织培养出芽后转移到添加矮壮素的培养基(MS+15 mg/L CCC+15~20 g/L 蔗糖+8 g/L 琼脂,pH 5.85)上继续生长30 天,能够得到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植株。甘蓝型油菜优良恢复系建立的组织培养体系能够快速获得生长势优的油菜植株,加速油菜良种的繁殖与评价。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壳聚糖-植物提取物复合涂膜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利用壳聚糖与不同浓度的丁香或荷叶提取物制备复合膜溶液对樱桃番茄进行涂膜处理,考察樱桃番茄在4 ℃冷库贮藏过程中的硬度、失重率、腐烂率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壳聚糖-植物提取物复合涂膜处理后,樱桃番茄的保鲜效果有了明显的提升,较好地保持了果实色泽和新鲜度;贮藏56 d时,10 g/L壳聚糖和10 g/L丁香提取物复合涂膜处理的果实硬度最高,为220.8 g,腐烂率比空白对照组果实降低了10.00个百分点,失重率降低了0.06个百分点,与其他处理组相比,该处理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等营养成分流失的效果最好。该研究为开发新型果蔬生物保鲜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梁淑贞  丰锋 《作物杂志》2012,28(3):119-122
以淮山薯块茎和零余子为材料,研究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不定芽质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20~30g大小的零余子,10mg/L的赤霉素(GA3)处理30min,出芽率(88.89%)最高;以块茎为繁殖材料的,最好选择块茎的中上部分,10mg/L的GA3处理50min,出芽率(97.79%)、芽长(17.53cm)和芽直径(7.37cm)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樱桃魔芋葡苷聚糖热喷雾处理参数进行优化。根据前期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Box-Behnken design(BBD)法设计试验,考察魔芋葡苷聚糖热喷雾处理的温度、时间、魔芋葡苷聚糖添加量三个因素对樱桃果实呼吸强度的影响,再用Design-Expert软件对BBD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樱桃魔芋葡苷聚糖热喷雾处理的最优参数为:魔芋葡苷聚糖添加量6 g/L,热喷雾温度45℃,处理时间10 min。理论预测处理后樱桃于(1±0.5)℃条件下贮藏15 d时的呼吸强度为1.95 CO2mg·kg-1·h-1,实际测定呼吸强度为2.084 3 CO2mg·kg-1·h-1,二者接近,误差较小,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很好。采用该法优化的魔芋葡苷聚糖热喷雾处理参数,可使采后樱桃果实的呼吸代谢降到较低水平,有利于保持贮藏品质,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10.
以克新一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钾对NaCl胁迫下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不同浓度钾处理对马铃薯脱毒苗脯氨酸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根系活力影响显著,但对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25mmol/L和50mmol/LNaCl胁迫下,培养基中添加8mmol/L K2SO4,脯氨酸含量最高,根系活力最大,相对电导率最低。但在75mmol/L NaCl胁迫下,4mmol/L K2SO4处理,缓解效果最好。综合分析表明:钾具有缓解NaCl胁迫对马铃薯脱毒苗伤害的作用,但钾的添加量并非越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谷子杂交种和常规品种进行耐盐性筛选与研究,选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27个常用谷子品种进行了芽期耐盐性筛选试验,对筛选出的芽期耐盐性品种进行了苗期耐盐性鉴定试验,对部分品种进行了盐胁迫条件下出苗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谷子品种芽期在0 mmol L-1和150 mmol L-1盐胁迫下,相差很小,在200 mmol L-1盐胁迫下,差距明显。在200 mmol L-1NaCI溶液的环境下,张杂谷3号达到3级耐盐标准、张杂谷DH3达到5级耐盐标准。不同谷子品种在盐胁迫下随着盐浓度的提高,出苗率逐渐下降;随着盐浓度的提高,谷苗生长高度逐渐下降。