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鸡病在不断增多,而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油苗也在逐渐被养殖户认可,比如注射新城疫油苗、禽流感油苗等等。疫苗保护率很高,大大降低了发病率。而在临床上,通过解剖一些病死鸡,发现注射油苗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使得鸡只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免疫,还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
油乳剂疫苗是灭活苗,是预防鸡疫病的主要疫苗,多用于加强免疫和最终免疫,其除了注射接种的应激反应外,毒副作用很小。目前应用于鸡的油乳剂苗主要有新城疫油苗、禽流感油苗、减蛋综合症油苗、大肠杆菌油苗、支原体油苗、传染性鼻炎油苗、传染性支气管炎油苗等,以及这些苗的多联多价油苗。给鸡接种油乳剂苗的技术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免疫效果。这里介绍给鸡接种油乳剂苗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疾病越来越复杂,产生期注射疫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禽流感流行预防期,蛋鸡紧急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普遍。可是有许多养鸡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后,引起产蛋急剧下降,严重的可影响一个月以上,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疾病越来越复杂,产蛋期注射疫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可是有许多养鸡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后,引起产蛋急剧下降,严重的可影响一个月以上,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所以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一郾注射方法主要有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以颈部皮下为主,肌肉注射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等。疫苗注射以皮下或浅层肌肉为主,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以颈部皮下注射效益最好。1郾颈部皮下注射:操作时先按说明将注射…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当前饲养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产蛋期注射油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苗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在产蛋期如何正确注射油苗,必须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现就在产蛋期注射油苗的几大注意事项分述如下:1.注射疫苗的部位应选择在颈部皮下(下1/3处)或浅层胸肌进行注射。不提倡在腿肌注射,特别是细菌苗的注射:许多养鸡户在进行颈部皮下注射时,直接握住鸡头,注射器与颈部呈90°角…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鸡业的不断发展,疾病越来越复杂,产蛋期注射疫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在禽流感流行预防期,蛋鸡紧急预防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普遍。可是有许多养鸡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后,引起产蛋急剧下降,严重的可影响一个月以上,给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7.
用禽霍乱+大肠杆菌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疫苗分别胸肌注射免疫肉鸡,分别于免疫后7d、14d和28d剖杀,取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结果为,蜂胶疫苗免疫组免疫后7d时,肌纤维轻度水肿,纤维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吞噬有蜂胶颗粒,14d时肌纤维则恢复正常;油苗注射组免疫后,7d时肌肉中度水肿,其间有大量油乳状疫苗残留,镜检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其间有较多较大的油囊,囊壁由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小血管及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增生持续存在到28d,最后形成肉芽肿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免疫后对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  相似文献   

8.
<正> 在目前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当前饲养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产蛋期注射油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用禽霍乱 大肠杆菌二联蜂胶灭活疫苗和油佐剂疫苗分别胸肌注射免疫肉鸡,分别于免疫后7d、14d和28d剖杀,取注射部位的肌肉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观察。结果为,蜂胶疫苗免疫组免疫后7d时,肌纤维轻度水肿,纤维间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巨噬细胞吞噬有蜂胶颗粒,14d时肌纤维则恢复正常;油苗注射组免疫后,7d时肌肉中度水肿,其间有大量油乳状疫苗残留,镜检可见肌纤维断裂、坏死,其间有较多较大的油囊,囊壁由大量增生的成纤维细胞、异嗜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小血管及淋巴样细胞组成,细胞增生持续存在到28d,最后形成肉芽肿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蜂胶疫苗免疫后对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  相似文献   

10.
说免疫失败的原因众多,但从目前的动物防疫实践来看,一些常见的的因素却容易被忽视,这里总结几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1注射针法不当针法不当会造成注射剂量不足、刺激过强、吸收效果不好等,从而导致免疫失败。首先应注意注射深度,猪对油苗比较敏感,如果注射深度不够,油苗进入皮  相似文献   

