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栽香菇“L18”是永定县农业局食用菌站引进筛选的优良香菇菌株.非常适宜本地袋栽,其所产香菇朵型圆整、单生、柄粗短、大叶、菌肉组织致密。并且其菌丝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高温,属中高温型品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33℃,最适生长温度25℃左右,出菇温度为15—32℃.最适出菇温度为12—15℃。其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采用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研究了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按照年平均温度5、5~10、10~15、15~20、20℃以及年平均降水量0~200、200~400、400~600、600~800、800~1000、1000~1200、1200~1400、1400~1600 mm和1600 mm等区间,分别研究了每个降水区间内自第二次土壤普查后近30年来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密切程度,结果表明:年平均温度低于10℃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比其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好,高于20℃时,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平均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都很差,但是偏相关结果表明,在10~20℃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虽然与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都有显著的正相关,但其随着年平均温度升高而升高的事实是被随着年平均降水量增加而增加的事实所掩盖的;在年平均降水量0~200 mm的区间内,土壤有机碳与年平均降水量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很差,年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密切程度较大,在200~400、400~600、600~800 mm的年平均降水量区间内,土壤有机碳与年平均温度的相关性要好于其与年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年平均温度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密切程度较大,尤其在400~800 mm年降水量区间内的半湿润地区,土壤有机碳与年平均温度呈现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年平均降水量大于800 mm后,年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累积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1概述陕北风沙滩区涉及榆林市境内的靖边、定边和横山县西北部的长城沿线风沙滩区及三边湖盆滩区。该区海拔为1 300~1 850m,年平均温度7~9℃,年平均日照2 768h,≥0°的积温为3 524~3 575℃,持续天数243d;≥10℃的积温为2 847~3 086℃,持续天数154~163d。年降雨量为316~395mm,无  相似文献   

4.
正辽宁省抚顺市食用菌人工栽培历史已经有30余年,栽培方式也由最早的半熟料开放式栽培转变为全熟料菌柱栽培。目前,抚顺市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转方式、调结构后的抚顺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由于栽培香菇生产周期短,当年就可以见效益,且效益非常可观,因此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首选项目。近几年随着香菇栽培规模的逐渐扩大,香菇全熟料冷棚菌柱栽培香菇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这种方法栽培香菇具有以下几种优势:一是发菌阶段需温度能满足20℃左右即可,二是出菇阶段在冷棚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野生香菇进行鉴定,并比较其与栽培菌株的生物学特性,为野生香菇种质资源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形态特征和分子序列分析方法对野生食用菌进行鉴定,并分析温度、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并比较其与 6 株栽培香菇的生物学特性。【结果】2 株野生食用菌(林香 18 和林香19)鉴定为香菇,所有供试菌株均能在 15~30 ℃条件下生长,其中,林香 18 在 15~30 ℃范围内菌丝生长速度为2.5~4.7 mm/d,菌丝生长力极强;林香 19 在 15~20 ℃时菌丝生长缓慢,生长速度为 0.5~1.6 mm/d,在 25~30 ℃时生长速度显著加快,为 2.58~3.08 mm/d,说明林香 19 不耐低温。2 株野生菌株在 30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分别为 4.7、3.08 mm/d,且明显高于栽培菌株,属于耐高温菌株;其余 6 株栽培菌株在 25 ℃时生长速度最快,为3.18~4.91 mm/d,均属于中温菌株。供试菌株 L12、L26、林香 19、申香 34、申香 60 和浦香 08 以可溶性淀粉为最适碳源,林香 18 和 L808 的最适碳源为蔗糖,以乳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最差;供试菌株以尿素为氮源时均不能生长,以牛肉膏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好,以硝酸钾为氮源时菌丝生长最差;林香 18、林香 19、申香 60 和 L26最佳 C/N 为 10/1,申香 34、L12 最佳 C/N 为 30/1,浦香 08 和 L808 最佳 C/N 分别为 40/1 和 50/1,由此可知,申香 34、林香 18 和林香 19 菌丝生长不受 C/N 的影响,其余菌株均受 C/N 的影响。【结论】野生香菇菌株林香 18和林香 19 均为耐高温菌株,但林香 19 对低温较敏感。林香 18 和林香 19 的最适碳源分别为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牛肉膏和蛋白胨,最适 C/N 均为 10/1。研究明确了野生香菇林香 18 和林香 19 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和条件,研究结果可为耐高温香菇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一、食用菌对理化环境的要求 1,温度食用菌孢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平菇、金针菇、香菇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25℃,高于或低于25℃,生长将受到影响。通常的生长范围是5—33℃。  相似文献   

7.
香菇是我国第一大食用菌栽培品种,也是世界第一大食用菌品种。河北省具有香菇栽培所需要的良好生长环境,并有几十年产业发展历史。发展香菇产业可促进河北省经济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香菇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为河北省香菇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香菇栽培的最适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或菌株,在生育阶段都有其生育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即所谓温度调控的“三基点”。香菇的“三基点”温度为:菌丝生长的最低温度为6℃,最适温度为24℃,最高温度为33℃;子实体生长的最低温度为8℃,最适温度为18℃,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位于北纬42°16′,东经118°24′,属于中纬度半干旱地区,具有多季风,少降雨,多日照,寒暑变化激烈的特点,全年无霜期140d,年平均温度6.8~10.0℃,积温3150.1℃,年降雨量310~400mm,年均6级以上大风的日数为47.7d,年均8级大风的日数为30.5d,夏季平均温度21.9℃,夏季最高温度42.5℃,冬季平均温度-7.9℃,最低温度-31.4℃,年蒸发量1872mm.  相似文献   

