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研究种衣剂中不同浓度的NAA和GA3对莴笋种子的活力、生活力以及幼苗根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5mg/L的NAA有提高种子活力、生活力及促进幼苗根长生长的作用;8mg/L、16mg/L、25mg/L的NAA有降低种子活力、生活力及抑制幼苗根长生长的作用;0.5mg/L、8mg/L、16mg/L、25mg/L的GA3有显著提高种子活力、生活力的作用;0.5mg/L、8mg/L、16mg/L、25mg/L的GA3同时也有促进幼苗根长生长的作用,其中0.5mg/L的GA3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在哺乳动物先天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猪β-防御素1(pBD-1)和β-防御素2(pBD-2)是猪体内两种重要的抗菌肽.本研究采用化学方法合成pBD-1和pBD-2,通过改良的微量肉汤稀释法研究了pBD-1和pBD-2对8种革兰氏阴性菌和3种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并利用透射电镜初步探究了pBD-1和pBD-2可能的杀菌机制;本研究还进一步探讨了pBD-1和pBD-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抗菌试验结果表明,pBD-1对Escherichia coli EPEC O78:K80和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2 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2 μg/mL和128 μg/mL;pBD-2仅对Pseudomonas.aeruginosa CMCC 10104有较好的抗菌活性,MIC为8μg/mL,MBC为32μg/mL,对其他细菌抗菌活性较弱;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pBD-1和pBD-2能够作用于菌体细胞膜杀灭细菌;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pBD-1和pBD-2在0~256 μg/mL范围内,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和还原力,且呈现浓度依赖效应.研究结果揭示,pBD-1和pBD-2对特定细菌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阐明pBD-1和pBD-2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组织培养在生产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一直是橡胶树组织培养的难点,至今国内外鲜有成功的报道。本研究以在中国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巴西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不同生长时期成龄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性系试管微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茎段在自然条件中受污染程度不同,茎段真菌污染率为稳定期>淡绿期>古铜期,细菌污染率为淡绿期>稳定期>古铜期。不同生长时期的成龄树茎段需要通过不同的灭菌方法才能显著提高外植体的利用率,外植体灭菌方法显著影响橡胶成龄树茎段的组织培养效率;与稳定期相比,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丛生芽萌芽快、萌芽多,是较优的外植体材料;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激素配比为4.0~5.0mg/L 6-BA+0.5mg/LGA3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抽出丛生芽;丛生芽在激素配比为2.0mg/L 6-BA+0.5mg/L NAA,1.0mg/L 6-BA+1.0mg/LKT+0.5mg/L NAA或0.5mg/L 6-BA+1.5mg/LKT+0.5mg/L NAA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丛生芽抽出健壮的芽条;丛生芽抽出的健壮芽条在激素配比为0.5mg/LIBA+0.5mg/LIAA的条件下能较好的抽根成苗。外植体生长时期、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都是影响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水体氮浓度对狐尾藻和金鱼藻片段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厘清水体氮浓度对沉水植物片段萌发及生长的影响,通过模拟控制试验,设计了水体总氮浓度分别为0 (CK)、 0.5 mg/L (N1)、 2 mg/L (N2)、 8 mg/L (N3)和12 mg/L (N4)共5个处理,研究了水体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狐尾藻 (Myriophyllum spicatum) 和金鱼藻 (Ceratophyllum demersum)片段(3节)萌芽数、 萌发位置、 芽长和生物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水体氮浓度对不同沉水植物片段萌发的影响存在差异,较高的水体氮浓度不利于狐尾藻片断萌发,而对金鱼藻片段却有一定程度的促进;氮浓度处理促进了狐尾藻顶端优势,却抑制了金鱼藻的顶端优势。狐尾藻以0.5 mg/L处理的芽长较长,生物量以2 mg/L处理最大;而金鱼藻以8 mg/L处理芽长最长,生物量以2 mg/L处理最大。由此可见,不同沉水植物对水体氮适应性存在差异,水体氮浓度较低时,沉水植物断枝可以进行萌发和生长, 而当氮浓度超过2 mg/L时,对沉水植物断枝萌发及生长反而有抑制作用;金鱼藻片段比狐尾藻对水体氮浓度的耐受性强。  相似文献   

5.
