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不同密度的思茅松中龄林为材料,开展思茅松的生长量观测,对所调查的保存率、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和活立木蓄积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的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率与密度成反比,活立木蓄积量与密度成正比,树高、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但不成规律性;密度对保存率和活立木蓄积量的影响最大,对胸径、冠幅和单株材积的影响次之,对树高的影响最小.综合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得出:最适宜思茅松中龄生长的密度是2m×3m,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最不适宜的密度是1 m×1 m.  相似文献   

2.
鹅掌楸不同造林密度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3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的15年生鹅掌楸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鹅掌楸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蓄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造林密度为2.5m×2.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大,经济效益也最高;而造林密度为1.5m×1.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小,经济效益也最低。在目前的造林生产中,以2.5m×2.5m的造林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8年生赤桉种源试验林的141个家系为材料,进行3个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并根据各家系单株材积表现进行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3个性状在家系水平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家系遗传力与单株遗传力具有同样的规律:胸径遗传力〉树高遗传力〉单株材积遗传力。由遗传相关系数来看,以家系单株材积表现进行赤桉优树选择比其他性状更具指导意义。以表现水平法和T检验,2个不同参照标准,选择出103、106、108号等13个优良家系,其中前3名家系单株平均材积分别达0.1120m3、0.0944m3和0.0936m3。  相似文献   

4.
三种不同造林密度试验的15年生鹅掌揪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造林密度对鹅掌揪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有显著性的影响,而对蓄积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造林密度为2.5m×2.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大,经济效益也最高;而造林密度为1.5m×1.5m的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量最小,经济效益也最低。在目前的造林生产中,以2.5m×2.5m的造林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gdis)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及材性相关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参试的25个无性系中,单株材积大于总体平均值的无性系有11个,其中生长表现最好的是无性系DH33-27,15年生时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分别为25.0 cm、32.8 m、0.7722 m3、20.1 m;形质性状最好的是无性系DH32-28;外部木材密度指标值最小的无性系是DH15-3,纤维纹理倾角最小的无性系是DH33-20.单株材积与胸径、树高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2018年对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5个种源31个家系的樟树试验林生长性状及遗传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家系10年生保存率、树高、单株材积存在极显著差异,胸径存在显著差异。以单株材积为依据,初选出永安、南平等2个速生优良种源,平均树高7.62 m、胸径11.56 cm,平均单株材积0.057116 m~3,遗传增益30.54%;初选出Ya-2、Np-4、Np-5、Yp-24等4个速生优良家系,平均树高7.72 m、胸径12.69 cm,平均单株材积0.059841 m~3,遗传增益38.38%。  相似文献   

7.
造林密度和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年份胸径、树高、枝下高等,来分析造林密度及修枝对‘欧美107杨’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美107杨’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即3种造林密度‘欧美107杨’2a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株行距3m×12m、5m×6m、3m×6m,而树高生长量变化趋势正好相反.修枝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树高生长和提高枝下高,有利于提高杨树木材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5年生的21个地理种源闽楠试验林的林分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闽楠不同地理种源间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受到极强遗传力控制。以15年生单株材积为指标,选出福建永安、明溪沙溪、福建尤溪、江西泰和、江西宜丰等5个优良地理种源,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均值分别为8. 68 m、8. 16 cm和0. 026 5 m~3,遗传增益分别为49. 20%、58. 11%和170. 45%。这些优良种源可选择用于闽楠珍贵用材林造林。  相似文献   

9.
对17年生混交试验林(杉木×乳源木莲)中的乳源木莲冠层特性与单株材积生长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单株材积指数D2H与各冠层因子间的相关系数不同,除单株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密度CLD外,单株总叶面积TLA、树冠表面积TCA及冠形率CSR与单株材积指数均达极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TCA对单株材积生长的直接作用最大(Pyxi=1.201 3),是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的主导因子,TLA、CLD、CSR是通过TCA起作用的,以上5个主要冠层参数对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相对重要性的大小为TCA>LAI>TLA>CSR>CLD.在分析冠层空间结构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中发现垂直方向,冠层中、下层的叶面积对单株材积生长有决定性作用,而上层作用较小;水平方向,以叶面积多集中于内部、外部的有利于乳源木莲单株材积生长,而中部叶面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0.
对巨桉与柳桉、邓恩桉22个组合杂种子代测定林适应性和生长性状、耐寒性状及其遗传变异规律进行分析表明,杂种桉子代成活率、保存率和耐寒指数差异极显著,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显著。耐寒指数和树高受中等偏强遗传力控制,胸径、单株材积受中等偏弱遗传力控制;变异系数材积胸径树高。以7年生保存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4年生耐寒指数为选择指标,初选3个优良组合及10个优良单株杂种桉,优良组合平均单株材积比对照巨桉增长9. 76%~20. 41%,耐寒指数比对照柳桉高0. 31;优良单株耐寒指数均为5,平均单株材积0. 34947 m3,比对照平均值增长110. 31%。  相似文献   

