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牛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疫苗,牛口蹄疫产品的动物检验是反映该批次产品是否安全有效的重要评判依据。口蹄疫阴性实验牛筛选的速度决定着该批次产品是否能快速投入市场。本实验使用口蹄疫抗体胶体金检测技术对实验牛进行阴阳性初筛,然后用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SIA技术对阴性动物进行复核确认,可以实现快速筛选抗体阴性实验牛,完成口蹄疫疫苗动物实验评估。  相似文献   

2.
核酸疫苗也叫基因疫苗或DNA疫苗,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新疫苗,具有稳定、安全、制备简单等优点。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利用核酸疫苗免疫可以有效提高动物的繁殖力,其中有些疫苗已经进入临床应用实验阶段。本文对提高动物繁殖性能的核酸疫苗的种类、作用原理及其在实验动物、家畜等多种动物上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更多类型的提高家畜繁殖性能的核酸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动物试验替代方法在兽用疫苗检验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动物试验替代方法的含义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并从实验动物替代法、血清学替代法和疫苗抗原定量法三方面重点介绍了动物试验替代方法在兽用疫苗检验中的应用情况、优势和意义,以期为兽用疫苗检验替代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方法对多个毛皮动物养殖场收集了大量的疑似犬瘟热的病料进行检测,筛选的阳性病料用甲醛按常规方法制备组织脏器灭活苗,并进行无菌检验、安全试验和临床应用实验.结果显示制备的组织脏器灭活苗不含有任何细菌,对幼狐免疫后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紧急接种应用实验显示该疫苗有效率高达83.3%.表明该组织脏器灭活苗安全有效,可应用于毛皮动物犬瘟热的紧急接种.  相似文献   

5.
对宾州、黎塘等6个乡镇的村、场进行口蹄疫与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效果评估工作,介绍疫苗种类与免疫程序,免疫工作开展及副反应情况,血清采集工作以及检验依据、方法及试剂,并对强制免疫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计划免疫是预防动物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国家提出"强制免疫计划",由政府统一采购并免费发放疫苗(其中,猪瘟疫苗有市场化生产销售)[1]。这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诸多因素导致基层用户对免费疫苗的使用信心不足。选择市场销售的众多疫苗,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最终导致免疫效果差、免疫失败甚至畜禽死亡的后果。疫苗安全关系免疫成败,保障疫苗安全就是要确保四个环节,即:出厂质量、运输方式、储存条件、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免疫是预防动物疫病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实行以预防为主的动物疫病防治方针。在动物疫病发生之前,通过免疫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屏障,保障动物安全。但由于动物类别不同、疫苗种类不同、免疫方法不同等因素制约,容易造成免疫效果参差不齐,影响较高免疫抗体防护体系的形成。只有按照免疫规范操作,选择正确科学的免疫方法,才能保证动物接种疫苗后,获得较高水平的抗体保护,提高动物群体抗击动物疫病的能力。本文结合基层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疫苗效力试验和血清学取代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疫苗效力试验是通过强毒攻击疫苗免疫动物来评价12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在安全性、经济性、动物福利方面存在问题,寻找更安全的12蹄疫疫苗效果评价方法成了各国口蹄疫疫苗研究的重要任务。许多研究表明,动物免疫后的血清学指标和动物能否抵抗强毒攻击有相关关系,提出了疫苗效力试验的各种血清学替代方法,如“抗体平均值预测”、“bootstrap”和“抗体滴度最佳临界点”等,取得了很多进展,其中用“抗体滴度最佳临界点”方法可以计算出疫苗的PD50(50% protectivedose),重复性(re—peatability)为65.8%,再现性(reproducibility)为60.7%,该方法有望标准化。  相似文献   

9.
谈农业高校兽医生物制品学试验教学改革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生物制品学是一门以实验动物学、生物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预防兽医学、生物工程学为支撑的综合性生物技术.兽医生物制品学的内容包括疫苗,诊断液,免疫制品的研究、制造、检验等理论和操作技术.兽医生物制品学的理论内容极其抽象,试验技术要求极其严格.试验内容包括细菌和病毒的分离、培养、纯化、鉴定,免疫血清的制备与纯化技术等,还包括生物制品的纯净检验、效力检验、安全检验、物理性状检验、防腐剂和重金属检验、生物制品生产和研究单位污水的检验等.  相似文献   

10.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1.
利用GnRH类似物疫苗主动免疫动物机体可达到与手术去势类似的效果,同时避免了手术去势对动物机体产生的影响。抗原、佐剂、免疫次数、免疫剂量以及免疫时间都会对其免疫效果产生影响。采用GnRH类似物疫苗免疫动物通常需要有力的佐剂以及多次加强免疫来克服个体反应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归纳整理了动物疫苗正确使用要点,对确保免疫效果具有一定的参改价值.  相似文献   

