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阐述了稻壳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与方法。稻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木质素和二氧化硅。其纤维素可用于制造木糖醇、糠醛、饲料和肥料等;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高纯二氧化硅、水玻璃和电池材料;利用它的碳、氢元素,通过热解来获得能源。科学开发与利用稻壳,是保护环境,消除白色污染,发展新能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将废弃的生物质“变废为宝”,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对1990—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借助CiteSpace和VOSviewer文献计量工具,对该领域发文数量的年变化趋势、关键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起步早于国外近10年,从2002年开始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热度和重视程度明显高于国内,年发文量的增长趋势也显著高于国内,国内外发文量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国内外对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并不完全相同,国内偏向于将废弃物用于生产有机肥,以实现绿色低碳农业的循环利用;国外侧重于将废弃物进行生物质材料化和能源化利用,以弥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基于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未来国内应该努力拓宽农业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将农业废弃物原材料进行分类处置,用于基质化、饲料化、肥料化、材料化和能源化,同时将废气、废热、废渣进行回收利用,以实现生物质资源的无害化、减量化、多元化的多级利用。研究结果为国内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领...  相似文献   

3.
蔬菜废弃物含有丰富的养分和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资源化利用价值,但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本研究综述了5种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式:蔬菜废弃物肥料化、基质化、饲料化、能源化、环保材料化,以期能够为蔬菜废弃物的资源化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稻壳粉为基材,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为黏合剂、色拉油为脱模剂,利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比例的配方。结果表明,最佳比例的配方为稻壳粉154.7 g,羧甲基纤维素钠7.65 g,黄原胶7.65 g,检测证明一次性可降解的稻壳粉筷子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农林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如果不能高效资源化利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约生物质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为了推进农林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综述了近年国内外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稻壳的综合利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4个方面综述了稻壳的利用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开发稻壳的产品及其应用等问题,展示稻壳充分利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是肥料化。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新疆兵团28种典型作物的平均单产和百公斤收获物氮和磷需要量,估算出了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推荐值,得到了较为完整的新疆兵团土地承载力计算参数,并介绍了养殖场粪污全量还田配套土地面积计算和区域养殖承载力估算方面的应用方法。为推动新疆兵团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优化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促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业的发展,越南秸秆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产业化发展滞后,秸秆焚烧而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高温热裂解生物质炭化与生物质农业应用成为秸秆资源化的新方向。笔者以越南广宁省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走访农村并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农业废弃物利用信息,特别是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估算农户规模水稻秸秆生产生物质炭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农户秸秆炭化收益最高可达1275元/(hm2·a),生物质炭的碳交易收益可达117元/(hm2·a)。笔者还分析了农业废弃物制成生物质炭对环境和社会的效益,以期为越南乃至东盟国家秸秆炭化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与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碱溶酸析技术将稻壳灰中非晶态分子硅转化为易溶态硅酸盐,通过水稻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预处理对种子活力、根系吸收能力及幼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提取硅与常规硅肥对种子萌发影响表现趋势一致。一定硅浓度范围内,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达一定值后,随硅浓度增加而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以处理B硅含量8%,稀释300倍最高,其次是稀释400倍,以处理D硅含量16%,稀释100倍最低;常规硅肥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影响略低于与同一硅浓度稻壳灰提取硅处理,但差异不明显。稻壳灰提取硅含量在8%,稀释300~400倍浸种,具有明显的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佩林 《种子科技》2019,(14):131-132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的重要内容。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成为了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重要措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其可以有效提取农业废弃物中的有机物,缓解土地资源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国家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的扶持力度、农民认知程度等方面,探讨了目前阶段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的发展状况,发掘出目前阶段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策划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提出对未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憧憬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研究肥料中稻壳炭和沸石添加对赤红壤与潮土中磷素有效性的影响,旨在利用稻壳炭和沸石提高磷肥在土壤中的有效性,进而减缓磷肥在土壤中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采取室内培养试验与土壤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混合肥料中稻壳炭(R)和沸石(Z)添加量、混合比例对混合肥料在两种土壤中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以及对番茄磷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炭和沸石总添加量和混合比例对赤红壤中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且其交互作用对赤红壤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添加量是影响赤红壤有效磷含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稻壳炭和沸石混合比例对潮土中有效磷含量影响显著,是影响潮土中有效磷含量有关参数的主要决定因子。混合肥料中添加5%~10%的沸石和稻壳炭后,番茄的磷肥利用率提高了31.05%~76.46%。与稻壳炭、沸石单独使用相比,在稻壳炭和沸石混合处理下,番茄的磷肥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混合肥料中添加稻壳炭和沸石可以提高混合肥料在土壤中的磷素生物有效性,这对减少磷肥施用量和提高磷肥当季利用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当前推进中国农业生态化转型、实现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具有重要意,而科学评估现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了解其再利用的物质循环导向十分必要。在运用归纳演绎法梳理承德市当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为其今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承德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总体呈现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社会各级重视度低和生态化转型技术尚不成熟。在上述问题研究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即统筹规划,加快相关政策法规落实;加强科研攻关,做到产学研相协调;激励补偿,调动社会各界对资源化利用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加快生态型农业转变,完善种养结合,打造废弃物供需平衡;构建资源化利用市场,推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废弃物以秸秆和鸡粪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也含有大量抗生素和病原菌,处理得当便能“变废为宝”,处理不当便会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污染来源。同时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废弃物腐熟过程中升温存在困难。利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高温腐熟作用可以封闭废弃物表面重金属,降解抗生素,消灭病原菌,也是目前无害化程度最高的处理方式。本研究以兴鲜村作为代表,利用草籽比和养分平衡率对肥料化利用潜力进行估计分析,结合卫星遥感图确定寒地堆肥的选址要素和系统处理方案。预计该村落每年产生的农业有机废弃物总含氮量可以满足454.341 t玉米或474.993 t水稻果实的生产,集中处理后好氧堆肥可产生有机肥400 t。该研究具有一定可实行性,可为东北地区农村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中药渣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同比例对水稻生长发育、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提质增效和实现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在总施氮量不变的情况下,以中药渣有机肥为供试材料,设置不施肥对照(CK)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0%、25%、50%、75%、100% 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不同比例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下以合理比例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有利于提高结实率、增加有效穗数。25%有机肥替代化肥增产最高,比单施化肥增产9.06%。本试验条件下,回归计算有机肥氮部分替代化肥氮比例为35.3%,产量可达到9057 kg/hm2,有机氮替代比例能显著提高水稻的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等氮量替代条件下有机肥施用比例25%~35%是较理想的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15.
米糠是稻谷加工中的副产品,由于其容易酸败变质,造成米糠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米糠的稳定化处理是其有效利用的先决条件,而各营养成分的变化则是评价稳定工艺的重要指标。介绍了米糠稳定化处理方法,营养成分的利用与开发,以及基于米糠的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食用菌菌株进行变色圈试验和稻壳降解试验,筛选出2株选择性降解木质素的理想菌株P4(平菇四季大白)和X2206(香菇2206)。拮抗反应试验表明,这2株菌无拮抗反应,可共同培养。经正交试验分析,确定菌联合降解稻壳木质素的最佳选择性条件:CaCl2和(NH4)2SO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48%和0.18%,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0.05%。  相似文献   

17.
野生稻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