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对悬钩子属野生种及栽培品种共14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花粉为扁球形及近球形,极轴长度(P)变化为17.50~28.44μm,赤道轴长(E)为18.19~27.96μm。花粉一般具3萌发沟,沟伸长至两极,萌发沟长度变化为14.88~23.37μm,宽度为1.98~4.98μm。7个栽培品种的花粉外壁纹饰为条纹穿孔状,而野生种的外壁纹饰类型相对较丰富,为条纹状、条纹穿孔状及穿孔状。  相似文献   

2.
18种绣线菊花粉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8种(品种)绣线菊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法对其花粉形态进行系统观察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其中8种绣线菊的花粉形态为首次研究报道,以探讨其种间亲缘关系与分类学关系。结果表明:18种绣线菊花粉形状为长球形及近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和近圆形,赤道面观有长圆形、椭圆形和梭形,花粉大小为(12.5~20.7)μm×(10.58~18.3)μm,极轴与赤道轴之比(P/E)在1.01~1.94之间,属于小类型花粉,具三孔沟,部分种的内孔外突;外壁纹饰类型为条纹和条网状纹饰,纹饰特征种间存在差异,具备分类意义。首次发现美丽绣线菊(Spiraea elegansPojark)萌发沟内具有特殊脑纹状结构。绣线菊花粉性状指标重要性依次为条纹走向、赤道面观、孔径、条脊宽、极面观、纹饰类型、极轴和沟长与赤道轴之比(L/E)。18种绣线菊按花粉形态可分为5大类群,与经典形态学分类基本吻合,花粉形态可以做为种间分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对10个荷花品种的花粉进行了观察与测量,对观察结果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荷花花粉形状为近球形,大小为极轴长37.5~50.9 μm,赤道轴长41.6~51-3 μm,具3条萌发沟,外壁纹饰为脑纹状或皱波状.经主成分分析前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6.3789%,已经代表了原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选出前5个主成分为新选主成分.在孢粉分析时各性状指标按重要性依次为极轴长(P)、体积大小指数、赤道轴长(E)、沟长(L)、P/E、脊宽、L/P、外壁纹饰、沟宽(W)、极面观形状.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报道中国6种枸杞花粉形态,都是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进行研究的。本属花粉均为长球形或近球形;极轴长27~28.2um,赤道轴长20.5~25.8um;3孔沟,外壁2层约等厚,表面雕纹呈条纹状或条纹一网状。根据花粉形状和萌发孔可分两组:黑果枸杞组和红果枸杞组。后者,从极面观纹饰可分条纹系(中国枸杞系)和条纹-网纹系(截果枸杞系),而赤道面的雕纹特征可作为划分种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杏花粉超微结构形态特征以及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状况,以10个山杏无性系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观测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山杏花粉形状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三孔沟,极面观为圆形、三角形、三裂三角形和三裂圆形,按NPC系统分类均属N3P4C5型。花粉表面纹饰有条纹-纹孔型和条纹型2大类条纹,每大类又各分为3个亚类;供试材料中,6个无性系花粉为正常可育,2个为半不育,1个为高不育,1个为全不育;花粉粒极轴长与花粉萌发率、花粉管长度呈显著正相关,花粉粒大储存的营养物质丰富,有助于花粉萌发。花粉萌发沟长度/极轴长度与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呈显著负相关,萌发沟长度/极轴长度值大于1时,花粉萌发率较低,萌发沟长度/极轴长度值小于1时,花粉萌发率较高。本研究为山杏种质资源的分类、杂交育种等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梨资源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取30个梨品种(系)的叶片和果实,分析不同梨品种及其种间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叶片与果实矿质元素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梨不同品种间叶片及果实中Ca,K,Mg,Mn,Fe和Zn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种梨叶片中K含量显著高于西洋梨;叶片中Ca与Mn,K与Mg呈显著正相关,Ca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K与Fe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K与Ca,K与Mn呈显著正相关,Mg与Ca,K,Mn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Zn与果实中Ca呈显著正相关;叶片中Ca与果实中Fe,叶片中Zn与果实中Fe呈极显著正相关。