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55 %霜尽WP(可湿性粉剂,下同)主要成分为烯酰吗啉.烯酰吗啉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性杀菌剂,对卵菌纲的霜霉、疫霉属的真菌有独特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引起孢子囊壁的分解,从而使菌体死亡.该药内吸性很强,叶面及根部施药都可被吸收并传导至植物全身.烯酰吗啉因与现有的杀菌剂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式,它们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所以烯酰吗啉对现用防治霜霉病药剂霜脲锰锌类、霜霉威类、甲霜灵类、乙膦铝类产生抗性的病菌有很好的杀灭效果.2001年初笔者对防治黄瓜霜霉病的6种药剂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监测分析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及敏感性水平。【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海南省8个火龙果种植市(县)采集到的59株火龙果溃疡病菌的EC50值,采用R语言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范围为0.2540~2.2233μg·mL-1,EC50均值为0.9841μg·mL-1;以58株菌株EC50连续性正态分布时的均值0.9627μg·mL-1作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均对吡唑醚菌酯表现为敏感;除乐东和白沙地区间敏感性差异显著外,其他地区间敏感性差异均不显著。【结论】海南省火龙果溃疡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小,对吡唑醚菌酯仍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烯酰吗啉(dimethomorph)化学名称为4-[3-(4-氯苯基)-3-(3,4-二甲氧基苯基)丙烯酰]吗啉(Z与E的比一般为4:1),对霜霉属、疫霉属病菌有特效,可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番茄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甜椒疫病等。为明确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消解规律及最终残留状况,并为制定其在黄瓜上的合理使用准则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3~2004年进行了烯酰吗啉在黄瓜中的残留试验。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防治辣椒疫病的高效低毒新药剂,以遵辣6号为供试品种,选择68.75%银法利、58%甲霜灵猛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5种药剂进行防效试验,并对施药后辣椒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及70%安泰生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12%、73.2%、59.84%、40.05%和19.88%,用药后辣椒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8.39%、15.33%、13.8%、8.05%和6.51%。这5种药剂的综合表现依次为68.75%银法利58%甲霜灵锰锌69%烯酰吗啉·锰锌72%霜霉疫净70%安泰生。  相似文献   

5.
以6个不同种(Trichoderma hamatum、T.virens、T.citrinoviride、T.longibrachiatum、T.afroharzianum和T.asperelloides)的30株木霉菌株为试材,采用室内平板拮抗、温室盆栽和田间接种生防木霉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木霉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木霉菌对辣椒疫霉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不同木霉菌株间抑制率差异显著(P0.05),平板拮抗抑制率在60.00%以上的菌株占总数的70%;木霉菌株T10(T.hamatum)的防控效果显著高于其它木霉菌株,在温室接种辣椒疫霉菌30d后防控效果达到71.60%;在田间,木霉菌株T10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可达68.02%,与对照药剂烯酰吗啉的防治效果相当,且能够显著增加辣椒果实的产量,单株增产率达到14.30%,高于烯酰吗啉。  相似文献   

6.
