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9 毫秒
1.
分析了宁夏红寺堡开发区的环境特点,总结了宁夏红寺堡开发区酿酒葡萄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酿酒葡萄的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与修建、病虫害防治及埋土防寒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红寺堡开发区酿酒葡萄栽培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红寺堡开发区酿酒葡萄产业从科冕公司建园起步,短短5年时间,已成为继贺兰山东麓之后宁夏又一个新兴的酿酒葡萄产区,在全国葡萄产业中也占有重要一席。红寺堡开发区酿酒葡萄产业象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红寺堡开发区畜牧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红寺堡开发区畜牧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畜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红寺堡扬水工程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建有扬水泵站14座,总装机容量11.27万kw;总扬程299.05m,干渠总长97.6km;设计流量25m3/s,年引水量3.09亿m3,灌溉面积3.7万公顷。工程及灌区地跨红寺堡开发区、中宁、同心三县(区)。该工程于1998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05年11月实现了全线通水灌溉。  相似文献   

5.
红寺堡开发区气候干燥缺水,风沙大,发展农业产值低。而发展经果林既能保持水土,又能提高产值。所以,发展经果林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红寺堡开发区是一个完全依靠扬黄灌水的开发区,针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紧缺的实际,提出了把发展高效节水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总结了一套节水灌溉经验措施和节水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红寺堡扬水灌区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红寺堡扬水灌区的红寺堡灌域为例,阐述了红寺堡灌域基本概况,分析了灌区水资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进一步在红寺堡扬水灌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促进灌区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红寺堡灌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折了红寺堡灌区发展草地农业的作用及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草地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红寺堡三干渠位于红寺堡开发区以南,由于该渠道布置在缓坡丘陵地带,傍山渠道较多。近年来,随着灌区的开发建设和运行,防洪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愈发凸显。根据各沟道行洪现状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规划对碱井子沟、蛇腰沟等重点险工段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红寺堡灌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近几年种桑养蚕的示范结果,我们认为,蚕桑是红寺堡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最适合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对红寺堡灌区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特点,提出了红寺堡灌区玉米快速丰产节水配套技术,并对其在该灌区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改良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荣  王长军  罗昀 《现代农业科技》2009,(24):274-274,278
通过研究红寺堡扬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的现状,分析了当地次生盐渍化形成的原因,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能有效改良红寺堡盐碱地的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宁夏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红寺堡工业园区的概况,从扩展潜力、结构潜力、强度潜力、管理潜力和尚可供地年数等方面对园区进行了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较小,不利于园区未来的发展,为此,提出园区挖掘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途径.最后,从4个方面总结了红寺堡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结果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宁夏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宁夏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1.1基地建设现状 苹果产业是宁夏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产区为银川平原和卫宁平原的引(扬)黄灌区,包括银川市的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吴忠市的利通区、青铜峡市、红寺堡开发区、同心县;中卫市的沙坡头区、中宁县等。  相似文献   

15.
沙旱地覆膜花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部大开发中,宁夏为了加大贫困地区移民扶贫工作的力度,在自治区的中部和东部干旱半荒漠地带,开发出扬黄新灌区。扬黄新灌区光热资源丰富,但降雨小(250~350mm/年),土地沙化,土壤贫瘠。由于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农业生产水平很低,贫困移民的经济收入增长缓慢。对此,我们从2000年开始,在红寺堡开发区红寺堡镇光彩村试种花生,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红寺堡灌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体灌区,计划开发灌溉面积60万亩,目前已开发23万多亩,移民14.2万人。开发建设红寺堡新灌区既是从根本上解决宁南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举措,又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模式之一,只有将红寺堡灌区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高效发展、移民安居乐业的新绿洲,这项举措才能体现出造福后代的积极意义,成为功德千秋的富民强区之举。  相似文献   

17.
1 红寺堡地区自然概况 红寺堡位于宁夏中部的大罗山脚下,介于北纬37°10′~37°39′,东经105°45′~106°30′.土地总面积92300hm2,其中缓坡丘陵面积最大,为57896hm2,占62.7%.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主要以天然草场为主,为61650hm2,占66.8%;其次是耕地22024hm2,占23.9%. 红寺堡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  相似文献   

18.
宁夏红寺堡灌区土壤盐渍化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明阐述了红寺堡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现状、类型及分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宁夏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利用对宁夏三个类型盐碱地土壤碱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改良处理比对照处理碱性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75%~76.67%、6.45%~19.9%、19.15%~62.5%。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在不同类型盐碱地间表现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转化酶活性则表现为红寺堡次生盐渍化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三个不同类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后0~20 cm深度土壤容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降低的幅度依次为西大滩碱化土壤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改良处理与对照相比土壤总孔隙度增加显著,0~20 cm深度土壤总孔隙度增加的幅度依次为惠农盐化土壤红寺堡次生盐渍化土壤西大滩碱化土壤,增加的幅度在0.61%~27.23%。  相似文献   

20.
喻小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65-6667,6678
利用遥感最大似然分类技术,采用景观指数评价红寺堡灌区的景观结构特征,分别从景观斑块、景观类型两个水平上以及利用转移矩阵分析了红寺堡1989、1999、2003、2008年4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和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最大似然分类法分类精度高,红寺堡灌区1989~2008年,在人为作用不断干扰下,景观格局变化显著,斑块数目增加,破碎度增大,均匀度减少,优势度增加,景观形状变得比较规则。在1989年的主要景观类型为草地,到2008年主要为沙地,这是人类活动直接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