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细胞学方面研究了K型小麦雄性不育系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结果表明,在延迟授粉子房的胚囊中,助细胞之一首先体积增大,细胞质变浓,核及核仁也增大,接着进入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后形成二细胞原胚,发育为各种不同类型的球形胚;球形胚再发育为梨形胚;梨形胚再发育为分化期胚,最后形成成熟胚,卵细胞孤雄生殖频率很低,过程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相似。  相似文献   

2.
无融合生殖水稻HDAR002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无融合生殖水稻材料HDAR002六个株系的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6个株系无融合生殖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的发生具有多源性,未受精胚囊内胚的发生有两种方式:即卵细胞的孤雌生殖和助细胞的无配子生殖;此外珠心细胞可直接分裂形成不定胚。无融合生殖胚的启动分裂时期为开花前2-3d,其胚胎发育过程基本同正常水稻,部分材料的胚在形态上与正常水稻有差异。同时还观察到HDAR002胚胎发育中的多极核现象与无胚  相似文献   

3.
草地早熟禾胚发育类型及无融合生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草地早熟禾不同时期胚囊发育过程的观察,掌握其胚囊类型和无融合生殖胚囊发育特征,为更深入了解无融合生殖的机理、选育中国本土草地早熟禾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改良的石蜡切片技术,即FAA固定材料,多梯度二甲苯透明,切片厚度8 µm,苏木精(30 min)伊红(5 min)双重染色,观察并分析草地早熟禾的胚囊发育类型和特征。【结果】在石蜡切片中,观察到草地早熟禾巴润生殖过程中的5种胚囊类型,有性生殖胚囊所占比例为21.44%、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为49.67%、孤雌生殖胚囊为10.72%、助细胞胚胎和反足细胞胚囊分别为4.82%和7.66%,其中,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为主控型胚囊;草地早熟禾有性生殖胚囊为典型的蓼型胚囊;草地早熟禾同一胚珠中存在有性生殖胚囊、体细胞无孢子生殖胚囊或无配子生殖胚囊共存于一体的多胚现象,多胚出现频率为5.69%,其中,卵细胞形成的有性生殖胚囊与助细胞形成的胚囊极性相同,反足细胞形成的胚囊与卵细胞有性生殖胚囊极性相反;无孢子胚囊发育极不规则,通常单个发生或2个以上发生而形成多胚,2个胚囊并存现象居多。【结论】草地早熟禾生殖方式多样,具备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2种生殖方式,为兼性无融合生殖植物,其无融合生殖方式以体细胞无孢子生殖为主,此外还有少量孤雌生殖和极少量的无配子生殖。  相似文献   

4.
用常规石腊切片技术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为单子房地生胚珠。成熟胚囊尾典型的萝胚囊,供试的3个核桃品种(系)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4细胞原胚到多细胞球型原胚,进一步发育为无融合生殖胚。两极核晤并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退化。  相似文献   

5.
用常规石腊切片技术对核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发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为单子房直生胚珠。成熟胚囊属典型的蓼型胚囊。供试的3个核桃品种(系)无融合生殖胚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属孤雌生殖类型。卵细胞自发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4细胞原胚到多细胞球型原胚,进一步发育为无融合生殖胚。两极核融合并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助细胞和反足细胞在这一过程中退化。  相似文献   

6.
以沈阳农业大学培育的“明旭”草莓品种为材料,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结合整体透明与显微解剖技术,对草莓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其结果如下:草莓离生单雌蕊每个子房内具一枚横生胚珠,单珠被,厚珠心。成熟胚囊为蓼型。卵细胞较大,呈洋梨形。助细胞略小,核大质浓。极核有时融合成次生核。反足细胞不明显。胚囊窄而长。合点端有明显的承珠盘结构。个别胚珠中有双胚囊现象。胚的发育过程与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基本一致。从受精卵发育到二细胞原胚过程中,合子第一次分裂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继而顶细胞斜向纵裂,基细胞横裂。由基细胞分裂来的近合点端的一个细胞再发生纵裂,和从顶细胞分裂来的细胞共同参与胚体的形成,进而产生多细胞球形原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当成熟胚形成时,胚柄将逐渐消失。草莓胚发育属紫菀型,胚乳发育为核型。  相似文献   

7.
TAM诱导水稻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TAM诱导剂诱导水稻无融合生殖所形成的籽实的胚和胚乳起源,对其进行了胚胎学研究,结果表明,胚可能起源于卵细胞和一个助细胞融合所形成的细胞,两极核融合成次生核,由次生核分裂形成胚乳核,最终形成正常胚乳。  相似文献   

