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Fe^2+的分光光度测定法及其在高温高压CO2腐蚀试验中的应用。该方法与传统的失重腐蚀速率测定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分光光度测定法所得到的腐蚀速率明显偏低,并且随着平均腐蚀速率的增大,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分析认为,Fe^2+分光光度法在研究CO2的腐蚀时产生的这种偏差,主要来源于CO2腐蚀本身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HCO^—3及Fe^2+对三种柑桔试管苗根质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HCO^-3及Fe^2+处理下枳、红桔和酸橙的 试管苗根系的H^+分泌量。三种试材的H^+分泌均受介质HCO^-3水平影响。枳的H^+分泌量与HCO^-3浓度呈正相关,红桔和酸橙的H^+分泌量与HCO^-3浓度呈抛线相关。  相似文献   

3.
大水培条件下,当NO^-2浓度低于60kg时,秧苗干重,鲜重及含N量都随NO^-2浓度升高而增加;当NO^-2浓度超过60mg/kg,干重,鲜重及含N则随浓度升高而降低,但这种降低可因Fe^++的存在而减弱,在相同施N量下,秧苗干重,苗高,分蘖数和含N量也会因为NO^-2的施用而下降。NO^-2显著影响根系呼吸强度和秧苗含水量,根系吸氧量及秧苗含水量随NO^-2浓度升而减少。NO^-2提高亚硝...  相似文献   

4.
在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条件,对油桐和烟草的光合CO2同化速率,光呼吸^18O2吸收速率,光合色素,叶的脂类和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气CO2体积分数为700×10^-6时油桐和烟草的光合速率有所增加,并抑制光呼吸^18O2的吸收,但是,油桐对CO2浓度升高比烟草敏感,它的光合速率为700×10^-6CO2时增加了2倍,而光呼吸^18O2吸收则完全消失;在油桐在70  相似文献   

5.
二氯乙烷对管道的腐蚀分析及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元法 《油气储运》2000,19(2):24-28
在采用材质为1Cr18Ni9Ti的系统接收二氯乙烷过程中,管道多处发生腐蚀泄漏。通过对系统进行探伤检测及宏观检查,发现储罐及各条管道的焊口处存在裂纹。分析了二氯乙烷对不锈钢的腐蚀机理,指出造成该系统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二氯乙烷物料产生的Cl^-对奥氏体不锈钢产生了应力腐蚀。针对各种腐蚀部位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碳钢二氧化碳腐蚀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氧化碳腐蚀是油气中的二氧化碳(CO2)溶解于水后生成碳酸后引起的腐蚀。综述了在二氧化碳环境中,碳钢金属表面有产物膜和无产物膜存在的情况下腐蚀机理。分析了温度、二氧化碳分压、流速、pH值及腐蚀产物膜对二氧化碳腐蚀的影响。认为碳钢的二氧化碳腐蚀机理因金属是否形成碳酸铁(FeCO3)膜而不同,二氧化碳分压和洗速影响着腐蚀的阴极过程,而温度主要是影响腐蚀产物膜的形成条件。在局部腐蚀领域内开展基础性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有效碳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研究了有效碳(CO2,HCO3)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水中缺乏游离CO2时,菹草的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下降,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速率显著降低。25℃,最适光照,强光照,菹草进行氮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18,0.25;进行正常磷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32,0.40。不良光照和高pH下缺乏有效碳源使菹草的氮,  相似文献   

8.
用毛细管性柱气相谱/质谱分析法(CGC/MS)研究Fe^2+存在时H2O2对鸟嘌呤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H2O2或Fe^2+单独应用均不能氧化鸟嘌呤(P〉0.05)。而两者联合应用却可以氧化鸟嘌而生成8-羟基鸟嘌呤(P〈0.01,其含量约为对照组的50倍)结论:H2O2的对鸟嘌呤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OH介导的,而不是H2O2自身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不同基因型的柑桔试管苗对Fe^2+及HCO^—3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2(3×2×3)正交设计法考察了3种缺铁敏感性柑桔试管苗对Fe^2+和HCO3的生理反应,并测定了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结果表明,介质中HCO3可导致柑桔试管苗严重生理失调。其影响程度为酸橙<红桔<枳,这与其田间缺铁表现的敏感性一致。Fe^2+浓度的影响较小。试管苗可用于早期鉴定和筛选抗缺铁失绿的柑桔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10.
NO^—2与水稻幼苗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稻幼苗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NO^-2水与稻N素化合物代谢的关系。结果表明,随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浓度增加,地上部和根中的NO^-2含量上升,随着时间延长,NH^4-N含量增加;Fe^++可降低NO^-2-N含量,促进NH^4-N积累。施NO^-2N时秧苗中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内氨酸含量高,而根中天门冬氨酸,谷氨酸含量较低;结构性蛋白,叶绿体蛋白,细胞质白含量...  相似文献   

