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统计,分析了贵阳市蔬菜气象灾害的成因,种类,特征及其对蔬菜生产影响的程度,结合蔬菜受害机制,再生力,影响程度,对蔬菜气象灾害进行分类,分级。初步认为暴雨,冰雹,连阴雨,,连续高温高湿,春旱,倒春寒6种气象灾害是贵阳市蔬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其中后4种气象灾害应作为防灾减灾的重点,提出蔬菜均衡上市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北日光温室气象灾害影响和气象服务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问卷形式,对河北省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销者和技术人员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低温冻害、寡照、大风、雪灾4种主要气象灾害对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品质、贮藏、运输、销售的影响率,用于日光温室气象灾害防御及补救的费用占所有气象灾害防御和补救费用百分率,以及菜农接受气象服务的投入占收成的百分率等进行调查,并利用德尔菲法对气象灾害防御和补救费用及气象服务的效益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多数被调查者认为低温冻害和寡照对日光温室蔬菜产量和品质有较大影响,其中认为低温冻害影响率大于15%的人数分别占45.6%、53.7%,认为寡照灾害影响率大于15%的人数分别占37.8%、35.4%,认为大风和雪灾的影响相对较小;70%以上的人认为大风和寡照对日光温室蔬菜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影响率在20%以下,超过50%的人认为低温冻害对蔬菜贮藏影响率大于30%,认为雪灾对蔬菜贮藏、运输和销售的影响率大于30%的人数分别占31.0%、63.9%和53.0%.被调查者对日光温室4种主要气象灾害的气象服务满意度均达96%以上.对大风、低温冻害、寡照和雪灾的防御和补救的费用占所有气象灾害防御及补救费用的平均百分率分别为20.3%、15.8%、13.0%和19.4%,4种灾害的气象服务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08%、2.25%、1.90%和2.55%.按近l0a(2004-2013)河北省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年平均生产总值计算,大风灾害气象服务效益最高,平均每年达2.941亿元,其它依次为雪灾、低温冻害和寡照,总效益平均每年达9.340亿元.  相似文献   

3.
上海蔬菜气象信息服务网站采用ActiveX控件和浏览器/服务器技术,建立基于ActiveX的地理信息平台,实现可视化检索查询、比较、动态追踪功能。通过Internet网络,提供天气气候信息灾害警报与监测评判、蔬菜基础信息3大类别10个方面内容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气象防灾减灾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提出了通过建设多种形式的气象灾害信息发布系统、提高精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以及加强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多部门联动工作等来提升县乡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对策,以期提升人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减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WebGIS技术为基础,结合JAVA Applet等技术,研发了基于WebGIS的橡胶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为简化海南橡胶气象灾害信息的管理,有效进行橡胶气象灾害监测、预报以及灾后评估提供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根据多年日光温室气象生态观测资料,总结了温室黄瓜和番茄低温寡照灾害指标,结合远程环境监控技术,建立了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并在河北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进行了测试和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对低温寡照所发生的范围及强度等进行动态监测预警,并可通过自动生成word文档形式提供信息服务,在灾害诊断预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产离不开有效的气象服务,只有准确地掌握气象信息,深入了解气象变化,才能避免天气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基于此,阐述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农村气象服务的现状与需求,总结了农村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善农村气象服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气象灾害是对我国农业造成危害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效的气象信息服务对农业生产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浅析当前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气象信息服务的准确性、时效性、多样性等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农业工程学报》1990,6(2):113-116
小拱棚前期覆盖辣椒的增产效应_李惠清《中国蔬菜》1981(1)棚温对大棚辣椒营养生长和早期产量的影响_徐鹤林等《中国蔬菜》1981(l)关于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在贵州应用价值的商榷_马渝麟《中国蔬菜》1 981(l)胡椒塑料大棚及有色薄膜防寒试验初报_郭可展等《农业气象》1981(1)银灰色  相似文献   

10.