个别不耐盐的谷子父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杂交种,耐盐能力得到显著增强。经结果分析,土壤盐度大于千分之三,不适宜谷子的正常生长,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的轻度盐碱地,是将来选育耐盐谷子品种的重点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对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NaCl溶液(0、1.5、3.0、6.0、9.0g/L)处理4种禾本科牧草种子,测定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关指标。结果表明:美洲狼尾草较耐盐,在9.0g/L盐溶液处理下比其它品种维持了高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并且其相对值高,以及较高的相对苗长和根长,盐处理显著提高几种牧草幼苗质膜相对透性,总体上降低胚乳的利用速度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浓度盐胁迫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提高以盐渍化为代表的中低产田的产量,已成为进一步提高小麦总产量的主要途径,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依据300 mmol/L盐浓度下的发芽率和水培苗期在200 mmol/L和400 mmol/L两个盐浓度梯度水平下的株高、根长、根数变化,对选自不同生态类型区的21份冬小麦资源及育成品种进行了耐盐性鉴定,并依据盐胁迫下的小麦发芽率和苗期植株变化对供试材料的耐盐力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出了1级耐盐材料3份;2级耐盐材料3份;3级耐盐材料5份,丰富了小麦耐盐种质资源。该方法与田间盐池鉴定方法相比,具有工作量小、速度快的优点,且鉴定结果与田间表现吻合度高,研究结果可为小麦耐盐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同时也可为进一步提高盐渍化土壤小麦产量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浓度的ZnCl2对盐胁迫下成县迟蒜鳞茎种子进行处理,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中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单一NaCl胁迫下,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添加不同浓度ZnCl2后,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和幼苗的耐盐性明显增强.添加浓度为10-5 mol/L时,大蒜鳞茎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芽长、根长、发根数以及幼苗鲜重、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体积、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达到最大,可溶性糖、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降到最低.因此,外源ZnCl2缓解NaCl胁迫对大蒜鳞茎种子萌发和幼苗伤害的最适浓度为10-5 mol/L.  相似文献   

15.
水稻耐盐种质的鉴定评价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进一步鉴定现有水稻材料的耐盐性,为水稻耐盐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和耐盐亲本。以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获得的耐盐品系和当地水稻育成品种共21份为试验材料,评价各材料在盐胁迫下发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150 mmol/L NaCl处理下,各材料发芽率及芽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材料D-1,D-3,D-4,D-7,D-13,‘长白10号’,‘节9’和D10在盐处理下的发芽率较高,相对盐害率较低,耐盐性均表现为极强,耐盐级别为1级,芽长盐处理(T)与非盐处理(CK)的比值较高,说明其受到盐的抑制较小,芽期耐盐能力较强;用100 mmol/L NaCl对各材料幼苗处理8天后,材料‘长白10号’、D-10、‘节10’、D-13、‘天井4号’、D-14、D-11、D-2、D10和D-8的相对死叶率较低,盐处理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量与未用盐处理的相比下降幅度较小,可溶性糖积累量较多,说明其渗透调节能力较强,属于苗期较耐盐的材料。  相似文献   

16.