镉在小白菜体内的累积规律及其生物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液体营养液培养的方法,以小白菜不同部位对镉的吸收累积量以及小白菜不同生长时期的平均单株叶长、平均单株鲜重、平均单株叶片数等作为研究指标,研究了0~10 mg/L外源镉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及镉在小白菜体内累积的规律.结果表明,重金属镉在小白菜体内的累积状态为,根部累积量(0.014~376.224 mg/kg)显著高于地上部累积量(0.016~10.278 mg/kg).低浓度镉(<7.5 mg/L)对于研究的3个生理指标基本表现促进作用;中浓度镉(7.5 mg/L)处理时3个生理指标相对于空白则无明显差异;高浓度镉(7.5~10.0 mg/L)则对3个生理指标表现为抑制作用,当外源镉浓度达到10.0 mg/L表现为显著抑制.  相似文献   

6.
噬菌体MS2和φX174曾广泛作为指示病毒,用来研究病毒在土柱和田间实验条件下的迁移行为。本文详细介绍了实验室小规模双层琼脂平板扩增和大规模高复数感染法制备纯噬菌体溶液的条件和方法步骤。宿主细菌E.coli(ATCC 15597)的最佳培养时间为90~120min,而E.coli(ATCC 13706)的最佳培养时间为120~150min,在上述时间段内,它们的生长分别进入对数期。小规模双层琼脂平板扩增方法耗时、耗力,但用高复数感染扩增方法可获取一次大量(约500ml)的高浓度纯噬菌体MS2和φX174溶液,它们的含量分别可达1011pfu/ml和108pfu/ml。  相似文献   

7.
用广西分离的鸡大肠杆菌(E.coli)11种血清型的代表菌株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鸡E.coli的致病性与血清型、菌毛及大肠杆菌素(colicin)的产生有关;与细菌的抗药性关系不大;鸡E.coli不产不耐热肠毒素(LT)及耐热肠毒素(ST);鸡E.coli的血凝特性及盐凝特性与其菌毛的产生有关;来源及血清型相同的菌株才具有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质粒指纹图谱(PP)和酶切图谱;质粒分布与血清型及菌毛的产生无明显关系,与colicin的产生及抗约性有较密切的关系。结果还表明,鸡E.coil与其它人畜致病性E.coli有显著的区别。并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芦荟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芦荟(Aloe spp.)。材料类别:幼苗或基部茎段。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 (1)诱导培养基:MS+6-BA2.5mg/L+NAA0.5mg/L。 (2)分化培养基:MS+6-BA2.0mg/L+NAA0.2mg/L。 (3)生根培养基:MS+NAA0.5~1.0mg/L。以上培养基中均附加食用白糖3%,琼脂0.8%,pH调至5.4~5.8,培养室温度为24~28℃,湿度为75%~85%,人工光照强度为800~1200lx,光照时间为12小时。已生根的小苗植入盛有蛭石(经过高压灭菌)的盆中,置于荫棚内生长。生长与分化情况:取芦荟高约2~3cm之幼苗(分蘖苗),留其长约0.5~0.8cm的基段  相似文献   

9.
不同钾硼水平下棉花生长及钾硼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鄂抗8号棉花为试验材料,以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钾、硼水平下棉花的生长状况及钾、硼的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正常处理(K 20 mg/L,B 0.2 mg/L)棉花相比,(1)缺钾(K 2 mg/L,B 0.2 mg/L)阻碍棉花地上部正常生长、干物质的积累,叶绿素合成受阻,但促进了根的伸长,缺钾不利于棉株对硼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钾供应量可以促进硼的吸收利用。(2)缺硼(K 20 mg/L,B 0.002 mg/L)不利于棉株生长,棉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不利于棉花对钾的吸收利用。(3)缺钾缺硼(K 2 mg/L,B 0.002 mg/L)时,棉花的生物量、SPAD值和钾、硼积累量均显著降低,钾的利用效率升高了143%,但对硼的利用受到抑制。研究结果表明,缺钾阻碍棉花对硼的吸收利用,缺硼不利于棉花对钾的吸收利用,而缺钾缺硼时,棉花对钾的利用受到促进,对硼的利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0.