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江蔬菜》2009,(4):37-37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安徽省各地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进行监测和室内抗性诱导, 结果发现: 野生辣椒疫霉菌株中敏感、中抗和抗性菌株分别占 63.2%、30.4% 和 6.4%, 说明敏感菌株是安徽省辣椒疫霉菌的优势种群, 但 EC50 测定结果表明安徽的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的敏感性群体水平上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 室内药剂直接诱变容易获得抗性突变株, 且抗性水平可较其敏感亲本高近 1 000 倍, 说明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存在较大的抗药性风险, 据此, 讨论了相应的抗药性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有效防治辣椒疫病的药剂,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药剂的室内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WP对辣椒疫霉菌的毒力最强,EC50达到0.16642mg/L,其次是25%甲霜灵WP,EC50为0.54097mg/L,125g/L氟环唑SC的毒力最弱,EC50为3.97226mg/L,木霉菌、20%氟吗啉WP、500g/L氟啶胺SC、10%多抗霉素WP、250g/L啶氧菌酯SC、25%醚菌酯EC、蛇床子素对辣椒疫病的毒力分别为1.64182mg/L、0.92168mg/L、1.43618/L、1.92731mg/L、2.03662mg/L、2.1477mg/L、2.19588mg/L。50%烯酰吗啉WP和25%甲霜灵WP对辣椒疫霉菌的室内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防治苹果疫腐病的有效杀菌剂。【方法】采用先施药后接种和先接种后施药的方法,在室内离体‘富士’苹果果实上测试了13种杀菌剂保护果实免受疫腐病菌侵染的保护效果和抑制病菌在果实内生长扩展的内吸治疗效果。【结果】所测试的13种杀菌剂都能有效保护果实防止疫腐病菌侵染,保护效果达100%;其中,氟菌·霜霉威、噁霜·锰锌、烯酰吗啉、氰霜唑、吡唑醚菌酯、双炔酰菌胺和霜脲·锰锌7种杀菌剂的保护效果可维持10 d以上,其余6种药剂的保护效果可维持5 d以上;当疫腐病菌侵入果实后,13种杀菌剂都不能有效抑制病菌的生长扩展,防止果实发病,没有内吸治疗效果。【结论】所测试的13种杀菌剂在病菌侵染之前喷施都能有效阻止病菌侵染,持效期不短于5 d,在病菌侵染之后施用则都不能有效抑制病菌扩展致病。  相似文献   

11.
18.7%凯特水分散粒剂,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作物保护部推出的一种新型杀菌剂,通用名为烯酰·吡唑酯,是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凯润)和吗啉类杀菌剂烯酰吗啉(安克)复配而成,对绝大多数疫霉和霜霉引起的真菌病害具有理想的预防兼治疗作用,防治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12.
从辽宁省8 个地区的番茄种植区中采集、分离纯化得到番茄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单孢菌株115 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并对抗药性分子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抗药性呈现加重的趋势,8 个地区番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EC50 值分布在0.05~16.30 mg·L-1 之间,平均为3.99 mg·L-1,抗性频率达到83.48%,以中抗菌株为主,但在阜新和盘锦地区检测到高抗菌株。对抗性菌株BcOS1 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所选抗性菌株在第369 位和第373 位的氨基酸同时发生突变。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酰胺类杀菌剂氟吗啉具有高效环保、对作物及人畜安全、农用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广泛使用。为明确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的抗药性,采用离体叶盘漂浮法测定了我国广东省、湖北省、江苏省、山东省、北京、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8个省份13个黄瓜主产区69个黄瓜霜霉病菌株对氟吗啉的敏感性及抗性水平。结果表明: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的EC_(50)为0.217 2~2.464 3μg·mL~(-1),EC_(50)平均值为0.728 2μg·mL~(-1)。供试的69个菌株中有2个敏感菌株、60个低抗菌株和7个中抗菌株,无高抗菌株。除山东省的供试菌株对氟吗啉的抗性风险较高以外,其余省份对氟吗啉抗性风险相对较低。总体来说,黄瓜霜霉菌对氟吗啉尚处于低抗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辣椒根系分泌物与抗疫病的相关性,测定了4 个不同抗性辣椒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辣椒疫病表现抗病的PRMND 和DNP56 的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辣椒疫病表现高度感病的科星6 号和新机遇的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科星6 号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新机遇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囊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科星6 号和新机遇的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释放和处理8 h 后对休止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效果显著低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来源葡萄霜霉菌致病力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来源的20株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测定结果表明,其大小存在明显的差异。采自宁夏与甘肃武威的菌株孢子囊大小更接近,与其他各地菌株间差异明显,孢子囊大小与地域及原始寄主未表现明显相关,可能与菌源采集地的气候条件有关。通过离体叶盘法对来自宁夏、四川及甘肃武威、天水、兰州的不同品种上的5株葡萄霜霉菌的致病力迚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葡萄霜霉菌在同一葡萄品种上的潜育期、病情指数及品种抗感反应均存在明显差异,即不同菌株对相同寄主的致病力不同,表明不同菌株间存在致病力分化现象,菌株致病力与其孢子囊大小及地域未见明显相关,而与原始寄主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选药以有效控制葡萄霜霉病,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山东省烟台市不同区域的葡萄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抗药性,建立葡萄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基线,并分析不同区域病菌菌株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葡萄霜霉病菌对烯酰吗啉的敏感基线EC_(50)为1.63 mg/L,采自海阳、蓬莱、龙口的5株供试菌株产生低水平抗药性,分别为敏感基线的3.40、3.72、4.59、6.02、6.63倍,其他地区所采集的菌株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7.
