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探讨甘草扦插繁殖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对插穗生根过程中叶片及茎中的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及总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插穗叶片及茎中的可溶性糖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后期又有轻微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而茎中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后期又下降的趋势。总氮含量均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糖/氮及C/N均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说明甘草插穗不定根的发生与插穗体内的营养水平有密切关系,且营养物质对甘草的扦插生根过程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2.
流苏树嫩枝扦插及生根营养物质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半木质化枝条为扦插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处理时间、留叶量对流苏树嫩枝扦插生根影响,以及生根过程中插穗韧皮部、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对生根影响最大,其次是浓度,流苏树嫩枝扦插的最佳组合为500 mg/L的IBA溶液浸泡30 min,生根率为76.67%;保留2片1/2叶的插穗生根率最高,为73.33%;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的谷值比清水对照插穗提前了10 d,且可溶性糖含量基本高于对照;IBA处理插穗韧皮部的淀粉含量在初期下降以补充愈伤组织形成的营养需要,变化进程比清水对照要快;且叶片淀粉含量基本高于清水对照。因此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插穗营养物质的积累、缩短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3.
以3年生短梗大参(Macropanax rosthornii)硬枝为插穗,分别用清水浸泡(对照)和500 mg/L IBA溶液浸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扦插于黄土基质中,分析其生根特性,并测定生根过程中插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以1年生嫩枝为材料,探寻短梗大参插穗生根的解剖学机理。结果表明:短梗大参在扦插生根过程中不产生愈伤组织,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对照的扦插生根率高达97%;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在根诱导和表达阶段均比扦插前降低,最大降幅达64.75%,而在根生长阶段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明显下降,最大降幅达69.18%,而在表达和生长阶段均比扦插前上升,最大增幅为55.51%;PP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比扦插前增加,最大增幅达515.85%,在表达阶段下降至最低,在生长阶段又上升,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达590.24%;POD活性在根诱导阶段和生长阶段均增加,与扦插前相比,最大增幅为59.20%;IAAO活性在根诱导阶段逐渐升高,在表达阶段达到峰值,比扦插前增加了14.84%,生长阶段则下降至扦插前水平。与对照相比,IBA处理可提高插穗不定根数量及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的含量,但PPO、POD和IAAO活性几乎不受外源IBA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取四倍体刺槐3年生采穗圃中1年生硬枝和半木质化嫩枝枝条为试材,研究硬枝和嫩枝插条不定根发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和植物总氮含量及C/N比值的变化规律,为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化学调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不定根形成过程中,对照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持续下降;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2)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经IBA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且可溶性糖含量达到高峰的时间较对照提前5 d。(3)经IBA处理的插穗淀粉含量下降的速度大于对照,且经IBA处理的硬枝插穗和对照之间差异水平显著。(4)植物总氮对四倍体刺槐扦插生根的影响作用较小。(5)四倍体刺槐扦插,插穗C/N比值越高,生根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以文冠果种子和新稍为试材,研究种子分级处理与场圃发芽率及苗木规格的关系。通过调查黄化处理后不定根发生情况和测定相关生理指标,探究和解释黄化处理对文冠果扦插不定根发生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选取一级种子的场圃发芽率高达78.2%,一级种子平均培育出的标准苗所占比例为81.1%,远高于其他级别种子培育出标准苗的比例。与对照相比,基部黄化能够显著提高文冠果嫩枝扦插不定根发生能力,完全黄化差异不明显(P0.05);14~21d作为分界点,前期对照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基部处理,后期对照嫩枝总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基部处理;基部黄化与对照嫩枝茎段中淀粉含量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基部黄化处理茎段淀粉含量始终显著高于对照处理(P0.05);基部黄化处理与对照扦插生根过程中茎段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总体趋势基本一致,扦插后14d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略有下降,扦插后21d达到峰值后再次下降。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红梅插穗的扦插成活率,本试验设置了1 kV/cm、2 kV/cm、3 kV/cm、4 kV/cm 4种电场强度的静电场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场强度处理对红梅插穗生根及相关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红梅插穗生根期间,2~3 kV/cm静电场处理的插穗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扦插成活率、根系活力、单株生根数、根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4 kV/cm静电场处理插穗的相应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采用适当强度的静电场处理可促进红梅插穗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上升,提高扦插成活率;对于红梅插穗生根,3 kV/cm是最适的电场强度。  相似文献   

7.
