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取第四储粮生态区(大连015号、青岛34号)的2个试验点进行内环流技术应用研究,对试验仓在技术应用期间仓温、表层平均粮温、整仓平均粮温变化进行检测,分析试验仓风机风量、隔热保温措施及能耗,综合评价应用效果,为内环流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技术在第四储粮生态区应用控温及节能效果良好,内环流控温效果与仓房气密性、隔热性及冬季蓄冷量密切相关,合理使用该技术,可确保储粮安全度夏,实现绿色储粮。  相似文献   

2.
在内蒙古莫旗地区,通过通风降温蓄冷、密闭隔热与环流风机均温通风、轴流风机春季防结露通风、夏季内环流控温等综合措施,可实现全年低温储粮的目标,解决了长期困扰该地区储粮易结露的难题。实仓试验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的关键是做好仓房的密闭隔热与气密工作;内环流技术的使用,减少了储藏期间粮食水分损耗,延缓了粮食品质变化,提高了粮库的效益,同时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条件,且操作劳动强度低,运行费用少。  相似文献   

3.
浙北地区夏季高温时间长,稻谷储藏受环境影响大,为延缓稻谷储藏品质变化,中储粮湖州直属库开展了内环流均温、墙体"热皮"控温与储粮风管机空调补冷三结合的综合控温应用试验,研究工艺参数和运行效果,结果表明:三项技术综合应用,可以将经隔热改造的高大平房仓的仓温和最高粮温均控制在25℃以下,在高温季节通过内环流控温结合空调控温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热皮"层稻谷粮温过快上升;开启内环流控温后,能够有效控制高温粮的产生,延缓粮食品质的变化,预期可达到保质增效的目的;与传统的专用空调相比,可进一步降低能耗,降本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随着内环流控温技术的推广应用,储粮仓房蓄冷成为每年秋冬季节一项技术工作,为确保储粮安全,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节能降耗、保水之目的,探索适合本地区最佳通风工艺,开展了利用仓房轴流风机分阶段进行保水降温通风的试验,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辖区今后保水蓄冷通风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秋、冬低温季节,择机利用仓墙轴流风机对高大平房仓储粮进行机械通风降低基础粮温,气温上升季节对仓房实施密封隔热、仓顶喷淋等一系列控温措施,在低能耗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粮温,延缓稻谷品质劣变,降低储粮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6.
在第四储粮生态区对不同仓型、不同隔热方式下采用内环流控温的效果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粮堆体积较大的仓房内环流效果优于粮堆体积较小的仓房。在相同粮堆体积情况下,采用聚氨酯板隔热效果好于菱镁板隔热效果。内环流技术的使用,与仓房气密性改造相结合,在保证储粮安全、提质增效等方面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西北地区生态条件,在浅圆仓综合应用环流熏蒸、内环流控温和氮气气调三项储粮技术(以下简称:“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研究了“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的效果。通过2022年对入库新粮进行环流熏蒸,冬季择机通风蓄冷,2023年度先进行内环流控温,再进行氮气气调,探索研究在当地浅圆仓中合理有效使用这三项储粮技术的最佳使用路径。“三合一”储粮控制系统在浅圆仓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低温、低药量储粮,延缓储粮品质劣变,在储粮控温、控虫和控制品质变化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三合一”储粮控制技术充分发挥了三项储粮技术的各自优势,为浅圆仓绿色储粮探索出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高温高温的重庆三峡库区开展控温储粮,改善储粮环境,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试验从仓顶、门窗和粮面等方面对原有仓房进行局部改造,采取仓顶喷淋、屋顶风机排积热、PEF贴顶隔热、粮面谷壳包压盖、冬季机械通风等一系列控温措施。结果表明,进行局部改造投资,仓房的隔热保温性能和实用性大大提高,降低了仓温及粮温,为安全储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根据内环流系统夏季控温原理,在冬季利用其进行降温蓄冷工作,是对内环流系统功能的延伸尝试,主要目的就是利用内环流系统配备的小风量风机,借助完整的环流系统,达到降温保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大平房仓综合控温储粮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高大平房仓的门窗、通风口、环流熏蒸管道等易导热部位用PVC发泡塑料作隔热保温处理,以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改善仓房的储粮条件;地坪用糠壳铺垫,防止底层结露;秋冬季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粮面进行薄膜密闭、泡沫板压盖保冷;在膜下铺设环流熏蒸回流管网,并均匀预留若干个风口,可进行膜下环流熏蒸和全仓不揭膜通风,还可利用环流风机平衡堆内粮温;高温季节,在环流熏蒸管道上串接小功率制冷机组对粮堆进行辅助制冷,使粮堆长期保持在低温状态;夜间合理利用轴流风机适时排除仓内空间积热,降低仓温,延缓粮温上升。实践证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可达到明显的控温效果,使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时,平均粮温控制在15℃,表层最高粮温不超过23℃,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仓房安装空调和吊顶可以起到良好的控温效果。空调控温可以使仓温和上层粮温比普通仓低10℃左右;安装吊顶的空调仓仓温和上层粮温比没有安装吊顶的空调仓低3℃~5℃,且空调的电耗节省20%左右。  相似文献   

