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筛选出适合半干旱黄土丘陵山地和黄土区栽培的材用型和园林绿化型金丝楸优良无性系.方法是用初选的75个金丝楸优树无性系营造了对比试验林.2004-2008年试验林停止生长后对胸径、树高、冠幅、干形等因子进行实地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材用型金丝楸优良无性系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普通金丝楸)增加32.3%...  相似文献   

2.
楸树杂交新品种-洛楸1号、洛楸2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楸1号、洛楸2号是洛阳市林科所利用“七·五”楸树试验林中8—5为母本,6—7为父本和以8—5为母本,长果楸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过连续多年的苗期试验和全国多点区域造林试验选育的楸树杂交新品种。造林4年,洛楸1号平均树高8.77m,平均胸径8.91cm。比对照金丝楸分别提高76.196j阳46.1%,比亲本8—5提高3...  相似文献   

3.
楸树优良无性系选择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楸树10个无性系及金丝楸(对照)测试林5年对比试验,选出速生型优良无性系8615。5年生胸径达9.4cm,年均1.88cm;树高5.2m,年均1.04m;立木材积0.01714m ̄3,年均0.00343m ̄3。与金丝楸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力027.0%、6.1%及102.8%。与全林均值相比,胸径、树高、立木材积分别增加25.3%、10.6%及92.2%。胸径重复力为54.71%,遗传增益13.86%;树高重复力35.05%,遗传增益3.73%;立木材积重复力61.37%,遗传增益56.55%。  相似文献   

4.
楸树无性系测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楸树6个无性系中选出8615、8620两个速生型优良无性系,与金丝楸相比,树高分别增加23.8%及7.0%,胸径分别增加36.4%及40.9%,单株材积分别增加168%及124%;8615树高、胸径及材积的重复力(广义)分别达82.4%、91.6%及90.9%;8615及8620的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24.30%及20.56%,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7489%及47.47%。8615定名“速生楸1号”。  相似文献   

5.
<正>"楸杂1号"楸树是周口市楸树研究所通过多品种、多组合人工杂交技术研究,培育出的楸树杂交系列新品种。它是对近几年来培育出得楸树优良无性系开展不同组合人工授粉杂交技术培育出的超亲本杂种优势后代之一。自2014年2月经楸树专家郭明引种到洛阳偃师顾县镇以来,经过近5年的对照试验和观测记载,汇总分析得出结论:楸杂1号适宜在洛阳偃师地区生长,在胸径生长量和树高生长量表现出明显的性状优势。  相似文献   

6.
金丝楸优良无性系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加深对金丝楸(Catalpa bungei C. A. Mey.)优良无性系资源遗传背景的认识,[方法]本研究运用荧光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筛选10对Eco RⅠ+3/MseⅠ+3引物组合,以梓树属的梓树(C.ovata G. Don)、灰楸(C. fargesii Bur.)、光叶楸和‘豫楸1号’良种为对照,在基因组水平上检测定植于河南省洛宁县的75个金丝楸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结果]总体水平上,在获得的1 177条可统计条带中,1 130条呈多态性,多态性带百分率(PPBs)达96.01%;不同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00~1.99,平均为1.48±0.03;基因多样度为0.00~0.49,平均为0.28±0.01;Shannon信息指数为0.00~0.69,平均为0.43±0.02。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827 7时可将供试样品分为8组,其中,71个无性系聚为一组,显示出金丝楸无性系遗传背景较狭窄。各无性系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地理隔离对楸树遗传多样性有明显的影响。结合聚类分析结果,金丝楸无性系当中的63号与其他遗传距离最远,值得重点保护和推广。[结论]形态学性状观察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显示:金丝楸与普通楸树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因此,认为金丝楸的分类地位宜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楸树无性系早期生长变异和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评价和选育优良楸树(Catalpa bungei C. A. Mey)无性系。[方法]本研究利用32个楸树无性系7年的生长测定数据,以分析其生长规律及早期生长过程。对各无性系的单株材积生长进行Logistic拟合回归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3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楸树无性系在不同年份(1 a除外)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差异极显著,说明楸树无性系间变异丰富。楸树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7.84%~35.56%),胸径次之(11.89%~17.29%),树高最低(6.91%~10.87%),无性系单株材积改良潜力较大。同时生长后期单株材积(0.75)和胸径(0.82)保持较高的重复力,意味楸树单株材积受遗传控制较强。利用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平均值,拟合了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曲线的Logistic模型,估算的生长参数在无性系间具有较大差异。楸树无性系7年生单株材积平均年生长量呈"S"型曲线生长趋势,而连年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第5年达到高峰,截止到本次调查时还未达到数量成熟。相关性分析显示:楸树无性系单株材积生长量与最大生长速率(MGR)、线性生长速率(LGR)、线性生长量(LGI)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2个楸树无性系分为4大类,其中第I类的楸树单株材积生长总量较大,且具有较强的后期生长潜力。[结论]不同楸树无性系的遗传变异丰富, 1-1、22-07、19-01、16-05、16-01、16-07等6个无性系生长潜力较高,可作为楸树的优良无性系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宛楸8402’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6.60m和6.60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10.0%和4.0%;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9.40cm和0.48m3,较对照提高65.4%和182.5%,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楸树无性系早-晚期性状相关及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楸树无性系生长性状遗传力、性状早-晚相关及不同年度秩相关分析,探讨了楸树无性系苗期选择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楸树无性系生长性状的遗传力较高,树高、地径或胸径的年度相关主要受遗传影响,性状早-晚相关明显,而且大多数无性系在不同年度苗木生长表现较为稳定。造林后第1年的树高同2~4年树高相关显著,第2~3年,可采用树高、地径或指数法对楸树进行早期选择。  相似文献   