从美人梅半木质化茎段的中上部选取插穗,在2015年5月和8月采用2 500 mg·L-1 IBA处理插穗,研究不同扦插日期美人梅生根特性和生根指标差异及扦插后不同时期插穗皮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季节美人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均可分为根的诱导期(0~10 d)、表达期(10~30 d)和伸长期(30~40 d)3个阶段。(2)IBA处理可显著提高插穗生根率。扦插后,诱导期淀粉与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POD活性升高,IAAO活性处于较低水平,有利于诱导根原基的发育。表达期,IBA处理能加速淀粉的分解,使POD活性先下降后升高,IAAO活性持续升高,有利于不定根的表达。伸长期,IBA处理能使可溶性蛋白含量继续增加,POD活性下降,有利于不定根的伸长。(3)扦插时间不同,其内源物质含量及变化存在差异。5月份插穗内可溶性糖含量及3种氧化酶活性在表达期均高于8月份;整个生根过程中,5月份插穗与8月份插穗的PPO活性变化呈现相反规律。该研究以5月份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较好,可为北方抗寒梅花嫩枝扦插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楸树扦插过程中插穗内含物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楸树Catalpa bungei扦插生根机制,研究插穗生根过程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  方法  采用ABT生根粉1号(GGR-6)浸泡处理楸树插穗,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测定扦插生根不同阶段相关酶活性、营养物质及生根抑制物质的变化规律。  结果  GGR-6处理显著促进插穗生根,生根率达到82.04%,高于对照(P<0.01)。生根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期均上升;SOD、PPO最大值出现在不定根大量形成期,分别为623.33×16.67和57.44×16.67 nkat·g?1,POD在不定根大量形成期下降;3种酶均与生根率成显著正相关。插穗可溶性糖、碳氮比(C/N)在大量愈伤组织形成期急剧下降,仅为扦插初时的40%左右,扦插20 d时达到最大值。可溶性蛋白质、总氮质量分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5~30 d时为最小值;GGR-6处理下插穗内营养物质变化幅度大,且最大值均高于对照;总氮质量分数与生根率负相关(P<0.05),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C/N均与生根率显著正相关(P<0.05);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出4种与生根相关的物质,其中3种可能抑制生根,1种可能促进生根。  结论  插穗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促进了楸树不定根的发生;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质是插穗生根的主要营养物质;初步推断槲皮素、亚油酸、棕榈酸抑制插穗生根,植物甾醇促进插穗生根。图2表4参32  相似文献   

9.
金露梅嫩枝插穗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金露梅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插穗生根的关系,以清水为对照,用ABT-7号生根粉处理插穗,对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部分营养指标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金露梅嫩枝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然后升高,最后又降低;总氮含量先降低,14 d后逐渐升高;C/N值先是平稳上升,28d后略显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碳、总氮及C/N与扦插生根率均成正相关,总碳含量与生根率的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紫薇扦插生根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清水为对照,用IBA300 mg·L~(-1)处理紫薇嫩枝插穗基部1 h,测定扦插生根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IBA处理的嫩枝插穗和对照相比,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近。可溶性糖含量总体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前期含量比对照高且峰值早于对照出现;淀粉含量基本呈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其峰值早于对照出现,但含量低于对照;可溶性蛋白含量大致呈下降-上升的变化趋势,含量总体略高于对照;SOD活性大致呈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含量高于对照;POD活性总体呈上升-下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含量总体高于对照。IBA处理可提高嫩枝插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加速淀粉降解,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菊花花芽分化过程中芽和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两个切花菊品种"神马"和"万盛"为材料,研究菊花花芽分化过程中芽和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未分化期,无论是早花品种"神马"还是晚花品种"万盛"芽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与叶片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在花芽分化过程中,两品种芽中的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迅速增加,并始终保持高于叶片的水平,而且"神马"的芽和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始终高于"万盛"。说明较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2.
