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黄花叶病是严重为害小麦的病毒病害,近年来该病迅速蔓延,为害逐年加重,已成为平舆县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笔者根据近年来平舆县小麦黄花叶病发生特点,通过生产调查、田间试验和数据分析,从气候、品种、病原、栽培管理等多方面分析了该病害重发原因,并提出了适合当地的综合控制对策,为有效控制小麦黄花叶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荆门市2015年小麦主要病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菌源、品种、田间管理等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小麦主要病害偏重发生,是近几年小麦病害发生最重的一年,条锈病等病害发生特点鲜明,适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可有效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甘肃甘谷县和四川盐亭县当地各4个对条锈病具不同抗性的小麦品种,按照抗感品种不同比例混(间)种研究各种植方式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作用和对小麦的增产效果,并以REM比较各混(间)种种植方式的效果。结果表明,混(间)种对本地菌源引起的病害有明显效果,混种对病害的减轻程度为29.6%~81.9%,对外来菌源引起的病害效果较差;混(间)种对于小麦的增产作用也表现不一,28个混间种处理中,仅8个处理(占28.6%)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豫北麦区小麦白粉病中期测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白粉病14a的发生情况研究分析,初步明确影响豫北麦区小麦白粉病流行的主要因素和主要预测因子是当年早春3月中旬的菌源基数、3~4月份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提出了病害中期预测的综合分析预测法和预测指标,建立了病害发生程度预测式,经1994~1995年预测检验,表明预测结果与发生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河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1年以来河南省审定的302个小麦品种进行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5种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具有抗病性的品种数量比例较小,未发现对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表现高抗的品种;65%以上的品种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表现中感,95%以上的品种对赤霉病表现高感;2个品种兼抗3种病害,35个品种兼抗2种病害,兼抗多种病害的品种比例少。今后河南省小麦育种中应加大抗病育种的研发力度。同时,做好小麦主要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6.
洪海林 《植物医生》1998,11(3):31-31
湖北咸宁小麦赤霉病流行规律初探洪海林(湖北省咸宁地区植保站,437100)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赤霉病的流行,年份间危害程度轻重不一。如果在菌源普遍存在,栽培感病的品种,赤霉病的流行与气候条件关系最大。病害的流行,一般要经过始病、上升和盛发...  相似文献   

