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度场、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场对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土壤脲酶活性最高时温度为60℃,而纯脲酶溶液则为50℃左右。磁场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复杂,135mT场强下,磁化3min产生较大正效应,比CK提高8.3%,磁化5min和30min有负效应,且30min负效应最大;205mT磁化20min酶活性比CK提高7.3%.不同磁场强度处理土壤,100和135mT处理30min可显著降低土壤脲酶活性。磁场、温度场共同作用脲酶溶液,当温度为45℃时具有抑制脲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条件下脲酶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磁场对脲酶活性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磁场处理20min磁效应最大,且场强205mT时产生最大正效应,比CK提高30.4%;场强800mT时负效应最大,比CK降低19.5%。  相似文献   

3.
磁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200mT强度磁场处理水稻种子及育苗土壤。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在磁场作用下明显促进了苗期长势,产量比对照提高1.25%,而将种子与土壤同时进行磁场处理,使磁化作用更加加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5%,说明生物磁化与土壤磁化具有一定的累加磁效应。  相似文献   

4.
磁场处理对土壤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磁场处理后棕壤、黑土及血产乐七中磷酸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对土壤的3种磷酸酶都有一定的激活作用,但以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最明显。3种磷酸酶活怀提高的大小顺序是:黑土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棕壤和白浆土中碱性磷酸酶〉中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土壤水分对磷酸酶的磁处理效果影响不大。对于磷酸酶活性影响以≤100mT的低场强以及1min或10min的短明间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在1991~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Starkrimson)苹果树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和幼果的微量营养元素含量。与CK相比,喷施磁化复合肥后,叶片的Mn、Zn、Cu、Fe含量的平均提高率为5.15%、10.80%、21.59%、20.51%;幼果的Mn、Zn、Cu、Fe含量的平均提高率为27.18%、53.32%、19.73%、38.53%。试验结果还表明:处理复合肥的非均匀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150mT效果最好,B=100mT效果次之,故在生产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100~150mT为宜。试验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70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和我国科学工作者根据生物磁学和土壤磁学的基本原理,将粉煤灰经磁场处理得到磁化粉煤灰,并用少量磁化粉煤灰改良土壤,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取得了肯定的效果,但对于磁化粉煤灰的磁生物效应的研究较少。