8.
应用解剖学及组织化学方法对老芒麦种子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其种子发育过程的形态变化具有禾本科植物的典型特征:胚胎发育为禾本型,胚乳为核型胚乳,其最外一层细胞发育为糊粉层,籽实皮由内珠被及子房内表皮发育而成;但有其特性:合子未显示出极性,中贮藏有丰富的淀粉粒。第1次分裂为横分裂,偶有斜向分裂,之后顶细胞纵分裂,基细胞横分裂;宿存助细胞可保留到椭圆形原胚时期,与丝状器都有PAS正反应.显示了宿存助细胞及丝状器与营养物质的转运有关;少数种子有胚发育迟缓的现象;不同种子发育的早期原胚之间存在淀粉粒含量的差异;约有1%的成熟种子中缺胚或胚极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蓝型油菜小塔品种的胚胎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要点如下:1.胚囊的发育属蓼型;配子融合属有丝分裂前型;胚乳的形成属核型;胚胎发生属十字花型。2.在成熟胚囊中,助细胞的丝状器很显著,卵细胞及合子的极性明显,两个极核也很显著。3.在授粉后18-24小时,卵细胞开始受精,在授粉后54-58小时,合子开始分裂,但初生胚乳核则在授粉后32小时已开始分裂。4.从合子开始分裂到形成8分体原胚,为线形胚时期,以后胚体逐渐膨大,直到多细胞球形胚时期,为辐射对称器官分化之前,属于原胚阶段。5.由球形胚进一步分化为心形胚、鱼雷形胚、手杖形胚到马蹄形胚,为胚体两侧对称的分化阶段。6.胚乳游离核在胚囊内作彩带状分布外,密集于珠孔区,围绕着原胚,及密集于合点区,形成游离核群,在心形胚时期,游离核开始形成胚乳细胞。7.少数胚珠在原胚时期由胚柄细胞分裂形成裂生多胚现象,平均出现频率为2.49%。  相似文献   

10.
金花茶子房3—5室,每室3—5个着生在中轴胎座上的具双珠被的倒生胚珠;薄珠心,内珠被的内层细胞不特化;胚囊为葱型;受精前两个助细胞同时退化;精子球形,与卵接触时稍有增大。描述了配子融合与三核合并的过程。双受精发生于开花四天之内,合子至少在受精后四个月才开始分裂,胚乳极少,合子分裂时只有数个胚乳核。大多数胚辣、胚囊都正常发育。对山茶属的分类进行了讨论;对落果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幼胚培养的时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光镜和电镜、切片和涂片技术,对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小配子发育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发育分2个阶段——生长与核分裂阶段及小配子的形成与分化阶段。早期小配子体单核,核仁小;随着核的分裂变为双核、四核和多核小配子体,后者因核极多,浅层分叶形成小配子体胚以利于核周边排列。各小配子体胚周边的核与嵌于核前方的线粒体向前突出并生长,最后分化形成小配子落入带虫空泡。成熟的小配子有2根鞭毛、1个大线粒体和1个强嗜锇性核、被单层膜。结果表明斯氏艾美耳球虫小配子发育遵循艾美耳属球虫小配子发育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发育及其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黄艾美耳球虫小配子体的发育过程及小配子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小配子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和小配子分化阶段。小配子体生长阶段发生与裂殖生殖相似的核分裂,内部产生裂痕,体积增大;小配子分化阶段,其核上方出现中心粒,同时限制膜连同核、线粒体向带虫空泡中突出,进而中心粒的中央微管消失转变成基粒,二根鞭毛从基粒长出,突入带虫泡;核的致密部进入小配子而成为小配子的核。小配子分  相似文献   

13.
水稻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的成熟胚诱导的愈伤组织,通过分化培养基的再诱导,产生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培养条件对胚状体的形成是很重要的。胚状体发生过程中,形成胚原细胞;原胚;球形胚;心形胚;以及不很明显的鱼雷胚(或梨形胚)等形态。胚原细胞可以单个发生,也可群体发生,因此可以形成胚胎群。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显微技术观察了东北红豆杉雌、雄配子形成和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直生胚珠3月份恢复发育,5月中旬大孢子母细胞形成,下旬减数分裂,6月中、下旬雌配子体形成。3月中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经过1个月左右发育为成熟的单核花粉,4月底至5月初散粉。传粉后约2个月受精,受精后的原胚经历球形胚、卵形胚、柳叶形胚、棒槌形胚,进而发育成具有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的胚体。  相似文献   