长期离体培养的春石斛兰类原球茎生长及生根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大强  柴明良  庄晓英 《核农学报》2006,20(5):392-394,397
为解决春石斛兰(Dendrobium nobile)类原球茎(protocorm-like body,简称PLB)长时期离体培养后生长缓慢、形成的嫩梢瘦小及根系难于发生等问题,本文从生长调节剂、有机添加物、蔗糖和嫩梢高度等因子,对PLB的增殖、生长与生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0.5mg/L BA最适合PLB增殖和生长;20g/L的蔗糖最适合嫩梢的生根;IBA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根,但嫩梢高度才是决定生根的关键,2.5cm的嫩稍在添加0.05mg/L的IBA的培养基上,生根率提高到51.11%;鲜重增长倍数与PLB增殖倍数的比值(F/P值)是衡量PLB正常生长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F/P≥0.6时,PLB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SL培养基从蚯蚓粪中分离到54株具有产酸性能的菌株,并以E.coli O157:H7(EDL933株)作为指示菌株,采用点种法检测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其中6个菌株对指示菌具有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6个菌株分别为食物魏斯特菌(Listeria welshimeri)、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和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分离到的乳酸菌对E.coli O157:H7(EDL933株)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发酵温度和初始pH值影响发酵液的抑菌作用,优化环境因子可以促进拮抗菌对E.coli O157:H7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分离抗菌产物用于人畜共患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能够限制肌纤维的增粗增大,而突变的肌肉生长抑制素前肽(Pro-MSTN-D75A)能阻止MSTN与相应受体的结合,从而解除MSTN对肌纤维的抑制作用。猪是我国最重要的肉用家畜,通过操作MSTN提高其瘦肉产量,将对我国生猪生产具有特殊意义。本研究用通城猪妊娠3个月的胚胎为材料,提取背最长肌RNA并以此为模板,用反转录PCR扩增猪MSTN前肽cDNA序列(不含信号肽),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通过定点突变将编码天冬氨酸的密码子变为丙氨酸密码子(D75A),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GEX-ProM(SP-)和pGEX-ProM(SP-)D75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21感受态细胞并经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转化pGEX-ProM(SP-)质粒的E.coliBL21工程菌用终浓度为0.6mmol/L的IPTG诱导5h表达情况最好;而转化pGEX-ProM(SP-)D75A的工程菌在1mmol/L的IPTG诱导6h的条件下表达情况最好。用GST-Trap蛋白纯化系统纯化回收总分子量大小约为51kD融合蛋白(GST蛋白标签分子量为26kD,MSTN前肽蛋白分子量为25kD)。纯化蛋白的浓度ProM(-SP)为1.87mg/mL,ProM(-SP)D75A为1.21mg/mL。本研究建立了大肠杆菌表达猪MSTN前肽的最佳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为研究MSTN前肽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制备单克隆抗体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施茜  孙振元  卢琦 《核农学报》2005,19(6):441-446
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无菌苗的茎尖、子叶、下胚轴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单独添加1~3mg/L的2,4-D或与0.5mg/L的6-BA配合使用,均能成功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愈伤组织诱导起始阶段,用含2,4-D 2.0mg/L、BA 0.5mg/L的培养基效果较好;在2,4-D1.0mg/L、BA 0.5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两次连续继代培养后,在含BA 0.5mg/LI、AA 1.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生长状态最好,并从茎尖诱导的愈伤组织上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4.
香水百合组织培养中外植体和培养基配方的选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容  李群 《南方农业》2012,(9):46-48
研究探讨香水百合(Lilium casa Blanca)的离体培养过程,结果表明,(1)香水百合最佳外植体为子房和花瓣,茎段次之,花药和叶片几乎不启动;(2)启动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NAA;(3)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6-BA+0.5mg/LNAA;(4)生根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IBA+0.2mg/LNAA。  相似文献   

15.
梅片树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天然右旋龙脑提取的新资源,目前生产上正遭受炭疽病的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梅片树炭疽病,本研究选择8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与筛选。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对炭疽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5%咪鲜胺微乳剂抑制效果最好,EC50值分别为0.039 mg/L、0.170 mg/L和0.260mg/L;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8.8%噁酮锰锌水分散粒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抑制作用较弱。该研究结果为田间梅片树炭疽病防治杀菌剂选择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猪粪沼液资源化的大规模应用,该研究以小球藻(Chlorella E2E)为试验藻种,开展了中试规模的“室内纯培养+室外纯培养+室外沼液培养”耦合模式多级放大沼液培养微藻试验:考察了各级培养试验中Chlorella E2E的生长状况、沼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率及微生物多样性,最大培养体积达12.31 m3,系统运行时长达274 d。结果表明,Chlorella E2E经过多批次纯培养驯化,在二级柱式反应器内能快速达到最适生长状态,培养至第70天平均生物量可达227.72 mg/L;Chlorella E2E在室外纯培养平板反应器内的产量明显高于室内柱式反应器,培养至第14天生物量可达266.48mg/L。在采用沼液培养时,户外跑道池中生物量最高达250.02 mg/L,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4+-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去除率分别高达40.05%、95.06%、97.52%;跑道池内微生物多样性较高,更易形...  相似文献   

17.