10.
<正>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属于豫东北黄河冲积平原,调查地位于N35°20′~35°50′,E114°52′~115°24′,海拔47.5~61.8m。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2 454.5h,日照率58%;年平均气温13.3℃,极端最低气温-20.7℃,极端最高温41.4℃,温度年际变化较大,有冷年和暖年之分;年平均无霜期205d,≥0℃年活动积温4 997.8℃,≥10℃年活动积温4 498℃;年平均  相似文献   

11.
<正>渑池县位于河南省西部,隶属三门峡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海拔505.8 m,无霜期216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2.4℃,年均降水量662.4 mm,降雨多集中在7~9月,非常适合优质香菇生产。本县生产的香菇品质独特、产量适中、生产成本低、栽培效益高,是全国著名的优质香菇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渑池县掀起了香菇生产的热潮,为进一步提高香菇种植技术水平,为香菇工厂化、集约化生产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作者通过  相似文献   

12.
食用菌是具有极高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随着人们对食用菌的不断研究和开发利用,其品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香菇和羊肚菌为例,从食用菌品质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食用菌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并对我国食用菌品质评价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食用菌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森林小气候是森林生态效益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常规气象观测方法,于2006—2010年在木论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内及其空旷地(林外)建立气象观测场,进行了主要气象要素的同步对比观测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内年平均太阳辐射能为107.8×104 W/m2,占林外的5.3%。(2)林内年平均气温及年较差依次为16.3℃和17.2℃,均比林外降低0.2℃。(3)林内0~20 cm土层年平均温度为16.7~17.1℃,分别比林外同一土层降低0.9~2.0℃;年较差为12.7~15.8℃,分别比林外同一土层降低3.2~4.4℃。(4)林内年平均降雨量及林冠截留量分别为1 275.7 mm和415.6 mm,分别占林外降雨量的75.4%和24.6%。(5)林内年平均蒸发量为293.3 mm,占林外的57.9%。(6)林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4%,比林外降低2%。木论喀斯特森林削减了到达林内的太阳辐射能、降低林内温度,使林内温度变化缓和,同时减少了林内降雨量,使林内蒸发量减少等具有良好的小气候效应,但对林内的增湿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正勐海县是云南省第一产茶大县,境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广大茶区地处山区及坝缘丘陵地带,海拔大多在1000~1500 m,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雾日多,霜期短,湿度大,土壤肥沃,年平均温度在16~20℃,年降雨量在1500 mm左右,非常适宜大叶种茶树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正>塔城市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中部,年平均温度为5℃~7℃,大于10℃的有效积2 800℃~3 000℃,无霜期为135~162 d,年平均降水量290 mm,海拔高度500~1 000 m。近年来,塔城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克服不利因素,大力推广发展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协调发展,提升玉米生产水平,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达到  相似文献   

16.
为通过紫外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香菇耐高温新品种,以野生耐高温香菇品种XG-1为出发菌株,采用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和强度筛选耐高温香菇新品种,并对综合性状较好的诱变菌株进行栽培试验。结果显示:在诱变时间25~30 s,诱变强度为12~16 W时,筛选出诱变菌株XG-5,定名为金西1号;其出菇温度可达38℃,属耐高温品种;斜靠栽培每袋(规格17 cm×33 cm的聚乙烯袋)可产1.013 kg,生物转化率达92.09%。  相似文献   

17.
<正>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全县总耕地73万亩,退耕还林地27.4万亩,土壤多为淋溶褐土,土层深厚,多为壤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5%~2%;年降水量540 mm左右,年平均温度7.3℃,昼夜温差大,无霜期从南到北140~110 d,年≥10℃有效积温从南到北3 450℃~2 850℃,地理气候环境特别适合中药材的生长。平泉县政府充分发挥有利的气候和区位优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农业产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危害我国食用菌的新害虫——泰纳异蚤蝇(Megaselia tamilnaduensis Disney)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其次在自然条件及27℃恒温条件下进行饲养观察。结果表明,其雌雄比例约为2.57∶1。当温度为27℃时,雌虫因环境湿度和养分较大,其腹部第7~10节会伸开。该虫的生活周期为21~25 d,其中卵期1 d,幼虫阶段为5~7 d,蛹期持续6~8 d,雄性成虫可存活4~6 d,雌虫可存活5~8 d。幼虫会在菌丝和菌料之间穿梭蛀食,在菌料表层相对干燥的地方化蛹,羽化后交配,并产卵于菌包的菌丝上。幼虫的适宜温度为14~27℃,适宜湿度为60%~80%。在沈阳地区主要危害平菇,菇房平均危害率为25%,菌包危害率为10%,严重者可达20%。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4~2009年我国食用菌的10个主产区和10个主销城市市场行情数据,并选取香菇、平菇、双孢菇、金针菇等常见食用菌品种,系统分析上述期间各食用菌品种价格波动规律发现:我国主产地和销区城市各食用菌品种价格都呈刚性上涨态势,其中大部分地区香菇、平菇、双孢菇市场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金针菇市场价格相对平稳,但是相较其基础价格更高;不同产区食用菌产品比较优势不一、地区差异大;食用菌产品在不同销区城市价格竞争力差异亦较大。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还得知市场需求旺盛、流通成本较高、替代类蔬菜品种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等是影响上述食用菌产品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秋季的平菇、柳松菇,冬季的金针菇、杏鲍菇、白灵菇,秋冬季节的香菇等,大部分秋冬季节栽培出菇品种的菌种生产都集中在6~9月。1.菌种选择:要生产好的食用菌,菌种的选择很重要。平菇2020:中广温型,适应早秋出菇;发菌温度5~35℃,最适24~28℃,出菇温度最佳15~20℃;丛生或覆瓦状叠生,小叶片、大朵,菌盖灰至深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