笔者通过经不同磁场处理的粉煤灰对土壤呼吸作用和酶活性影响的研究,欲揭示磁生物效应的微观机制,为在生产实际中磁化粉煤灰的应用提供有关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土样  一种为发育于红砂岩母质上的红砂土,采自浙江省衢州柯城区十三里村,pH4.3, 有机质含量7.2 g.kg-1,磁化率15.5×10-8 m3.kg-1,质地(卡钦期基制)为紧砂土;另一土样为发育于第四纪红土上的黄筋泥,采自衢州十里丰农科所,pH 5.6,有机质含量14.0 g.kg-1,磁化率67.6×10-8 m3.kg-1,质地(卡钦斯基制)为轻粘土。 1.2 供试粉煤灰  粉煤灰由衢州化学工业总公司提供, pH 7.5, 磁化率和剩磁分别为639×10-8 m3.kg-1和997×10-8 T,其颗粒组成( g.kg-1)<0.01 mm为760, <0.001 mm为520。化学组成SiO2为514 g.kg-1, Al2O3为276 g.kg-1, Fe2O3为570 g.kg-1, CaO为350 g.kg-1, MgO为150 g.kg-1。 1.3 试验和测试方法  称500 g过1 mm筛的风干土于烧杯中,均匀混入经不同磁场处理粉煤灰(土重的2%),在30 ℃,土壤含水量维持在30%的恒温恒湿条件下培养。试验设对照、原灰(未经磁场处理)、0.35 T磁灰(0.35 T磁场处理5 min)和0.55 T磁灰(经0.55 T磁场处理5 min)四个处理。测定培养时间分别为1, 7, 15, 30, 60 d的鲜土呼吸作用和转化酶活性;采集培养60 d的红砂土和黄筋泥土样风干后进行酶活性的测定。   土壤呼吸作用测定采用碱呼吸法,土壤酶活性测定采用比色法,在国产HKB-1精密数字卡帕桥上测定土壤磁化率,其他土壤理化性质测定采用常规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磁化粉煤灰对红砂土呼吸作用动态的影响  培养试验结果表明,红砂土中加入磁化粉煤灰,约培养15 d土壤呼吸作用强度达到最高,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也最为明显。而后,呼吸作用强度逐渐下降,差异也逐渐缩小。从处理效果来看,土壤呼吸作用磁灰处理明显高于原灰处理,说明磁生物效应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可见,磁化粉煤灰对土壤呼吸作用的影响,一方面与磁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磁生物效应有关。 2.2 磁化粉煤灰对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磁化粉煤灰对转化酶活性动态的影响与土壤呼吸作用相类似,培养约15 d,土壤转化酶活性达到最高,各处理间差异也最为明显,30 d后趋于一致。处理效果以0.35 T磁化粉煤灰为佳。这与前人关于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呼吸作用强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的报道相符。   土壤转化酶活性的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与土壤酶固有的保护容量有关。已有的研究发现,用不同数量的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牲畜粪、植物物质和污泥处理土壤时,脲酶活性增强并持续了几周,但最后都趋于与不加任何物质土壤脲酶活性基本一致。   我们对培养60 d的红砂土和黄筋泥土样风干后进行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无论是红砂土还是黄筋泥,磁化粉煤灰处理转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原灰处理和对照,而脲酶活性却受到抑制,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所下降;磁灰粉煤灰对红砂土酸性磷酸酶有促进作用,而对黄筋泥影响不大(表1)。由此可见,磁灰粉煤灰对不同种类的酶所产生的磁生物效应是不同的,这符合磁生物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角蛋白酶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的羽毛粉发酵液离心后上清液经80%浓度乙醇沉淀离心提取的角蛋白酶,酶比活力124.8u/mgprotein,纯化倍数3.6,酶活力回收率58.8%.酶解羽毛粉的最适pH值9.0,在pH6~9范围处理30min酶活性稳定;最适温度50℃,在70℃以内处理30min活性稳定.酶能被巯基乙醇激活,被MgSO4,CaCl2,HgCl2抑制。  相似文献   