13.
Animal experiments still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vaccines. Generally, performance of these experiments is provided by law and laid down in the European Pharmacopoeia. Classical vaccines, the efficacy of which is calculated in International Units, require a very high number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for quality control testing. The testing mainly consists of infection and intoxication experiments causing extreme suffering of the animals involved. This classical product group includes clostridial vaccines which are used to a great extent in veterinary medicine in particular. Within the last years, considerabl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animal experiments in this field, lower the number of animals, and decrease the suffering of the animals during testing. Several research proj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have been initiated. Furthermore, the 3R Concept (Replacement, Reduction and Refinement) is increasing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developing or revising legal provisions. This led to various improvements regarding animal welfar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lostridial vaccines.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疫苗免疫后鸡群的生长情况和临床症状,检测免疫后不同时期鸡群的ELISA抗体水平和攻毒保护率以及对鸡新城疫(ND)疫苗免疫后不同时间鸡群的HI抗体水平,评价和检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 CA株 CF株)在石家庄地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免疫效果、免疫持续期以及是否会产生免疫抑制。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蛋鸡和肉鸡后,均没有观察到因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对蛋鸡和肉鸡均安全。疫苗接种蛋鸡后14 d、28 d、42 d、60 d和90 d,接种肉鸡后14 d、21 d、36 d攻毒保护率均达80%以上;商品蛋鸡接种疫苗后90 d其ELISA抗体水平仍高达6500以上。ND HI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试验疫苗接种后对ND疫苗的免疫应答无显著影响,不引起免疫抑制。结论:试验疫苗安全、有效,质量稳定,适用于预防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5.
动物衣原体病由衣原体感染引起,发病动物通常出现流产、产死胎或产蛋下降等临床症状。该病在牛、羊、猪、鸡、鸭等畜禽,以及狐狸、鹿等特种经济动物间广泛流行,严重妨碍了动物的健康发展。文章对动物衣原体病目前的防控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疫苗免疫和药物治疗两方面,疫苗免疫是目前动物衣原体病预防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而药物治疗是动物感染衣原体的最佳选择。其中重点阐述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活载体疫苗等多种疫苗的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药物重点介绍了抗生素及中医药的研究进展,探索了其他药物治疗的前景,并对动物衣原体病的未来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寄生虫病严重影响全球人类、动物的健康安全,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巨大。因此,有必要研制针对寄生虫病的疫苗,以阻断寄生虫病在动物与动物、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传播。寄生虫存在多种免疫逃避机制,已开发的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均未达到理想的预防效果,且商品化疫苗多为针剂疫苗,普通针剂疫苗操作繁琐、运输储藏要求高且易使动物发生应激,直接影响经济成本,因此在实际生产当中需更多操作简单、便于储存、免疫成本更低的新型疫苗,以有效防控寄生虫病。诸多研究表明口服疫苗操作方便,只需通过口服方式投喂且宿主获得的抗体效价水平较高,有望成为预防寄生虫病的有效手段。口服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依靠宿主的黏膜免疫系统来产生作用,即通过机体黏膜表面接种便可同时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为宿主提供高效的免疫保护。与传统疫苗相比,口服疫苗最显著的优点就是便于接种且应激小,还能形成强大的黏膜免疫屏障。但胃肠道的环境及易形成免疫耐受等因素也为口服疫苗的开发带来很大的挑战。笔者就黏膜免疫系统与口服疫苗作用机理、近几年寄生虫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及优点与挑战进行综述,以期为寄生虫口服疫苗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核酸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疫苗是当今研究的前沿领域 ,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被誉为第 3代疫苗革命。文章就核酸免疫的发展、特点、免疫机理、安全性问题、影响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核酸免疫方法及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Virus-like particle (VLP) composed of outer shell but no genome of virus mimics the natural configuration of authentic virion and has no characteristics of self-replication. A close resemblance to native viruses in molecular scaffolds and an absence of genomes make VLPs effectively elicit both humoral and cell-mediated immune responses even with no requirement of adjuvant for vaccines. As effective immunogen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VLPs have been employed in production of human vaccines, such as the licensed vaccines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human papillomaviru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f licensed veterinary VLP vaccine worldwide as yet. Despite the wide application in vaccination, both the conventional inactivated and live attenuated vaccines for animals are subject to potential limitations due to incomplete inactivation and reversion to virulence. Therefore, those conventional vaccines may, to some extent, be replaced with the VLP-based vaccines conferring higher protection and safety to vaccinated animals. Here,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of VLPs as veterinary vaccines, and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generating VLPs for different animal viruses.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