7.
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小麦叶锈病、条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等,发生面积和程度为近年来少见,对小麦生产构成较大威胁.笔者总结了2015年河南省小麦病害发生的特点,从菌源、气候条件及品种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麦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以及肥力增补等非药剂处理技术防控小麦全蚀病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全蚀病发生程度及产量因素均受不同农艺措施的影响。同一病区,小麦品种间病害发生时间早晚差异不大,发生程度有较大差异。众麦1号和淮麦22表现出明显抗(耐)性;采取不同农艺措施,均有推迟发生时间、减轻发生程度的效果,尤以深耕加增施有机肥和采取综合处理措施之防效较为显著,植株抗病性较强,长势健壮,产量表现较高。单一深耕效果次之,增磷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依据山东省烟台市小麦病虫植保统计资料,将1980—2019年按每10年1个阶段依次均分为第Ⅰ、Ⅱ、Ⅲ、Ⅳ阶段。总体上,第Ⅰ、Ⅱ、Ⅳ阶段虫害重于病害,第Ⅲ阶段病害重于虫害;病虫由较重到最重又逐渐显著减轻,发生程度由中等发生降至中等偏轻发生。11种病害中,小麦白粉病始终发生最为严重,前两个阶段感病品种面积大,且第Ⅱ阶段期间降雨增多,病害加重达高峰,随后推广抗病品种,病害连续下降;其次是纹枯病,开始较轻,因温度升高,降雨增多,小麦-玉米轮作为主的一年两熟制及秸秆还田持续推进,随后显著加重,第Ⅲ阶段达高峰。6种害虫中,蚜虫在各阶段中发生最严重,第Ⅰ阶段末期开始单一药剂化防,导致第Ⅱ阶段猖獗为害,第Ⅲ、Ⅳ阶段气候条件不太适宜麦长管蚜繁衍,加上当地果树面积迅猛扩大,其花粉培育了大量天敌昆虫,对麦田蚜虫起到明显控制作用,致使蚜虫发生程度显著减轻;其次是麦蜘蛛,第Ⅰ阶段因春旱明显而导致其重于其他阶段;一代黏虫第Ⅰ阶段发生较重,从第Ⅱ阶段始,由于迁入虫源量显著减少,为害明显减轻。小麦品种、病虫源基数、气象因素、种植结构、种植制度和化学防治水平是各阶段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建议当地实施作物多样化种植,...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条锈病在西藏的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俐 《中国植保导刊》2012,32(11):28-30
小麦条锈病是西藏小麦上主要病害之一。从侵染循环、病菌群体结构、发生区划、为害情况等方面揭示了该病在西藏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分析了该病在西藏流行的温、湿度条件、小麦品种、桥梁寄主等因素。认为小麦主栽品种抗源单一、抗性差、菌源面积大以及锈菌新的生理小种不断产生等是小麦条锈病在西藏流行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对小麦条锈病在西藏发生为害特点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在我国各主要麦区均有发生。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小麦矮秆品种的推广、水肥条件的改善和小麦白粉病单一抗源的利用,再加上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高度变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小麦白粉病的发病面积和危害程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小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连续26年系统测报资料分析研究,明确了豫西南麦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与小麦品种抗性状况、早春菌源基数、3月下旬至5月上旬雨日、雨量、雾露日、平均气温等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提出了病害中期预测的综合分析预测法和预测指标,选择4月上旬末病田率、4月份降水系数和4月中旬至5月上旬日均温.建立了病害发生程度预报武,历史回测拟合准确率达95.4%,2007~2008年预测检验,表明预报结果与发生实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河南小麦叶枯类病害春季流行的时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199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叶枯病害在河南麦田春季的流行曲线基本呈S型曲线。始发期一般在3月20日~4月10日,指数增长期大约10~20d,该期流行速率最高;4月10~20日以后该病进入逻辑斯蒂增长期,可持续30~40d,流行速率比指数增长期稍低,没有明显的衰退期;影响小麦叶枯类病害始发期的气象因子为3月份的日照、降水量和气温,4月份的气温、日照、降水日数、相对湿度与发生程度关系密切。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中没有对叶枯类病害免疫的品种,70%以上的主栽小麦品种为感叶枯病品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雪腐(霉)病发生原因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麦雪腐(霉)病是新疆北部冬麦区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和范围不断增加,给当地小麦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对此病害发生和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湖北省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水平,对2001年以来湖北省审定的46个小麦品种和在湖北省进行区域试验的447份小麦品系进行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等4种主要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1)参试品系中有1份材料对赤霉病表现高抗,未发现对纹枯病表现高抗或免疫的材料;对赤霉病和纹枯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4.30和3.49,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平均抗性评价分值分别为13.43和8.34,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2)审定品种的综合抗性水平不高,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分值为12.47,介于中抗和中感之间,对其他3种病害的抗性介于中感和高感之间;审定品种的单产呈增加趋势,株高在不断降低,生育期相应延长,综合抗病性也在增强。3)审定品种的综合抗病性与对条锈病抗性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738;对纹枯病的抗性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产呈显著负相关;对赤霉病的抗性与株高无显著相关。鉴于此,湖北省需加强抗病育种力度,同时应充分做好小麦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抗耐黄矮病性鉴定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983—1987年田间人工鉴定4211份主要小麦品种资源材料,对黄矮病的反应虽有不同程度差异,但无免疫品种。症状表现最为抗病并且较为稳定的是远缘杂交小麦品种中4、中5、多年生1号及普通小麦品种复壮30号。小麦品种抗耐黄矮病性与其症状表现不一定一致,需结合被害损失综合鉴定。  相似文献   

17.
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麦纹枯病,又称小麦尖眼点病 (wheat sharp eyespot),几乎遍布世界各温带小麦种植地区。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各麦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为害,是这些麦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为了解决小麦纹枯病对麦产区造成的威胁,国内外学者已就该病害的病原、发生为害及其防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很多研究,并在控害增产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发生为害简况   20世纪 70年代以前,小麦纹枯病在我国─些麦区虽有发生,但不普遍,为害不太严重,对产量造成的损失也不大,因此,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80年代以后,由于小麦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  相似文献   

18.
小麦条锈病属气传病害,如果防治不力,减产至少在20%~30%以上,严重田块甚至颗粒无收.小麦条锈病是毕节市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数品种种植时间长,品种抗性退化,小麦条锈病发生危害较重.为了筛选小麦条锈病抗性品种,特进行小麦条锈病品种抗性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9.
1998年石家庄市小麦病害重发原因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以来,随着品种的更换、生产栽培水平的提高,气候条件的变化使我市小麦病害严重发生,潜在威胁性增大。1990~1991年病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达35.33万hm2,主要以白粉病、锈病、黑穗病三大病害为主。1992~1996年偏轻发生,发生面积在...  相似文献   

20.
小麦病虫害自然损失率估计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品种、气候及田间栽培管理等因素影响,湖北省小麦病虫发生程度呈加重趋势,特别是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等重大病害暴发频率高,为害损失重,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了严重危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