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省废弃采石场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采,大量弃渣顺坡随意倾倒堆积,破坏了原有的林草植被,导致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植被难以自然恢复。形成的石质边坡后期治理成本高、难度大、施工危险性高,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困难等问题。本文以连江县丹阳镇旺庄村宝山采石场石质边坡为对象,开展石质边坡植被重建试验研究,通过采取不同的关键治理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快速地完成石质边坡的植被覆盖绿化,为我省废弃采石场石质边坡植被重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过修建径流小区,对北京市房山区黄院采石场的治理进行了连续两年的坡面径流观测,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年份内不同治理措施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在采石场治理初期,不同的坡度、不同的治理措施、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均对坡面水土流失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当坡度为25°时,铺设生态袋措施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当植被覆盖度小于15%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松散体坡面的孔隙度;当植被覆盖度大于60%时,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降雨量和降雨强度。  相似文献   

3.
赣南中小型采石场规模小、投入少、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困难。根据中小型采石场水土流失特征,提出了监督管理建议:一要严格规范管理,二要强化现场监督检查。按石料开采区、排土场、道路等区域特点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只有管理和治理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中小型采石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重庆市主城区废弃采石场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所造成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破坏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废弃采石场生态与景观恢复的具体方案,包括开发性治理、工程整治、景观再造、绿化与生态恢复。对采石场生态恢复与治理的政策措施、管理措施和资金筹措渠道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开展采石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践行十九大提出的生态保护优先基本国策,刻不容缓,其治理技术应因地制宜,有侧重点,即通过工程手段促使植被自然演替。本文以平桂大理石矿区坡面复绿水保技术为例,介绍了锚杆铁丝网固坡绿化加喷混合植生土复绿水保措施,治理后,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控制。锚杆铁丝网固坡绿化加喷混合植生土的矿区坡面复绿水保技术可有效地解决挖山采石带来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问题。  相似文献   

6.
钟山区矿区水土流失治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山区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分布点多面广。在对矿产资源储量、开采情况及破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①基岩裸露区域采用覆土整治复垦或恢复植被进行治理;②矿区废弃的渣场、矿场可采用工程、植物及土地防渗与整治等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治理;③崩塌、沙化、退化地段及受粉尘污染等危害的区域采取植物措施治理;④沉陷地段通过推土回填平整后可作为农业用地,也可采取挖深垫高的办法将其改造为池塘或人工湖。同时,还提出了提高矿区干部职工水土保持意识和法制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法的矿区水土流失治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矿山生态治理主要技术与典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市关停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北京市水务、国土等部门采用创面修复措施、水利措施、植物措施、配套措施4大措施共10项技术,推广龙凤岭废弃采石场、口头采石场、北京首钢铁矿、大安山乡永红煤矿、妙峰山镇废弃石灰场、百花山道路边坡以及自然修复7种典型治理模式,对全市关停废弃矿山进行生态治理。详细介绍了矿山生态修复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及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万安县稀土矿为小型矿山,1985年建矿开采,建矿以来,由于矿山生产不正常,以及原开采工艺不合理,致使矿区范围内形成了多个采坑,开采面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在全面调查稀土矿区的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及危害的基础上,确定方案的防治范围并分析了产生水土流失的成因,对可能潜在的水土流失危害进行评估,提出了治理对策,同时对监测和效益分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泉州地区采石场所处自然环境为基础,论述了采石场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防治采石场水土流失的技术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石场在生产过程中会破坏下垫面植被、土壤,改变和重塑原地形地貌,影响区域整体景观效果,并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龙门县采石取土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平均侵蚀模数高达1.37万t/(km2.a)。针对龙门县采石场生产过程中以及闭矿后的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在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矿区采取的防洪排导、边坡防护、植被恢复和土地整治等技术。  相似文献   

