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亩产产量高、颗粒度饱满、适应能力强以及营养价值高等优势,深受百姓的喜爱,但就其种植技术来说,施肥是大豆生长的关键环节,不同的施肥技术和施肥方案对大豆的产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就大豆施肥的方案做了具体的阐述,就施肥技术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做了详细的论述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氮磷钾最佳配方下大豆的肥料利用率,特在聊城市莘县开展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肥料效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平衡施肥)较不施肥、单施用氮磷肥、施入磷钾肥和氮钾肥处理增产效果明显。大豆对N、P2O5、K2O的利用率为N>P2O5>K2O,缺钾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间产量下降存在显著差异;缺氮肥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常规施肥间不存在显著差异。除CK1外,不施用氮肥处理对产量影响较小,除去肥料投入外每亩收益最高。因此,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氮肥对大豆产量影响较小,钾肥对大豆产量影响最大,适当增施钾肥能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豆产量水平的增加和科学技术的提高,人们把对地上部分尤其是叶片的单一研究与施肥逐渐转化为对大豆根系特点的研究与地上部分生长的结合为重要指标,来确定大豆的最佳施肥方法、施肥时期及施肥深度。  相似文献   

4.
营养元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是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措施之一。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了解大豆的营养特点、各种肥料元素的性质和作用.掌握科学的施用技术。大豆的施肥技术不仅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还影响肥料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科学施肥.既能节约投入成本.又能增加大豆单产,使大豆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要提高我国大豆的产量,不仅要研究大豆高产的栽培技术也要同时兼顾大豆高产的施肥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大豆品质的前提下提高大豆的产量。本文详细介绍了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与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6.
合理施肥是高油大豆获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实际操作中可结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按照平衡施肥、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的原则进行施肥[1].还应根据大豆的需肥特性和根系的活动范围,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和耕作方式,采取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改善大豆品质[2~4].  相似文献   

7.
大豆为豆科,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广为种植,但部分地区产量不高,这主要与施肥有关,农民一般很少施肥,没有科学施肥标准。实践证明,科学施肥,既能节约投入成本,又能增加大豆单产,使大豆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效益增加。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大豆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因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而导致的土壤肥力不均衡、产量增长缓慢等问题,研究提出了大豆窄行密植栽培分层施肥技术。采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播种大豆,通过合理耕翻使土壤熟化,减轻杂草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实施分层施肥,在大豆种子下方10 cm处施入以农家肥为主的基肥,在大豆种子下方5 cm处施入以配方肥为主的种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大豆窄行密植栽培分层施肥技术的试验区Ⅰ的大豆产量明显高于其他试验区。综合来看,大豆窄行密植栽培分层施肥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施肥需要,设计5种不同的施肥方式,分别对铁丰31大豆品种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施用氮、钾肥,大豆产量最高;同时施用氮、磷肥,大豆产量次之;按照推荐比例同时施用氮、磷、钾三种肥料,产量相比较低;施用大豆多元复合肥,在5种施肥方式中投入最多,但是产量形成受到影响,经济收益最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肥方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种衣剂拌种或大豆初花期叶面喷施的方法,可以提高大豆光合效率,增加大豆产量,改善大豆品质。底肥、种肥、多次叶面肥结合的优质大豆立体全程高效施肥方式充分利用前茬残肥、本季施肥和中后期叶面施肥来增加大豆产量和提高品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大豆的生长过程中,养分的供给对于大豆的产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施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肥料施用科学合理与否是高产的关键所在,在施肥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肥料能料充分吸收,还要注意避免出现烧苗现象,力争肥效时间长,这样才能保证不浪费,并达到大豆生长的营养所需。本文主要对大豆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施肥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大豆种植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东农豆252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施肥水平,研究其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最佳施肥水平。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春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为其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不同施肥方法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不同施肥方法对比试验研究证明,大豆生产过程适量施肥,不仅能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瘤菌的互利共生,而且能提高单株有效荚数,合理施肥,能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大豆增产增收最佳施肥配方,在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试验地研究了9种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人工考种的方法测定大豆植株产量性状指标.结果指出,常规专家配方和5%三龙生物肥施肥配方增产效果最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2.7%和12.4%,喷施彩特美叶面肥能显著提高大豆粒重,研究结果为大豆生产上科学合理施肥...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豆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5种大豆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常规配方、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配方、常规施肥、常规施肥配方不施尿素、空白对照,进行产量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常规配方产量最高,效益最高,测土配方施肥配方和减施尿素的施肥方式均有助于大豆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6.
