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和难民问题,利用华侨捐款,重点在粤北山区设立了3个垦殖区和1个林场.这些垦区在荒地开垦、基础建设、水利兴修、垦民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当地的开发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广东省政府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和难民问题,利用华侨捐款,重点在粤北山区设立了3个垦殖区和1个林场。这些垦区在荒地开垦、基础建设、水利兴修、垦民管理和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当地的开发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超民 《农业展望》2010,6(10):43-46
对美国RFS2的新规定、提高乙醇燃料勾兑率上限问题以及美国进口乙醇问题进行研究,论述上述政策变化对于美国粮食生产消费的影响前景。研究认为,美国最近制订的ILFS2,未来将在粮食消费方面产生较大市场效应.对此应当有长期的、清醒的估计。提高乙醇燃料的勾兑率上限,也将严重刺激美国的粮食消费。进口乙醇问题目前和未来则对美国的市场冲击较小。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对保障中国乃至世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效支持.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中国粮食供需关系、粮食安全评价体系、粮食安全判定标准3个方面入手,对现有关于中国粮食安全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并展望了后续的研究重点方向,以期为中国粮食安全评价研究工作的深化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正值抗战时期,全国各地出现普遍的粮食匮乏,地处粤西交通要冲的罗定,受到战事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粮荒.为了缓解粮食匮乏的问题,罗定县政府主要从增加粮食生产和加强粮食管理两个角度着手,积极实现粮食的增产和粮食的自给自足.这些措施,在推行之初,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不仅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粮食的总产量,而且在平抑物价、稳定局势、保障军民粮食供给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抗战结束后,国内战争爆发,政局不稳,致使抗战期间许多措施未能很好地得到贯彻和实施,大多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6.
<正>粮食存在问题,会直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严重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针对此情况,加强粮食质量的检验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了。并且,在近几年的粮食收购经验工作中,时常有一些新的问题冒出来,无论在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都为粮食管理带来了诸多问题。使得粮食的产需平衡、粮食的食用安全、粮食的食用价值、和谐的粮食购销关系以及企业收购过程中的粮食质量的检验和操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7.
粮政工作是广西抗战时期财经工作的重要内容。战时广西的粮政主要包括粮食生产、粮食征收、流通、保管、支付审核及管理所制定的制度和措施。本文主要利用掌握的抗战时期广西省政府公报的相关内容,通过对战时新桂系政府的粮食管理政策与绩效进行考察与分析,认为战时新桂系颁布实施的一系列粮食政策,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军需民用所需,对坚持和支援抗战胜利起到较为重要作用。但由于其阶级属性和出发点的原因,其制定实施的粮政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由美元贬值引起了农业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农资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替代生物能源需求增加、国际投机资本流动等派生因素,都对粮食价格产生了直接、间接推动作用.根据中国粮食现状,现阶段应采取敦促美元升值、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科技对粮食贡献率,以及密切关注国内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等因素,努力保证中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9.