11.
2020年1月11至13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洪芹带队到南安调研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开展挂钩帮扶慰问活动。泉州、南安相关领导陪同。调研组实地走访察看了城西(蓝溪)湿地公园、洪濑镇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洪濑镇葵星村石寨山采石场修复治理情况、乐峰镇印山林场坡耕地治理项目等,详细了解不同类型的水土流失整治项目的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连续模拟降雨下岩溶区含砾石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砾石含量对岩溶区石灰土质堆积体坡面径流产沙特征的影响,以土质坡面为对照,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方法,研究了递增型降雨(0.5,1.0,2.0,2.5,3.0 mm/min)条件下偏土质(砾石含量30%)和偏石质(砾石含量70%)石灰土坡面的径流特性及侵蚀特征。结果表明:(1)随雨强增大,各坡面径流率呈稳定增长—波动的变化趋势,且土质坡面径流率整体小于2种含砾石坡面;偏土质、偏石质坡面累计产流量较土质坡面增加了0.49,0.37倍;(2)1.0~3.0 mm/min雨强下,土质坡面侵蚀速率在0.16~5.4 g/(m^2·s)范围内波动,整体呈稳定—波动增加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分别为0.16~5.4,0.06~0.74 g/(m^2·s),前者侵蚀速率变化范围大且波动剧烈,后者变化范围小且稳定;随砾石含量的增加,各坡面累计侵蚀量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偏土质坡面侵蚀量较土质坡面增加2.5倍,偏石质坡面较其减少了0.9倍;(3)土质、偏土质和偏石质坡面的侵蚀速率与径流率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幂函数、线性函数和线性函数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桂西北岩溶区弃渣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黄石黄荆山北麓胡家湾采石场生态修复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黄石黄荆山北麓胡家湾采石场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开采现状,对该采石场进行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应用植被混凝土护坡绿化技术和绿色罩面网+爬藤生态护坡技术,结合种植穴、飘台栽植藤蔓等进行生态治理的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焦作市北山采石场生态修复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采石场原本是焦作市政建设主要石材生产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成了一个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丘陵山体。焦作市于1999年关停北山采石场,并采用生态园林艺术对残破山体进行生态修复,计划将该采石场改造成市区北部的一处综合性公园——焦作市缝山公园。该公园于2006年4月28日已正式建成开放,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北山采石场的治理思路及生态修复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矿山开采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掌握矿区水土流失规律,探索矿区恢复治理模式,在分析矿山开采水土流失概况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总结相应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土地整治和复耕措施等治理措施,同时提出治理过程中严格执行"三同时"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试论石质山区沟壑治理开发利用模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水土流失治理的现存问题是沟壑治理开发严重滞后于坡面治理。传统的、单纯水土保持功能型沟壑治理模式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追求的最佳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愿望 ,而制约着治理速度及效益的充分发挥。鉴于国内外沟壑治理经验 ,根据石质山区自然特点 ,提出“取山石 ,梯筑堰 ,低自流 ,高提灌 ,河靠边 ,路上岸 ,坝上建涵通两岸 ,顺坝筑路连主线 ,农林果禽游齐发展”的指导思想 ,研究探索沟壑治理新模式 ,并在全市推广应用。实践证明 :方法得当 ,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17.
北京山区土壤流失方程探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流失方程是定量评价水土资源发展动态、指导综合治理规划和评价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重要技术工具。利用北京近1000个坡面径流试验小区的年降雨、径流和泥沙资料以及人工降雨试验资料,并考虑北京石质山区存在大量砾石覆盖地表的特点,将砾石覆盖因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因子考虑在土壤流失方程中。得到北京山区坡面土壤侵蚀方程,并确定了方程中各个因子的计算方法或数值。该方程的建立,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塬面水土流失治理是黄土高塬沟壑区水土保持的重点,拦蓄水工程是塬面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对涝池、水窖、蓄水池、沟边埂等塬面拦蓄水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期望对黄土高塬沟壑区塬面水土流失治理技术标准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开化县采石场的调查,阐述了采石场高、陡、缺土、缺水、生境恶劣等特点,提出了采石场点、线、面治理的三大类方法,并对各方法的技术要点、养护管理、适用范围作了论述,同时提出了配套的给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20.
挡土翼工法在石质边坡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如何增强客土土体抗侵蚀性和稳定性,对石质边坡生态恢复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挡土翼工法的设计技术出发点以及具体施工工法,并在庆丰生态治理工程中对挡土翼的实际生态恢复效能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发现现石质边坡生态恢复采用了挡土翼工法坡面比未采用挡土翼工法坡面先锋植被建立时间快,土体侵蚀情况明显减少,坡面土体厚度可增加4~7 cm,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