留叶配合IBA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留叶配合IBA浸穗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种苗智能化快繁系统调控下,设置三角梅插穗留叶与去叶类型各配合IBA、清水浸穗的4种处理,研究留叶配合IBA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留叶类型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不定根分化前期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较低,插穗生根数、根长度、根生长量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去叶类型;与清水浸穗相比,500×10-6IBA浸穗提高了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促进了插穗生根。[结论]在三角梅种苗智能化快繁中,留叶插穗配合插前500×10-6IBA浸穗处理可明显促进插穗生根,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留叶配合IBA浸穗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在种苗智能化快繁系统调控下,设置三角梅插穗留叶与去叶类型各配合IBA、清水浸穗的4种处理,研究留叶配合IBA处理对三角梅插穗生根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留叶类型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不定根分化前期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较低,插穗生根数、根长度、根生长量及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去叶类型;与清水浸穗相比,500×10^-6IBA浸穗提高了插穗的可溶性糖含量,促进了插穗生根。[结论]在三角梅种苗智能化快繁中,留叶插穗配合插前500×10^-6IBA浸穗处理可明显促进插穗生根,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等生化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茶树插穗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总氮、茶多酚等生化成分含量及相互比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是主要的生根促进物质,茶多酚是主要的生根抑制物质,总氮含量与生根关系不大。不同生根率品种间糖/氮比值、糖/酚比值与其插穗生根率成正相关。插穗糖/酚比值与内源激素IAA/ABA比值一起,可以作为判断茶树插穗生根能力的主要指标[1]。  相似文献   

15.
对秤锤树嫩枝扦插过程中的一些营养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插后0~7 d、14~28 d期间,即愈伤组织、不定根的形成期间,嫩枝插穗内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磷元素的含量明显下降,其中来自2 a生母树插穗处理组7 d时代谢活动旺盛,消耗的可溶性糖下降的最多,下降率达到67.9%;C/N值除了来自2 a生母树插穗处理组波动幅度大,在14 d时达到峰值6.48,其余各组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栓皮栎嫩枝扦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栓皮栎7年生优势苗木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采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和生根粉1号(ABT1)),设置0.5、1.0、1.5 g·L~(-1)3个质量浓度,并用清水对照,调查插穗的不定根发生特征、根系发育效果、不同生根时期营养物质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栓皮栎插穗不定根的发生和根系发育的影响差异显著。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整体优于ABT1和NAA;0.5 g·L~(-1)处理对插穗生根影响较小,1.0、1.5 g·L~(-1)处理不仅显著提高了插穗不定根发生和发育效果,还使插穗提前7~15 d生根;所有处理组合中,IBA质量浓度1.0 g·L~(-1)处理插穗,不定根发生和根系发育效果最佳,不定根发生率、生根数、生根指数等生根指标最大,根系生物量、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等根系发育指标也最高。IBA可以通过调控不同时期插穗基部可溶性糖质量分数、m(C)∶m(N)变化,影响不定根的形成。初步筛选IBA质量浓度1.0 g·L~(-1)为当前栓皮栎嫩枝扦插繁殖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根据营养动态变化,分析了插穗生根机理。  相似文献   

17.
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质和施氮量是影响芹菜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适宜的光氮组合能有效提升芹菜幼苗质量。为优化芹菜工厂化育苗,本试验设置2种光质(白光,W;蓝光,B)和2种施氮量(8mmol/L KNO_3,高氮,H;4mmol/L KNO_3,低氮,L),以WH为对照,研究光氮互作对芹菜幼苗生长、生理代谢和元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H相比,WL和BH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分别显著减少43.18%和55.07%,WL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BH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蛋白质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而叶片中可溶性糖、丙氨酸族和丝氨酸族氨基酸质量分数均显著降低。然而BL处理的芹菜全株干重比WH显著增加32.18%,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叶柄组氨酸(His)和脯氨酸(Pro)质量分数均显著增加。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芹菜幼苗生长发育进行综合评价发现,BL处理表现最优。综上所述,蓝光和低氮组合能促进芹菜干物质积累,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而促进芹菜幼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大果榉半木质化的枝条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基质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插穗生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插穗的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珍珠岩和泥炭体积比为2∶1的扦插基质、ABT浓度为400 mg·kg-1,以及插穗蘸根时间为9 s的组合是最佳处理组合,该处理插穗的生根率可达51.11%,根系效果指数为0.66;基质类型是影响大果榉嫩枝扦插生根的主要因子,生长调节剂浓度是影响扦插生根的第2因子;扦插生根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体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植物生长调节剂ABT处理加速了插穗内部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缩短了生根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