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水肥一体化在我国有了较快发展,水溶肥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目前大多地方的施用方式相对来说还比较粗放,一般是将肥料溶解于水,通过人工淋施、浇施或冲施入田;而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的模式应该是将肥料溶解后,通过灌溉管道输送到田间,如喷灌、微喷灌、滴灌等。据了解,这一技术模式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最早应用于大棚蔬菜滴灌及新疆棉花膜下滴灌,目前应用面积超过2500万  相似文献   

2.
<正>一、水肥一体化的技术原理及优势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这项技术的优势是肥效快,养分利用率高,既节约肥料又利于保护环境,还可减少田间劳作,提高灌溉质量,具有节水节肥、省时和增产增效的作用。水肥一体化适宜有水井、水库、蓄水池等固  相似文献   

3.
水肥一体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琴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1):21-21
<正>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随着水溶性肥料的快速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将逐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陈清说:"过去,更多的农民甚至农艺师对使用水溶肥的理解是将肥料冲施后,经大水漫灌直接入田。这种思想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而有所改观。简单而言,水肥一体化是将固体和液态的水  相似文献   

4.
<正>传统的大水漫灌、过量施肥现象普遍,导致水肥利用率不高,造成了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水肥一体化成为解决问题的良方,其如何更好地向社会推广引发了各界关注。"水肥一体化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介绍。水肥一体化是先将肥料对水溶解,再加入管道灌溉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水肥需求。与传统的灌  相似文献   

5.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当前设施蔬菜生产的关键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将肥料按比例溶解于水中,通过田间供水系统将肥料和水均匀输送到作物根部区域的一种技术。将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实现统一化的利用和管理,使水和肥料能够在土壤中被蔬菜作物有效吸收,并能够实现供水供肥的定时定量,促进水肥的有机融合,确保水肥使用率显著提高。文章针对设施蔬菜种植中水肥一体化技术进行探讨,介绍了该技术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应用要点,为设施蔬菜种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找马铃薯适宜的水肥管理模式,通过大田试验,以大水漫灌+肥料条施为对照(CK),研究了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马铃薯土壤酶活性,其影响程度为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肥料条施喷灌+肥料条施,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下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中,产量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49.07%及27.94%、14.91%,商品薯率较CK及喷灌+肥料条施、滴灌+肥料条施处理分别提高19.41个百分点及10.36、4.7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等条件,借助新型灌溉系统,在灌水的同时将肥料配对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合理利用,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目的。由于喷灌水肥一体化配套设备以及水溶肥、液体肥价格高,而小麦做为大田粮食作物,比较经济效益低,再加上与水肥一体化相配套的肥水技术研究滞后,目前生产上即使已经实施喷灌的地块多数也仍未做到水肥一体化管理,农户通常是先进行人工撒肥或播肥机施肥而后再灌水,使水肥一体化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本研究通过生产调查和试验、示范总结提出了邯郸市当前适宜推广应用的小麦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管理技术,规定了小麦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的农艺、植保、肥水管理、设备使用维护等技术要点,以期为推动水肥一体化这项"一号技术"尽快在小麦上落实到位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加快水肥一体化进程提升灌溉施肥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为了进一步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在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的推广应用,文章从全盟农田灌溉及施肥历史做一回顾和总结,同时分析当前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加快水肥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灌溉施肥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适宜的水肥模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喷灌+肥料撒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对夏玉米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不同处理均能提高玉米穗位叶的SOD、POD、CAT活性和增加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处理之间表现为:滴灌水肥一体化喷灌+肥料撒施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对照;降低MDA的含量不同处理之间表现为对照大水漫灌+肥料撒喷灌+肥料撒施滴灌水肥一体化。滴灌水肥一体化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玉米叶片的MDA含量;同时,滴灌水肥一体化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较对照、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和喷灌+肥料撒施分别提高40.03%、18.34%和9.32%。  相似文献   

10.
陈熙 《中国农资》2014,(23):22-22
在过去十几年里,人们见证了肥料由单质使用向复合化发展,下一步不仅要通过发展灌溉设备和水溶性肥料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将灌溉施肥发展成为真正的水肥一体化。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提出,在推广水肥一体化的过程中,对旱地要考虑到水分和养分的合理管理,对水稻田也要考虑水分和养分的管理。水肥一体化是施肥方式上的改变,要让水肥有效地输送到根系,需要相关的技术和设备配套。  相似文献   

11.
崔海涛 《中国农资》2014,(23):26-26
<正>在人们的印象中,每当提起"水肥一体化技术",就不自觉地将其与高档的滴灌设施、昂贵的水溶肥联系在一起。是不是只有通过滴灌设施将肥料溶解后实现水肥同步管理才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我国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否必须以高投入作为代价?6月6日,一场以促进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为主题的"中国·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国际峰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有关领导与专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国应该立足国情,因地制宜地发展实用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水溶肥也应该  相似文献   

12.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综合了水分和养分管理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措施,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效等特点。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我国的水肥一体化技术仍以设施农业为主。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稳步发展。相比而言,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大田粮食作物的灌溉施肥技术开展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开展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田粮食作物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海峰 《河南农业》2021,(10):32-32
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技术,而且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的“一号技术”。正确认识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助于加快其推广应用。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概念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现代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4.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一项既省肥又省水还省工的一项技术。水肥一体化分为2种形式,部分水肥一体化;全程水肥一体化。这里所说的部分是指先施用部分底肥,剩下所有的肥料都随水走。那么全程水肥一体化,就是整个生育期,从根部吸收的肥料都随水施入。水肥一体化的好处是:省肥节水、省工省力、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增产高效。  相似文献   

15.
为寻找适宜的水肥模式,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喷灌+肥料撒施和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对夏玉米田土壤酶活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下土壤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散粉期达到最大值,而土壤碱性磷酸酶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各指标在不同处理之间表现为滴灌水肥一体化喷灌+肥料撒施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对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生育后期的土壤酶活性。滴灌水肥一体化处理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对照、大水漫灌+肥料撒施、喷灌+肥料撒施处理提高40.03%、18.34%、9.32%。  相似文献   

16.
《生姜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 1302/T 508—2020)规定了生姜微喷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系统构成及要求、技术操作与维护、水肥管理制度等关键技术,适用于冀东地区中小拱棚生姜生产。  相似文献   

17.
<正>日光大棚是一种在棚内不用另外加热的温室,这种温室通过后墙体对太阳能吸收实现蓄热放热,维持大棚内一定的温度水平,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这类大棚在山西省常见。水肥一体化是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的节水农业技术。1.日光大棚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施1.1设施设备通过综合分析当地土壤、地貌、气象、农作物布局、水源  相似文献   

18.
芥菜是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本文作者针对当地芥菜主产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常规栽培的作物用水是通过灌溉方法,既流失水分,又造成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种植效益低下的问题,从喷灌系统的建设、选择肥料、配制肥液等方面研究、总结了一整套芥菜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有效提高芥菜产量和改善品质,实现节支增收。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西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即根据西甜瓜生长需求及吸收特性,定时定量把溶解于灌溉水中的肥料通过管道系统输送给植株根部土壤,实现节水节肥、增产节本,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水肥一体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管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适时、适量地满足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水肥高效利用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具有节水、节肥、节省劳动力的优点,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临沭县将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临沭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临沭县政府大力推广农业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