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体长草鱼幼鱼鱼体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11月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采集草鱼幼鱼40尾,体质量范围16.2~277.7g,体长范围9.4~25.1cm,分为4个体长组,分别测定鱼体化学组成,估算其能量密度,用于探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幼鱼鱼体化学组成随生长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草鱼幼鱼水分质量分数、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灰分质量分数占鱼体鲜质量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73.31%~77.21%,13.42%~16.81%,2.21~6.13%,3.27%~4.30%,能量密度范围为4.22~6.10kJ/g.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能量密度随体长增加呈增加趋势,而灰分质量分数变化无明显规律.统计分析表明体长与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能量密度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水分质量分数与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草鱼幼鱼的体长和水分质量分数估算其蛋白质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和能量密度是可行的;草鱼幼鱼身体脂肪质量分数及其随生长增加的速率较低,可能与其草食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草鱼、鲤、鲢、鳙和尼罗非鲫脂肪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草鱼和鲤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肠道的高(P<0.025);鲢和鳙肝胰脏脂肪酶活性明显低于肠道的(P<0.025);尼罗非鲫肝胰脏和肠的脂肪酶活性几乎相等(P>0.05),而胃脂肪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道的低(P<0.005)。五种鱼的肝胰脏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尼罗非鲫>鲤>鳙>鲢;肠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鲢>鳙>尼罗非鲫>草鱼>鲤。结果表明:鱼类的食性与脂肪酶活性无明显相关。草鱼、鲢和鳙的肠脂肪酶活性,中肠略高于前肠和后肠;尼罗非鲫和鲤的肠脂肪酶活性由前往后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 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 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 估算了其能量密度. 结果表明: 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 随体长增加,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 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 分别为: PRO=24.34-0.14 WAT (r=-0.53, p<0.05), FAT=70.00-0.83 WAT (r=-0.95, p<0.05)和 E=33.42-0.36 WAT (r=-0.97, p<0.05); 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分别为: PRO=12.52+0.03 L (r=0.49, p<0.05), FAT=-0.61+0.16 L (r=0.78, p<0.05)和 E=2.71+0.07 L (r=0.80, p<0.05). 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 讨论认为, 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4.
几种淡水商品鱼背、腹肉一般成分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鲢、鳙、草鱼、团头鲂、鲫背、腹肉蛋白质、脂肪等的季节变化及其有关营养、风味特点,发现5种鱼背肉脂肪含量12个月平均值均低于1%;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在17.3—18.5%之间.不存在季节变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反之,腹肉脂肪含量在2.2—9.7%之间.具有较多的脂肪和较好的风味。针对这种特点.鲢、鳙、草鱼等大型鱼采取背部、腹部分别加工是可取的。此外还测定证实鲢肌肉中含有较多的EPA和DHA。  相似文献   

6.
几种不同属性鱼类血液流变学性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虹鳟鱼、鲤鱼、白斑狗鱼、尼罗罗非鱼、额河银鲫、鲢、鳙和草鱼分别属于不同的科属 ,且它们的食性、生活水温等条件均有差异。本研究测定了这 8种鱼血液的生理、生化、血液流变学较突出的 2 0个指标 ,并统计了 9项计算指标 ,运用多重比较和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 ,以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为应变量进行了生理、生化和血液流变学性质的比较 ,发现 :影响这 8种鱼全血粘度的共同因子有红细胞压积和血浆粘度。这 8种鱼红细胞聚集性的大小依次为 :草鱼 <额河银鲫 <虹鳟鱼 <鲢 <白斑狗鱼 <鲤鱼 <鳙 <尼罗罗非鱼。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大小依次为 :虹鳟鱼<草鱼 <额河银鲫 <鲤鱼 <尼罗罗非鱼 <鲢 <鳙 <白斑狗鱼。从 8种鱼的属性来看 ,冷水肉食性的虹鳟鱼、白斑狗鱼的全血粘度较高 ,其次是尼罗罗非鱼 ,广温性的杂、草食的鲤科鱼类的全血粘度最低 (鲤鱼比较特殊 ,全血粘度值仅次于虹鳟鱼 )。  相似文献   