30个梨品种(系)叶片和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差异显著,选出了矿质元素含量高的品种,探明了叶片与果实中矿质元素的关系,为杂交亲本选配和杂交苗的早期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番荔枝常见栽培品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及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番荔枝品种的分类鉴定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技术,对8个番荔枝栽培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番荔枝品种的花粉外部形态均呈长球形,花粉以四合体形式存在,辐射对称,极面观呈近圆形或菱形或四角形,赤面观呈近椭圆形,无萌发沟;各品种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网孔密度和大小均存在差异,其中,花粉大小为489.46~721.80μm2,极轴长为25.85~31.10μm,赤道轴长为18.93~23.15μm;花粉外壁均为网状饰纹,网孔直径为0.22~0.33μm,网孔密度为1.61~2.60 n/μm2.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品种间的花粉大小、网孔直径和网孔密度等性状指标差异不明显,但与其他供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花粉大小、极轴长、赤道轴长等特征指标与花朵的长度、花径宽度、鲜重等性状指标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粉外壁纹饰、花粉大小和花粉形状的差异可作为番荔枝品种分类的参考依据.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非洲骄傲、吉夫纳和绿钻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接近,归为一类;其余栽培品种归为另一类.[结论]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和花粉壁纹饰等性状指标的差异可用作番荔枝品种(系)间亲缘关系及分类鉴定的孢子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滇黄精花粉形态学研究及进一步的分类和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个不同花色的滇黄精品系,在植株形态比较的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外壁纹饰、极轴长(P)、赤道轴长等方面进行观察描述和比较。【结果】P1、P2和P3这3个品系之间除了花色的差异,在多数植物学特征性状上没有显著差异,而P4具有植株较矮、叶片窄小、花被短小以及根茎呈圆柱状、其横切面黄色等特点;滇黄精花粉粒大,长球形,极面观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具远极单沟,沟缘整齐,沟膜较清晰,无萌发孔,外壁很薄,两层,外壁表面具细网状雕纹;4个品系的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花粉长68~70μm,极轴59~72μm,赤道轴23~31μm,极轴(P,μm)×赤道轴(E,μm)分别为65μm×25μm、70μm×28μm、64μm×26μm、66μm×26μm,P/E为2.5~2.6。【结论】尽管4个滇黄精品系花色迵异,但在花粉大小及形态结构上差异不大,难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以毛乌素沙地南缘榆林沙区的黑沙蒿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技术,对其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结果表明,黑沙蒿花粉粒属单粒小型花粉,具有蒿属植物花粉的共性特征,属于较为进化物种的花粉形态,同时其花粉粒二型性特征亦比较突出。长球形和圆球形2种形态不同的花粉粒,同时存在于同一花药中,长球形花粉粒极轴长(P)23.43(20.10~24.91)μm,赤道(E)轴长16.93(15.81~17.32)μm,P/E=1.38,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显著(P<0.05),赤道面观椭圆形;圆球形花粉粒极轴与赤道轴近等长,极轴长17.56(16.11~18.43)μm,赤道轴长17.10(15.99~18.01)μm,P/E=1.03,极轴与赤道轴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赤道面观圆球形;经T检验,2种形态花粉粒的极轴与赤道轴长度比值P/E,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种形态花粉萌发器官都具3孔沟,但长球形花粉的沟深而细长,边缘整齐光滑,内孔深陷,沟间稍窄,极区面积较小;圆球形花粉的沟较浅较短,沟缘粗糙,内孔外突,沟间较宽,极区面积较大;外壁表面纹饰都为退化小刺与颗粒状纹饰的组合,但刺的分布、基部大小及刺间颗粒的大小和排列等有所差异。样本中长球形花粉粒占比为64.1%,圆球形花粉粒占比为35.9%。  相似文献   

10.
