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协同进化已有数百万年,在这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与昆虫分别形成了多种防御机制来互相抑制对方。本文对植食性昆虫反防御过程中体内的解毒酶、保护酶的变化及对植物蛋白酶抑制剂产生的适应蛋白进行了综述,探讨了昆虫反防御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海口美孝村古村落防御系统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美孝村走访探查,从村落布局、院落格局、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演并还原出美孝村原初村落的可能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其防御系统,发现美孝村古村落在空间上形成了"植物—围墙—村口—石门—道路—院落—建筑"的多方面多层次防御系统。解析美孝村防御系统特点,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蠹虫是针叶树木的重要害虫。为减轻或避免小蠹虫的危害,针叶树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步发展形成了由原生性防御和诱导性防御构成的特定抗御体系,最终在与小蠹虫的竞争中获得了一席之地。文章综合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对针叶树木防御体系的基本特征、产生机制及其生态学功能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在乳汁植物的防御系统中,防御物足贮藏在乳管中,如果乳管破裂,乳汁就会自动流出来,而不管造成乳管破裂的原因,即不论是机械损伤还是食草动物的啃咬,乳汁都会流出。如果是机械损伤,那么这些流出的防御液就算浪费了。这种防御系统一触即发,而不管对方敌友。现在我们说说另一种更精细的防御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物在长期不良环境中产生的抗性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植物抗性的研究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研究领域。植物在长期不利环境中通过进化产生的防御抵抗体系,是基于植物与其致病源之间基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的生化机制。通过对其深入研究得出了植物抗性在基因工程中不仅应用广泛,且在此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植物防御、昆虫反防御以及环境条件对植物与昆虫之间关系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昆虫与植物协同进化的表现和作用机制,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红蜘蛛已成为危害园林花卉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植物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使受害部位水分减少,表现失绿变白,叶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卷曲发黄。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同时,红蜘蛛还是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一、种类和形态 据初步观察发现,危害园林植物的红  相似文献   

8.
在适应生存环境的斗争中,植物和动物一样也有自卫能力,它们利用体内各种武器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9.
《湖北林业科技》2004,(3):16-16
腐叶土又称腐殖土,是植物枝叶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后形成的营养土。在这个由多种微生物交替活动使植物枝叶腐解的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自然土壤的优点。一是质轻疏松,透水通气性能好,且保水保肥能力强;二是多孔隙,长期施用不板结,易被植物吸收。与其  相似文献   

10.
果园害虫--铜绿金龟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金龟子是果园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危害植物根系,使寄主植物叶子萎黄甚至整株枯死,而成虫主要群集危害植物叶片,喜食柿子叶、葡萄叶、板栗叶等。同时也危害大豆、花生、甘薯、苜蓿等其他农作物。如果防治不及时,可导致危害成灾,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此简介铜绿金龟子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空气中的有毒物质不断增多,大气污染现象日益严重。空气中二氧化硫、氧化氮、氯等有毒物质一方面可以直接危害居民、牲畜和植物有机体,另一方面,在空气湿度大和降雨过程中形成酸雨,酸雨也可以直接危害人畜和作物,还可以随雨水渗入土壤,增加土壤酸度,影响土壤结构和微生物活动,降低土壤肥力,增加  相似文献   

12.
宋鸽  宋福强 《林业科技》2010,35(6):24-27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茵根(AM)真菌诱导紫稳槐产生的类防御反应,结果表明:在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的早期阶段,防御酶POD和PPO活性瞬时增加,分别在紫穗槐出苗后17天和19天达到最大值28.8U/mg·min和11.7U/mg·min;而MDA含量下降,尤其在紫穗槐出苗后21天,接种AM真菌处理MDA含量降低37.6%。文中测定了几丁质诱导子降解产物GlcN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防御酶失活的同时GlcN含量增加,由此推测几丁质诱导子的降解是AM真菌诱导紫穗槐产生类防御反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许多昆虫以取食植物为生,在这种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中,似乎昆虫握有相当的主动权,植物基本毫无回旋余地。但实际上,某些植物并非任人宰割、束手就擒,而是进化出了一套令人叹服的防御系统,我们常见的植物的乳汁就是一些植物有力的反蚕食武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三重营养关系中的化学信息联系,昆虫通过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学物质来定位,植物在受到植食者危害后一方面产生生理和生物学的变化来抵御侵害,另一方面通过释放互益素吸引天敌来阻止植食者的继续危害。信息化学物质在三重营养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肖秀芝 《云南林业》2004,25(3):23-23
在适应环境的生存斗争中,植物和动物一样也形成了自卫能力。它们利用体内各种防御武器,来有效地防御敌人,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6.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是全球首要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松材线虫的生长、繁殖、侵染和致病过程中,有多种生物因子参与其中,形成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特别是松材线虫与其体表携带微生物形成了密切的伴生关系.本文综述了松材线虫伴生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并探讨了松材线虫与其伴生微生物...  相似文献   

17.
孙庆峰 《中国林业》2009,(16):47-47
草坪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净化空·气、吸附尘埃、抗污吸毒、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结构,绿化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作用。但建植一块高质量的草坪并不是一件易事,草坪病害已成为危害草坪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草坪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在过肥、干旱、潮湿或机械操作等不良环境条件影响下,使病源微生物侵入,在生理上和形态上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变化,造成生长不良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板栗白粉病是危害板栗的常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树叶、新梢和幼芽.发病初期,叶的正反面出现黄斑,随后黄斑上出现白粉,嫩叶感病处生长停滞,叶片扭曲变形,受害严重的嫩梢枯萎,嫩芽不能展开,树叶枯黄提前脱落,造成栗树不能挂果或形成大量空苞.白粉病原茵成熟后,秋冬季以闭囊壳形态在落叶和病梢上越冬.翌年春季放出孢子并借风传播,萌发后从气孔侵入叶片或新梢和嫩芽,继续再侵染或扩大侵染危害.  相似文献   

19.
盐胁迫是一种常见的逆境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地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与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形成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微生物可以促进植物获取养分,植物分泌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养分。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根系-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现状,为更好地了解并应用微生物,深入探究盐胁迫下植物根系形态特征和根系微生物的变化,有助于提高植物耐盐性,改善盐碱地土壤环境。文中就盐胁迫下植物根的各项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植物不同种类及不同根系生态位对微生物的影响,以及耐盐菌种的筛选鉴定和开发进行总结分析,综述植物抗盐机制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探讨盐碱环境下共生微生物在盐碱土壤改良及利用中的重要作用,以为盐碱地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土壤中生息着病毒、细菌、放线菌、霉、蘑菇、变形虫、微小藻类等微生物。它们分布在有机物和植物根多的土壤中,常常与土壤中延伸的植物根接触,保持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关系。在微生物和植物群内,细菌与植物共生使根瘤细菌属在豆科植物上形成根瘤和茎瘤;放线菌与植物共生使赤杨属、杨梅属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