11.
郑延平 《北方牧业》2004,(12):19-19
以色列学者Ren-ami PeIeg和Itzchak Samina等人对各种日龄和品种的鸡皮下注射新城疫活毒油苗,获得满意结果,其效力与灭活油苗的效力相等。这种活毒油苗是用冻干的弱毒疫苗与室温保存的油苗混合,用于快速摇动后制备。这种活毒油苗较同批的弱毒疫苗用水稀释或制备灭活油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事畜禽养殖十多年,在防疫过程中经常遇到防疫失败、鸡只死亡和产蛋鸡产蛋下降等情况,如果做到科学免疫,即使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对鸡群的产蛋率也无明显的影响,即使在注苗后产蛋率下降,幅度也不会很大。1注射疫苗的部位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3.
以色列学者Ben-ami Peleg和Itzchak Samina等人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皮下注射新城疫活毒油苗,获得满意结果,其效力与灭活油苗的效力相等。这种活毒油苗是用冻干的弱毒疫苗与室温保存的油混合,用于快速摇动后制备。这种活毒油苗较同批的弱毒疫苗用水稀释或制备灭活油苗的效果要高30~  相似文献   

14.
费县农村分散饲养的土种鸡俗称“草鸡”,因其耐粗饲 ,肌肉味道鲜美 ,倍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有些养殖户饲养已初具规模。规模饲养草鸡按一定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多种疫苗。但应用油苗注射后时有过敏性增生病例 ,给养殖业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供参考。临床症状一般草鸡注射油苗后 3d出现注射部位肿胀 ,手感热硬 ,开始精神尚可 ,随着时间的延长 ,出现肿块的鸡饮食欲降低 ,最后仅见有采食动作而嗉囊空虚。病鸡缩颈蹲伏 ,严重消瘦 ,患侧翅下垂 ,肿块先渗出后增生 ,大小为 3× 4× 1 cm,手捏肿块似肿瘤样 ,肿块处羽毛脱落。剖检变化…  相似文献   

15.
蜂胶具有免疫增强作用,能增加抗体产生,使血清蛋白和丙种球蛋白含量提高,提高白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与传统佐剂相比,蜂胶疫苗具有结构稳定,耐热抗冷,提前中和抗体的产生,延长免疫保护期等特点。蜂胶疫苗免疫后,不但局部组织学影响明显小于油苗注射组,而且可趋化大量吞噬细胞到注射局部,促进抗原高效递呈。  相似文献   

16.
在家禽饲养生产过程中,通过注射新城疫灭活油苗是预防和控制家禽新城疫非常有效的措施,而在家禽饲料中添加酵母细胞壁多糖对增强家禽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新城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滴度和有效抗体持续时间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般免疫选择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生产实践表明,肌肉注射可使疫苗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但是,抗体上升快,消耗快,而且,注射失误造成肌肉坏死,产生残鸡,不仅不能产蛋,也使淘汰鸡的品质下降,增加成本。皮下注射为一种简便的途径,抗原可被缓慢的吸收,抗体上升均匀,保护时间长。但是,由于免疫多,一个部位多次注射会造成油苗吸收不全,影响抗体的产生。为此,我们选择皮下不同部位注射,了解其抗体上升的变化情况。本次实验不仅对我们生产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客户也非常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产蛋鸡注射疫苗直观的反应是引起产蛋下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操作使用方法,抓鸡动作过于粗暴,注射疫苗所选择的时间不当等诸多原因,在注苗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引起生产鸡群产蛋下降,有的甚至死亡,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在产蛋鸡进行免疫时,既能降低免疫反应又能提高免疫效果的小  相似文献   

19.
民言 《北方牧业》2004,(10):11-11
<正> 在目前的养鸡生产中,进行油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当前饲养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产蛋期注射油苗已经成为有效预防禽病的重要措施。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部分养殖户由于没有按照正确的油苗使用方法,在注射以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如何正确的在产蛋期注射油苗,应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一、注射方法可分为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皮下注射又分为颈部皮下和腹股沟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又可分为胸肌注射、腿肌注射和翅膀肌肉注射等。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以颈部皮下注射效果最好。1.颈部皮下注射:一人抓定鸡,另一人负责注射。注射时用拇指和食指把鸡颈部后1/3处(靠近翅膀处)皮肤捏起,使皮肤与颈部肌肉分离后,用7-9号注射器针头向着背部方向,以小于30度的角度注射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养殖户在使用新城疫Ⅳ系饮水或注射禽流感油苗时,常常引起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出现死亡,甚至出现整群鸡被淘汰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鸡群体质太差。良好免疫力的产生的基础是"良好的体质+科学的免疫"。免疫的前提是机体健康。因为每一次免疫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如果机体的抗病力强于疫苗免疫时对机体的破坏作用,免疫鸡群反应不大,甚至看不出应激反应;如果疫苗免疫时产生的破坏作用大于机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