以27份辣椒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进行了抗疫病水平的鉴定,以期筛选抗疫病的辣椒种质资源。结果表明:鉴定为高抗水平的材料共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中L151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86,其次为L19,病情指数为5.71。鉴定为抗病水平的材料共有6份,占供试材料的22%,病情指数介于10.00~30.00。中抗材料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余15份材料均为感病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6%。同时,为了评估辣椒疫霉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杀菌剂氟啶胺和氰霜唑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表明氟啶胺和氰霜唑对7株疫霉菌菌丝生长抑制率的区间范围分别为42.68%~71.85%和1.87%~55.01%;其中氰霜唑对菌株P5的抑制率最低,仅为1.87%,对菌株P1和P2的抑制率也较低,分别为22.38%和37.50%,预示着供试的部分辣椒疫霉菌菌株对氰霜唑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8.
辣椒品种抗疫病鉴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通过单因子和复合因子试验,研究了苗龄、温度、接种体浓度对辣椒抗疫病能力的影响,初步提出了一个筛选抗疫病辣椒材料的方法。其要点是使用60日龄幼苗,在25℃定温条件下单株根际灌根接种3000个游动孢子,辣椒对疫病的抗性可在接种后5~7天表现出来。并对不同来源辣椒疫霉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发现辣椒疫霉菌存在一定的致病性分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定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基因家族,并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和荔枝霜疫病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基于荔枝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CDPK家族基因,并对其序列特征、基因结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染色体定位和进化关系等进行分析。依赖276份荔枝种质材料,筛选高抗霜疫病的优良荔枝品种。另外,通过RNA-Seq和qRT-PCR方法检测高抗病荔枝品种中LcCDPK基因家族成员在荔枝霜疫病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从276份荔枝自然群体材料中鉴定到荔枝高抗霜疫病品种裕荣1号(YR1)。从荔枝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LcCDPK基因家族成员,分布于11条染色体上。根据保守结构域和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分为4个亚家族。基因结构分析表明,LcCDPKs外显子数量为7~19。蛋白结构分析发现,所有LcCDPK蛋白均具有1~4个EF-hand结构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LcCDPKs成员拥有大量的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元件。组织表达分析发现,LcCDPK基因在荔枝不同组织存在组织特异性。另外,表达分析发现在高抗霜疫病荔枝裕荣1号(YR1)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嗜果刀孢菌(Wilsonomyces carpophilus)引起的穿孔病对野杏、野生樱桃李、栽培杏和桃的叶片、果实造成了严重危害。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药剂筛选及拮抗菌的种类鉴定可有效防治野杏真菌性穿孔病。【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嗜果刀孢菌的室内毒力;同时从野杏叶片上分离出1株拮抗细菌,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基于16S r 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开展拮抗菌株的鉴定。【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0%多菌灵对嗜果刀孢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较好,75%百菌清抑制效果较差,有效中浓度(ρ,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50)为918.8 mg·L-1;27%戊唑·噻霉酮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强,EC50为0.060 5 mg·L-1,75%百菌清对分生孢子萌发毒力较弱,EC50为1103.0 mg·L-1;拮抗菌株XHG-1-3m2对嗜果刀孢菌抑制率为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