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夏季上层粮温升至25℃左右,平均粮温升至17℃左右时,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玉米进行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处理,迅速降低粮温,实现低温储藏,延缓了玉米陈化,较好地保持了玉米品质。  相似文献   

2.
南方玉米储藏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储备政策的逐步完善以及饲料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南方储藏的玉米越来越多。玉米在南方地区的保管历来是粮食储藏的技术难题,加上粮食的购销逐步市场化,北方南下的玉米水分大多处于不安全界限(高于两广安全水分12.5%)且不均匀,杂质也较高;因而在南方地区,玉米的安全储藏长期以来是摆在粮油储藏业面前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南方长期安全储藏高水分玉米的尝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高水分玉米储藏过程中,采用高密闭、长时间保持粮堆内PH3有效浓度,能较好地抑制粮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效地抑制粮食呼吸,控制粮温上升。试验证明:在南方全年较长时间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半安全粮、危险粮也可以度夏,同时也能进行较长时期(2年以上)安全保管,保持良好的粮食品质,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风油精对几种储粮害虫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风油精对谷量,长角谷盗,玉米象,黑菌虫,锯谷盗,拟谷盗成虫进行了熏蒸试验,在80ppm(V/V)剂量下,风油精72小时内对谷蠹,长角谷盗,玉米象成虫的致死率为100%,对黑菌虫,锯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65.2%~48.1%,对拟谷盗成虫的致死率为2.2%。  相似文献   

5.
胡启山 《科学种养》2009,(10):56-56
玉米是大颗粒作物,具有鲜明而又致命的仓储特性,大大增加了安全储藏的难度,因此,要搞好玉米储藏,就必须充分了解玉米的仓储特性,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措施。下面介绍玉米的主要仓储特性及其储藏关键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CO2气调储藏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气密性良好的粮仓内通入CO2气体来改变粮仓内气体的组成,使粮仓中的昆虫因缺氧窒息而死亡。试验表明:CO2气调技术能完全杀死粮仓内昆虫成虫、卵、蛹和幼虫,有效保持粮食较高品质和延长储藏期,不会产生任何残留污染,是一项能完全替代磷化铝的储粮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夏季高温季节上层粮温升至25℃左右,平均粮温升至17℃左右时,通过对高大平房仓储存的玉米进行谷物冷却机冷却通风处理,以达到迅速降低粮温,延缓玉米陈化,较好保持玉米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国内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范围、品种、数量也有所加强,加之各地对玉米需求的增加,使各库储粮品种呈多元化发展。我库滨河收纳库2010年6月接收东北跨省移库玉米7800t。该库是初次储藏玉米,结合现有条件和兄弟库的保管经验,对含杂量偏高的玉米常规储藏过夏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吴建民  李诚林 《粮食储藏》2023,(5):13-16+20
水分含量是影响粮食品质和储存损耗的重要因素,为减少玉米储藏期间水分流失,采用负压缓释通风结合内环流控温储藏技术,有效地减少了玉米水分在储藏过程中的流失,达到绿色储粮,节能降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玉米安全度夏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房式仓储存的高水分玉米(水分为15.2%)进行单堆包装储藏,采用化学熏蒸,保持粮堆内有效PH3浓度,可达到防虫抑霉的作用,使高水分玉米能安全度夏.  相似文献   

11.
浅圆仓玉米破碎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浅圆仓储存玉米的破碎率进行调查,分析了输送流程中各种输送设备对玉米破碎率的影响程度;通过对入储浅圆仓后的玉米破碎率高低的分布作较详尽的调查,指出玉米破碎导致脂肪酸值快速升高,影响了玉米储存安全。文章提出了影响玉米破碎率的因素和减少破碎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启迪 《粮食储藏》2012,41(5):39-41
对立筒仓的玉米应用移动空调进行控温储存试验,试验表明通过空调间歇性控温能确保玉米安全度夏储存安全,降低粮食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13.
臭氧熏蒸对储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以经臭氧(O3)防治害虫试验后的玉米、小麦及稻谷进行粘度、脂肪酸值等品质检测。结果表明:臭氧处理后的试粮品质略有下降,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几种真菌毒素在山东省主粮中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军  李森  颜燕 《粮食储藏》2000,29(2):42-44
对山东省储藏大米、小麦和玉米中霉菌毒素及污染水平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对新旧储粮中霉菌毒素污染水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鲜食糯玉米采后糖代谢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了解鲜食糯玉米采后的糖代谢变化以及温度变化对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测定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变化。【结果】鲜食糯玉米采后的蔗糖、还原糖含量都有较大下降;采后第1d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含量都达到峰值,之后直链淀粉变化不大,支链淀粉的含量略有下降,总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与20℃贮藏温度对比,贮藏温度为0℃时蔗糖、还原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低。【结论】鲜食糯玉米采后可溶性糖向淀粉转化的合成代谢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贮藏温度为0℃时能够延缓可溶性糖向淀粉,以及直链淀粉向支链淀粉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吉林省春季风大,湿度低的条件,对水分18%以下的袋装玉米进行露天堆垛自然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自然通风储藏2个月,玉米水分从15.9%~17.8%分别降到13.9%~14.4%玉米发芽率没有明显变化,蛋白质,纤维素,粘度,淀粉,灰分,脂肪酸等与烘干,晾晒的玉米相比明显判别,该方法可作为解决中,小型粮库高水分粮的降水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17.
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3间试验仓,分别采用地上笼离心风机压入式通风降水、立体插管通风降水以及地上笼和立体插管通风相结合通风降水的方法,进行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地上笼和立体管通风相结合,能简单有效地对高粮堆玉米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保证仓房的利用率,并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一致,差异主要表现在量上。甜玉米,尤其是超甜玉米具有灌浆速度慢、持续时间短及脱水慢等特点。随着籽粒灌浆的进行,蔗糖及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增加至最大值,尔后下降,还原糖则一直下降。类型间差异主要表现在蔗糖含量上。超甜玉米维持高糖含量的时间要长于普甜玉米,温度影响甜玉米籽粒中糖分的积累进程,而对最大含量无甚影响,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达最大值所需的有效积温数量较稳定。水溶性多糖含量相差极大,普甜玉米一直迅速增加,而超甜玉米及普通玉米则很低且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