12.
高大平房仓综合控温储粮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高大平房仓的门窗、通风口、环流熏蒸管道等易导热部位用PVC发泡塑料作隔热保温处理,以提高仓房的隔热性能,进一步改善仓房的储粮条件;地坪用糠壳铺垫,防止底层结露;秋冬季节进行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粮面进行薄膜密闭、泡沫板压盖保冷;在膜下铺设环流熏蒸回流管网,并均匀预留若干个风口,可进行膜下环流熏蒸和全仓不揭膜通风,还可利用环流风机平衡堆内粮温;高温季节,在环流熏蒸管道上串接小功率制冷机组对粮堆进行辅助制冷,使粮堆长期保持在低温状态;夜间合理利用轴流风机适时排除仓内空间积热,降低仓温,延缓粮温上升。实践证明,粮食在储藏过程中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了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可达到明显的控温效果,使高大平房仓储粮度夏时,平均粮温控制在15℃,表层最高粮温不超过23℃,确保了粮食储存安全,延缓了粮食品质陈化,降低了保管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浅圆仓在冬季进行降温通风后,基础粮温较低(平均粮温5℃左右),入夏后"热皮冷心"现象比较明显,受外界高温影响,仓温、表层粮温升温明显,温度相对较高,仓温最高可达35℃以上,表层平均粮温在29℃左右,在此情况下,若储粮水分偏高,则上层粮面极易孳生虫霉,严重时可能引起表层储粮发热。因此,冬季对储粮仓房开展机械通风作业降低基础粮温进行蓄冷,夏季利用小功率风机将粮堆内部的冷空气通过地槽通风口抽出,通过仓壁回风管送到仓内空间,气流在粮堆内以下行的方式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降低仓温、仓湿和表层粮温,达到控温储粮的目的。通过采用内环流均温通风的方式,利用粮堆内部冷源降低仓温及表层粮温,从而抑制表层大豆虫霉的孳生,延缓大豆品质劣变速度。试验期间,为确保对照仓储粮安全度夏,采取了夜间轴流风机排积热、单管处理异常粮情。同时期单吨费用对比,试验仓比对照仓节约0.1元/t左右。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夏季北疆地区高大平房仓中下层粮温在-10℃以下,仓温和表层粮温较高并伴随水分减量和害虫孳生等问题,进行了内环流控温保水实验。通过在改造仓房隔热保冷及密闭性能的高大平房仓内安装内环流设施,利用秋冬季节通风降低粮温、春夏季节全仓密闭,按设定温度启动内环流装置均衡粮温。实验结果表明:夏季最高仓温为22.9℃,表层粮温最高为13.9℃;粮食基本无虫,控温保水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值得在北疆地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南京地区,粳稻的安全过夏难度较大,本试验利用高大平房仓的密闭条件,运用空调控温可有效控制仓房屋顶热气对仓温的影响,延缓粮温的上升速率,使稻谷安全储藏顺利度夏,延缓粮食品质劣变速度。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天津贯庄国家粮食储备库1号仓和3号仓进行内环流控温改造,研究内环流控温技术对高大平房仓内温度的调控作用。采用内环流法能巧用粮堆内自身的"冷源"使粮堆内温度快速均衡,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结果表明:内环流控温系统(1号仓)能有效控制仓内粮堆温度,且降低储粮成本、延长储藏时间、操作方便,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辖区秋季均温、冬季蓄冷保水难度大的问题,秦皇岛直属库积极开展科技储粮工作,进一步开发提升内环流功能,充分发挥内环流技术在储粮中的作用,安装使用了仓房环境控制系统,形成了“内环流+保水”储粮新模式,达到了粮堆既控温又保水的目的,抑制了水分损失,控制了粮温,避免了粮食极度干燥,提高了粮食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空调控温法,将表层1m内的粮面分为3层,分别距粮面300 mm、600 mm、900 mm,研究了浅圆仓稻谷在控温期间表层稻谷品质及整仓粮温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调控温能有效延缓表层稻谷品质劣变,发芽率、脂肪酸值、黄粒米三个指标的变化均优于对照仓;空调运行14d后,空调仓粮温超过30℃的比例为0,对照仓最高比例为27%。  相似文献   

19.
对高大平房仓仓顶、仓墙用碳化硅白色隔热基料进行涂刷,并安装自动通风装置与膜下环流系统,秋冬季进行自然通风与保水机械通风降温,春季对仓房进行隔热密闭;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夜间排除仓内积热、进行环流均温,降低上层粮堆高温点。试验证明:综合运用这些储粮技术,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粮堆的影响,使全仓平均粮温全年不超过15℃,夏季25℃以上的高温点不超过粮堆表层检测点总数的25%,达到较好的控温、保水、维持品质的效果,低温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田军  周井坤 《粮食储藏》2020,49(3):30-34
将食品级惰性粉防虫杀虫技术与仓房内环流控温技术相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发挥综合应用效果。食品级惰性粉对储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和触杀作用,仓房内环流控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仓温和粮温,减少水分减量,对夏季储粮害虫的孳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通过两者综合应用,实现高大平房仓夏季免熏蒸的绿色储粮目标,达到仓房准低温储藏的目的,降低了储粮保管费用,改善了保管员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为磷化铝熏蒸剂停止使用后,采用其他方法防治储粮害虫探索出一条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