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对湖羊断奶羔羊生长性能、血清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胰腺消化酶、小肠黏膜形态和直肠菌群的影响。选取体质状况良好、体质量为(9.76±0. 12) kg的45日龄的湖羊断奶羔羊1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黄芪多糖组,每组7只。试验期共计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黄芪多糖组羔羊生长性能显著提高(P0. 05),料质比极显著降低(P0. 01)。黄芪多糖组血清中Ig A、Ig G、Ig M含量显著提高(P0. 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极显著提高(P0. 01),血清中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 05)。黄芪多糖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 05)。黄芪多糖组胰腺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显著提高(P0. 05)。黄芪多糖能够显著提高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及V/C值(P0. 05),对隐窝深度影响不显著(P0.05)。黄芪多糖组放线细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roidetes)细菌数量显著提高(P0. 05),拟杆菌纲(Bacteroidia)、甲烷杆菌纲(Methanobacteria)和盐杆菌纲(Halobacteria)细菌数量显著提高(P0. 05),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和甲烷杆菌目(Methanobacteriales)细菌数量显著提高(P0. 05),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leceae)、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ce-ae)和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细菌数量显著提高(P0. 05),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细菌显著降低(P0. 05),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雷沃菌属(Prevotella)、shuttleworthia和succiniclasticum细菌数量显著提高(P0. 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可以提高湖羊羔羊生长性能、免疫力、抗氧化能力、养分物质表观消化率,促进小肠各段的发育并改善肠道菌群。  相似文献   

2.
从云南昆明西郊野外捕捉6只成年野生树鼩,于中国科学院昆明灵长类研究中心人工驯养6个月。于刚捕捉回(野生组)和人工驯养6个月(驯养组)时,收集新鲜粪便样本,共12份,运用IlluminaMiSeq测序平台,以16S rRNA的V3–V4区域为目标进行高通量测序,比较分析树鼩在人工驯养前后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结果表明:树鼩粪便菌群的OTU多样性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野生组树鼩粪便菌群的OTU丰富度Chao指数、Ace指数、Sobs指数均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Co A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野生树鼩与人工驯养树鼩的粪便菌群具有明显的差异,但同组内个体间的菌群差异不明显;在门水平上,树鼩粪便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但其在不同组树鼩粪便菌群的相对丰度不同;在纲水平上,野生组菌群主要有芽孢杆菌纲和拟杆菌纲,驯养组菌群主要有拟杆菌纲、梭菌纲和厌氧菌纲,γ–变形菌纲、厌氧菌纲相对丰度在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目水平上,野生组菌目主要有乳杆菌目和拟杆菌目,驯养组菌目主要有拟杆菌目和梭菌目,驯养组的Selenomonadales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科水平上,野生组菌科主要有链球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驯养组菌科主要有普雷沃氏菌科和韦荣氏球菌科,驯养组的韦荣氏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在属水平上,野生组菌属主要有链球菌属和乳球菌属,驯养组菌属主要有普雷沃菌属和巨单胞菌属,野生组的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极显著高于驯养组的(P0.01),驯养组的巨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野生组的(P0.05)。可见,野生树鼩经过人工驯养后,粪便微生物区系中的一些菌群发生了变化,菌群结构与野生组有差异,但不显著,粪便菌群结构变化呈简单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研究对象,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1 134个用于物种分类的OTUs,包括37门、80纲、161目、198科、261属、117种的细菌;Flox组和CKO组小鼠的空肠微生物中共有46个相同的OTUs;各组肠道微生物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是优势菌门;2组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整体相似,但CKO组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的平均相对丰度高于Flox组(P=0.067),毛螺菌目Lachnospirales平均相对丰度显著高于Flox组(P<0.05),其他层级组成无显著差异。