7.
圆口铜鱼幼鱼鱼体的化学组成及能量密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7年8月于长江木洞江段(重庆市巴南区)采集到体长(L)为40.2~79.1 mm,体质量为1.12~8.43 g的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幼鱼224尾.测定了鱼体化学组成,估算了其能量密度.结果表明:圆口铜鱼幼鱼含水量(WAT)、蛋白质含量(PRO)、脂肪含量(FAT)、灰分含量(ASH)和能量密度(E)的范围分别为71.74%~76.33%,13.90%~14.69%,7.11%~10.96%,2.39%~2.43%和6.09~7.80 kJ/g.随体长增加,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均呈增加而含水量呈下降趋势,其灰分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统计分析表明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分别为:PRO=24.34-0.14 WAT(r=-0.53,p〈0.05),FAT=70.00-0.83 WAT(r=-0.95,p〈0.05)和E=33.42-0.36 WAT(r=-0.97,p〈0.05);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均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分别为:PRO=12.52+0.03 L(r=0.49,p〈0.05),FAT=-0.61+0.16 L(r=0.78,p〈0.05)和E=2.71+0.07 L(r=0.80,p〈0.05).圆口铜鱼幼鱼脂肪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大多数鱼类.讨论认为,该种鱼在生长中其鱼体较高的脂肪含量及其快速积累可为其长距离繁殖洄游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野生三角鲂(Magalohrama tarminalis)鱼体化学组成随生长的变化规律,在韩江下游潮州江段采集三角鲂39尾,按体长分为6个组,分别测定鱼体化学组成,推算其能量密度.结果表明:野生三角鲂含水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分别占鲜重的72.94 %~ 76.70 %,13.28%~17.66%、2.42%~7.53%和4.10%~5.69%,能量密度为4.13~7.14 kJ/g;三角鲂鱼体体长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呈极显著(P<0.01)正线性关系,而与灰分含量(P<0.05)、含水量(P<0.01)分别呈正、负线性相关关系;含水量与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能量密度呈极显著(P<0.01)负线性关系,而与灰分含量呈显著(P<0.05)负线性相关关系.表明,野生三角鲂的含水量和体长均可用来预测其鱼体生化组成和能量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及净水鱼类群体状况,加强水环境管理。【方法】在库区设置10个采样点,同期分别开展4次采样,对渔获物进行分类鉴定并对样本进行生物学测量和统计分析,利用FiSAT II-VPA进行鲢的资源量估算。【结果】云龙水库库区分布有鱼类16种,隶属3目7科16属。鲢、鳙、鲫、草鱼、麦穗鱼、?、高体鳑鲏、罗非鱼、子陵吻鰕虎鱼、太湖新银鱼、池沼公鱼和棒花鱼为常见种;鲤、泥鳅、大鳞副泥鳅和小黄?鱼为偶见种。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和太湖新银鱼为优势种;鲤、鲫、鲢、鳙、草鱼、棒花鱼、高体鳑鲏、泥鳅、大鳞副泥鳅、罗非鱼、小黄?鱼和池沼公鱼为非优势种。鲢体质量—体长幂函数关系为:W=1.562 22×10-5L3.024 78 (n=193,R2=0.921 32),资源量估算为5.99×105尾。【结论】云龙水库鱼类资源分布与静水环境条件基本一致,水环境管理中应加大对小型鱼类的捕捞强度及适当投放净水鱼类。  相似文献   