<正>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为了获得高产,必须通过施用一定量的农家肥或化肥来增加土壤养分,以补充土壤的性状,这是提高大豆产量和提高品质的必要条件。然而,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肥力特性,肥料需求和施肥技术,以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一些新的高产大豆品种的繁殖。认为大豆本身具有固氮作用并且不需要受精是错误的。因此,大豆的种植得到广泛粗放,这样虽然作物被广泛种植但收获产量低。这给我们提出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应用科学施肥来捕获大豆收获。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同时,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施肥量、施肥期、施肥方法等。近年来,随着大豆品种的不断更新,大豆产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但由于产量盲目依赖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对垦丰23号大豆产量的影响,并求得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在大豆产量形成中的主次关系,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垦丰23号大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水平和密度之间除了简单效应累加外,还存在互作效应;处理组合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并以处理组合4(A2B1)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正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施用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些高产大豆新品种的育成,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是,由于许多农民没有掌握大豆的生育特点、需肥规律和施肥技术,因而种植大豆管理粗放,广种薄收,导致产量很低。国内外资料表明:作物增产各项措施中,施肥所起的作用占40%~60%,可见大豆施肥的重要性。大豆的施肥数量、方法及时期要根据大豆的吸肥规律、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法以及大豆品种等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大豆在双层报纸覆盖以及不同的施肥水平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报纸覆盖尽管不能提高地温,但是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显著抑制杂草的生长,并且显著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生物量。不同的施肥水平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单施磷石膏的效果比尿素、磷石膏、鸡粪混施的效果好.不施肥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大豆植株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根据我们的试验,大豆产量构成因子及有关的性状与密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将测得实验数据分别可具体确定其数量变化的形式,其中主茎节数、分枝数、结荚高度是符合方程 y=a bx,每株荚数、茎粗符合方程 y=1/(a bx),每株粒重符合方程 y=ae~(bx),叶面积系数可配成 y=x/(a bx)来应用。对植株高度和百粒重与密度的关系还不明确,有待进一步观察。大豆单位面积经济产量与密度成抛物曲线,其通式为 y=ae~(bx lnx),求一阶导数后,最高产的密度 x=(-1)/b。在本试验内,无肥条件下,东农4号大豆最高产的密度每公顷为29—31万株(29,8099株)。2.当大豆施肥后,最高产的密度即向前迁移。在大量施肥条件下,仍然采用原来适合无肥条件下的最高产的密度,就会使籽粒产量降低,以至不能表现出施肥的增产效果。3.当大豆不施肥时,增加密度能使大豆生物学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因此能显著地提高经济产量。当密度增加到一定范围以后,生物学产量即不继续增加,而且由于大豆的经济系数是随着密度增加而不断降低,因此经济产量有下降的趋势。所以在生产上应当采取合理密植措施。合理密植的增产效果为11.78%。4.大豆施肥能显著地提高生物学产量,目前,在我们的试验中,施肥使产量经济系数显著下降,这是妨碍施肥增产效果的主要问题。在施肥条件下,大豆经济产量系数是20%。5.通常,在不施肥条件下,大豆最大叶面积系数达到6.5就有徒长倒伏现象。6.目前,在大豆栽培上调整播种密度是控制叶面积系数比较稳妥可行的措施。在大豆施肥以后,叶面积系数容易升的过高,往往造成徒长倒伏,还没有找出很好的控制方法。7.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应当对大豆施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大豆直接施肥的经济效果是不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