15.
美味猕猴桃“海沃德”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美味猕猴桃“海沃德”受精、胚和胚乳的发育。结果表明,授粉后2~3h,大量花粉在柱头上萌发,授扮后2d花粉管进入胚囊,破坏一个助细胞,精核与次生核融合成初生胚乳核,另1精核与卵核结合成合子。授粉后3d,初生胚乳核开始分裂,授粉后5~7d,合子分裂形成2细胞原胚。花后20d、29d和40d分别观察到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的发育。花后40~50d,胚已基本发育完全。  相似文献   

16.
植物孤雌生殖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孤雌生殖研究进展江西农业大学刘飞虎,梁雪妮一、孤雌生殖与无融合生殖广义的无融合生殖是指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直接从配子体或由孢子体细胞发育为子代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很显然,这包括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结子──不发生雌、雄配子融合,而由亲代性器官的孢子...  相似文献   

17.
选用水稻多胚材料 PM_1,通过胚胎学的观察,证实了多胚苗的形成途径有多条.将水稻多胚苗的形成途径归纳为4类10种。即(1)裂生多胚苗,包括合子胚和助细胞胚裂生;(2)增生多胚苗,包括合子胚、助细胞胚和不定胚增生;(3)混生多胚苗,包括合子胚+助细胞胚、合子胚+不定胚、助细胞胚+不定胚和合子胚+助细胞胚十不定胚混生:(4)双生多胚苗,即1个胚囊内同时具有2个不定胚.其中由合子胚增生、裂生或合子胚+助细胞胚是多胚苗形成的主要途径.在多胚苗组成中,二胚苗和三胚苗占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菊花脑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与胚胎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常规石蜡制片、组织压片以及显微观察技术对菊属植物菊花脑(Dendranthema nankingense)大孢子发生、雌配子体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雌蕊具有单子房、单胚珠、二裂状柱头,胚珠为倒生型;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4个大孢子,其中珠孔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能够进一步发育成单核胚囊,而合点端的3个大孢子在发育过程中逐渐解体;胚囊发育为单孢子待宵草型,单核胚囊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形成四核成熟胚囊,成熟胚囊珠孔端有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胚囊中央有1个单核中央细胞;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胚4个阶段;雌配子体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败育频率分别高达46%和75%以上。结果表明,菊花脑功能大孢子位于珠孔端和胚囊发育属于单孢子待宵草型是区别于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重要生殖特征;雌配子体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大量败育现象可能是菊花脑与栽培菊花种间杂交结实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贝氏隐孢子虫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微分干涉显微镜(NIC)对贝氏隐孢子虫(C. Baileyi)在鸡胚CAM上的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整个发育周期为96小时,全部发育过程包括:脱囊 — 裂殖生殖 — 配子生殖 — 孢子生殖,共4个阶段。裂殖生殖共产生3代裂殖体,在第Ⅰ、Ⅲ代裂殖体中分别含有8个裂殖子,在第Ⅱ代裂殖体中含有4个裂殖子。孢子化过程在CAM内胚层上皮细胞表面的带虫空泡内完成,并产生薄壁型和厚壁型两种卵囊。首次提出虫体具有群体寄生现象和同步发育特征;描述了C. Baileyi的运动期虫体离开母体和发育为滋养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应用由粪便中纯化的卵囊直接感染鸡胚成功 。并用37℃水浴脱囊,脱囊率达60%左右,表明温度对隐孢子虫的脱囊具有重要作用,无需胰酶和牛胆酸钠的参与。动物回归试验表明:C. Baileyi不能经胚胎途径造成感染,在CAM上发育的C. Baileyi卵囊对雏鸡具有较强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20.
珍稀濒危树种─沙冬青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萌发5天的沙冬青(AmmopiptanthnsmongolicusMaxim)为外植体,Fl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一D1mg/L,6-BA1mg/L,诱导子叶和胚根形成愈伤组织。选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转人分化培养基中诱导胚状体的发生。切片观察表明;沙冬青的体细胞胚是单个获得胚状体发生能力的胚性细胞发育而来,并且胚性细胞有较高的发生频率,在愈伤组织中常具有—至多个发生层带。体细胞胚的发育过程与双子叶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在切片中可同时观察到球形胚、心形胚及于叶胚,并有连体胚,次生胚等畸形胚,这些胚最终不能发育成苗,都在发育的不同阶段退化或解体。其退化方式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胚状体在发育到球形胚和心形胚之后失去发育极性呈花状发展;另一种是在原来的胚上又发生新的胚,吸收其营养使其内部解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