【结论】miR-146a敲除可改变宿主肠道梭状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变化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生长速度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生长条件相同、生长速度不同的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OTUs和菌群多样性指数Chao1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但两组间Shannon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大黄鱼肠道内的优势菌群,其中变形菌门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超过50%;两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变化主要集中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科水平上的细菌相对丰度比较结果显示,变形菌门内的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柄杆菌科Caulobacter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和莫拉氏菌科Moraxellaceae在两组鱼肠道内的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其中莫拉氏菌科在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的含量显著高于生长正常组(P0.05)。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速度的大黄鱼肠道菌群结构存在差异,生长缓慢组鱼肠道内菌群种类多于生长正常组;变形菌门内菌群变化与大黄鱼生长密切相关,莫拉氏菌科在鱼肠道内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引起大黄鱼生长变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羔羊腹泻是由病原微生物、营养改变、环境应激等多因素互作所致的新生和断奶时期危害羔羊生长的临床常见病之一。对断奶前后腹泻羔羊的生长生理与肠道菌群变化与其同期健康羔羊进行比较。为不同生长阶段羔羊腹泻的针对性防治研究奠定科学基础。【方法】在对羔羊腹泻进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随机选择断奶前(31—4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断奶后(60—75日龄)健康和腹泻羔羊各10只分成4组进行生长生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指标测定。采集直肠粪样,用16S rRNA测序进行肠道菌群组成结构比较分析。【结果】(1)断奶前健康与腹泻羔羊体重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腹泻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1),且腹泻羔羊的体温、脉搏和呼吸频率也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2)断奶前腹泻羔羊总蛋白、球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白细胞总数极显著高于健康羔羊(P<0.01),尿素氮、肌酐、磷、血糖和总胆红素显著低于健康羔羊(P<0.05),炎性因子IL-4、IL-6、IL-8显著高于健康羔羊。(3)断奶后健康羔羊与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共有OTUs占比较断奶前上升近一倍。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健康与腹泻羔羊的肠道菌群PCoA分布差异显著(Weighted UniFrac Adonis和Anosim检验水平,P<0.05),而断奶后组间差异不显著。门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疣微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黏胶球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P<0.05)。属水平:与其同期健康羔羊相比,断奶前腹泻羔羊梭杆菌属和梭菌属显著升高(P<0.05),而艾克曼菌属、脱硫弧菌属和丁酸弧菌属显著下降(P<0.05)。断奶后,腹泻羔羊瘤胃球菌属显著下降(P<0.05),而脱硫弧菌属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断奶前腹泻羔羊主要发生蛋白质和血脂降低;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的生理变化以尿素氮、肌酐和血糖等指标的下降为特点。断奶前腹泻羔羊肠道菌群失调变化明显;而断奶后腹泻羔羊炎症反应等变化明显。这些差异可能与断奶所引起的日粮组成结构和环境因素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合作猪夏季和冬季肠道微生物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特征.【方法】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分析夏季和冬季半放牧饲养的6月龄健康合作猪的粪便菌群结构特征.【结果】合作猪冬季与夏季肠道菌群α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β多样性冬季显著高于夏季(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优势菌门,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细菌属和Terrisporobacter为夏季合作猪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的优势菌属.菌群组成差异分析显示,在科水平,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消化球菌科(Pept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而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在种水平,拟普雷沃菌309(Alloprevotella_sp_feline_oral_taxon_309)、梭菌属细菌ID5(Clostridium_sp_ID5)、柏林密螺旋体菌(Treponema_berlinense)和溶纸梭菌(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在夏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冬季合作猪(P0.05);反刍甲烷杆菌(Methanobrevibacter_ruminantium)、瘤胃菌属细菌YS3(Rumen_bacterium_YS3)以及毛螺旋菌科细菌YE64 (Bacterium YE64)在冬季合作猪粪便菌群中的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夏季合作猪(P0.05).【结论】合作猪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与其适应不同季节气候和饲草种类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放牧与舍饲条件下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差异。