大蒜素对3种蔬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浸种法和叶面喷雾法,研究不同浓度大蒜素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素浸种对白菜、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有一定的影响,不同作物和品种间存在差异。大蒜素200 mg/L浸种12 h对萝卜和莴笋种子发芽无不良影响,但可延缓白菜种子发芽,降低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最终发芽率无影响。400和800 mg/L浸种12 h可延缓白菜、萝卜种子发芽和降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其活力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白菜和萝卜的最终发芽率显著降低,而对莴笋最终发芽率无影响。200 mg/L浸种对白菜苗鲜重、根鲜重、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00和800 mg/L处理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幼苗主根和下胚轴长度均随处理浓度的提高而缩短。200和400 mg/L处理能促进萝卜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和下胚轴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和下胚轴生长均有抑制作用,800 mg/L处理对萝卜种子出苗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浸种能促进莴笋种子出苗,对幼苗鲜重、根鲜重及下胚轴粗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幼苗主根长、下胚轴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蒜素200~800 mg/L叶面喷施对3种蔬菜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幼苗鲜重和根鲜重提高、株高和下胚轴宽增加,而对主根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不同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钠盐胁迫对松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采用0~400 mmol/L的NaCl、0~100 mmol/L的Na2CO3和0~100 mmol/L的NaHCO3溶液处理松柳(Lathyrus quinquenervius)种子,每种溶液设置6个浓度梯度,以此研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l浓度在0~100 mmol/L时对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影响不明显,在浓度大于200 mmol/L时,显著降低了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盐害率显著升高;Na2CO3溶液在所有浓度下均显著降低种子发芽指标,盐害率显著升高,仅在2 mmol/L时未影响种子发芽率;NaHCO3溶液在浓度为0~20 mmol/L时对种子发芽的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而浓度>20 mmol/L后,对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耐盐指数均产生显著抑制,浓度100 mmol/L时,盐害率显著升高。三种盐胁迫对苗高生长均表现为低浓度显著促进,高浓度显著抑制,NaCl和Na2CO3对胚根生长表现为低浓度无显著影响而高浓度显著抑制,NaHCO3对胚根生长以及三种盐对胚芽生长则始终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幼:盐苗害某一些直生是理世生界化性特的征农的业影问响题,为,作缓者解探农讨业了生壳产聚中糖综C合u(逆Ⅱ境)、因Mn子(Ⅱ的)伤配害合提物供对一玉种米新种的子思和路盐。胁应迫用下一苗定。浓试度验的表壳明聚:经糖配C合u(物Ⅱ处)、M理n的(Ⅱ玉)配米合种物子处和理玉玉米米幼种苗子其和发在芽率12、0发m芽mo指l/L数N及aC耐l盐胁指迫数条明件显下提生高长。的在玉盐米胁幼率迫降下低,经放配缓合,蛋物白处质理含后量的下玉降米速幼度苗减叶小片,中可脯溶氨性酸糖含含量量增提加高放变慢慢,,叶SO绿D素酶荧活光性参增数加P幅SⅡ度原变初大光。能说转明换壳聚效据糖。Cu(Ⅱ)、Mn(Ⅱ)配合物可以提高玉米幼苗的耐盐性,为作物的抗盐栽培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野生蔬菜实葶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耐盐特性,以实葶葱种子为材料,将NaCl、Na2CO3、Na2SO4及其混合液分别设为5个不同的浓度梯度,测定实葶葱种子在各种处理下的种子萌发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盐,在相同浓度下对种子发芽的抑制率也完全不同,NaCl浓度为50 mmol/L时发芽率为25.3%,Na2CO3为15.33%,而Na2SO4为14%;混合盐溶液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极显著,发芽现象不明显,大多数种子都受到了抑制。说明,低浓度单盐和混合盐对实葶葱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实葶葱种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在低浓度盐溶液中种子可以萌发,但随着浓度的提高,单盐及其混合液均抑制实葶葱种子的萌发,单盐溶液中对几种盐的耐受能力为NaCl>Na2CO3>Na2SO4,混合盐的抑制效果高于单盐。  相似文献   

20.
水稻籼型不育系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鉴定水稻籼型不育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筛选出适合耐盐杂交水稻新组合测配的强耐盐不育系,笔者分别在萌发期、幼苗期对8个水稻籼型不育系进行耐盐性鉴定,以耐盐品种FL478、盐敏感品种IR29为对照。结果显示:盐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起到抑制作用,抑制效应随盐浓度的提高而增强,10 g/L NaCl浓度胁迫能较好反映水稻不育系萌发期耐盐性的差异。‘沪旱7A’、Y58S在萌发期的耐盐性最好,与FL478均属于1级,具极强的耐盐性;‘荃9311A’的盐害级别为3级,具强耐盐性。盐胁迫对水稻幼苗的生长也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8 g/L NaCl浓度胁迫下的枯叶率性状能较好反映水稻不育系幼苗期耐盐性的差异,‘沪旱11A’与耐盐对照FL478耐盐性相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