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传统温室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温室大棚面积不断增大、温室内传感器种类及数量不断增多,且不易连栋管理的现状,设计了基于ARM CORTEX-M3核的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系统采用CAN总线技术对连栋大棚的主要环境因子,如温度、湿度及光照度等进行智能控制,通过串行通信实现上位机控制,增强了温室大棚的智能化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国内外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总线传递线路架设困难和设计冗余,研制了基于PIC(Peripheral Interface Controller,PIC)单片机的新型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并介绍了新型漏电火灾报警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功能设计.该系统通过人机界面操作以及检测数据信息的交流传递,实现了下位机与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传递,克服了传统的总线传递线路应用相关方面的困难.较传统的漏电火灾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容易、通信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温室自动控制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现场总线及LonWorks总线技术的特点 ,并给出了一个基于LonWorks总线技术的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提高温室控制系统的性能。[方法]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建立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控制系统。[结果]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温室控制系统具有布线简单、系统控制器稳定、数据传输可靠性高等特点,满足温室环境的要求。[结论]将CAN总线应用于温室控制中,改善了温室控制系统的通讯性能。  相似文献   

5.
【论文题名】温室环境多参数微机测控系统及现场网络化的研究【论文作者】孙刚【授予学位】硕士【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关键词】温室,测控系统,智能传感系统,现场总线,CAN总线  【论文页数】76页【文摘】文中首先介绍国内外温室测控系统的发展动态及现状,然后阐述了目前中国发展具有自主产权温室测控系统的意义和市场需求,接着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温室环境多参数的特点,并建立了环境的物理模型作为测控系统的设计基础。该文的重点在于进行了智能温,湿度传感系统和多参数测控系统的开发以及现场总线接口的设计。【篇名】 基于生态位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智能温室CAN总线通信适配卡电路的设计。通过对几种CAN总线适配卡电路的比较分析,得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并给出了与上位机连接的设计方案和电路图,可根据实际需要来具体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温室监测的需求和目前温室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oRa的温室多点无线监测系统.系统由基于LoRa的温室无线监测装置和上位机软件两部分组成.基于LoRa的温室无线监测装置实现温湿度采集、光照度采集、液晶显示和LoRa通信等功能.上位机软件实现用户登录、温室环境状态实时显示、历史监测数据查询和用户信息管理等功能.温室监测装置和上位机软件之间通过LoRa无线技术进行通信.系统应用与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有效实现温室多点无线监测,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李杰  熊庆国 《湖北农业科学》2016,(15):4010-4013
采用传感器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设计了一套集监控、管理于一体的智能温室系统。系统以CC2530为主控制器,以Zig Bee协议栈为通信基础,将温室的环境信息以GPRS方式传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发出对应的控制命令,以实现温室作物生长环境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操作简单、运行可靠,对现代农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无线通信模块PTR8000在温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了监测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数据通信方式,阐述了PTR8000的特点及使用方法,介绍了基于PTR8000无线通信模块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原理,给出了通信流程图以及部分SPI通信程序代码。  相似文献   

10.
针对10kV线路补偿的特点制定了电压和无功功率多判据的电容投切补偿策略,提出了GPRS和电力线载波互相配合的无功补偿调度通信方式,设计了采用STM32系列嵌入式芯片的智能线路无功补偿终端.结果表明,该10kV线路无功补偿系统能够在确保可靠调度通信的同时更准确地补偿线路损耗.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温室远程监控的需要,提出一种以Android平台智能设备为终端的温室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系统由基于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总线的嵌入式子系统、温室本地服务器和Android客户端等3部分组成。基于CAN总线的嵌入式系统用于环境数据的采集和设备控制;温室本地服务器采用Java开发的监控主程序来处理、传输温室采集的数据,实现温室的本地监控;Android客户端采用基于Java开发的监控终端程序实现对温室的远程移动监控。结果表明,基于Android平台的温室监控系统能可靠地实现对温室内环境的监控。温室作业人员能够通过本系统实现对温室高效、优质调控。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温室悬挂喷施机效率,实现单台机器对温室全方位覆盖,设计基于PLC通信的温室悬挂喷施机跨垄作业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IEMENS PLC 之间的PPI通信及SIEMENS PLC与Delta变频器之间的MODBUS通信方式,结合多传感器位置融合技术,通过主从PLC通信编程,对动作流程进行决策,实现了温室悬挂喷施机全自动换轨。在温室环境下对换轨作业精度与单次换轨时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换轨车行驶速度为0.15 m/s时,作业精度<1 mm,单次换轨时间为185s。与人工换轨相比作业精度大幅提高,单次换轨时间明显缩短,满足工程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3.