【方法】选取新疆塔城地区健康的舍饲夏洛莱牛(CB组)和放牧夏洛莱牛(CG组)各5头,分别采集CB、CG组每头夏洛莱牛的直肠粪便,提取微生物总DNA,通过Illumina HiSeq 测序技术,分析10个粪便样品的菌落结构及多样性。【结果】所有样本共检测出1 089个OTUs(CB:1 044、CG:1 087),归属于12门24纲33目57科170属的细菌。在门水平,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在2组中均为优势菌门,其次为疣微菌门、放线菌、广古菌门和变形菌门,在科水平的优势菌依次为瘤胃球菌科、理研菌科、毛螺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普雷沃氏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拟杆菌科等;其中CB组中拟杆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理研菌科、消化链球菌科丰度显著高于CG组(P<0.05),CG组中厚壁菌门、瘤胃球菌科的丰度显著高于CB组(P<0.05)。【结论】舍饲夏洛莱牛和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结构与组成存在显著性差异,放牧夏洛莱牛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强的纤维消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小年毛竹林毛竹根际细菌和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差异。【方法】采集I度、II度和IV度的大年和小年毛竹林中毛竹的竹鞭、鞭根、根际土壤和林间土壤,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毛竹根际细菌和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结果】各组样本总共鉴定出31个门、49个纲、108个目、212个科、472个属细菌。从优势菌群及丰度来看,大年竹鞭和鞭根的优势菌纲为α-变形菌纲,优势菌目为根瘤菌目;小年竹鞭和鞭根的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优势菌目为芽孢杆菌目。在门水平上,大年竹鞭样本放线菌门的丰度高于小年竹鞭样本,大年毛竹鞭根酸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大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丰富度小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在纲和目水平上,大年竹鞭和鞭根样本与小年样本相比较,主要优势菌群为弗兰克氏菌目和α-变形菌纲下属的根瘤菌目。在科水平上,大年毛竹鞭根样本在黄杆菌科的丰度都大于小年样本。在属水平上,大年毛竹鞭根样本在慢生根瘤菌属的丰度大于小年毛竹鞭根样本,而大年毛竹竹鞭和鞭根样本细菌在伯克氏菌科的丰度都低于小年毛竹竹鞭和鞭根样本。从多样性来看,大小年毛竹根际土壤在各...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菌16S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菌群结构和饲喂两株单一益生菌(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变化情况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断奶仔猪肠道微生态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细菌所占比例分别为50.5%和42.2%,为绝对优势菌群。饲喂屎肠球菌后,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和细菌丰度均增加;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无壁菌门Tenericutes、酸杆菌门Act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细菌的丰度明显上升,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细菌丰度则发生了明显下降。屎肠球菌所在的肠球菌属Enterococcus的比例虽由0.07%(对照组)上升至0.12%(SF1组)和0.14%(SF2组),但在肠道菌群中所占比例仍然很小,说明屎肠球菌对仔猪肠道微生态的作用主要是影响其他细菌的丰度和多样性进而改变菌群结构。与对照组相比,SF1组的上述菌群变化幅度高于SF2组,通过与3组仔猪生长性能数据的对比,上述菌群变化的幅度与仔猪生长性能提高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白斑综合征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后对其肠道菌群的影响,运用16SrD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健康与人工感染WSSV的克氏原螯虾的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多样性。结果显示,感染组与对照组在肠道丰度及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但其优势菌群组成发生变化。对照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软壁菌门(Tenericute),分别占75.42%和19.17%;感染组肠道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分别占78.14%和17.38%。利用LEfSe分析差异菌属发现,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Candidatus bacilloplasma丰度显著减少(P0.05),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的丰度显著上升(P0.05)。此外,部分潜在病原菌如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丰度在感染后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WSSV感染导致克氏原螯虾肠道菌群发生变化,提示WSSV或可通过干扰肠道稳态致病。  相似文献   

11.