11.
对相同立地条件4年生的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与藜蒴(Castanopsis fissa)人工林进行了生长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梅州梅县地区造林地的相同立地条件下,枫香与藜蒴人工林之间的单株胸径均值、单株树高均值与单株材积均值均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枫香的单株胸径均值为4.81cm,单株树高均值为4.56m,单株材积均值为0.006536m3;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为5.92cm,单株树高均值为5.13m,单株材积均值为0.010472 m3。相同立地条件下,藜蒴的单株胸径均值比枫香高23.08%,单株树高均值高12.42%,单株材积均值高60.21%,由此可知,藜蒴的综合生长优于枫香,说明该处的林地条件更适合藜蒴树种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对 8 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了连续 13年的测定。其结果表明 ,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在树高、胸径、材积 3个主要生长性状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差异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参试的自由授粉子代材积生长表现十分突出 ,所有的子代生长都好于对照 ;生长最好的子代单株材积高达 0 .0 584 1m3 ,为生长最差子代的 340 .8%。利用 13年生的材积、树高和胸径指标对参试的 80个马尾松自由授粉子代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从中选出表现最好的 12个。其单株树高平均值 7.0 7m、遗传增益平均值为 10 .3% ;单株胸径平均值 12 .7cm、遗传增益平均值 16 .7% ;单株材积平均值 0 .0 4 6 9m3 遗传增益平均值 4 6 .5%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32个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W illd.)无性系进行选择试验,结果表明:4年生的32个无性系中单株材积、胸径、分枝差异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生长最好的无性系为58号和74号,单株材积分别为0.077 906 m3和0.072 317 m3,年均材积生长量分别为32.428 37 m3/(hm2.a)和30.101 95 m3/(hm2.a);与总平均值25.429 55 m3/(hm2.a)相比,年材积增益分别为27.52%,18.37%。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分别与米老排等4种阔叶树及杉木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密度营造混交试验林,通过对6年生和2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和方法,6年生林分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达显著水平,而胸径无显著差异;但在22年生时胸径、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达显著水平,而单位面积蓄积、冠幅无显著差异。不同混交密度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知,适宜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有火力楠、木荷等,混交方式以马尾松阔叶树行间混交为最优,混交密度以2 m×2.5 m或2 m×1.67 m为最优。  相似文献   

15.
以闽北山地不同坡位上闽楠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坡位对闽楠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位对闽楠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具有显著影响,31年生闽楠人工林的平均去皮胸径为下坡位(19.3cm)大于上坡位(15.3cm)。上坡位树高18.1m,下坡位13.8m,上坡位单株去皮材积0.167m^3,下坡位的单株去皮材积0.196m^3。整个生长过程中,下坡位的材积总生长量均大于上坡位,1~18年为材积生长率较快下降阶段,19~31年为缓慢下降阶段。  相似文献   

16.
于宁乡、湘乡、道县选择18、19、21年生的马尾松人工中龄林,对其间伐与施肥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与施肥1年后,缩短了轮伐期1~4年。宁乡试验点胸径平均增长了2.26 cm,较对照的增长量大1.89 cm,平均增长率达15.44%;单株材积平均增长了0.023 2 m3,较对照的增长量大0.014 8 m3,平均增长率达19.72%;单位面积材积平均增长了0.267 5 m3/667 m2,较对照的增长量大0.256 1 m3/667 m2,平均增长率达2.82%;胸径增长量和单株材积增长量均以保留密度为50株/667 m2的处理最大,而单位面积材积增长量则以保留密度为70株/667 m2的处理最大。湘乡试验点的单株材积增长显著,平均增长率达62.65%;道县试验点的单位面积材积增长显著,平均增长率为5.29%。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是:密度、施肥方式和区组间的胸径增长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密度×施肥方式和施肥方式×区组对胸径增长的交互作用也达到了极显著;单株材积增长量在密度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单位面积材积增长量在施肥方式间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松树专用肥对湿地松中龄林的肥效,进行松树专用肥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中龄林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的湿地松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以800 g/株的施肥量对湿地松生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引自澳大利亚东部的伞房属4个树种在广东省的早期生长表现。3年生及5年生4个树种生长量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地点、树种及地点与树种的交互作用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3年生时,生长表现最好的是斑皮柠檬桉,平均单株材积0.007 191 m^3;德庆试点的生长表现是4个试点中最好的,4个树种的平均单株材积为0.015 57 m^3。5年生时,生长表现最好的是大叶斑皮桉,平均单株材积0.042 16 m3;德庆试点的生长表现是3个试点中最好的,4个树种的平均单株材积为0.068 89 m^3。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20.
枫香优树14年生子代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对来自安徽省南部黄山地区的53个枫香家系进行子代测定,研究家系的遗传变异规律,开展优良家系及单株选择.结果表明:子代试验林14年生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8.05m、6.30cm和0.014 93 m3,生长性状的家系遗传力为0.437~0.576,受中强度的遗传控制,单株遗传力为D.113~0.195,受较弱的遗传控制;木材材性的家系遗传力为0.507~ 0.591,单株遗传力为0.360~0.500,均受中强度的遗传控制.以生长量为主要指标,选出速生优良家系9个,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平均值分别为8.85 m、7.22 cm和0.021 49 m3,遗传增益分别为2.86%、5.47%和13.4%;从木材基本密度大于0.500 g·m-3的家系中选出7个生长材性兼优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木材基本密度的平均值分别为8.34m、6.79 cm、0.018 58 m3和0.518 g·m-3.所选出的速生优良家系和生长材性兼优家系可作为枫香育种材料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