基于单片机实现传统温度检测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的温室温度监测系统方案。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CAN总线技术和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组建了温室温度监测系统的节点及网络架构,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和关键的软件流程。该系统可实现对温室温度的实时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报警,从而实现对温室温度的有效监测,具有结构简洁、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篇名】基于can总线网络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作者】杜辉胥芳陈教料【刊名】机床与液压2004年06期【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14【关键词】CAN总线温室控制P8XC591【摘要】对温室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低成本和可靠性以及技术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CAN总线网络技术的温室控制系统设计。介绍了P8XC591单片机的特点,分析了系统软硬件的设计。【篇名】反保温处理下日光温室内气温、地温的变化规律(简报)【作者】边卫东肖啸王学东【刊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在农业温室环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Android平台上编写农业环境监测程序、构建用户界面、通信程序,为了能够及时地收集到温室内部影像信息和温室中环境参数变化的信息,使用核心嵌入式系统数据通信和3G网络,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地对温室内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温室环境监控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GSM无线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的智能温室监控系统。该系统以GSM网络为远程通信平台,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监测和近距离通信平台;采用ARM9微处理器和MSP430单片机为核心构建系统硬件平台实现对温室环境的远程监控。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可扩展性强和装设灵活等特点,是一种实现智能监控温室环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温室生产中信息采集装备产业化相对落后,采集终端采用PC机不利于安装且成本较高的情况,利用运算速度较快的32位嵌入式处理器,移植实时性较强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扩展USB接口、CAN总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设计开发了一个基于现场总线网络和以太网,能够对温室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实现了多种数据融合、存储、传输的嵌入式采集终端。用户可以通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操作终端的CAN总线接口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命令的发送,可将相关信息存储在USB海量信息存储设备中或通过以太网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测试结果表明:终端对于错误的数据帧具有识别能力,应用协议软件运行稳定;节点对正确的远程帧和数据帧的控制命令均能正确响应;终端能实时显示温室状态的变化并保存数据,采集器和监控中心的数据通讯稳定性较高。系统实现了温室环境信息实时、远程监测的功能,同时,系统的设计降低了温室生产和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18.
基于GPRS的远程温室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温湿度参数监控系统在远程数据传输时需要敷设专用通信线路导致开发成本高、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和GSM通信技术的温室参数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温室终端使用nRF24L01无线传感器模块通信,而在远程数据传输时以GPRS数据传输技术为载体实现了低成本大容量的远程数据传输。此外,系统扩展了远程短消息查询、设置和报警机制更方便管理员对温室的监控,并在监控系统终端开发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管理员对温室的远程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软硬件设计切实可行,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温室监控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9.
基于CAN总线的汽车车身电器网络实验台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网络技术在国内汽车车身尚无应用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分布式汽车车身网络系统的建立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桑塔纳2000型轿车车身电器实验台上。将车身电器按区域划分为9个部分,通过CAN智能节点连接到总线上。对总线参数进行设置,包括节点ID、位定时、位同步、信道延迟等,使得各节点能够有效进行通信。选用89S51单片机和SJA1000CAN控制器设计CAN智能节点。试验室测试时采用PCI-5121智能CAN接口卡将上位机连入总线系统中,分别以单帧和多帧2种方式进行通讯,普通双绞线为通信介质,通讯时间24 h,节点传输速率为40 kbit/s,通讯成功率100%。系统能够实现节点间的可靠通信,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因具有低功耗、低维护成本和自组网等特点已逐渐应用于温室环境信息监测中。利用Zig Bee技术设计温室WSN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稳定可靠、通信效率高、能耗低、监测精度高等特点。试验结果表明,该温室WSN监测系统能准确采集温室环境参数,并可实现保存和查询历史数据,有效提高温室环境种植的科学性、客观性,从而提高温室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