10.
鱼体的能量密度即单位重量鱼体所含的能量值,它是衡量鱼类身体能量储备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对宁夏沙湖的鳙鱼(大花鲢)的生化组成及比能值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际测量鳙鱼的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水分含量及鱼体比能值的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粗灰分含量与水分含量和实测比能值存在不显著相关(P0.05),粗蛋白含量与水分含量和比能值存在显著相关(P0.05),粗脂肪含量与水分含量和比能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干物质含量和比能值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各生化组成和比能值与鱼体的鲜重和全长都存在不显著相关(P0.05)。因此,水分含量可以用来间接估算鳙鱼鱼体的生化组成和比能值,进而用于野外鱼类能量学和生态系统能流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乳酸)对几种主要的淡水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dis)、草鱼(Gl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研究发现,鲢、鳙、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25.9%、23.6%、29.8%,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8%、1.9%、2.3%。结果表明,鲢、鳙鱼皮经2.5%NaCI溶液(1:10),草鱼鱼皮经5%NaCl溶液(1:10),温度5℃左右,12h磁力搅拌处理两次,除去的可溶性杂蛋白分别占原总蛋白的5.9%、6.7%、9.1%。鱼皮再经加酸(1:30)溶胀、均质处理后,即可得到鱼皮胶原蛋白的粗提取液,鲢、草鱼鱼皮的酸提取回收率以醋酸为最高,分别为78.9%、84.1%,鳙鱼皮以柠檬酸为最高,约为82.0%。粗提液再经抽滤、盐析、透析,最后经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三种鱼皮胶原蛋白制品的色泽洁白程度以草鱼的为最好,鲢和鳙略差些。  相似文献   

12.
淡水鱼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用有机酸(醋酸、柠檬酸、乳酸)对几种主要的淡水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dis)、草鱼(Gl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皮胶原蛋白进行提取。研究发现,鲢、鳙、草鱼鱼皮的蛋白质含量分别约为25.9%、23.6%、29.8%,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8%、1.9%、2.3%。结果表明,鲢、鳙鱼皮经2.5%NaCI溶液(1:10),草鱼鱼皮经5%NaCl溶液(1:10),温度5℃左右,12h磁力搅拌处理两次,除去的可溶性杂蛋白分别占原总蛋白的5.9%、6.7%、9.1%。鱼皮再经加酸(1:30)溶胀、均质处理后,即可得到鱼皮胶原蛋白的粗提取液,鲢、草鱼鱼皮的酸提取回收率以醋酸为最高,分别为78.9%、84.1%,鳙鱼皮以柠檬酸为最高,约为82.0%。粗提液再经抽滤、盐析、透析,最后经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三种鱼皮胶原蛋白制品的色泽洁白程度以草鱼的为最好,鲢和鳙略差些。  相似文献   

13.
草鱼、鲤、鲢、鱅和尼罗非鲫淀粉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鲤、鲢、鳙的肝胰脏和肠淀粒酶的最适pH值分别为6.4和6.4,6.4和6.4,7.2和6.8,7.2和6.8。草鱼、鲤和尼罗非鲫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肠淀粉酶(P<0.025),而鲢和鳙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明显比肠的低(P<0.05)。尼罗非鲫胃淀粉酶活性明显比肝胰脏和肠的低(P<0.005)。5种鱼的肝胰脏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草鱼、鲤>尼罗非鲫>鲢>鳙。草鱼和鲤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尼罗非鲫、鲢、鳙的2.6和7倍。肠淀粉酶活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尼罗非鲫>草鱼>鲤>鲢>鳙。尼罗非鲫肠淀粉酶活性分别为草鱼、鲤、鲢、鳙的1.11、1.72、1.93、2.41倍。草鱼和鲤肠淀粉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逐渐升高,鲢、鳙和尼罗非鲫中肠淀粉酶活性略高于前肠和后肠。  相似文献   