谢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35-336,358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问题,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该研究从相关政策、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存储与粮食消费等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的5个方面,分别探讨并梳理其中对粮食安全能够产生影响的各主要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戴孝悌  陈红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52-16954
综述了国内专家关于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农民的涵义,培育职业农民的必要性、存在的障碍因素,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思路、模式、途径、政策,以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启示等方面。认为总体来说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成果较少,有限的研究成果又主要集中在理论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职业农民培育实践研究,特别是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宏观与微观相比较的研究成果更少,这些将是未来职业农民培育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粮食问题的辨识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了上前我国出现的卖粮难,粮价下跌,市场竞争激烈的局势后,介绍了对粮食形势的4各不同判断,评析了解决粮食问题的4种策略。依据国情和粮情,指出我国粮食形势存在的5个不会变,看待粮食问题必须坚持5个分开。并以此为据,判断了粮食形势,辨识了各种解决粮食问题之策,提出了转化、保护,提高3项粮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头等大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粮食安全研究中心1998年提出了以发展高产保障粮食安全的“‘123,234’粮饲超高产工程”,并开展了长期研究。在该研究基础上对发展高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发展高产农业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构想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未来粮食增产的3种不同预期,并从高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和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为厘清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现状,探究农村信贷市场和农业保险市场发育对种粮大户形成的影响机理,采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和理论梳理。结果表明:第一,适度扩大粮农经营规模对于中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农村金融市场发育完善与否是能否扩大粮农经营规模的关键;第三,现阶段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不利于农户获得信贷与保险。综述可证:信贷市场发育不完善将阻碍粮农获得资本,不利于要素替代进而扩大生产规模;保险市场发育不完善将阻碍粮农获得保险,不利于规模扩大后的粮农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与提升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作为粮食主产省,是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主力军。玉米是保障吉林省粮食安全的核心,而提升单产水平是玉米增产的必然途径。在梳理建国以来吉林省玉米单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并对吉林省玉米单产与国内外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当前制约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升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吉林省玉米单产,提出应扎实开展种质资源保护鉴定评价工作、强化种质扩增改良、开展区域性玉米应用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育种技术、加快重大自主新品种智能化精准选育、创新黑土地绿色丰产生产技术等发展建议,为加快提升玉米产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揭示快速城市化下人均粮食安全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及原因,指出城市化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带来了一定压力,表现为区域人均粮食安全指数的波动.[方法]运用人均粮食安全指数算法、Cobb-Douglass生产函数,以乡镇为单位,基于耕地-粮食-人口系统动态分析.[结果]2000 ~ 2009年,库尔勒市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但粮食播种面积呈降低趋势,人均粮食安全系数整体上呈基本稳定→缓慢降低→递增的变化趋势,Cobb-Douglas生产函数表明,播种面积降低、人口增加将成为未来粮食总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库尔勒市在现有耕地和粮食产量条件下,要依靠高科技技术和增加投入,来提高耕地生产水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灌浆期籽粒干物重,并将其与Logisac方程拟合,研究了鲜食糯玉米籽粒的灌浆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鲜食糯玉米籽粒的灌浆速度随灌浆日期呈现出慢-快-慢的“S”型曲线变化趋势,开始灌浆后的第三十四天灌浆速度最大,为8.57g/d。这一结论可作为确定鲜食糯玉米鲜穗适宜采收期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粮食形势的简要分析,指明分析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的制约因素的必要性,以及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制约因素分析的研究思路和具体研究创新结果,并针对制约因素的影响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韵龙 《农学学报》2021,11(3):89-92
人均耕地面积少、人口基数大、地力弱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一直是中国粮食自给和安全保障的风险所在。粮食安全风险管理一直是农业风险管理领域的热点问题,前人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主要有资源风险、气候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研究认为,影响中国粮食安全抗风险能力的因素中,既有意识层面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如风险管理主体的风险意识有待提高、风险防控体制、机构有待建立完善等。因此,建议从强化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意识、夯实粮食生产基础、建立粮食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等来提升粮食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国粮食安全现状与科技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粮食安全的基本内涵、评价指标,根据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点,将我国粮食生产历史划分为7个阶段,客观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总产和单产的变化轨迹,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对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强粮食科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视角提出了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科研保障能力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APEC地区粮食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以具有典型代表性且在世界粮食供给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地区为研究区域,开展基于粮食生产能力的粮食安全评价研究。【方法】利用机制法模型测算区域的土地生产潜力和粮食生产潜力,并以此作为粮食安全评价的基础;分别从粮食生产与消费、粮食增产潜力、人口承载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APEC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结果】APEC地区粮食生产潜力总和为17.39亿t,其中中国的潜力总产5.69亿t,为区域内最高。比照当前的粮食现实产量,总体来说,各成员体均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但如果综合考虑人口承载、粮食消费等情况,各成员体的粮食安全形势呈现分化态势,除日本、韩国外,发达成员体总体上略好于不发达成员体。【结论】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区域粮食生产潜力并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将是保障APEC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和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