11.
辽河油田稠油开发主要以热力采油为主,人为地使油井采出物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集输管道内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稀碳酸溶液,形成了腐蚀环境,管道所输送的油井采出物中还含有氯化氢、硫化氢及氢气,在这样的腐蚀环境和腐蚀介质中。集输管道遭受严重的腐蚀破坏。通过现场调查和技术经济对比,提出采用管道内防腐挤涂施工工艺,使管道内壁形成保护层,可以完全控制腐蚀。  相似文献   

12.
氯离子腐蚀环境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混凝土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了不同氯离子浓度的腐蚀介质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d,所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基本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氯离子浓度越高,抗压强度增加越快。氯离子与混凝土产生的化学产物对混凝土的填充影响是造成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GP—1输气管道缓蚀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明 《油气储运》1996,15(6):31-34
由于管输天然气中硫化氢和水含量较高,管道内壁腐蚀程度呈增长趋势,近年来未保护管道的腐蚀穿孔及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输气生产。为提高抑制局部腐蚀能力及综合性能,研制了GP-1输气管道缓蚀剂。该缓蚀剂是酰胺化合物复配其他缓蚀组分的复合型缓蚀剂。通过室内评定(挂片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及现场模拟试验,认为GP-1缓蚀剂浓度为100×10~(-6)时,其缓蚀率已达97.7%,且抑制坑蚀能力较强,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抑制含硫化氢的天然气集输管道的内壁腐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土壤中PH值、氧化还原电位、视电阻率、极化电流密度和质量损失的测定,依据土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标准,对该区土的腐蚀性分类评价,为防腐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加热炉炉管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其炉管腐蚀的原因是高温氧化造成的均匀片状腐蚀和由酸性物沉积造成的局部腐蚀。利用加热炉实测值中的最小值与炉管计算的允许值之差,确定炉管腐蚀程度。认为酸性腐蚀在加热炉,特别是在方箱炉中占很大比例。建议加强炉管定期清灰、清焦处理,对长期停用的炉子进行干法保养,改善加热炉燃烧性能。  相似文献   

16.
侯胜 《油气储运》2001,20(12):32-35
通过对榕山-佛荫输气管道进行智能检测发现,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损坏严重。从管道膜下腐蚀、环焊缝处“死角区”以及阴极保护极化电位不足等方面,对该条管道外壁产生腐蚀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管道外腐蚀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钢质管道与支座接触处及其周围的腐蚀比其它非特殊部位严重,由于其不易发现而被忽略,难以维护和重新防腐,易造成安全隐患.通过分析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三种有效控制支座处管道腐蚀的新型支座结构方案,可从根本上解决钢质管道与支座接触处的腐蚀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低锈蚀率钢筋对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将4根钢筋混凝土柱置于湿盐砂中外通直流电加速锈蚀,锈蚀完毕后与3根未锈蚀柱进行偏心受压试验,试验在5 000 kN长柱试验机上进行.另外对锈蚀钢筋进行了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偏心距较小时,锈蚀柱截面应变仍符合平截面假定;偏心距相同时锈蚀柱的承载力及刚度比完好柱明显降低.锈蚀钢筋的名义屈服强度、名义极限强度随锈蚀率呈线性降低;随钢筋锈蚀率增大,钢筋的延性降低更快.  相似文献   

19.
热媒——水换热器水侧的腐蚀与缓蚀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殿珍  刘莹 《油气储运》1996,15(11):21-26
输油站热媒--水换热器的循环水因含氯离子、高溶解氧及高度和流速等的作用,引起民循环管网严重的腐蚀和结垢。根据实地调查分析,研制出缓蚀阻垢剂IMC-50-S。该水质缓剂选用了在水介质中缓蚀性能优良的无机缓蚀组分和有机膦酸盐为主要缓蚀阻垢成为,可在表面形成保护膜,有效地抑制金属的腐蚀。同时,IMC-50-S还具有较镐的热稳定怀和适应PH值的能力,在高温和较宽PH范围均有良好的阻垢效果,分析了输油站循环  相似文献   

20.
郭庆丰 《油气储运》2019,(6):716-720
为了分析某海底混输管道外壁严重腐蚀的原因,采用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测试、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切割的2.2 km外壁严重腐蚀管段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海底管道外壁呈现不均匀局部腐蚀形态,腐蚀方式以点蚀为主,局部伴有较深蚀坑;海底管道局部腐蚀原因是防水帽失效,使海水进入保温层,海水沿防腐层破损处渗入后与钢管表面直接接触,而钢基体中的硫化物夹杂为点蚀诱发源,由海水中的Cl-诱发并加速点蚀,部分点蚀向钢基体内部及周围扩展形成较深的蚀坑;海底管道局部腐蚀发生与发展的机理为自催化效应和氧浓差腐蚀电池,防水帽内侧盐分的浓缩进一步加剧了腐蚀进程,而防水帽对阴极保护电流有屏蔽作用,形成了封闭的腐蚀环境,使局部腐蚀难以控制。研究结果对于加强海底管道运行管理,保障海上油气田安全生产及提高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