苹果属植物花粉形状、大小和纹饰等在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有助于分类鉴定。该属植物花粉演化路线可能是:P/E值大、长球形、条网纹、萌发孔不外露、沟浅→P/E值小、近球形、条纹饰、萌发孔外露、沟深。P/E值与果径呈负相关。近球形花粉基因与大果基因、长球形花粉基因与小果基因都是连锁的,且靠得很近。产于昭觉的红花晚山荆子可能独立成新种或变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干物质和水分的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矿质元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阶段(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成熟增长期)结果基生枝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织器官中Cu、Zn、Fe、Mn、Mg元素分配总体表现为:新梢〉果实〉韧皮部〉木质部;K分配与水分分配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果实〉新梢〉韧皮部〉木质部;而Ca元素在新梢中分配居多,其次为韧皮部。各组织器官中矿质元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规律各异,其中K元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欧李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水分代谢影响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K元素代谢对果实钙素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揭示欧李果实发育过程中矿质元素、干物质和水分的分配规律及相互关系,为研究欧李果实矿质元素吸收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野生欧李为试材,研究野生欧李果实发育期不同阶段(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成熟增长期)结果基生枝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配及其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性。【结果】各组织器官中Cu、Zn、Fe、Mn、Mg元素分配总体表现为:新梢>果实>韧皮部>木质部;K分配与水分分配变化规律一致,表现为:果实>新梢>韧皮部>木质部;而Ca元素在新梢中分配居多,其次为韧皮部。各组织器官中矿质元素与干物质和水分分配的相关规律各异,其中K元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结论】欧李各组织器官干物质积累和水分代谢影响矿质元素吸收与积累,K元素代谢对果实钙素吸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To classify the Chinese wintersweet(Chimonanthus praecox) cultivars and to study their evolution based on pollen morphology.Pollens of 12 representative wintersweet cultivars were examin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Q-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 results.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pollen grains were 2lobed circular in polar view,elliptic in equatorial view.The pollen shapes were spheroidal or super-spheroidal by P/E(polar axis length/equatorial axis length) criteria.(2) According to pollen exine ornamentation,it was indicated that white wintersweet is most original.Yellow floral group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ubgroups:purple-hearted,halo-hearted and yellow-hearted type.Their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was purple-hearted halo-hearted yellow-hearted.(3) Different wintersweet cultivars showed a different exine sculpture.Palynological analysis could be us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wintersweet cultivars.The result of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cultivars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a similarity coefficient of 0.41.Each group had similar pollen exine sculpture.It was found that the palynological classification coincided well with morphological classification.Our results support the suggestion that purple streaks or patches of inner-petals should be served as the first-order criteria in wintersweet classifica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6个不同居群的黄牡丹花粉形态进行扫描。结果显示,花粉形态具有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有脑纹网状、皱波网纹状、粗网状、网状和穴状细网5种;花粉粒的变幅为(32.94-48.87)μm×(21.57-29.70)μm,居群花粉在极轴、赤道轴和极赤比都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6个花粉形态指标和植株11个外部形态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花粉极轴与叶长宽比、极赤比与叶长宽比呈明显正相关,花粉极轴与叶长柄比、极赤比与叶长柄比呈明显负相关;花粉外壁纹饰变化与花瓣数量、宿存花萼和苞片数量呈显著相关。依据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规律可推测,花瓣数少、宿存萼片少,苞片数多、叶长宽比越大、叶长柄比越小应是植株较进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大兴安岭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总酚、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及可溶性糖含量特性;探究笃斯越橘果实、叶片矿质元素和根系层土壤肥力因子间及其与几个主要果实品质指标的关系;筛选通过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进而影响果实黄酮类和糖类物质积累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提高果实品质的土肥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水湿地苔草和山地土坡3种立地类型中的笃斯越橘为研究对象,使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研究土壤肥力因子、叶片和果实矿质元素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回归方程,并筛选影响笃斯越橘叶片矿质元素的主要土壤肥力因子。【结果】大兴安岭地区水湿地有土壤、山地土坡2种立地类型中,笃斯越橘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糖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属于单糖积累型,其总含量占可溶性糖的84.20%(水湿地有土壤类型)、95.11%(山地土坡类型),而水湿地苔草类型中葡萄糖和果糖总含量仅占可溶性糖的56.95%;果实总酚、花青苷含量在3种立地类型中差异显著(P<0.05)。