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在文昌市岛东林场低效木麻黄纯林中开展近自然经营改造技术试验,对3种模式下的树种生长进行调查研究,选择出最佳的配置模式。[方法]采用方差统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10个树种的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量生长情况进行整体比较。[结果]伊朗紫硬胶、非洲楝第1年和第2年均表现出树高、地径、冠幅生长速度较快,相反檀香紫檀、琼崖海棠和黄槿生长速度较慢,其他树种表现不一,并将树种分为3类,第1类为速生树种,有非洲楝和伊朗紫硬胶;第2类为中生树种,有麻楝、花梨,山竹、大叶相思、母生;第3类为慢生树种,有琼崖海棠、黄槿、檀香紫檀。[结论]根据近自然化原则、树种生态特性和垂直结构理论,选择花梨、非洲楝和檀香紫檀混交模式作为低效木麻黄林下近自然改造的首选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2.
沿海沙质海岸木麻黄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木麻黄造林、更新以及低效林改造技术等方面内容,沿海防护林的营造需因地制宜,从树种选择、密度控制、结构调控、土壤管理等综合措施入手,才能提高林分的集约水平,形成良好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以文昌市岛东林场的木麻黄纯林为对照组,以经营条件下的同龄林、相对同龄林、异龄林等三种林分,4种不同近自然度的森林为研究对象。较纯林对照组,3个样地为混交林经营,林下自然生长多种草本植被,生物多样性较纯林丰富;3块混交林样地中,大叶相思具有较强的生长优势,其树高、胸径及生长量均高于木麻黄和其他混交树种;木麻黄则在生长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林木个体差异,其树高及径级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由于45小班A地块林冠密度较小,林内光线充足,其补植的苗木生长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吴炳其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9):142-143,165
根据闽南沿海木麻黄防护林2代更新生产力下降的问题,采用不同的营造林措施和树种混交研究木麻黄2代更新效果,结果表明:木麻黄2代更新造林采用客土伴磷肥的造林措施,与不放客土磷肥相比,木麻黄造林保存率增加了15.93%,林分平均高、胸径、单株材积和蓄积量分别提高了46.74%、38.09%、160.38%和201.84%,林分郁闭成林早,防护功能强;木麻黄更新选用木麻黄无性系601与相思或桉树混交,能促进木麻黄快速生长且林地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相似文献   

5.
沙质海岸木麻黄马占相思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沿海沙质海岸造林树种单一,防护林林分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差和生态稳定性不强的现状,于1996年在福建惠安县赤湖林场开展木麻黄马占相思混交林和木麻黄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中木麻黄保存率、树高、胸径生长量均大大超过木麻黄纯林;混交林防护效益明显大于木麻黄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肥力高,改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北京市低效油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特征。[方法]对北京市低山区低效油松人工林进行样地调查,分析了低效油松人工林的树种组成结构、树高结构和直径结构。[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导致该林分低效的主要原因有林分过密、立地条件差、人为干扰和没有适地适树等。[结论]针对引起低效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营林和造林过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木麻黄造林措施和混交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瑾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3-184
针对当前滨海沙地木麻黄防护林更新困难的现状,开展不同营林措施对木麻黄造林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混交更新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木麻黄二代更新采用挖大穴整地、下客土伴磷肥,可以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量,林分短期内郁闭成林,防护功能早发挥,木麻黄采伐迹地更新选用木麻黄与相思或桉树混交,能促进木麻黄快速生长且林地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强。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一些较适宜于福建省东南沿海木麻黄轮作或混交树种,研究了福建省长乐市滨海沙地厚荚相思等5个树种的土壤剖面变化及土壤的表聚性特征。结果表明:各树种对林地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在0~20 cm的土壤层,pH值高低依次为巨尾桉、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木麻黄,与木麻黄林地相比,经t检验,卷荚相思等4个树种的土壤pH值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相思类树种林分的土壤养分都大于巨尾桉和木麻黄林下的土壤养分;巨尾桉的全氮量表聚性系数和卷荚相思的全磷表聚性系数分别只有0.26和0.29,不具有表聚性特征,而其它树种各养分都具有表聚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木麻黄苗期生物量的水肥耦合效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滨海沙地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分的问题,以水肥耦合为中心,以1年生木麻黄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四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利用盆栽试验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探讨了在不同水肥条件下,水、N、P、K四因子对木麻黄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因素对木麻黄生物量存在着耦合交互效应,不同的水、N、P、K配合有不同的生物量积曩.因此,合理施肥、量水配肥是改善滨海沙地因水肥不协调而形成大面积低效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林分密度木麻黄人工林木材材性的测定和比较分析表明,木麻黄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系数和力学强度随着林分密度的提高而增大,差异干缩随着林分密度的提高而减小。林分密度的提高增大了木麻黄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性和力学强度的波动性。差异显著性t检验表明,林分密度2250与2700株.hm-2处理间木麻黄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性和力学强度差异均不显著;而1800与2250株.hm-2处理间、1800与2700株.hm-2处理间木麻黄人工林木材密度、干缩性和力学强度的差异显著性因指标而异。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样地调查法对文昌市5种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容重木麻黄林最大(1.574 g/m3),大叶相思林最小(1.454 g/m3);总孔隙度大叶相思林最大(46.187),木麻黄林最小(42.177);土壤含水率椰子林最高,平均达到7.957%,而木麻黄林含水率最小,平均为1.032%。pH在4.81~6.59,相思林、木麻黄林和桉树林均为极强酸性(pH 4.5~5.5)土壤,次生林和椰子林为弱酸性土壤。该研究准确评估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性,可为营造热带混交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岸沙地不同干扰方式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α多样性测度公式,探讨了不同干扰方式(Ⅰ.天然次生林、Ⅱ.择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Ⅲ.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实施保护、Ⅳ.皆伐天然林种植木麻黄后频繁干扰)对福建东山岛沙质海岸带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和频度的增大,样地内科、属、种数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随着干扰强度和频率的...  相似文献   