14.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15.
漂洗水温对淡水鱼鱼糜蛋白质热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青鱼、草鱼、鲢、鳙、卿5种淡水鱼为研究对象,研究淡水鱼糜加工中漂洗水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5种鱼肉经漂洗后的肌原纤维Ca^2 -ATPase活性及凝胶强度均随漂洗水温上升而降低,并且在水温达15℃时有一加速下降的转折点;⑵鲫蛋白质受漂洗水温影响最小,其余依次为草鱼、青鱼、鲢、鳙。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江心水库鲢、鳙年龄结构及生长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江心水库青草沙地理位置、供排水系统特殊,主要采用鲢、鳙为主的生物操纵技术调控水质。在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共采集了鲢139、鳙59尾,以鳞片、脊椎骨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并对每个样本的体长、体质量等生物学数据进行了采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各自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青草沙水库鲢由1~10龄组成,其中以3~4龄居多;鳙由1~11龄组成,其中以2~3龄居多。鲢、鳙体长和体质量回归方程分别为W=0.037 9L~(3.027)和W=0.039 0L~(2.946);鲢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77.73~([1-e~(-0.183(t+0.60))]),W_t=20 024.3[1-e~(-0.183(t+0.60))]~(3.027),其中t代表鱼的年龄,生长拐点年龄在5.4龄;鳙的体长、体质量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为:L_t=92.11[1-e~(-0.172(t+1.27))],W_t=23 875.2[1-e~(-0.172(t+1.27))]~(2.946),生长拐点年龄在5.0龄。建议青草沙水库中的鲢、鳙鱼以5.5龄为起捕年龄。  相似文献   

17.
2019年7—11月在滆湖采集了126尾鲢、153尾鳙样本,研究鲢、鳙年龄组成及生长特征.结果显示,鲢由0+~5+龄共6个年龄段组成,其中0+~3+龄的低龄组占据明显优势,种群数量占比为81.0%.鳙由1+~8+龄共8个年龄段组成,其中1+~3+龄的低龄组占据明显优势,种群数量占比为84.3%.鲢、鳙的体长与体质量符合幂指数关系,方程式分别为m=0.011L3.149和m=0.0273L2.9412.鲢、鳙的生长规律可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表示,鲢的生长方程为Lt=97.55[1-e-0.2052(t+0.4577)]和mt=20203.64[1-e-0.2052(t+0.4577)]3.149,鳙的生长方程为Lt=108.48[1-e-0.16(t+1.008)]和mt=26456.54[1-e-0.16(t+1.008)]2.9412.根据鲢、鳙的生长方程计算出生长速度和生长加速度方程,并得出鲢、鳙生长拐点分别为5.13、5.73龄.综合考虑鲢、鳙的生长特征、生态作用及市场需求,建议选择5+龄作为滆湖鲢、鳙的起捕年龄.研究结果为滆湖鲢、鳙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及滆湖生态环境修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草鱼网箱快速高效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水域选择.宜选择水库、河域等较大水体.网箱设于避风向阳、水质清洁、有微小水流、水深2.5米~3米、离岸6米处.网箱间距3.5米. 2.鱼种投放.以草鱼为主,搭配适量青、鳊、鲢、鳙、鲤鱼.每个网箱投放0.25千克~0.3千克的草鱼种600~80C尾,搭配鱼类20~30尾(鲢鱼投放不宜超过10尾).鱼种必须健壮、无病、无伤、大小均匀.放养前用浓度3%~4%食盐水浸洗消毒5~15分钟,并注射草鱼出血病疫苗.  相似文献   

19.
细鳞斜颌鲴,俗称沙姑子、黄片、板黄鱼、黄尾刁子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细鳞斜颌鲴以水底的腐殖质、水生高等植物枝叶、硅藻和丝状藻类等为主要食物,与现有主要养殖鱼类——草、鲢、鳙等不争食,可以与这些鱼类混养而又能充分利用水体饵料生物资源。其含肉量高、肉质鲜美细嫩,据测定,内脏仅占体重的8%~12%,蛋白质含量占22%,脂肪含量占2%左右,属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色优良鱼类品种。[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草鱼、鲢、鳙、团头鲂4种养殖鱼类在鱼苗期、1龄期、2龄期的RNA和DNA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指出RNA/DNA的变化规律与鱼类的生长情况一致,因此,RNA/DNA可以怍为评定这4种养殖鱼类在鱼种阶段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