为提升农业生产的科学性和效率,必须充分保障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的高效性和及时性、准确性,提升气象信息服务的技术水平。简述了提升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效果的重要性,分析了山西省运城市现阶段农业生产气象观测与灾害预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了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体系的高效性和质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天气气候征兆预报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经过30多年研究和应用,验证了“天气气候征兆预报法”具有发报早、准确率高、简便易行等优点,对提高天气预报质量、指导农业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方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智能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该文针对设施农业种养殖企业用户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直通式服务需求,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基于JavaEE技术框架、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云服务技术,通过多重因素关联规则学习方法,构建基于互联网气象数据、设施农业小气候环境数据及作物生育期等多重因素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生产管理专家知识规则,依托气象部门一体化智能网格气象预报预警平台和未来3~7 d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开发基于互联网数据挖掘和专家知识决策技术的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智能决策推送服务系统,对寒潮、大风、低温寡照、暴雪等北方主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进行早期预警提醒,系统于2017年秋冬季在天津津南区部分农业园区推广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APP对5次强冷空气过程提前3~5 d自动研判并实时推送设施农业生产管理决策和防灾减灾提醒建议,便于生产管理者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和提前采取生产管理措施,避免重大灾害损失,探索应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挖掘等信息手段开展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为研究满足设施农业互动式、个性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气象信息服务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蔬菜价格的波动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减小各种因素影响,稳定蔬菜价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研究天气因素对蔬菜价格恢复力的影响,本文以石家庄市本地黄瓜为例,采用2011年10月至2014年5月石家庄市月度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了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动会引起黄瓜价格的波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蔬菜价格恢复力模型,测度了天气因素对黄瓜价格的干扰压力及黄瓜价格对各天气因素的敏感程度,并计算了各天气因素影响下的黄瓜价格恢复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5%显著性水平下,降水量和气温是黄瓜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在10%显著性水平下,日照时数是黄瓜价格波动的Granger原因,即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等天气因素的变动会引起黄瓜价格的波动。价格敏感系数计算结果表明,黄瓜价格对降水量和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相对较小,而对日照时数的敏感程度较高;日照时数、气温、降水量都会影响黄瓜价格恢复力,其中日照时数的影响最明显,当日照时数发生变化时,黄瓜价格恢复力较小;当降水量或气温发生变化时,黄瓜价格恢复力相对较大。考虑到各种天气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蔬菜供给而导致其价格波动,研究提出,针对天气因素提升蔬菜价格恢复力应主要从供给角度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这些不利天气因素的影响,具体包括加强雾霾治理力度,缓解日照时数降低对蔬菜供给的影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提高蔬菜生产对天气变化的抵御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生产对天气变化的应对能力;强化技术创新,缓解天气变化对蔬菜供应的负面影响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泥石流灾害预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峡库区有历史记录的40次泥石流灾害的日降雨量以及前15 d的降雨量,当日1 h及10 min最大降雨强度等降雨参数作为训练数据,在对研究区进行荒溪分类以及灾害危险区域制图的基础上,结合雨季的降雨特征监测以及实时天气预报模型,构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三峡库区泥石流灾害实时预报模型。详细阐述了应用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三峡库区泥石流灾害实时预报模型的关键技术,包括确定输入层、输出层以及隐含层的神经节点,建立学习知识库以及各节点初始权重等相关指标。该模型可以预测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降雨量、警戒降雨量以及避灾降雨量等指标,因此,依据当地降雨的实时监测数据或天气预报,就可以预测泥石流的发生几率,从而减少泥石流发生的直接危害。模型采样GIS技术以及国际先进的软、硬件技术,系统性能稳定,运行结果准确性较高,且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模型为可视化信息系统,可以通过该系统监测荒溪类型变化,进行危险区域制图,实现荒溪科学管理,为三峡库区泥石流灾害预警及防治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养分及盐分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棚菜田土壤养分及盐分演变特征,采集了不同种植年限(0、5、10、15、20、25、30a)的大棚菜田0~20、>20~40cm土壤样品,测定了主要土壤养分指标、水溶性盐分以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的培肥期在0~15a,培肥后(15a)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在30g/kg以上,达到较理想状态,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表现为富集,质量分数分别在150、90g/kg以上。但是速效钾却在100g/kg以下,较缺乏,并且15a以后还在继续流失。各养分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逐渐下降。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著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中氮磷钾的比例严重失调,出现磷素过量而钾素供应严重不足。土壤盐渍化从大棚种植15a开始发生,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与土壤pH值下降表现同步性。该研究结论期望给新乡市蔬菜大棚土壤的施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土壤水溶性盐分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集新乡市不同种植年限大棚菜田、露天菜田及大田土壤共计160个样品,调查分析水溶性盐总量、各盐分离子的变化及土壤pH值。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在连续种植不同年限后,水溶性盐总量上升幅度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r=0.92**);K+、Na+、Cl-、NO2-、NO3-、SO24-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正相关,而Ca2+、Mg2+、HCO3-含量变化与种植年限呈负相关;土壤pH值降低幅度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相关;K+、Na+、Cl-、NO3-、SO42-的含量均与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呈极显著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土壤中Cl-、NO2-、NO3-含量与pH值变化存在极显著负相关;SO42-含量与pH值变化存在显著负相关;HCO3-与土壤pH值变化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新乡市大棚菜田阳离子以K+、Na+为主,阴离子主要以Cl-、NO2-、NO3-、SO42-为主;不同种植年限对大棚土壤盐渍化和酸化有极显著影响,K+、Na+、Cl-、NO2-、NO3-、SO42-则是造成土壤盐渍化的重要原因,Cl-、NO2-、NO3-、SO42-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在气象要素类型不完整条件下采用Penman-Monteith方法估算小麦生长季蒸散量,运用2014/2015和2015/2016年度两个小麦生长季新乡历史日天气预报数据和对应日气象实测数据,以及修正后的太阳辐射参数和调节系数,首先验证天气预报气温值的准确性,并以预报气温为基础,估算实际水汽压和太阳辐射,最后利用天气预报气温和平均风速值,以Penman-Monteith公式为基础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结果表明:日天气预报温度数据可以代替气温观测数据;用天气预报中的最高和最低气温估算的水汽压和太阳辐射能满足Penman-Monteith公式的要求;用天气预报数据估算的辐射项的精度高于空气动力项的精度。总体上,用天气预报数据估算的日参考作物蒸散量中辐射项的精度高于空气动力项,用天气预报估算值总体偏低,但低估范围在7%之内,经统计分析,用天气预报估算与利用Penman-Monteith估算的日参考作物蒸散量相关性较高(R2=0.77)。因此,采用日天气预报的气象资料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这一方法可行,建议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用辐射法估算参考作物蒸散量,这给农业灌溉预报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保证,并对指导当地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