13.
结合3S技术,利用数量化理论Ⅰ,从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海拔、坡向和坡度5个因子,对沿海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木麻黄在漳浦县的适生立地条件进行测定和分析,并把立地条件划分为5个等级。结果表明:立地适宜等级以Ⅱ级为主,Ⅰ级次之,二者占总面积的91.30%,漳浦立地条件对木麻黄生长较适宜,为沿海防护林适地适树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南滨海台地木麻黄林、桉树林、大叶相思林、椰子林、次生林5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容重、孔隙度及凋落物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林分的土壤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上层大于下层,土壤容重为上层小于下层;大叶相思林、木麻黄林的土壤容重较小,土壤疏松,孔隙大,凋落物的储量较大,持水性能好,适宜作为滨海台地的水源涵养林。  相似文献   

15.
以海口市沿海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釆用典型样地法,分析研究3种人工林(木麻黄林、加勒比松林、大叶相思林)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3种不同森林类型植被土壤属于弱酸性,低氮肥力土壤,全磷、全钾含量都很低;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有效磷含量丰富,大叶相思土壤有效磷含量低;木麻黄林和大叶相思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低,加勒比松林土壤速效钾含量中等;木麻黄林和加勒比松林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低,相思林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沿海沙地不同林地土壤呼吸、总硝化、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以了解和掌握沿海沙地土壤碳氮动态变化。[方法]应用气压过程分离( Barometric process separation,BaPS)技术对福建漳州东山县竹林地、湿地松林地、木麻黄林地、桉树林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季节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季节变化趋势不同,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呈显著性相关,pH、含水率对不同林地土壤呼吸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影响程度不同。[结论]不同林地土壤的呼吸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相互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影响木麻黄防护林生长的林地土壤主导因子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榕 《青海农林科技》2005,(4):23-24,37
本文对影响木麻黄防护林生长的林地土壤主导因子进行探计,为木麻黄林地土壤的改良、地力维持及持续经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岸青皮林与木麻黄林养分动态及凋落物分解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岛东南部海岸生境相似的天然青皮Vatica mangachapoi林和人工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林养分动态及凋落物分解(采用网袋法)进行比较研究,为营造青皮.木麻黄混交林,并逐渐过渡到天然青皮林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青皮林土壤.植物系统各分室氮、磷、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均高于木麻黄林对应各分室(氮:P叶=0.008,P枝〈0.001。磷:P叶=0.030,P枝〈0.001,P根〈0.021。钾:P叶〈0.001,P枝〈0.001,P根〈0.001)。(②2种林型土壤分室之间,氮和钾的质量分数呈现显著差异(P氯〈0.001,P钾=0.028),磷的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差异。③2种林型各分室中,除氮和磷元素在土壤分室随季节变化不明显外,其余均随季节变化而变化。④青皮和木麻黄凋落物分解周转期在青皮林下分别为3.53a和1.83a,在木麻黄林下分别为3.53a和3.45a.因而青皮林林下环境较木麻黄林利于凋落物的分解。可见青皮林比木麻黄林对氮、磷、钾元素有更高的积累能力.且青皮林林下环境更有利于凋落物的分解。图2表2参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