典型相关分析表明,果实总酚含量与果实Ca、Mg、Fe、Mn元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果实K、Zn元素显著影响果实品质特性,其中果实K元素与果实类黄酮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花青苷、可溶性糖呈显著正相关,果实Zn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呈极显著负相关;叶片Ca、Fe元素与果实类黄酮、花青苷、葡萄糖、果糖分别呈现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但叶片Ca元素与果实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与果实品质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叶片N、P、K元素与果实N、P、K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叶片P元素与果实K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Zn元素与果实Ca、Fe元素呈显著负相关;果实矿质元素中仅有Mg、Cu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呈显著相关,土壤肥力因子主要影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但叶片矿质元素与土壤肥力因子间的关系较复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pH对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叶片N、P、K、Mn元素含量升高,但叶片Zn元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结论】提高土壤有机质和铵态氮含量,增强土壤酸度是笃斯越橘栽培区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提高果实K、Ca、Mg、Fe、Mn含量,减少果实Zn元素含量是提高笃斯越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宁夏不同区域欧李Cerasus humilis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害虫防治策略奠定基础。  方法  2019年5?9月采用诱捕器诱集法对宁夏3个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进行调查。  结果  共获得标本4 743头,隶属于10目46科101种。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东方绢金龟Serica orientalis、小长蝽Nysius ericae、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双斑萤叶甲Monolepta hieroglyphica、红翅伪叶甲Lagria rufipennis、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丽草蛉Chrysopa formosa、艾箭蚁Cataglyphis aenescens和黑点食蚜盲蝽Deraeocoris punctulatus为优势种。宁夏不同区域欧李园昆虫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候磨欧李园、玉泉营欧李园、施记圈子欧李园;集中性概率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施记圈子欧李园、玉泉营欧李园、候磨欧李园。相似性分析显示:玉泉营欧李园与施记圈子欧李园在8月的昆虫群落结构中等相似(0.60)。害虫与天敌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梨小食心虫与多异瓢虫呈显著正相关(P<0.05);小长蝽与多异瓢虫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红翅伪叶甲与艾箭蚁呈显著正相关(P<0.05);双斑萤叶甲与丽草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相对于玉泉营欧李园和施记圈子欧李园,候磨欧李园的昆虫群落稳定性最高。图2表5参25  相似文献   

17.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其品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研究表明 ,苹果梨果实中矿质元素随季节的推移而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 ,氮、磷、钾、钙和镁含量随果实增大一直呈下降趋势 ,而铁、硼呈波浪式变化 ,锌则在生长后期稍有上升。果实与叶片中钙、锰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而磷、钾呈显著正相关。在果实矿质元素组分中 ,以钾含量最高 ,约占大量元素总量的 55% ,其次为氮 ;铁约占微量元素总量的 60 % ,其次为硼。在构成品质的 5项指标中 ,氮、磷、钙和镁起主要作用 ,但微量元素中的铁、锌、硼和锰也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尤其是铁在构成品质的 5项指标中 ,有 2项占第 1位。多元相关分析表明 ,果实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通过通径分析 ,明确了总糖在果实品质 5项指标中起主导地位 ,明确了各元素对总糖量的直接影响、元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总糖量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甜樱桃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生长季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年生甜樱桃品种‘红灯’为试材,对设施栽培樱桃叶、花、果实中矿质营养元素(Cu,Zn,Fe,Mn,Ca,Mg,K)的含量、生长期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从始花期至终花期,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下降;果实进入生长发育阶段,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表现为前期含量较高,后期含量较低,并呈“下降—平缓—下降”的变化趋势,且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相互间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生长期叶、果间Cu,Zn元素呈极显著正相关,Ca,Mn元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元素相关性均不显著。果实中7种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均值)大小顺序为:Ca>K>Mg>Mn>Fe>Zn>Cu。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欧李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过程中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的作用和功能,将从欧李成熟果实中分离的ChPSY cDNA序列,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导入大肠杆菌BL21(DE3)体内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1.0 mmol/LIPTG诱导4 h,表达了相对分子量约为45.8 kD融合蛋白产物;IPTG的浓度和诱导时间优化表明,1.2 mmol/LIPTG诱导6 h时,融合蛋白的表达量最大。此外,Western-blot试验证实,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抗6×His的单抗发生特异性反应。这为欧李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ChPSY生物学功能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