10.
楸树新无性系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自于河南省南阳市的21年生楸树新无性系宛楸8401和宛楸8402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金丝楸无性系进行木材主要物理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无性系的基本密度、气干密度、端面硬度、弦面硬度、径面硬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弦向抗剪强度和径向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宛楸8401和金丝楸相近,且显著优于宛楸8402;3个无性系的成熟材与幼龄材的物理力学性质也表现出显著差异;与黄菠萝、核桃楸、红椿和香樟相比,宛楸8401和金丝楸与香樟和黄菠萝相近,优于红椿,但是比核桃楸稍差,宛楸8402与红椿相近.  相似文献   

11.
楸树良种‘宛楸840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宛楸8401’是由自然选优育成的楸树良种,通过嫁接和扦插等无性繁殖方式繁殖。5年生时树高和胸径平均为7.41和7.34cm,较对照‘大叶金丝楸’高23.5%和15.6%;15年生时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达26.9cm和0.43m3,而材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该品种具有速生、材质优良、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收集汉江流域11个不同类型的楸树无性系的苗期物侯期、生长量、抽枝能力的观测分析。各个指标在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在无性系间差异显著。迚而对4 a生对比试验林楸树各无性系树高、胸径生长量、胸径生长位次及年度相兲性迚行了分析,选择出1号、2号两个优良无性系。通过对楸树无性系的测定,能够较早而准确地评价出楸树优树干性、分枝、抗性、生长量等受遗传基因的制约成度,达到林木早期选择和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29个楸树无性系的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叶片性状(比叶重、叶片含水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F(r)/Fm)等5个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9个楸树无性系树高、胸径的平均值分别为6.12 m、6.48 cm;叶片比叶重为92.6 g/m2,含水量为0.7%;F(r)/Fm平均值为0.81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指标在...  相似文献   

14.
为加快楸树良种自根苗发展,本研究连续2年对7个楸树不同无性系组培苗造林后的生长量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第1年还是第2年,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性状皆存在显著差异。重复力结果表明,楸树幼龄期的胸径和树高都属于高重复力性状,遗传稳定性较好。综合2年的生长量数据,7个无性系中生长较好的无性系是5#、72#和2#,生长最差的是64#。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无性系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参试的77个无性系中选出72个无性系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生长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对照相比,树高、胸径生长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有15个无性系;树高和胸径同时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有8个无性系,其中F0—19、中1—2这两个无性系树高和胸径均达极显著差异。采用指数选择法共初选无性系16个,其树高生长比对照提高33%~76%;胸径生长比对照提高26%~91%。  相似文献   

16.
几个楸树无性系引种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10个楸树无性系,在山东省诸城市进行造林对比试验,观察分析了各参试无性系的造林成活率、物候期、生长特性、分枝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0个楸树无性系在试验地点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虫、抗逆性(干旱、寒冷和风折)强,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其中豫楸1号表现较突出,6年生平均胸径达13.04cm,平均树高达7.31m,分别超出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7.52%,1.5%。  相似文献   

17.
楸树无性系造林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9个无性系及对照金丝楸中,以8615表现最优。8615的5年生树高3.7m,年均0.74m,较金丝楸提高19.4%,较径全体均值提高8.8%,重复力(广义)47.78%,遗传增益4.22%;胸径4.5cm,年均0.9cm,较金丝楸提高40.6%,较全林均值提高25.0%,重复力73.76%,遗传增益18.44%;单株立木材积0.00273m ̄3,年均0.00055m ̄3,较金丝楸提高165.0%,较全林均值提高80.8%,重复力71.62%,遗传增益57.87%。代表干旱瘠薄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8.
对大青杨无性系测定林(16a生)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树高、胸径、材积差异显著。选出树高、胸径大于群体平均值35%以上、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以上为优良无性系3个;综合树高、胸径、材积选出124号为最优无性系;3个优良无性系造林16a后,树高能获得28%的遗传增益,胸径能获得44.1%的遗传增益,材积能获得87.6%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杨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7号杨根苗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对照中黑防67.2%、53.4%和81.3%;7号杨扦插苗树高、地径、胸径超过对照A5杨104.4%、104.5%和119.3%;无性系7号杨根苗造林效果好于扦插苗;根苗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5~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对5a生楸树杂种无性系的生长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胸径最大值为5.09 cm,树高最大值为4.13 m,地径最大值为6.55 cm.胸径、树高、地径生长性状受到中度以上程度的遗传控制.通过综合比较,初步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胸径、树高遗传增益最高值为18.55%,13.45%,入选率13.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