异噻唑啉酮杀菌剂是一类新型的高效杀菌剂,广泛应用于个人洗护用品、制药、水处理等领域,但是目前其对土壤微生物的杀灭效果和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本文将异噻唑啉酮杀菌剂卡松(Kathon)CG用于土壤灭菌,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供试土壤加入卡松CG前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以评估卡松CG对土壤微生物杀灭效果,并考察了卡松CG浓度、pH、温度、时间等对杀灭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松CG对两种土壤中放线菌杀灭率均为100%,对细菌、真菌的杀灭率随卡松CG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卡松CG浓度由0.5 ml/L升至3.0 ml/L时,对风干土壤中细菌、真菌的杀灭率分别由84.1%、78.0%升至98.7%、99.6%,卡松CG浓度升至5.0 ml/L时,对细菌和真菌杀灭率接近100%;当卡松CG浓度较低(3.0 ml/L)时对新鲜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杀灭率与风干土壤相比有所下降,此时过高的pH也会降低细菌和真菌的杀灭率,但当卡松CG浓度3.0 ml/L时,对风干土壤和新鲜土壤中细菌、真菌杀灭率均99.0%,pH对杀灭率影响较小;土壤温度(25~50℃)对土壤细菌杀灭效果没有影响,且卡松CG对土壤细菌杀灭作用持续时效72 h。本研究表明,卡松CG可以在较低浓度下有效杀灭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杀灭效果在25~50℃内保持稳定,受土壤pH影响较小。采用卡松CG可以作为土壤研究中控制生物因素的备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盐碱土耐盐碱细菌筛选及其植物促生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寻找耐盐碱促生细菌资源。  方法  采用传统定向筛选培养基培养、摇瓶培养和16S rDNA鉴定的方法,自盐碱土筛选细菌并对其促生特性进行测定。  结果  筛选得到具有促生特性的细菌14株;其中,不动杆菌属6株,肠杆菌属3株,假单胞菌属5株。在筛选出的14株细菌,均具有解钾能力,培养液速效钾含量与对照12.86 ± 0.30 mg L?相比增加16.24 ~ 36.21 mg L?1;12株细菌具有溶磷能力,培养液磷含量对照组为0.8 ± 0.1 mg L?1,接种细菌菌株的为59.1 ~ 233.2 mg L?1,培养基pH值由6.86 ± 0.34下降至4.06 ~ 5.69,线性相关分析表明溶磷培养液磷含量与培养液pH值呈负相关;7株细菌具有产植物生长激素吲哚乙酸(IAA)能力,在底物色氨酸(L-Trp)浓度为500 mg L?1时产IAA能力为5.57 ~ 21.11 mg L?1·OD600;9株细菌具有产铁载体能力,能力最强的Su值达到95%。14株细菌均能在pH值为8、NaCl浓度为0.5 mol L?1的培养液中生长;有4株能在NaCl浓度为1.5 mol L?1培养基中生长,且B1421生长良好;有5株细菌可在pH为10的培养基中生长,为B2222生长最为良好。  结论  松嫩平原盐碱土中存在具有不同促生能力的细菌,能够耐受高pH值和较高NaCl含量的胁迫,是可供以耐盐碱植物利用改良盐碱土的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9.
家蚕肠道产蛋白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家蚕肠道中产蛋白酶细菌的种类分布及其作用效果,本研究以家蚕(Bombyx mori)4龄幼虫肠道内容物为材料,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分离筛选产蛋白酶细菌菌株,利用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种属,并研究其产酶能力和产酶活力较高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结果获得3株产蛋白酶菌株皓月NA1、951NA3和951NA6,均归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其中皓月NA1号细菌产酶能力最强,最佳产酶量为29.5U/mL。以玉米粉10000mg/L、黄豆粉10000mg/L、MgSO4400mg/L、NaC115000mg/L和K2HPO41000mg/L作为发酵培养基成分,在35℃、起始pH9.0、装液量为80mL/150mL、180r/min振荡培养48h的优化发酵条件下,皓月NA1号细菌最大产酶量可达50U/m L。研究结果对家蚕肠道微生物的分布及肠道益生菌的作用效果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珠美海棠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配比、苗龄、琼脂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光照条件和培养容器对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改良型培养基MS+6-BA0.5mg/L+IAA0.2mg/L用于分化培养、1/2MS+IAA0.5mg/L或1/2MS+IBA0.5mg/L用于生根培养,苗龄30~40d,使用接近国际标准的琼脂、光照强度1500~2000lx条件下生产的组培苗繁殖系数最大、有效苗最多、生根率高及生长速度最快,移栽成活率>90%;苗圃移栽成活率>85%,1年生苗株高均>1.5m。并建立了珠美海棠工厂化生产工艺及组培苗培养标准,为其他植物组培苗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