8.
木瓜蛋白酶凝乳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凝乳温度为95℃;75℃以下,30min以内酶凝乳活性稳定,85℃处理30min活性完全丧失;pH为5 ̄8时凝乳活性随乳的pH值的降低而增强;酶在pH3.2 ̄7.7之间处理20h凝乳活性稳定;Ca^2+具有明显的促凝乳作用;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符合米氏规律。  相似文献   

9.
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凝乳温度为95℃;75℃以下,30min以内酶凝乳活性稳定,85℃处理30min活性完全丧失;pH为5~8时凝乳活性随乳的pH值的降低而增强;酶在pH3.2~7.7之间处理20h凝乳活性稳定;Ca2+具有明显的促凝乳作用;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符合米氏规律  相似文献   

10.
1991~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苹果树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与对照相比,叶绿素a、b和a+b的含量分别提高18.12%、12.74%、15.14%,光合强度提高17.95%,结果还表明:非匀强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50mT效果最好,B=80mT效果尚好,故在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50~80mT为宜,试验方法简便易行,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用200mT和300mT两个磁场强度处理水稻种子,同时进行盆栽试验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磁场处理后明显促进好苗期长势,地培育壮苗非常有利,并能使水稻产量提高达11.8%。根据水稻苗期长势及产量综合分析。水稻种子最佳的处理场强度为200mT,处理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2.
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苹果树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 ̄1992年用磁化复合肥对新红星苹果树叶面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磁化复合肥可有效地提高新红星苹果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与对照相比,叶绿a、b和a+b的含量分别提高18.12%、12.74%、15.14%,光合强度提高17.95%,结果还表明:非均强稳恒磁场中心的磁感应强度B=50mT效果最好,B=80mT效果尚好,故在应用中磁感应强度B选取50 ̄80mT为宜,试验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培肥措施对潮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过对培肥13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单施化肥能使脲酶活性平均提高60.1%单施千杆能使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44.2%,10.34%和8.24%,化肥与秸杆配合的酶活性不仅高于无肥处理,而且高于单施化肥和单施秸杆的酶活性,两种土壤上5cm地温与3种酶的活必均达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质地对不同酶活性影响的规律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流动注射和光纤光度法测定肌酸激酶(Ck)活性的方法。求测了Ck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m和反应活化能E,研究了磁场对Ck催化活性的影响。较长时间磁化Ck溶液和测活溶液,分别可使Ck加速失活和活性升高,100mT磁场磁化处理测活液15h可使Ck催化反应速度增加43.7%。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施氮处理下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土壤全氮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水平提高,2个株型水稻品种土壤全氮含量增加,但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全氮含量主要受施氮水平因素影响。不同株型品种间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消长规律不同。紧凑型品种沈农07425在拔节期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大,秋光则在分蘖期活性最大,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品种间差异较大。2个株型品种不同处理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均表现为高氮中氮低氮,且随施氮水平提高而增强。品种与施氮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较大。不同株型间土壤脲酶活性均以中氮处理活性最高。磷钾肥对照与完全不施肥对照间脲酶活性值基本无差异。脲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氮素水平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范围土壤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品种与施氮水平对土壤脲酶活性产生一定的交互作用,相对而言,土壤脲酶活性受施氮水平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采用培养实验,研究了重金属Zn、Pb与草甘膦复合污染对这些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期前后相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及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普遍降低,而转化酶活性普遍增加;Zn、Pb与草甘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影响在复合污染作用中与单独作用时差异较大;在复合污染条件下,Zn对微生物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转化酶活性均表现为负效应,而对脲酶活性则表现为一定的正效应;Pb对微生物生物量碳、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脲酶活性的影响为正效应,尤其对过氧化氢酶激活作用显著,其对转化酶则表现为负效应.在三者中,草甘膦对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的影响最大,尤其对过氧化氢酶表现为极显著抑制作用;Zn、Pb、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酶活性的效应大小顺序为:草甘膦,Pb,Zn.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农田马铃薯根际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水氮处理对马铃薯品质和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氮处理对0~20 cm土层土壤脲酶活性影响较大,其中灌水量为1500 m3/hm2,施氮量为210 kg/hm2的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最大.低水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脲酶活性逐渐降低;中...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施用复合肥对大豆生长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选用大豆品种徐豆18为研究对象,以空白处理为对照,设置1、1.5、2和3g·kg-1(复合肥·土壤-1)4个浓度的浇淋复合肥处理,观察盆栽大豆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大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施用复合肥有利于提高大豆株质量、根冠比和土壤酶活性,其中复合肥施用量为3g·kg-1时,大豆的株质量、根冠比最高,土壤脲酶活性显著提高了62.1%;复合肥施用量为2g·kg-1时,土壤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了42.3%.由此可见,种植大豆过程中施用复合肥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壤酶活性,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大豆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连作蔗田土壤的培肥效应,为建立合理的甘蔗施肥制度及提高连作蔗田土壤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连作甘蔗11年的赤红壤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施肥措施设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等8个处理,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相关肥力因子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氮、碳、磷及土壤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均比对照增加.其中微生物量氮增加5.56%~67.13%、微生物量碳增加4.01%~20.40%、微生物量磷增加6.39%~67.02%;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2.96%~35.19%、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18.24%~78.93%、蔗糖酶活性提高3.00%~42.00%、脲酶活性提高1.21%~23.43%;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养分增加不显著(P>0.05);土壤微生物量氮、碳、磷、酸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与速效磷、速效钾、全氮之间的相关性均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以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作为连作蔗田土壤培肥的评价指标更加全面和灵敏.  相似文献   

20.
在不同温度和底物浓度条件下,对陕西7种土壤19个土样脲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一定温度和底物浓度范围内,随温度和底物浓度增加,脲酶活性升高,在不同温度和浓度区段,影响幅度有明显差异,除水稻土外,其余高肥力土样脲酶活性受其影响较大;在同一生态区中,脲酶活性与理化性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肥力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土壤脲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