中草药制剂对蛋鸡肠道酶活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1200只蛋鸡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为空白对照,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APS)和小檗碱(Ber)复合制剂(处理组Ⅰ饲喂基础日粮+100mg·kg-1黄芪多糖、30mg·kg-1小檗碱,处理组Ⅱ饲喂基础日粮+200mg·kg-1黄芪多糖、30mg·kg-1小檗碱,处理组Ⅲ饲喂基础日粮+100mg·kg-1黄芪多糖、60mg·kg-1小檗碱,处理组Ⅳ饲喂基础日粮+200mg·kg-1黄芪多糖、60mg·kg-1小檗碱)。结果表明,中草药复合制剂对处理组Ⅲ、Ⅳ的十二指肠的淀粉酶活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处理组Ⅰ的空肠淀粉酶活和处理组Ⅰ、Ⅱ的回肠淀粉酶活有显著影响(P0.05);对处理组Ⅱ的十二指肠蛋白酶活和处理组Ⅲ、Ⅳ的十二指肠和回肠蛋白酶活有显著影响(P0.05);在肠道微生物方面,中草药复合制剂对各处理组的盲肠各种微生物都有显著影响(P0.05),对直肠的处理组Ⅰ和Ⅱ的各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添加中草药复合制剂能增加肠道中的酶活,有效地改善肠道微生态区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仔猪小肠生长发育及肠黏膜部分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机选择10头初生仔猪,均分为新生组(D0)和自然哺乳3d组(D3)。结果表明,D3组仔猪小肠长度和质量、黏膜质量、黏膜DNA、RNA和蛋白质含量以及乳糖酶、麦芽糖酶和L-亮氨酸氨肽酶(LAP)活性高于D0组(P〈0.05或P〈0.01),D3组小肠黏膜IGF-1及其受体以及LAP基因表达水平高于D0组(P〈0.05)。结果提示:新生仔猪肠道的迅速发育与黏膜IGF-1受体和IGF-1基因的上调有关,LAP活性增加是该基因表达水平提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为初步分析利福昔明(Rifaximin)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动物组织样品中的稳定性,将利福昔明分别与空白人工胃液(pH=1.3,不含酶)、空白人工肠液(pH=6.8,不含酶)、人工胃液(pH=1.3,含胃蛋白酶)、人工肠液(pH=6.8,含胰蛋白酶)、SD大鼠(雄性)肠道菌群及不同组织样品的匀浆液等共孵育不同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空白人工胃液中,随孵育时间的增加,剩余利福昔明百分比虽有下降,但仍在90%以上;在人工胃液中孵育6 h,其剩余百分比为84.03%;而在空白人工肠液和人工肠液中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则分别降至81.14%和78.12%。2)利福昔明在SD大鼠肠道菌群中孵育12 h后,虽发生部分降解,但剩余百分比仍在90%以上,总体呈稳定的趋势。3)利福昔明在空白SD大鼠的胃、肝、小肠和大肠及内容物的匀浆液中分别孵育6 h后,其剩余百分比分别为92.09%、75.95%、78.24%和83.90%。综上,利福昔明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肠壁、肝脏代谢酶等对其稳定性的影响亦较为有限。本研究将为兽用利福昔明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益生菌发酵产物对肉鸡肠道形态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将495羽1日龄实验鸡随机分5组,每组9个重复,每重复11羽。各组饲喂不同饲粮:第Ⅰ组为正对照,基础日粮+杆菌肽锌80 mg·kg-1饲料+硫酸粘菌素20 mg·kg-1饲料+2%未发酵饲料;第Ⅱ组为负对照组,基础日粮+2%未发酵饲料;第Ⅲ组,基础日粮+1%未发酵饲料+1%发酵饲料;第Ⅳ组,基础饲粮+2%发酵饲料;第Ⅴ组,基础饲粮+2%灭菌发酵饲料。试验期70 d。试验结束时,取血清测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浓度,取回肠用于扫描电镜(SEM)检测,用无菌玻片刮取小肠黏膜用于测定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第Ⅰ组、第Ⅳ组、第Ⅴ组血清内毒素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第Ⅴ组、第Ⅲ组绒毛比第Ⅱ组更长、更光滑,且其微绒毛长度显著高于第Ⅰ组、第Ⅳ组,但肠绒毛密度不及第Ⅰ组、第Ⅳ组。第Ⅴ组和第Ⅳ组肠道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调。结果表明,不仅是益生菌,其发酵代谢产物对肠道健康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DGGE和Q–PCR技术,分析黑眉锦蛇空肠、回肠和直肠中菌群的结构。结果显示:黑眉锦蛇空肠、回肠和直肠中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84、3.14、2.69,均匀度分别为0.78、0.86、0.74,丰富度分别为17.20、23.40、14.80,且各肠段中均以厚壁菌门细菌和拟杆菌门细菌居多,总菌和厚壁菌门细菌、拟杆菌门细菌的丰度分别达10~(8.07)、10~(6.82)和10~(6.30) CFU/g以上,梭菌属细菌、乳酸菌属细菌和Akkermansia细菌的丰度均达10~(5.05)CFU/g以上,且其丰度均随肠道沿头部向尾部的方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直肠中的丰度低于空肠中的;肠球菌属细菌和肠杆菌科细菌的丰度均在10~(6.11) CFU/g以上,其在直肠中的丰度高于空肠中的。结果表明:黑眉锦蛇肠道中拟杆菌门细菌和厚壁菌门细菌为优势菌群;菌群的丰度随肠道沿头部向尾部的方向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益生菌在直肠中的丰度低于在空肠中的,有害菌在直肠中的丰度高于在空肠中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肉杂鸡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小肠球虫病在肉杂鸡的饲养过程中造成的损害越来越明显,其中主要以毒害艾美耳球虫的侵害为主。由于毒害艾美耳球虫的繁殖率低,发病日龄多在8周龄以后。发病鸡群表现出明显体重下降,死亡率升高,若继发魏氏梭菌感染,则死亡率明显升高,且病死鸡表现出明显肠毒血症症状。现对一养殖户饲养的1500只肉杂鸡暴发球虫病继发坏死性肠炎的诊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In vivo measurements have revealed a high degree of stability of synthesized protein in rapidly proliferating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A slow loss of protein has been found during migration of mature cells to the villus tip  相似文献   

19.
乳糖是仔猪的主要能量来源,乳糖酶对乳糖的消化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耐受,产生肠胃胀气、腹痛甚至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仔猪的成长。本文围绕猪乳糖酶的来源、乳糖酶缺乏与腹泻以及乳糖酶缺乏的治疗展开综述,旨在对仔猪的饲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